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54章 空间医书引路,医术初窥门径

初夏的清晨,天光刚透过窗棂洒进房间,苏清鸢便已起身。她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趁着家人还未醒来,悄悄走进了空间。自上次智惩王翠花后,家里彻底没了烦心事,她终于能静下心来,钻研空间里那些被遗忘的医学典籍。

空间深处的石屋里,靠墙立着一排古朴的木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数十本线装医书,有的书页泛黄,边角却被精心修补过,透着岁月的沉淀。苏清鸢走到木架前,指尖拂过一本名为《济世良方》的医书,轻轻将其抽出。书页翻开,一股淡淡的墨香混合着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用蝇头小楷记录着各类病症的诊治之法,从常见的风寒咳嗽,到复杂的妇科、儿科疑难杂症,都写得详尽入微,还配有手绘的草药图谱和穴位图。

“原来治产后气血不足,要以当归、黄芪补气养血,搭配乌鸡炖汤,再辅以温和的针灸调理……”苏清鸢一边看,一边轻声念叨。空间里的灵泉水仿佛有神奇的力量,原本晦涩难懂的医理,经灵泉水气息的浸润,竟变得通俗易懂,书中的药方和疗法像刻进了她的脑海,不仅记得牢,还能举一反三。她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时辰,直到听到空间外林氏呼唤她吃饭的声音,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退出了空间。

吃饭时,苏清鸢看到邻居张婶提着一篮鸡蛋走进院子,脸色苍白,脚步虚浮,连说话都有气无力。张婶刚生完孩子没多久,按说该好好休养,可家里农活忙,她放不下心,刚出月子就下地干活,近来总说头晕乏力,连给孩子喂奶的力气都快没了。林氏连忙扶她坐下,心疼地说:“妹子,你这身子还没恢复好,咋不多歇会儿?”

张婶叹了口气:“家里就你大哥一个劳力,我哪能安心歇着。这几天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头也晕乎乎的,去镇上仁心堂抓了两副药,喝了也不见好,反而更没胃口了。”

苏清鸢看着张婶苍白的脸色和眼底的疲惫,想起了《济世良方》里关于产后气血亏虚的记载——产后女性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若一味用猛药补气血,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需用“温补”之法,食疗与药疗结合。她心里有了主意,笑着对张婶说:“婶子,你别着急,我给你想想办法。你这是产后气血没补上来,脾胃又弱,得慢慢调理。”

她转身回屋,从空间里取出当归、黄芪、红枣,又拿出一块红糖,递给张婶:“婶子,你回去后,买一只乌鸡,把当归、黄芪和红枣塞进鸡肚子里,加水慢炖两个时辰,出锅前放些红糖,每天喝一碗鸡汤,吃点鸡肉。另外,我给你开个方子,都是温和的补气血药材,你去仁心堂抓药,按我说的方法煎服,保管半个月就见效。”

张婶半信半疑地接过药材和方子,心里却没抱太大希望——连周老先生开的药都不管用,一个小姑娘能有什么好办法?可看着苏清鸢笃定的眼神,她还是点了点头:“那我就试试,谢谢你啊清鸢。”

没想到才过了十天,张婶就提着一篮新鲜蔬菜来到苏家,脸上带着红润的气色,说话也有力气了:“清鸢,你可真是个好孩子!按你说的方法吃了十天,我头晕的毛病好了,胃口也开了,现在不仅能下地干活,给孩子喂奶也有劲儿了!这是自家种的青菜,你收下尝尝!”

苏清鸢看着张婶恢复神采的模样,心里满是欢喜,笑着说:“婶子,这是好事!你别急着干重活,再多调理一段时间,把身子彻底养好了才重要。”

此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乡亲们都知道苏清鸢懂医术,能治“疑难杂症”。没过几天,村西的李婶就抱着哭闹不止的小孙子来找她,愁眉苦脸地说:“清鸢,你快帮帮婶子,这孩子连着三天没好好吃饭了,还总咳嗽,夜里哭个不停,去仁心堂拿了药,苦得他一口都不肯喝,可怎么办啊?”

苏清鸢摸了摸孩子的额头,不发烧,又看了看他的舌苔,厚厚的一层白苔,知道是积食引发的咳嗽。村里的孩子大多跟着大人吃粗粮,消化功能弱,稍不注意就会积食,药太苦孩子又不肯吃,确实难办。她想起《济世良方》里记载的“消食膏”和“止咳汤”——用山楂、陈皮、麦芽熬成酸甜的膏状,孩子爱吃,还能消食化积;用川贝、雪梨、冰糖熬汤,清甜爽口,能润肺止咳。

她当即动手,先把山楂、陈皮、麦芽洗净,加水熬煮,撇去浮沫后,加入冰糖慢慢收膏,熬成暗红色的浓稠膏体,装在小瓷罐里;又把雪梨去核切块,和川贝、冰糖一起隔水蒸,蒸出清甜的梨汤。她舀了一勺消食膏,递到孩子嘴边,孩子起初还抗拒,闻到酸甜的气息,就张嘴舔了舔,吃完还伸着舌头要。李婶又惊又喜:“这东西孩子竟然爱吃!比吃药强多了!”

苏清鸢笑着说:“婶子,这消食膏你每天给孩子吃两勺,饭后吃;止咳汤早晚各喂一小碗,不出三天,孩子肯定能好。以后别给孩子吃太多粗粮,煮点小米粥、蔬菜泥,好消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果然,三天后,李婶就笑着来道谢,说孩子不仅不咳嗽了,吃饭也香了,夜里能睡安稳觉了。从此,村里谁家孩子闹积食、咳嗽,都来找苏清鸢要“消食膏”和“止咳汤”,她从不推辞,每次都耐心地教大家怎么做,还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配方。

有一次,村里的放羊娃柱子在山上放羊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了脚踝,伤口红肿发黑,疼得他满地打滚。村民们都慌了神,毒蛇咬伤可不是小事,镇上仁心堂离得远,等赶过去恐怕就来不及了。有人想起苏清鸢懂医术,赶紧跑去找她。

苏清鸢赶到时,柱子的脚踝已经肿得像个馒头,脸色发青,意识都有些模糊了。她临危不乱,想起《济世良方》里记载的蛇咬伤急救之法——先找布条扎紧伤口上方,防止毒液扩散,再用清水冲洗伤口,挤出毒液,最后用新鲜的半边莲、蒲公英捣烂敷在伤口上,内服清热解毒的草药。

她立刻让村民找来布条,紧紧扎在柱子的小腿上,又让人打来清水,亲自给柱子冲洗伤口,用银针刺破伤口,挤出黑紫色的毒液。接着,她从空间里取出新鲜的半边莲和蒲公英,快速捣烂,敷在伤口上,用纱布包扎好。最后,她又拿出一些清热解毒的草药,让村民赶紧去熬药,给柱子灌下去。

忙完这一切,苏清鸢才松了口气,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村民们都紧张地围着柱子,直到半个时辰后,柱子的脸色渐渐恢复红润,疼痛也减轻了,大家才放下心来。柱子的爹娘拉着苏清鸢的手,泣不成声:“清鸢,你就是俺家柱子的救命恩人啊!以后你有啥吩咐,俺们夫妻俩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

苏清鸢笑着摆手:“叔婶,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柱子还得好好休养,每天换一次草药,按时喝药,过几天就能好利索了。”

从那以后,苏清鸢的医术在村里彻底传开了。不管是老人的关节疼痛,还是妇人的妇科小毛病,乡亲们都愿意来找她“问诊”。她从不收钱,遇到家里困难的,还会主动送些草药。乡亲们过意不去,就时常给她送些自家种的蔬菜、鸡蛋,或是一块粗布、一双布鞋。苏清鸢推辞不过,就收下这些心意,转身又用这些东西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周伯昌听说了苏清鸢治病救人的事,特意来苏家看望她,看着她熟练地给村民把脉、开药方,眼里满是赞赏:“清鸢,真没想到你医术这么好,比不少坐堂大夫都强!你这手艺,要是去镇上开个医馆,肯定能火!”

苏清鸢笑着说:“老先生过奖了,我只是看了些祖传的医书,懂点皮毛,能帮乡亲们解决些小毛病就很开心了。开医馆太麻烦,我还是喜欢待在村里,守着家人,帮衬着乡邻。”

周伯昌点点头,心里对这个姑娘更是敬佩——有医术,有仁心,不图名不图利,真是难得。他从怀里拿出一本《外科精要》,递给苏清鸢:“这是我年轻时收藏的医书,里面记载了不少外伤诊治的妙法,你拿着看看,说不定能帮到你。以后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病症,随时来仁心堂找我,咱们一起探讨。”

苏清鸢接过医书,心里满是感激:“谢谢老先生,我一定会好好钻研的!”

夕阳下,苏清鸢坐在院子里,一边翻看《外科精要》,一边等着给乡亲们送药。林氏在一旁缝布偶,苏明玥绣着帕子,苏明轩在院子里练习拳脚,偶尔有人来找她问诊,她就耐心地把脉、开方,院子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苏清鸢知道,她的医术才刚刚入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看着乡亲们摆脱病痛后露出的笑容,看着家人安稳幸福的模样,她心里充满了动力。她不求成为名医,只愿用空间医书里的智慧,用自己的仁心,守护好身边的人,让苏家村的乡亲们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而这份简单的心愿,也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