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 > 第130章 太子监国,初理朝政

晨光微熹,金銮殿内庄严肃穆。百官分列两侧,山呼万岁之声刚落,萧景珩并未如常直接开始议政,而是将目光投向身侧侍立的太子萧靖初。

“今岁开春,诸事繁杂,朕需集中精力统筹西北边防与漕运改制两件大事。”萧景珩声音沉稳,目光扫过殿下众臣,言语间的深意让满朝文武皆是一凛,“自今日起,由太子监国,处理日常政务。一应奏章,先送东宫批阅,遇有要事,再报与朕知。户部李尚书、工部韩侍郎,需尽心辅佐,各部协同。”

此言一出,满殿寂静。太子年方十四,虽在春耕献策中展现了过人天资,但骤然将国事相托,仍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然而,陛下点名让素来持重且掌管钱粮的户部尚书李文渊、以及因漕运和新政备受倚重的韩振辅佐,其扶持太子、平稳过渡之意已然明确。

萧靖初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躬身行礼,稚嫩却清越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带着与他年龄不符的镇定:“儿臣领旨,必当兢兢业业,遇事多向李尚书、韩侍郎及诸位大人请教,若有不明之处,亦会及时禀报父皇圣裁,绝不敢专断独行。”

他今日身着杏黄色太子常服,身形虽未完全长成,但脊背挺得笔直,眉宇间已初具威仪。这番谦逊而不失担当的表态,让不少臣子微微颔首。沈静姝在帘后听着,手心微微沁出薄汗,既是担忧,更是骄傲。

退朝后,萧景珩携太子至御书房,李文渊与韩振已奉命在此等候。

“怕吗?”萧景珩看着儿子,目光深邃。

萧靖初坦诚道:“有些。但想到有父皇坐镇,有李尚书、韩侍郎辅佐,儿臣心中便安定许多。儿臣知道,这是父皇对儿臣的历练,亦是责任。”

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指着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这些,便是你的战场。朕与你母后,及李、韩二位爱卿,皆是你之后盾。然,最终拿主意的,是你。需知,为君者,一念可泽被苍生,一念亦可…切记慎独、慎微、慎初。”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必日日自省,如履薄冰。”萧靖初郑重应下。

李文渊躬身道:“殿下仁孝聪慧,臣定当竭尽所能,于钱粮度支、民政事务上,为殿下分忧。”

韩振亦道:“陛下、殿下放心,臣于工务及新政推行上,必知无不言。”

接下来的几日,东宫俨然成了一个小型朝廷,灯火常明至深夜。萧靖初仿佛不知疲倦,每日埋首于奏章之中。他批阅极为认真,不时召见相关官员询问细节。李文渊与韩振几乎每日都会至东宫议事,太子遇事必先询问他们的意见,态度恭敬,但绝非盲从,总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令两位臣子暗自惊叹。

这日,他正批阅一份关于江南漕粮抵京的奏报,眉头微蹙。奏报称漕粮已如期抵达,但他注意到随附的损耗记录比往年略高了一丝。他立刻传召了户部负责此事的郎官及韩振一同询问。

“殿下,今年漕运途中偶遇风雨,略有损耗,尚在惯例允许之内。”户部郎官躬身答道。

萧靖初看向韩振:“韩侍郎,漕运改革后,新式漕船抗风浪能力增强,航道疏浚亦更顺畅,按常理,损耗应有所降低才对。这‘惯例’是前朝所定,还是本朝初年所定?其依据为何?是否已不合时宜?”

韩振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回道:“殿下明察秋毫。此惯例确为前朝旧例,沿用至今。改革后,实际损耗已有下降,然考核标准未变,故下面仍按旧例上报。臣此前已注意到此事,正欲提请修订章程。”

萧靖初沉吟片刻,决断道:“既如此,便不能拘泥旧制。请韩侍郎牵头,户部协理,依据近三年实际漕运数据,重新核定一个更贴合现状的损耗标准,务求公允。此事限十日内拿出章程初稿。至于今年超出实际损耗的部分…”他顿了顿,看向户部郎官,“着户部严查,是确有天灾,还是**?务必理清责任。”

“臣等遵旨。”韩振与户部郎官齐声应道,心中对太子的敏锐和魄力更为叹服。

消息传到坤宁宫,沈静姝正教萧令仪识字,徐清韵也在座,汇报女子学堂学生参与农具清点后的心得。

“母后,太子哥哥现在好忙,令仪都见不到他了。”小公主嘟着嘴,有些委屈。

沈静姝温柔地抚着她的头:“你太子哥哥在为父皇分忧,为天下百姓做事。就像徐姑姑她们在宫外帮助清点农具一样,都是在尽自己的责任。令仪要懂事,不要打扰他。”

徐清韵亦笑道:“公主殿下,太子殿下心系万民,这是百姓之福。听闻殿下在处理政务时,还特意问及女学学生参与实务后的感想,可见殿下时刻挂念着各项新政的成效。”

沈静姝闻言,心中更是欣慰异常。萧靖初此举,并非吹毛求疵,而是真正读懂了“治国”二字的精髓——于细微处见真章,在惯例中求革新,且能体察下情,关注政策落地的影响。

傍晚,萧靖初按惯例来坤宁宫请安。他眼下有淡淡的青黑,但精神却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请大家收藏:()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儿臣给母后请安。”

“快起来。”沈静姝拉他坐下,亲手盛了一碗莲子羹给他,“听说你今日在处理漕粮损耗的旧例?你父皇方才还说起,夸你此事处理得甚为妥当,既抓住了关键,又懂得借重韩侍郎等能臣,并未越俎代庖。”

萧靖初接过羹碗,脸上露出一丝被认可的腼腆笑容:“儿臣只是觉得,既行新政,便当除旧弊。多谢母后提醒,儿臣时刻谨记,为君者,重在御人、决策,而非陷于琐碎。”

“你能明白这个道理,母后就放心了。”沈静姝看着他清瘦了些的脸颊,心疼道,“但也要顾惜身子,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儿臣知道了。”

此时,乳母抱着咿呀学语的萧怀瑾过来。萧靖初放下碗勺,笑着逗弄弟弟,轻轻捏了捏他胖乎乎的小手:“怀瑾,快快长大,将来帮哥哥一起治理这锦绣江山。”小小的萧怀瑾挥舞着手臂,咯咯直笑,仿佛听懂了兄长的话。

夜幕低垂,萧靖初告退返回东宫。沈静姝站在宫门口,望着儿子渐行渐远的、在宫灯映照下愈发挺拔沉稳的背影,对随侍的女官轻声感叹:“雏凤清于老凤声,古人诚不欺我。只是这担子,对他而言,还是重了些。”

女官亦含笑宽慰:“娘娘慈母之心。然殿下天资聪颖,又肯用心,更有陛下与娘娘从旁指引,必能担此重任。”

御书房内,萧景珩听着暗卫详细汇报太子一日所为,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他面前的宣纸上,墨迹未干,正是前朝名臣所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而他,已从儿子这短短数日的表现中,看到了那块璞玉正在经受锤炼,并绽放出超越期待的夺目光华。

监国伊始,太子萧靖初便以他的勤勉、细致、敢于质疑“惯例”的勇气,以及懂得平衡“独断”与“纳谏”的智慧,在朝堂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场属于年轻储君的考验,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显然已经稳稳地迈出了第一步。

喜欢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请大家收藏:()锦绣凰途:弃女荣华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