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凰深宫谋 > 第318章 医道惠民

锦凰深宫谋 第318章 医道惠民

作者:云杪听风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8 20:38: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南疆的战事如同投入池中的巨石,在朝堂与后宫都激起了层层波澜。

沈清辞坐镇临时辟出的偏殿,化身成为庞大战争机器最核心的调度枢纽之一。每日,户部的钱粮报表、工部的军械清单、兵部的驿马调度、太医院的药材奏请,如同流水般汇入,又经由她清晰果断的指令,化作源源不断的物资,驰援烽火连天的西南边陲。

连日殚精竭虑,沈清辞虽精神尚可,但孕期的疲惫终究难以完全掩饰。萧景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凡得空,必会亲至偏殿探望,或是强制她休息片刻,或是亲手端上参汤。

这日午后,沈清辞正与太医令及几位户部、工部郎中商议一批紧急调往南疆的解毒药材包装与运输事宜,以确保药效在漫长的旅途中不至受损。萧景琰悄然步入,并未打扰,只是静静站在一旁聆听。

只见沈清辞指着太医院呈上的药包样品,柳眉微蹙:“此等油纸包裹,于京城尚可,但南疆路途遥远,多雨潮湿,恐难保证药材干燥。需用加厚的蜡纸,外加木箱,箱内衬以吸湿的石灰包。成本虽增,但事关将士性命,不容有失。”

太医令面露难色:“娘娘,蜡纸与木箱制备需时,且成本高昂,如此大批量……”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沈清辞语气坚定,“传令将作监,暂停部分非紧急用品的制作,全力赶制药用蜡纸与木箱。户部,由此产生的额外费用,从内帑先行支取,日后由兵部药械款项补还。”她顿了顿,看向众人,“诸位大人,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我等在后方,若因些许银钱或周折,致使救命的药材失效,岂非愧对将士,愧对陛下?”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与悲悯情怀,让在场官员无不肃然,纷纷躬身领命:“臣等谨遵娘娘懿旨,必当尽心竭力!”

待众人退下,萧景琰才走上前,扶住正要起身的沈清辞,叹道:“辛苦你了,清辞。若非有你,朕真不知要耗费多少心神在此等琐碎却又至关重要的事务上。”

沈清辞靠着他手臂支撑了一下有些酸软的腰,微微一笑:“陛下言重了,此乃臣妾分内之事。只是……”她目光扫过案几上堆积的文书,尤其是太医院那些关于南疆瘴疠、毒虫以及可能出现的疫病防治方案,脑中一个念头愈发清晰。

“陛下,臣妾近日处理南疆医药事宜,深有感触。军中尚且有医药短缺、运输不便之忧,何况民间百姓?一场时疫,一次意外伤病,便可能让一个家庭陷入绝境。我大靖疆域万里,仅靠民间郎中和游方医者,实在力有未逮。”

萧景琰闻言,也收敛了笑容,正色道:“朕亦知此乃民生疾苦之一。然则,广设官医,耗资巨大,且良医难寻,非一日之功。”

“陛下,或许不必一步到位。”沈清辞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臣妾有一策,或可徐徐图之。可否借此次为南疆大军筹备药材、培训医官之机,在各地州府,先行试点设立‘官办惠民药局’?”

“惠民药局?”萧景琰若有所思。

“正是。”沈清辞详细阐述道,“此药局不似太医院专司宫廷与官员,而是面向寻常百姓。初期,可由朝廷拨付部分基础款项,选址设在州府治所。药局主要做三件事:其一,以相对平价出售由太医院统一核定方剂、官营药坊制作的常用成药,如治疗风寒、腹泻、跌打损伤的丸散膏丹,确保药材真、剂量准;其二,聘请当地有名望、有医德的坐堂医,为贫苦百姓提供低廉甚至免费的诊症服务;其三,储备部分应对时疫的药材,一旦地方有疫情苗头,可迅速响应。”

她看着萧景琰,语气恳切:“成药可由朝廷统一制作,降低成本,也便于管理。坐堂医的聘请,可由地方官与当地杏林学会共同举荐,确保医德。至于方剂来源……”她略一沉吟,“臣妾愿将《楚门医案》中,一些经过验证、适用于常见病且不涉及核心秘传的方剂,以及宫中一些效果卓着的良方,整理出来,交由太医院刊印成册,发往各地惠民药局,供医官参考使用。如此,既可惠泽百姓,亦能规范地方医药,更可……收聚民心。”

萧景琰听着她的陈述,眼中光芒越来越盛。他深知,医疗是民生根本之一,若能借此机会推动,无疑是莫大的德政,更能实实在在提升皇室在民间的声望,对抗墨家余孽可能散布的流言。而沈清辞愿意拿出部分家传医术,更是体现了她无私的胸怀。

“好!此策大善!”萧景琰抚掌赞叹,“皇后仁心睿智,朕准奏!此事,仍由你牵头,会同太医院、户部、吏部共同办理。首批可在京城、洛阳、金陵等大城,以及南疆临近的几个安稳州府先行试点。所需初始银钱,由内帑与户部各出一半。”

有了皇帝的首肯,沈清辞立刻行动起来。她首先在朝会上正式提出了设立“惠民药局”的构想。果然,此举立刻引起了热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以礼部侍郎周文正为首的部分守旧官员再次提出异议。 “陛下,娘娘,医药之事,关乎性命,向来由民间自理。朝廷设局干预,恐有与民争利之嫌,且若用药出错,责任谁负?再者,刊印医方,广为流传,若被不法之徒利用,或学艺不精者误用,岂非祸害百姓?” 周文正手持玉笏,言辞凿凿,脸上是惯有的忧国忧民之色。

沈清辞早已预料到会有此等反对之声,她不慌不忙,从容应答:“周大人所虑,不无道理。然则,正因医药关乎性命,朝廷才更应负起责任。惠民药局售药,旨在平抑药价,打击奸商,而非与良善药商争利。至于责任,太医院会严格核定方剂,规范制药流程,并对坐堂医进行考核,明确章程,何来推诿之说?”

她目光扫过群臣,声音清越:“刊印医方,乃是推广成熟验方,造福黎民。难道因噎废食,为防止极少数误用的可能,就任由大多数百姓缺医少药,被庸医、假药所误吗?《楚门医案》中所载,亦是先辈医者济世之心得,若能惠及天下,正是先辈所愿。况且,所刊印之方,皆为基础常用,旨在普及正确医理,何来祸害之说?”

她顿了顿,语气转为深沉:“南疆将士正在用生命扞卫疆土,朝廷在后方,若能借此机会,让更多百姓免受疾病之苦,安居乐业,正是对前线将士最大的支持,亦是稳固国本之策。民心所向,方是江山永固之基。望诸位大人明察。”

一番话语,既有理据,又包含家国情怀,更抬出了前线将士,让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纷纷点头。就连一些原本与周文正站在一起的官员,也开始动摇。

萧景琰适时开口,一锤定音:“皇后之言,深谋远虑,乃是真正为国为民之策!朕意已决,即刻着手筹建惠民药局!周爱卿若有疑虑,可多去看看民间疾苦,而非固守书斋之见。此事,由皇后总揽,各部协同,不得有误!”

圣意已决,又有皇后亲自推动,惠民药局的筹备工作迅速展开。沈清辞不顾孕晚期的不适,亲自审阅太医院遴选的首批成药方剂清单,将《楚门医案》中几个治疗小儿惊风、妇人产后调理以及常见暑湿的稳妥方子贡献出来,并与太医们反复商讨修改,确保安全有效。她还亲自撰写了惠民药局的初步管理章程,对药材采购、成药制作、医官选拔、财务收支等都做出了细致规定。

首批试点药局在京城和几个重要州府陆续挂牌成立。消息传出,万民称颂。尤其是当百姓们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效果显着的官制成药,贫苦者能得到官医的诊治,皇后的仁德之名迅速传遍天下,其声望甚至超过了许多在位多年的重臣。

然而,就在惠民药局如火如荼地推行,沈清辞因此举而备受爱戴之时,墨云舟那边却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

“娘娘,”墨云舟秘密入宫禀报,脸色凝重,“我们的人发现,周文正周大人府上,近几日有陌生面孔出入,虽极力掩饰,但行动举止,带有墨家外围人员特有的习惯。而且,其府中采买,近日突然增加了数种……并非日常所用,但在某些特定迷药或毒药配方中可能用到的药材。”

沈清辞正在翻阅各地呈报上来的惠民药局初期运营情况,闻言,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周文正……这个屡次在朝堂上看似恪守礼法、实则处处针对她的老臣,难道真的与墨家有所牵连?他反对惠民药局,是真的迂腐,还是……别有用心?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明媚的春光,心中却蒙上了一层阴影。惠民之策虽得民心,但这暗处的较量,似乎也因她声望的提升,而变得更加凶险了。周文正这条线,必须紧紧盯住,这或许就是揭开墨渊在京城布局的关键。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