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金銮殿上已是肃穆一片。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萧景琰端坐龙椅,面色如常,唯有左手衣袖下隐约可见固定伤处的绷带轮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内侍监拖长了声音。
话音刚落,御史中丞张文远便持笏出列:"陛下,臣有本奏。"
萧景琰目光微凝:"张爱卿请讲。"
"臣听闻昨日宫中又生变故,太子殿下病情反复,陛下与贵妃娘娘更是在冰窖药库遭遇意外。"张文远声音洪亮,在殿内回荡,"臣斗胆请问,宫中接连发生这等大事,是否与某些身份不明之人有关?"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几位老臣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萧景琰面色不变:"张爱卿何出此言?"
"陛下,"张文远抬起头,目光如炬,"臣近日听闻一些流言,说贵妃娘娘身份存疑,与前朝余孽有所牵连。若此事属实,只怕..."
"放肆!"萧景琰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震得殿内嗡嗡作响,"张爱卿,你可知污蔑妃嫔是何等罪名?"
张文远却毫无惧色,反而挺直了腰板:"陛下明鉴,臣并非空穴来风。据臣所知,贵妃娘娘生母楚夫人,与前朝靖王关系匪浅。而昨日被剿灭的明月阁,阁主墨文远正是前朝余孽。这其中关联,不得不令人深思啊!"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朝堂上顿时哗然。
"张大人此言差矣!"兵部尚书李崇明出列反驳,"楚家满门忠烈,当年蒙冤而死,如今好不容易沉冤得雪,张大人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李尚书此言才是有失偏颇。"礼部侍郎赵文渊慢悠悠地开口,"楚家忠烈不假,但贵妃娘娘生母的身份确实存疑。若真与前朝有所牵连,为皇室血脉纯正计,也该查个明白才是。"
朝堂上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萧景琰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雪亮。这分明是有人借题发挥,想要借机打压沈清辞。
"够了!"萧景琰沉声喝道,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贵妃的身份,朕再清楚不过。若有人再敢妄议,休怪朕不念君臣之情!"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太常寺少卿周文礼忽然出列:"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萧景琰眼神一凛:"讲。"
"臣听闻,昨日在明月阁找到一些前朝秘档,其中似乎涉及楚妃娘娘的身世。"周文礼抬起头,目光锐利,"不知陛下可否将这些秘档公之于众,以正视听?"
萧景琰心中一震。明月阁秘档之事极为机密,周文礼如何得知?看来朝中果然有内奸。
"周少卿消息倒是灵通。"萧景琰冷笑一声,"不过那些所谓秘档,已被逆贼销毁,无从查证了。"
"哦?这么巧?"周文礼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还真是可惜了。"
退朝后,萧景琰面色阴沉地回到御书房。沈清辞早已在此等候,见他神色不对,连忙上前:"陛下,朝会上可是出了什么事?"
萧景琰将朝会上的争执简单说了一遍,沈清辞的脸色顿时变得苍白。
"他们...他们竟然知道了..."
"不必惊慌。"萧景琰握住她的手,"朕已经压下去了。只是..."
"只是什么?"
萧景琰沉吟片刻:"朕怀疑,朝中有人与宇文玥勾结。否则周文礼不可能知道秘档之事。"
沈清辞心头一紧:"那明日之约..."
"照常进行。"萧景琰目光坚定,"越是如此,越要弄个明白。"
就在这时,凌云匆匆进来:"陛下,刚刚收到密报,周文礼下朝后,直接去了城南的一处私宅。"
"可查到那处私宅的主人?"
"宅子登记在一个商人名下,但臣查到,这个商人最近与明月阁有过往来。而且..."凌云顿了顿,"周文礼的夫人,是已故李德全的远房表侄女。"
萧景琰与沈清辞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萧景琰吩咐道。
待凌云退下,沈清辞忧心忡忡地说:"陛下,若周文礼真的与宇文玥勾结,那明日之约恐怕..."
"正因如此,我们更要赴约。"萧景琰眼神锐利,"朕倒要看看,他们究竟在玩什么把戏。"
午后,萧景琰正在批阅奏折,忽然收到太皇太后宫中的请帖,说是准备了茶点,请陛下与贵妃一同品茗。
萧景琰眉头微皱。太皇太后自从先帝驾崩后便深居简出,今日突然相邀,恐怕不是品茗这么简单。
当他与沈清辞来到慈宁宫时,发现不仅太皇太后在座,几位皇室宗亲也在场,其中赫然包括德高望重的安亲王。
"皇帝来了。"太皇太后微微一笑,"快坐。贵妃也坐。"
茶过三巡,太皇太后忽然开口:"哀家听说,近日朝中有些关于贵妃身世的议论?"
萧景琰心中冷笑,果然是为了此事。
"不过是些无稽之谈,皇祖母不必放在心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无风不起浪啊。"太皇太后慢悠悠地品着茶,"贵妃,你自己说呢?"
沈清辞站起身,恭敬行礼:"回太皇太后,臣妾的身世再清楚不过。先父楚重山,曾任镇远将军;先母楚夫人,出身江南医药世家。若有人质疑,大可去查证。"
"哦?"太皇太后挑眉,"那为何有人传言,你生母与前朝靖王有所牵连?"
"臣妾不知此言从何而来。"沈清辞面色平静,"若有人存心污蔑,臣妾恳请陛下严查。"
安亲王忽然笑道:"贵妃娘娘何必动怒?清者自清,若是无事,查一查又何妨?"
"王爷此言差矣。"沈清辞转头看他,"女子名节重于性命。若是人人都可凭空污蔑,再要求自证清白,这世道岂不乱了套?"
安亲王被怼得一时语塞,脸色有些难看。
太皇太后见状,打圆场道:"好了好了,不过是闲聊罢了。贵妃既然这么说,哀家也就放心了。"
从慈宁宫出来,沈清辞的脸色并不好看。
"陛下,太皇太后今日突然问起此事,恐怕..."
"朕明白。"萧景琰目光深沉,"看来,有人想要在明日之约前,先乱了我们的阵脚。"
回到寝宫,沈清辞心事重重地取出那面月影镜。镜面在灯光下泛着幽光,仿佛蕴藏着无数秘密。
"陛下,臣妾始终想不明白,宇文玥为何非要明日见面?他明明可以继续隐藏在暗处。"
萧景琰走到她身边,凝视着镜面:"朕猜测,明日或许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特殊的意义?"沈清辞若有所思,"明日是十月十五,月圆之夜..."
忽然,她想起《楚门医案》中的一段记载:"月圆之夜,阴阳交替,镜月之力最为旺盛..."
她猛地抬头:"陛下,我明白了!宇文玥选择明日,是因为月圆之夜,镜月之力最强。他可能要借助这股力量做些什么!"
萧景琰神色凝重:"如此说来,明日之约更加凶险了。"
"但我们也必须去。"沈清辞坚定地说,"若是让他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夜深人静时,沈清辞独自在灯下研究《楚门医案》。忽然,她发现书中夹着一页泛黄的纸笺,上面是母亲的笔迹:
"镜月相合,阴阳逆转。若欲破之,需以血脉为引,正气为基,方可保天地平衡。"
她反复咀嚼这段话,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如此...原来母亲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一声轻响。沈清辞警觉地抬头,只见一个纸团从窗缝中滚了进来。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纸团,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明日小心,有诈。"
字迹陌生,不知是何人所传。沈清辞心中疑窦丛生,连忙唤来侍卫搜查,却一无所获。
这一夜,注定无人安眠。
次日清晨,萧景琰与沈清辞正准备出发,忽然接到急报:太子病情再次反复!
两人急忙赶到东宫,只见萧允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显然情况不妙。
"怎么会这样?"沈清辞急忙为他把脉,脸色骤变,"毒性比之前更猛烈了!"
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禀:"臣等也不知为何,殿下今晨突然就..."
萧景琰面色阴沉:"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赴约。"
沈清辞咬牙道:"陛下,您先去墨家祠堂,臣妾留下来照顾允翊。"
"不可!"萧景琰断然拒绝,"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太危险了。"
"可是允翊他..."
就在这时,萧允翊忽然睁开眼,虚弱地开口:"父皇...娘娘...不要去..."
两人都是一怔。萧允翊继续断断续续地说:"儿臣...梦见...有危险...很多人...要害你们..."
沈清辞心中一酸,柔声道:"允翊别怕,父皇和娘娘不会有事的。"
然而萧允翊却紧紧抓住她的衣袖,眼中满是恐惧:"不要去...那个戴面具的人...他说...要是你们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萧景琰与沈清辞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宇文玥竟然连一个孩子都不放过!
"陛下,"沈清辞忽然坚定地说,"我们更要去看看了。为了允翊,也为了天下苍生。"
萧景琰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不过要做好万全准备。"
他召来凌云,低声吩咐了几句。凌云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一切准备就绪。萧景琰与沈清辞登上马车,在重重护卫下向城南驶去。
马车内,沈清辞轻轻摩挲着手中的月影镜,忽然问道:"陛下,若是今日我们回不来..."
"不会有这种可能。"萧景琰握住她的手,"朕答应过要护你周全,就一定会做到。"
"可是..."沈清辞欲言又止。
"没有可是。"萧景琰目光坚定,"无论发生什么,朕都会在你身边。"
马车很快来到了墨家祠堂外。这里地处偏僻,四周荒草丛生,一座破旧的祠堂孤零零地立在那里,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凌云率先下马,仔细检查四周后回报:"陛下,四周没有埋伏的迹象。"
萧景琰眉头微皱。这反而更让人不安。
他与沈清辞对视一眼,双双下车,向祠堂走去。
祠堂大门虚掩着,推开门,只见一个戴着青铜面具的身影背对着他们,站在祠堂中央。
"你们终于来了。"宇文玥缓缓转身,面具下的眼睛闪烁着诡异的光芒,"我等候多时了。"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