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凰深宫谋 > 第17章 假讯惑敌 初探慈宁

锦凰深宫谋 第17章 假讯惑敌 初探慈宁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8 20:38: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春桃和那小太监(名叫小禄子)瘫在地上,面如死灰,冷汗浸透了衣背。沈清辞那句“虚假的消息,比没有消息,更能让对手万劫不复”,如同冰冷的枷锁,将他们牢牢套住,再无挣脱的可能。

“起来吧。”沈清辞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把眼泪擦干净,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若是露出半分马脚……”她目光扫过那包毒粉,未尽之意让两人齐齐一哆嗦。

“不敢!奴才/奴婢万万不敢!”两人慌忙爬起,胡乱擦着脸,强作镇定,却止不住手脚发颤。

沈清辞不再看他们,对云苓和秋桂吩咐道:“云苓,你去盯着春桃,让她把今日该‘传递’的消息写了,内容我来定。秋桂,你去厨房,熬一碗安神汤来,就说是给我这‘病体’用的。”

两人领命而去。沈清辞独自站在院中,暮色四合,将她纤细的身影拉得老长。初战告捷,控制了内奸,截断了林楚楚一方的信息源,但她心中并无多少轻松。这只是拔除了眼前最近的一根刺,更深、更毒的刺还隐藏在暗处。

更重要的是,她手中多了两条不受控制的“线”,如何利用这两条线,编织一张能反制对手的网,还需细细谋划。

片刻后,云苓拿着一张小纸条回来,上面是春桃颤抖着写下的字:“病体日沉,昏睡时长,水米难进。”

沈清辞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太过了。林楚楚虽蠢,她身边未必没有明白人。改成:‘病容明显,精神不济,汤药不断,但尚能理事。’”

既要让对方以为计谋正在生效,又不能让其觉得可以高枕无忧,甚至提前进行下一步更狠毒的动作。温水煮青蛙,才是上策。

云苓似懂非懂,但还是拿回去让春桃重写。

小禄子战战兢兢地拿了重写好的纸条,在沈清辞冰冷的目光注视下,如同捧着烧红的炭火般,溜出了聆秋阁,前往长春宫报“喜”去了。

这一夜,聆秋阁看似平静,内里却波涛暗涌。春桃龟缩在自己房里不敢出来,秋桂送安神汤时手还在抖,云苓则警惕地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沈清辞却睡了一个难得的安稳觉。掌握了主动,哪怕只是暂时的,也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

次日,果然风平浪静。内务府送来的份例依旧规整,甚至比前几日又稍好了些,仿佛某种无声的认可或试探。

午后,沈清辞正倚窗看书,孙嬷嬷竟亲自来了聆秋阁。

她带来了太后赏赐的一些上好血燕和党参,说是给沈清辞“补补身子”,态度比之前更显亲和,但打量沈清辞的目光却多了几分深意。

“太后娘娘服了您那法子炮制的贝母,这两日咳嗽确实缓解了不少,夜里能安睡几个时辰了。”孙嬷嬷语气中带着真切的欣慰,但话锋一转,“只是……娘娘多年沉疴,单凭此物恐难根治。太医院那帮老头子,开的方子吃了这么多年,也不见大好……”

沈清辞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太后在通过孙嬷嬷向她释放更进一步的信号——对她医术的认可,以及对她或许能提供更多帮助的期待。

但她深知进退,立刻恭敬道:“太后娘娘洪福齐天,自有上天庇佑。奴婢那点微末伎俩,不过是侥幸合了娘娘旧习,岂敢妄论根治?太医院的诸位大人医术精湛,想必正在悉心为娘娘调理。”

孙嬷嬷看了她一眼,对她这份谨慎和不居功似乎颇为满意,笑了笑:“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太后娘娘说了,让你得空多去慈宁宫走动走动,陪她说说话,解解闷也是好的。”

“是,奴婢谨记。能侍奉娘娘,是奴婢天大的福分。”沈清辞柔顺应下。

送走孙嬷嬷,沈清辞知道,通往慈宁宫的路,又畅通了几分。但这并非毫无代价,她必将因此卷入更深的宫廷纷争之中。

又过了两日,沈清辞估摸着“病”也该有些起色了,便不再终日困守聆秋阁。她决定去慈宁宫“谢恩”,并趁机进一步了解太后的病情。

她依旧穿着素净,只略施薄粉,让自己看起来气色稍好但依旧带着些病后的虚弱。

慈宁宫守卫见是她,并未阻拦,通传后便引她入内。

太后正半靠在暖阁的软榻上,身上盖着锦被,脸色比前几日所见似乎红润了些,但眉宇间的倦色和病气依旧难以完全掩盖。见到沈清辞,她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奴婢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沈清辞依礼叩拜。

“起来吧,赐座。”太后声音虽仍中气不足,但比那日气若游丝已好了太多,“瞧着气色倒是比前几日好些了?哀家赏你的药材可用了?”

“劳娘娘挂心,奴婢已大好了。娘娘赏赐皆是珍品,奴婢感激不尽。”沈清辞在下首的绣墩上侧身坐了,姿态恭谨。

“嗯,年轻就是好,恢复得快。”太后微微颔首,闲话几句后,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医理,“你那日说的贝母炮制之法,倒是巧妙。哀家年轻时在家,也常看些医书,只觉得其中道理深奥,如今却是忘得差不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是明显的暗示和鼓励。

沈清辞心领神会,斟酌着语气,从药材产地、性味归经等最基础浅显的地方说起,语气谦逊,只说是自己久病成医看的杂书,偶尔提及一两个调理身体的食疗小方,皆是对症且温和无虞的。

太后听得颇为专注,偶尔问上一两句,气氛倒也融洽。

期间,有宫女奉上太后每日必服的汤药。那药汁浓黑,气味苦涩扑鼻。沈清辞鼻尖微动,仔细分辨着其中的气味——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多是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之药,方子看似平和对症,但……

她忽然极轻微地蹙了一下眉。在那浓郁的苦涩之中,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几乎被完全掩盖的异常气味——很淡,带着一点腥涩,若非她嗅觉远超常人,绝难察觉。

这是什么?某种罕见的药材?还是……

她不敢确定,更不敢贸然发问。

太后服了药,又咳嗽了几声,显得有些疲惫。

沈清辞见状,立刻起身告退:“娘娘凤体初愈,还需静养,奴婢不敢过多叨扰。”

太后似乎也确实累了,挥挥手:“你有心了,下去吧。日后常来。”

“是。”沈清辞行礼退出。

走出慈宁宫,她心中的疑团却更深了。太后药中那丝异常的气味,究竟是什么?是她多心了,还是……太后的病久久不愈,另有隐情?

她心事重重地往回走,经过御花园一处假山时,忽听得山石后传来两个小太监低低的交谈声。

“……千真万确!陛下在御书房发了好大的火,把折子都摔了!” “为的什么呀?” “好像是为了……为了当年镇北侯的案子……有人旧事重提,递了折子……” “嘶……不要命了!那可是铁案……” “谁说不是呢……陛下当场就下令把递折子的御史拖出去廷杖了……不过,我瞧着陛下的脸色,倒不像是全然的愤怒,好像还有点别的……” “快别说了!这事也是咱们能议论的?赶紧走!”

声音渐远,两个小太监匆匆离去。

沈清辞却如同被钉在了原地,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镇北侯!父亲的案子!

有人旧事重提?还被廷杖?陛下反应如此激烈,却又似乎“不像是全然的愤怒”?

这是什么意思?是陛下对当年之事也有所疑虑?还是仅仅厌恶有人挑战已成定论的判决?

巨大的冲击和混乱席卷了她,心脏狂跳,手脚冰凉。她强迫自己挪动脚步,几乎是机械地走回了聆秋阁。

云苓见她脸色苍白得吓人,比“病”中时还要难看,吓了一跳:“小姐,您怎么了?可是太后娘娘那边……”

沈清辞摆摆手,无力地坐在椅上,声音发虚:“我没事……只是有些累。你下去吧,我想静一静。”

云苓担忧地退下。

屋内只剩她一人。窗外天色渐暗,如同她此刻的心情。

父亲的事再次被掀起,是机会,还是更大的危机?陛下那难以捉摸的态度,究竟意味着什么?

还有太后药中那丝诡异的气味……

她猛地想起母亲那本《楚氏医案》!里面是否有关于类似气味的记载?是否有治疗太后这种陈年咳疾的更深奥的方子?甚至……是否有关于宫廷秘药、毒物的记载?

一个极其危险,却又充满诱惑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她想知道那气味是什么! 她想知道太后的病到底怎么回事! 她更想知道,那本医案里,是否还隐藏着关于当年楚家案的、她未曾发现的线索!

夜色深沉。

沈清辞如同被蛊惑般,悄无声息地再次取出了那本被油布包裹的《楚氏医案》。

她颤抖着手,就着微弱的烛光,翻开了沉重书页。

这一次,她不再只看药方,而是开始搜寻一切可能与“异常气味”、“陈年咳疾”、“宫廷”、“毒”相关的字眼……

目光急速扫过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她停在了一页记录着数种罕见毒物及其特性、解法的篇章上。

其中一行小字,如同冰锥,瞬间刺入了她的眼底:

“……‘鸠羽灰’,性极阴寒,无色无味微腥,微量混入益气补药中,可滞涩经脉,延缓药力,令人虚不受补,病势缠绵,日久则元气耗尽而亡……极难察觉,常误诊为体虚痼疾……”

鸠羽灰!

太后药中那丝极淡的腥涩气!

沈清辞的手猛地一抖,医案几乎脱手掉落!

她脸色煞白,一股寒意从头顶灌到脚底。

太后的药里……被人下了毒?!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