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503章 建立军粮储备库,未雨绸缪

景和二年秋收过后,燕云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蓟州城的粮仓里堆满了金黄的谷子,西坡村的晒场上晾晒着饱满的红薯,红柳村的村民们正忙着将玉米脱粒装袋,空气中弥漫着粮食的香甜。但萧玦站在蓟州粮仓的高台上,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粮食,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

“清鸢,你看这粮食虽多,可若明年遇到灾荒,或是匈奴突然来犯,咱们这点储备,能撑多久?”萧玦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忧虑。他经历过边境的粮荒,深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去年燕云丰收,可若是遇到蝗灾、旱灾,或是战争导致农耕停滞,百姓们很可能再次陷入忍饥挨饿的境地,联防军也会因缺粮而失去战斗力。

苏清鸢顺着他的目光望向粮仓,心中也有同感。她想起现代社会的粮食储备制度,轻声提议:“我们可以在蓟州、幽州等地建立‘军粮储备库’,专门储存粮食,应对突发情况。每年丰收后,让百姓留足口粮,再按剩余粮食的10%上交储备库;平时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防止粮食霉变或被贪污;只有遇到战争、灾荒时才能动用,优先保障百姓和士兵的吃饭问题。”

萧玦眼睛一亮,这提议恰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这个办法好!既不会让百姓负担过重,又能储备足够的粮食应对危机。”他当即召集将领、农桑官和各村村长,商议建立军粮储备库的具体事宜。

消息传到各村,百姓们起初有些犹豫——毕竟粮食是一家人的命根子,谁也不愿轻易交出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西坡村的张强就直言:“萧大人,不是我们不愿交,只是这粮食交上去,万一被人贪了,或是以后用不上,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了?”

萧玦理解百姓的顾虑,亲自到各村走访,耐心解释:“大家放心,储备库的粮食,由王府亲信和你们选出的百姓监督会共同管理,每一笔粮食的收支都会记录在案,定期公示;而且这粮食不是白交,是为了应对灾荒和战争——若是明年遇到旱灾,地里长不出庄稼,储备库的粮食就能分给大家;若是匈奴来犯,储备库的粮食能让士兵们吃饱肚子,保护咱们的家园。这是在为咱们燕云的安稳‘买保险’啊!”

村长们也纷纷帮着劝说:“萧大人一心为咱们百姓着想,去年建水库、铺石子路,哪件事不是为了让咱们日子过得更好?现在建储备库,也是为了咱们好,可不能因小失大。”

百姓们渐渐放下了顾虑。张强算过一笔账:他家今年收了50石粮食,留足30石口粮和明年的种子,还剩20石,按10%上交,只需交2石,对自家生活影响不大;可若是真遇到灾荒,这2石粮食说不定能换回来更多的救命粮。他第一个报名上交粮食,其他百姓也纷纷响应,很快就掀起了交粮的热潮。

建立储备库的第一步,是选址与建设。萧玦让人在蓟州城西北选了一块地势高、干燥的空地,这里远离河流,不易受潮,适合储存粮食。工匠们用砖石砌墙,屋顶铺着厚厚的瓦片,地面铺着防潮的木炭和干草,还在仓库里安装了通风的窗口,防止粮食霉变。同时,在幽州的边境重镇也建了一座储备库,方便就近供应联防军。

两个月后,两座军粮储备库正式建成。仓库高大宽敞,分成十几个隔间,每个隔间都贴着标签,标注粮食的种类、上交时间和来源村落。交粮那天,蓟州城的储备库前热闹非凡——村民们推着装满粮食的小车,排着队等待交粮;王府亲信和百姓监督会的成员一起,仔细称量粮食,检查粮食的干燥度,然后登记入账,再由士兵将粮食搬进对应的隔间。

“张大爷,您家交的1.5石谷子,颗粒饱满,干燥度也够,没问题。”监督会的成员李大叔一边记录,一边对西坡村的张老汉说。张老汉笑着点头:“那是!这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好谷子,可不能给储备库拖后腿。”

储备库的管理,严格按照萧玦和苏清鸢制定的规则执行。每天,王府亲信会和监督会的成员一起巡查仓库,检查粮食是否受潮、是否有虫蛀,记录仓库的温度和湿度;每月,他们会对粮食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将收支情况写在储备库门口的公示栏上,让百姓们看得清清楚楚;每季度,他们还会将部分陈粮拿出来晾晒,防止霉变,同时补充新粮,保证储备库的粮食始终新鲜。

有一次,监督会的成员发现一个隔间的谷子有些受潮,立刻报告给萧玦。萧玦亲自赶来,让人将受潮的谷子全部搬到晒场上晾晒,还让人检查仓库的通风情况,加固了防潮层。他对管理储备库的士兵说:“这些粮食是百姓的血汗,是燕云的希望,哪怕有一粒粮食霉变,都是我们的失职!”

百姓们看到储备库管理得如此严格,心中的顾虑彻底打消了。红柳村的李婶路过储备库,看到公示栏上详细的粮食收支记录,笑着对身边的人说:“你看,咱们交的粮食,都记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用担心被贪了。萧大人真是说到做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着储备库的粮食越来越多,燕云百姓的“定心丸”也越来越沉。农桑官王大人统计过,仅蓟州储备库,到年底就储存了近千石粮食,幽州储备库也储存了八百多石粮食,足够燕云百姓和联防军在突发情况下支撑半年以上。

转年春天,燕云果然遇到了一场小规模的旱灾——入春后一个月没下雨,靠近高地的田地开始干裂。百姓们有些慌了,纷纷跑到储备库询问是否能动用粮食。萧玦一边组织百姓用水库的水灌溉农田,一边安抚大家:“现在只是小规模旱灾,水库的水还能支撑灌溉,暂时不用动用储备库的粮食。但大家放心,若是旱灾持续,储备库的粮食随时能分给大家,绝不会让大家饿肚子。”

在水库的灌溉下,田地的旱情很快得到缓解,庄稼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更加庆幸建立了储备库——若是没有水库和储备库,这次旱灾很可能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储备库的粮食,不仅让百姓安心,也为联防军注入了强心剂。林策每次带领巡逻队路过幽州储备库,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这么多粮食,就算匈奴来犯,咱们也能和他们打持久战,再也不用怕缺粮了!”

果然,到了夏末,匈奴单于见燕云边境安稳,又动了袭扰的念头,派了五百骑兵试图突破西坡隘口。林策带领联防军奋起抵抗,双方在隘口僵持了半个月——匈奴骑兵本想速战速决,却没想到联防军粮草充足,士兵们个个精神饱满,丝毫没有缺粮的迹象。匈奴单于得知后,担心久战不利,只好下令撤兵。

战后,士兵们围着储备库的粮食,感慨地说:“多亏了这些储备粮,咱们才能安心打仗,要是像以前那样缺粮,这次恐怕真要吃亏了!”

萧玦站在储备库前,望着眼前整齐的仓库和饱满的粮食,心中满是欣慰。苏清鸢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你看,这储备库就像燕云的‘粮仓盾牌’,既能挡住灾荒的威胁,又能抵御战争的风险。”

萧玦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以后每年,咱们都要坚持储备粮食,把这‘盾牌’筑得更坚固。只有这样,燕云才能真正安稳,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

夕阳下,储备库的墙壁被染成了金色,仓库里的粮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座看似普通的建筑,承载着燕云百姓的希望,也守护着边境的安稳——它像一颗定海神针,让燕云在风雨飘摇的边境岁月里,始终保持着生机与底气,为未来的繁荣与安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