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493章 全民防疫成习惯,燕云无疫过冬

景和元年腊月,一场持续三日的寒潮席卷燕云,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度,山间的溪流结起厚厚的冰层,田地里的积雪没过脚踝。以往这个时候,惠民医馆早已挤满了因受寒感冒、生冻疮的百姓,可今年的医馆内,却格外清净——候诊区里零星坐着几位复诊的慢性病患者,抓药窗口前没有排队的长龙,医官们甚至有了闲暇整理草药图谱,整个医馆都透着一股从容安稳的气息。

“姑娘,这是这个月的接诊统计,您看看。”学徒陈生捧着厚厚的账本走进苏清鸢的诊室,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账本上的数字清晰明了:整个腊月,惠民医馆每日接诊量稳定在三十人左右,最多的一天也不过三十二人,且全部是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复诊,或是轻微的磕碰外伤,没有一例流感、风寒、腹泻等传染性病症,就连往年冬季高发的冻疮,也仅有三例,且都是因未及时佩戴护具导致的轻微症状。

苏清鸢放下手中的银针,接过账本仔细翻看。从秋末的批量制作防疫香囊,到孩童宣讲卫生知识,再到冬季推行艾草煮水、开展巡回义诊,近三个月的防疫措施环环相扣,如今终于结出了最圆满的果实——燕云百姓不仅平安度过了寒潮与降雪,更实现了“无疫过冬”的目标,这在往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很好,把账本存档,再把这三个月的防疫数据整理出来,年后给萧大人过目。”苏清鸢合上账本,目光望向窗外。雪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亮了医馆门前挂着的防疫香囊,淡绿色的棉布在风中轻轻晃动,散发出艾草与薄荷的清香。不远处的巷子里,几个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腰间系着小小的香囊,正追逐着一只落在雪地上的麻雀,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没有一丝往日冬季的沉闷。

同一时间,萧玦正带着随从在西坡村巡查。刚走进村口,就看到几位妇人在井边打水,她们身边放着保温的陶罐,打完水后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在井边的土灶上生火,将水烧开后再小心翼翼地倒进陶罐里。“现在我们都知道,冬天井水更凉,生水里的细菌不容易冻死,必须烧开了才能喝。”一位妇人看到萧玦,笑着打招呼,手里还拿着刚从集市上买的皂角,“您看,这皂角我买了一大块,够家里用一个月,饭前洗手、洗完衣服都能用,比以前干净多了。”

萧玦点点头,顺着村巷往里走。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片垃圾堆积,积雪被扫到墙角堆成整齐的雪堆,屋檐下挂着晾晒的被褥,阳光洒在上面,散发出淡淡的阳光与艾草混合的香气。有的人家门口挂着新换的防疫香囊,有的则在庭院里支着小锅,锅里煮着艾草水,热气腾腾的水汽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与香囊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暖祥和的冬日图景。

走到村长老李家的院子外,萧玦看到老李正带着孙子在院子里扫雪。孩子腰间系着一个绣着梅花的香囊,是他母亲特意为他做的,小家伙一边扫雪,一边哼着苏清鸢教的卫生口诀:“勤洗手,喝开水,香囊随身防病害;晒被褥,扫庭院,垃圾埋远不招灾。”

“李村长,今年冬天村里的情况怎么样?”萧玦笑着走进院子。老李连忙放下扫帚,迎了上来:“托大人和苏姑娘的福,今年冬天村里可安稳了!别说流感、腹泻了,就连咳嗽的人都没几个。孩子们每天戴着香囊上学,回来就用皂角洗手,晚上还泡艾草脚,一个个红光满面的,比往年精神多了。”他指着院子角落里的垃圾坑,继续说道,“您看,我们还按苏姑娘教的,在村外挖了专门的垃圾坑,每天都有人负责把垃圾运过去深埋,村里再也没有以前那种难闻的味道了。”

萧玦走到垃圾坑边,看到坑边覆盖着厚厚的土层,没有一丝垃圾外露,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防疫习惯一旦养成,就能长久地守护百姓健康。以后要继续坚持,不能因为冬天快过了就松懈。”

离开西坡村,萧玦又去了北坡村。北坡村是燕云最偏远的村落,往年冬季总是疫病高发,今年却格外清净。村长告诉萧玦,自从义诊小队来过之后,村民们不仅学会了正确佩戴香囊、喝开水、埋垃圾,还自发组织了“卫生监督小组”,每天轮流检查村里的防疫情况,发现有人松懈就及时提醒。“前几天有户人家的香囊破了,还没来得及换,监督小组的人就发现了,立刻把自家备用的香囊送了过去。现在村里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把防疫当成了日常习惯,不用别人提醒,自己就会做好。”

萧玦在北坡村看到,几位老人正围坐在村口的火堆旁,一边喝着姜枣艾草汤,一边聊着天。他们的手脚都戴着厚厚的棉护具,没有一丝冻疮的痕迹。“往年冬天,我的手脚都冻得流脓,连筷子都握不住,今年用艾草水泡脚,再戴上护具,一点都不冷了,还能帮家里喂鸡、扫地。”一位老人笑着说,手里捧着的粗瓷碗里,姜枣艾草汤还冒着热气,暖得人心里发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天傍晚,萧玦回到蓟州城,径直去了惠民医馆。苏清鸢正在医馆后院指导学徒制作新的防疫香囊,准备在春节前分发给百姓,让大家在过年期间也能做好防疫。看到萧玦进来,苏清鸢放下手中的棉布,笑着迎了上去:“今天去村里巡查,情况怎么样?”

“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萧玦走到香囊旁,拿起一个刚做好的香囊,放在鼻尖轻嗅,艾草与薄荷的清香瞬间驱散了冬日的寒意,“百姓们都把防疫当成了日常习惯,戴香囊、喝开水、晒被褥、埋垃圾,每一项都做得很到位。西坡村的孩子能把卫生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北坡村的老人还自发组织了监督小组,这样的防疫氛围,比任何药方都管用。”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清鸢身上,语气中满是敬佩:“清鸢,燕云能安稳过冬,没有爆发任何疫病,你功不可没。从最初提出制作防疫香囊,到后来组织孩童宣讲、推行艾草煮水、开展巡回义诊,每一步都想得周到,做得扎实。如果没有你这些创新的防疫方法,百姓们今年冬天恐怕还要受疫病的苦。”

苏清鸢听了,笑着摇了摇头:“萧大人,您过奖了。防疫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医官们的辛苦付出,没有孩童们的积极宣讲,没有百姓们的主动配合,再好的防疫方法也落不了地。真正能防住疫病的,是百姓们养成的好习惯——当戴香囊、喝开水、讲卫生成为日常,疫病自然就无处可藏了。”

萧玦点点头,深以为然:“你说得对,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年冬天的防疫成果,不仅守护了百姓的健康,更让大家明白了‘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以后我们要把这些好的防疫习惯坚持下去,让燕云年年都能无疫过冬,百姓们都能健健康康地生活。”

说话间,医馆的学徒们已经把制作好的香囊装在了竹筐里,整整十大筐,散发着淡淡的草药清香。苏清鸢指着竹筐说:“这些香囊是特意为春节准备的,里面加了藿香、佩兰,能预防节日期间饮食不当引起的肠胃不适。过几天我们就组织人手,把香囊分发给各个村落,再提醒大家春节期间也要坚持防疫习惯,别因为过节就放松警惕。”

萧玦笑着说:“好,我让手下的人配合你们,保证每个村落、每户百姓都能领到香囊。今年春节,咱们要让燕云百姓过一个既热闹又健康的年。”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燕云的各个村落都热闹了起来。百姓们贴春联、挂灯笼,准备着过年的食物,却没有忘记防疫——孩子们穿着新衣,腰间依旧系着防疫香囊;大人们在准备年夜饭时,依旧坚持喝开水、勤洗手;就连走亲访友的村民,也会带着新做的香囊作为礼物,互相提醒“过年也要讲卫生,别让疫病找上门”。

惠民医馆在小年当天也格外热闹,不是因为患者多,而是因为百姓们送来的年货。西坡村的村民送来一筐筐冻好的红薯、玉米,北坡村的老人送来亲手缝制的棉鞋,还有的村民送来自己腌的咸菜、晒的花生,堆满了医馆的前厅。“苏姑娘,医官们,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谢谢你们这一年来守护我们的健康,让我们能安稳过冬。”一位村民握着苏清鸢的手,真诚地说。

苏清鸢看着满屋子的年货,心中满是温暖。她让学徒们把年货分成几份,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又拿出一些草药,分发给前来送年货的村民:“这是预防感冒的草药,过年期间如果觉得不舒服,就煮水喝。大家一定要记得,热闹的同时别忘防疫,戴好多囊、喝开水,过个健康年。”

除夕夜,蓟州城的夜空绽放出绚丽的烟花,照亮了整个燕云。百姓们在家中团聚,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喝着温暖的姜枣艾草汤,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着鞭炮,腰间的香囊在火光中格外显眼。没有疫病的困扰,没有病痛的折磨,整个燕云都沉浸在团圆与祥和的氛围中。

大年初一的清晨,苏清鸢和萧玦一起去各村拜年。走进村落,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百姓们穿着新衣,脸上带着健康的笑容,见到他们就热情地打招呼,递上糖果和茶水。“苏姑娘,萧大人,新年快乐!”“今年过年可踏实了,没有人生病,大家都能好好团聚。”“以后我们还要坚持防疫,年年都过这样的好年。”

苏清鸢和萧玦走在村巷里,听着百姓们的祝福,看着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香囊与春联,心中满是感慨。从秋末到冬末,近四个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燕云的无疫过冬。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当防疫成为全民习惯,当健康理念扎根人心,燕云的百姓必将迎来更加安稳、更加幸福的生活,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也必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夕阳西下,大年初一的余晖洒在燕云的土地上,将村落、田野、山林都染成了温暖的金色。百姓们的笑声还在空气中回荡,香囊的清香依旧弥漫在巷陌间,一幅“百姓安康、燕云无疫”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并且将一直延续下去,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