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凰深宫谋 > 第163章 北行决意

锦凰深宫谋 第163章 北行决意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8 20:38: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慈航静斋化为灰烬,守灯人留下北行谜题。太子毒发危在旦夕,楚妃初醒道出惊天之秘。萧景琰面临登基以来最艰难的抉择——是坐镇中枢,还是亲赴北地,闯入那未知的龙潭虎穴?

那封来自火场的信,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萧景琰的心上。"北行千里。灯灭之时,魂归之地。" 这十个字在他脑中反复回响,每一个字都透着诡异与不祥。

"陛下!火势已控制,但引灯阁及周边建筑尽数焚毁,现场...未发现守灯人,亦未找到密道入口。"邢风带着一身烟尘与疲惫赶来复命,脸色难看至极。人在他们重重监视下消失,这对玄字部而言是莫大的耻辱。

萧景琰背对着他,望着窗外渐渐泛白的天色,声音听不出喜怒:"知道了。加派人手,继续搜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另外,将搜查范围扩大到整个西山,朕不信他们能飞天遁地!"

"是!"邢风领命,迟疑了一下,又道:"陛下,那北行之事..."

萧景琰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的信纸缓缓攥紧,直至它扭曲变形。北行?在这个内忧外患、朝局动荡、太子垂危的时刻,他身为一国之君,如何能轻易离开京城?这分明是一个阳谋,一个逼他离开权力中心的陷阱!

可是...翊儿...

他转身,目光穿过重重宫阙,仿佛能看见东宫里那个小小身影正在生死边缘挣扎。那是大靖的未来。作为父亲,他岂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毒发身亡?

"摆驾东宫。"他沉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

东宫内的气氛,比之前更加压抑。太子萧允翊的脸色已从青紫转为一种死寂的灰白,呼吸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小小的身体偶尔抽搐一下,仿佛在与无形的死神搏斗。太医们跪在一旁,面如死灰,他们已经用尽了方法,甚至连以毒攻毒的险招都尝试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生命的气息一点点流逝。

萧景琰走到床边,轻轻握住儿子冰凉的小手,那冰冷的触感让他心头剧痛。翊儿往日活泼聪颖的模样历历在目,此刻却如同凋零的花蕾,了无生气。

"父皇..."允翊似乎感应到了他的存在,极其微弱地呓语了一声,眼角渗出一滴浑浊的泪珠。

这一声微弱的呼唤,如同利刃刺穿了萧景琰最后的犹豫。他俯下身,在儿子耳边低语,声音坚定而沉稳:"翊儿,坚持住。父皇一定会救你,无论付出任何代价。"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跪伏在地的太医,最终落在太医令身上:"朕再给你们十二个时辰,用尽天下奇药,吊住太子的性命。若太子撑不过明日此时,你们知道后果。"

太医令浑身一颤,以头抢地:"臣...臣等遵旨!定当竭尽全力!"

离开东宫,萧景琰并未回御书房,而是再次来到了永寿宫。沈清辞醒来的消息已被严密封锁,宫内依旧戒备森严。

经过参汤的调养和短暂的休息,沈清辞的气色稍微好了一些,虽然依旧虚弱,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与锐利。看到萧景琰去而复返,且眉宇间笼罩着化不开的凝重与决绝,她心中了然。

"陛下...可是为了翊儿的解药,决定北行?"她轻声问道,语气并非疑问,而是陈述。

萧景琰在她床边坐下,没有否认,只是将手中那封皱巴巴的信递给了她:"守灯人留下的。"

沈清辞接过信,看到"北行千里"和"燃灯古木"时,瞳孔微缩,而当看到"灯灭之时,魂归之地"时,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拿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清辞?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萧景琰敏锐地捕捉到她的异常。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心绪,她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沉重,仿佛陷入了某种久远的、不愿回忆的过往。

"陛下可还记得...臣妾的家族,世代镇守北境,除了抵御外敌,还肩负着另一项...更古老的使命。"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肃穆。

萧景琰点头:"朕记得,楚家有一则祖训,似乎是...‘镇守龙渊,守望古灯’?" 他以前并未太过在意,只以为是某种象征性的说法。

"并非象征。"沈清辞摇头,眼神凝重,"‘龙渊’指的并非普通深渊,而是北境极寒之地的一处神秘冰川裂隙,传说那里是远古龙族陨落之地,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冰寒之力。而‘古灯’...也并非凡物。"

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如何将那匪夷所思的传承说得更易理解:"根据楚家代代口传的秘辛,在那龙渊之底,确实沉睡着一股极其古老而强大的力量,并非祥瑞,而是一种...能够冻结乃至吞噬一切生机的极寒本源。而镇压这股力量的,是一盏...不知源自何时的青铜古灯。我楚家血脉,似乎与那古灯有着某种奇异的联系,世代守护,防止那股力量失控,也为防止...外人觊觎。"

萧景琰心中巨震!守灯人提到的"古老力量",北狄搜集的"冰魄石",竟然真的存在!而且与楚家息息相关!所以楚家才会被灭门?是因为有人想夺取这股力量,而楚家是守护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灯灭之时,魂归之地’..."他追问。

沈清辞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恐惧:"那是祖训中记载的、最可怕的预言。一旦古灯熄灭,被镇压的极寒本源将彻底爆发,席卷天地,万物冻结,生机断绝...那将是真正的...末日。而‘魂归之地’,或许就是指龙渊...所有生灵的魂魄最终都会被吸入那里,永世沉沦。"

寝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云苓早已吓得捂住了嘴,连呼吸都屏住了。萧景琰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原本以为只是权力的争斗,最多涉及一些诡异的术法,却没想到,背后竟然牵扯到如此恐怖的、关乎天下存亡的古老秘辛!

"守灯人...他指引朕去北方,去龙渊..."萧景琰的声音低沉下来,"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阻止古灯熄灭,还是...为了加速这一切?"

沈清辞摇了摇头,脸上充满了疲惫与困惑:"臣妾不知。守灯人的身份成谜,他的目的更是难以揣测。但他既然提到‘燃灯古木’,而此物又恰好是解救翊儿的关键...这绝非巧合。陛下,北行...恐怕是唯一的选择了。只是...太过凶险。"

她抬起眼,担忧地望着萧景琰:"龙渊之地,环境极端恶劣,非人力所能抗衡。而且,北狄大军压境,那个持蛇杖的老妪...若她真与当年楚家血案有关,必定是知晓内情之人,恐怕也在图谋龙渊之力。陛下此行,无异于闯入龙潭虎穴,九死一生。"

"九死一生..."萧景琰重复着这四个字,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为了翊儿,为了这天下,即便是十死无生,朕也要去闯一闯!"

他站起身,帝王的气势勃然散发,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朕离开后,朝政由内阁暂理,遇不决之事,可入宫请示...清辞。"

沈清辞微微一怔。

萧景琰深深地看着她:"你刚醒来,本应静养。但如今局势,朕能完全信任、且有能力稳住后方的人,只有你了。太子需要你照看,朝局需要你坐镇。清辞,帮朕守住这个家,等朕回来。"

沈清辞看着萧景琰眼中那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托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巨大的责任感。她挣扎着想要下床行礼,却被萧景琰按住。

"臣妾...遵旨。"她郑重地承诺,声音虽弱,却异常坚定,"只要臣妾有一口气在,必不负陛下所托!陛下...万事小心!"

萧景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仿佛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前行的脚步。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沈清辞紧紧攥住了被角,心中充满了担忧与一种不祥的预感。龙渊...那个连楚家先祖都讳莫如深的地方...陛下此行,真的能平安归来吗?

萧景琰的行动雷厉风行。他迅速召见了内阁重臣与心腹将领,以"北上巡边,督战谢玉"为由,布置了他离京期间的朝政与军务安排。尽管众人对皇帝在此刻突然离京深感不解与担忧,但在萧景琰积威之下,无人敢提出异议。

同时,他秘密组建了一支精干的随行队伍,除了邢风率领的玄字部最顶尖的二十名影卫外,还有数名精通堪舆、医药、以及北地情况的奇人异士。所有准备工作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于一天内完成。

夜幕降临前,萧景琰去见了依旧昏迷的太子最后一面,将一枚雕龙玉佩塞进儿子手中,低语道:"翊儿,等父皇带着解药回来。"

随后,他来到永寿宫,与沈清辞进行了短暂的告别。没有过多的儿女情长,只有彼此眼中深深的信任与嘱托。

"等朕回来。"他看着她,千言万语化作这一句。

"臣妾和翊儿,等陛下凯旋。"沈清辞微笑着回应,眼底却藏着挥之不去的忧色。

子时刚过,一行数十人,身着便装,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宫,出了京城,沿着官道,向着北方,向着那片被迷雾与危险笼罩的冰雪之地,疾驰而去。

也就在萧景琰离开京城的同时,远在北境军营的谢玉,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没有落款的密信。信中只有一句话:

"灯已离京,可按计划行事。"

谢玉看着这行字,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随即将其凑近烛火,烧为灰烬。他走到帐外,望着南方京城的方向,喃喃自语:"陛下...您终究还是去了...但愿...臣的选择没有错..."

而在他看不到的阴影处,一个佝偻的、手持蛇杖的身影,正远远注视着帅帐,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抹诡异而森冷的笑容。

北行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等待萧景琰的,将是比战场上明刀明枪更加凶险的阴谋与来自远古的恐怖。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