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523章 互市红利,边境的安稳气

景和四年五月,燕云的春风彻底吹绿了边境的草原,望胡城的互市已热热闹闹开放了一个月。清晨的阳光洒在城门口的石碑上,上面用大靖与匈奴两种文字刻着“公平交易,世代友好”,来往的百姓看到这行字,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意——这一个月里,互市带来的红利,像春雨般滋润了两国边境的土地,也滋润了百姓的心田。

蓟州王府的议事厅里,负责互市统计的官员正捧着账本,向萧玦和苏清鸢汇报成果。“王爷、王妃,这一个月来,互市交易十分红火。咱们大靖向匈奴出售了粮食50万斤、丝绸2000匹、瓷器1000件、农具500套;从匈奴换回了良马500匹、各类皮毛1000张、药材500斤。这些物资已经陆续运到各州府,粮仓和库房都充实了不少。”官员的声音里满是喜悦,账本上的数字,是互市成效最直接的证明。

萧玦接过账本,指尖划过一行行数字,眼中满是欣慰。50万斤粮食,能解匈奴多个部落的燃眉之急;500匹良马,可补充到大靖的骑兵队伍里,提升军队的机动性;而那些皮毛和药材,既能丰富大靖百姓的生活,又能为医药和手工业提供原料。“很好,这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萧玦放下账本,对官员说,“继续盯着互市的交易,确保每一笔都公平公正,不能让百姓吃亏。”

苏清鸢则更关心百姓的生活变化。她从袖中拿出几封书信,那是边境官员和百姓写给她的,字里行间满是对互市的称赞。“你看这封,是望胡城周边的农户写的。”苏清鸢轻声念道,“自从开了互市,家里的粮食能卖个好价钱,还能买到便宜的皮毛做衣裳。我儿子在互市的粮摊帮忙,每月能挣20文钱,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她顿了顿,又拿起另一封信,“这封是匈奴部落的首领写的,翻译过来是说,有了大靖的粮食,部落里再也没有饿死人的情况,牧民们都很感激,再也没人想着去抢粮食了。”

萧玦听着,脸上露出笑容:“百姓的日子好了,边境自然就安稳了。以前两国百姓因为物资短缺,难免会有摩擦,现在有了互市,大家能各取所需,谁还愿意打仗呢?”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互市的红利,萧玦和苏清鸢决定再去望胡城看看。他们刚走进望胡城,就被街上的热闹景象吸引——与一个月前相比,城里又多了不少新摊位,有卖匈奴奶制品的,有卖大靖小吃的,还有人开了小酒馆,大靖的商人和匈奴的牧民坐在一起喝酒聊天,虽然语言不通,却能通过手势和笑容交流,气氛十分融洽。

在一家粮铺前,老板正忙着给匈奴牧民装粮食。这家粮铺的老板姓王,以前只是个小农户,互市开了后,他把家里的余粮拿到市场上卖,赚了钱后又开了这家粮铺,现在雇了三个伙计,生意十分红火。“王爷、王妃,您可来了!”王老板看到萧玦和苏清鸢,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迎上来,“托互市的福,我这粮铺一个月就赚了以前半年的钱。现在不仅能养活家里人,还能帮着其他农户卖粮食,大家都能多挣点钱。”

苏清鸢笑着问:“匈奴的牧民常来买粮食吗?他们付款方便吗?”王老板点点头:“常来!他们要么用皮毛换,要么用咱们大靖的铜钱买,都很方便。有几个匈奴部落的首领,还跟我预定了下个月的粮食,说要多存点,免得冬天不够用。”

不远处的马市更是热闹。大靖的骑兵将领正在挑选良马,这些从匈奴换来的马匹,膘肥体壮,耐力十足,很适合作为战马。“这些马比咱们以前养的马好多了,要是能多换些,咱们的骑兵战斗力还能再提升一个档次。”将领兴奋地对萧玦说。萧玦点点头:“以后互市会长期开下去,咱们可以和匈奴商量,多换些良马,同时也给他们多提供些粮食和农具,让双方都能受益。”

在互市的角落,几个匈奴妇人正围着一个卖瓷器的摊位挑选。一位妇人拿起一个白瓷碗,用手轻轻抚摸着,脸上满是喜爱。摊主耐心地向她介绍:“这碗是咱们蓟州产的,不容易破,用来盛饭盛汤都好用。你要是喜欢,用一张羊皮就能换两个。”妇人高兴地拿出羊皮,换了四个白瓷碗,小心翼翼地包好,放进随身的布包里。苏清鸢走过去,用学过的几句匈奴语对她说:“这碗很好用,你用着要是觉得好,下次可以多带些人来买。”妇人听懂了,笑着点头,还从布包里拿出一块奶酪递给苏清鸢,算是感谢。

萧玦和苏清鸢继续往前走,看到几个大靖的孩童正和匈奴的孩童一起玩耍。大靖的孩童拿着风车,匈奴的孩童拿着小弓箭,他们互相交换玩具,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响亮。不远处,他们的父母正站在一起聊天,虽然需要翻译帮忙,但眼神里的善意却能互相理解。“你看,孩子们没有隔阂,他们的友谊,就是两国和平最好的希望。”苏清鸢轻声说。萧玦点点头,心中更加坚定了办好互市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天下午,萧玦在云漠城召开边防会议,将领们和边境官员都参加了。会上,萧玦拿出互市的统计数据和百姓的反馈,对大家说:“这一个月的互市,充分证明了‘以商促和’是个好办法。以前咱们靠军队防守边境,虽然能挡住匈奴的进攻,却挡不住百姓的贫困和敌意。现在有了互市,双方百姓能公平交易,能互相交流,隔阂和敌意慢慢消除了,边境的治安也明显好转——这一个月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小规模冲突,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将领们纷纷点头,云漠城守将周将军说:“王爷说得对!以前咱们的巡逻队在边境线上经常遇到匈奴牧民,难免会有摩擦,现在他们看到咱们的巡逻队,不仅不躲着,还会主动打招呼,有的甚至会给我们送些奶制品。这样的边境,比用军队守着更安稳。”

苏清鸢也在会上补充道:“我觉得咱们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互市的影响。匈奴的牧民常年在草原上放牧,缺医少药,咱们可以在互市上开设‘医馆摊位’,派医队的郎中去为他们免费看病、发放药材。这样既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咱们的善意,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和平关系。”

萧玦很赞同苏清鸢的提议:“这个主意好!明天就安排医队准备,下个月的互市,就把‘医馆摊位’开起来。另外,咱们还可以在互市上开设‘农技摊位’,派农艺师教匈奴的牧民种植粮食和蔬菜,让他们能自己生产粮食,从根本上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这样一来,双方的利益就绑在一起了,边境才能真正长久安稳。”

会议结束后,将领们和官员们都行动起来,有的去安排医队筹备“医馆摊位”,有的去联系农艺师准备农技指导,还有的去和匈奴部落沟通,传递大靖的善意。边境的百姓听说要开设“医馆摊位”和“农技摊位”,都十分高兴,匈奴的牧民更是盼着下个月的互市快点到来。

半个月后,望胡城的互市再次开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多了两个特殊的摊位——“医馆摊位”和“农技摊位”。“医馆摊位”前,郎中们正忙着为匈奴牧民诊脉、开药方,免费发放治疗风寒、外伤的草药;“农技摊位”前,农艺师们拿着种子和农具,耐心地教匈奴牧民如何耕地、播种、施肥,还现场演示了农具的使用方法。

一位匈奴老人常年受腿疼的困扰,郎中为他针灸、敷药后,他感觉轻松了不少,激动地拉着郎中的手说:“谢谢你们!以前腿疼得走不了路,只能在家忍着,现在好了,我又能去草原上放牧了。”一位匈奴妇人学会了种植蔬菜的方法,拿着种子高兴地说:“以后我在家门口就能种蔬菜,再也不用只吃肉和奶制品了。”

萧玦和苏清鸢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互市的红利,不仅体现在充实的物资和改善的生活上,更体现在两国百姓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上。边境的风依旧吹着,但不再带着凛冽的寒意,而是带着平和的气息;边境的草原依旧广阔,但不再是隔绝两国的屏障,而是连接友谊的桥梁。

夕阳西下,望胡城的互市渐渐散去。大靖的百姓和匈奴的牧民挥手告别,约定下个月再相见。城门上的“公平交易,世代友好”八个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暖。萧玦握住苏清鸢的手,轻声说:“你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边境——没有战乱,没有敌意,只有百姓的笑脸和安稳的日子。”苏清鸢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以后,咱们还要把互市办得更好,让和平的红利惠及更多百姓,让燕云的边境永远安稳,永远充满烟火气。”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