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深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然而,大靖京城的气氛却比酷暑时更加炽热。通往皇城的朱雀大街早已被洒扫得一尘不染,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两侧旌旗招展,盔明甲亮的禁军将士肃立如林,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无数百姓翘首以盼,万人空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沸腾的期待。
他们在等待凯旋的王者,等待平定南疆、携大胜之威归来的皇帝——萧景琰。
坤宁宫内,沈清辞站在巨大的铜镜前。数月监国的劳心劳力,以及体内尚未完全清除的“絮影萝”余毒,让她清丽的容颜略显苍白与消瘦,唯有那双眸子,因历经风霜而愈发沉静深邃。她身着的皇后祎衣经过内府紧急改制,堪堪容纳她高高隆起的腹部,那浑圆的弧度为庄重的凤仪平添了几分母性的光辉与坚韧。檀云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整理着最后的仪容,眼中既有激动,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
“娘娘,一切都安排妥当了。文武百官已在承天门外列队迎驾,太子殿下也已由乳母嬷嬷照料妥当,随时可随娘娘一同出迎。”檀云轻声禀报。
沈清辞微微颔首,指尖轻轻拂过袖口繁复的金线凤纹,感受着腹中孩子有力的胎动,仿佛在与她一同期待。“知道了。凌云那边,猎苑和周府可有异动?”
“回娘娘,凌云将军半个时辰前传来消息,西郊猎苑依旧平静,但外围暗哨似乎比前几日更加警惕。周文正府上,自那司药女官被抓后,并无明显异常,周大人依旧每日上朝下朝,只是……据盯梢的人回报,其府中后门,前夜有一名形迹可疑的游方郎中进入,停留片刻便离开,我们的人未能跟上。”
游方郎中?沈清辞眸光微闪。是寻常问诊,还是……传递消息?墨渊的网,果然盘根错节。
就在这时,殿外远远传来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潮水般由远及近,迅速席卷了整个皇城!紧接着,是沉重而整齐的步伐声,以及代表皇帝仪仗的庄严礼乐!
“回来了!陛下回来了!”檀云惊喜地低呼。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在檀云的搀扶下,稳步走出坤宁宫。宫门外,銮舆早已备好,太子萧允翊也被乳母抱着等候在一旁。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了不寻常的气氛,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
登上銮舆,仪仗起行,缓缓驶向承天门。道路两旁,宫人跪伏,禁军肃立。当銮舆驶出宫门,踏上通往承天门广场的御道时,那震耳欲聋的“万岁”声浪扑面而来,几乎要掀翻苍穹!
承天门外,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黑压压一片,见到皇后銮驾,纷纷躬身行礼。沈清辞微微抬手示意,目光却已迫不及待地越过人群,投向那支正从敞开的城门洞中缓缓行来的得胜之师!
为首者,正是萧景琰!
他并未乘坐御辇,而是身着一身沾染了南疆风尘却依旧威严肃穆的明光铠,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阳光洒在他棱角分明的脸庞上,数月征战,让他瘦了些,皮肤也染上了南疆的烈日之色,但那双眼睛却比离京时更加锐利、更加深邃,仿佛蕴藏着雷霆与烈焰。他目光扫过跪迎的百官与欢呼的百姓,最终,牢牢地定格在了銮舆之上,那个他日夜牵挂的身影上。
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萧景琰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他大步走向銮舆,周围的欢呼声浪在他走近时不由自主地低伏下去,化作一种敬畏的寂静。他来到銮舆前,并未先理会跪倒的百官,而是伸出手,亲自搀扶沈清辞步下銮舆。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带着征战归来的粗糙,稳稳地托住了她的手臂。近距离看去,他更能清晰地看到她脸上的疲惫与那不容忽视的孕肚,心中顿时涌起无限的爱怜、愧疚与自豪。
“清辞……朕回来了。”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唯有她能听出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辛苦你了。”
沈清辞仰头看着他,眼中水光氤氲,却努力维持着皇后的端庄,只是微微弯起唇角,轻声道:“陛下凯旋,乃万民之福,臣妾……不辛苦。欢迎陛下回朝。”
这时,乳母抱着太子萧允翊上前。小家伙似乎有些认生,看着风尘仆仆、铠甲森然的父亲,小嘴一瘪,有些害怕地往乳母怀里缩了缩。
萧景琰眼中闪过一丝柔和,他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太子细软的发顶,声音放缓了许多:“翊儿,父皇回来了。”
或许是萧景琰刻意收敛了沙场戾气,萧允翊眨了眨眼睛,竟慢慢停止了退缩,好奇地打量着父亲。
简单的家人相见后,萧景琰重新面向百官与万民,朗声道:“众卿平身!南疆已定,叛首伏诛,此乃将士用命,上天庇佑,亦离不开皇后于京城稳定大局、统筹后勤之功!朕,与你们,与天下万民,同享此胜!”
“陛下万岁!皇后娘娘千岁!”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这一次,对皇后的赞誉与对皇帝的崇拜交织在一起,声震寰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凰深宫谋请大家收藏:()锦凰深宫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