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573章 师资招募与培训,讲台上的“引路人”

景和十年四月,燕云各州县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一张盖着王府鲜红印章的招募启事,让沉寂许久的读书人圈子瞬间热闹起来。“招募蒙学先生五十名,要求品行端正、学识深厚,秀才及以上出身优先,每月薪资三两白银,包食宿,年终另有分红”,短短几行字,让不少在家乡教书的秀才、游学归来的学士动了心。

此前燕云蒙学师资紧缺,不少学堂只能请识字的老童生代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次萧玦与苏清鸢下定决心,要招募真正懂教育、爱孩子的先生,不仅开出了远超当地私塾的薪资,还承诺为先生们提供统一培训、解决住房,就是为了让优秀的读书人能安心留在燕云,成为孩子们的“引路人”。

招募消息传开后,报名者络绎不绝。有在家乡教了十年书的老秀才,想为燕云的教育出份力;有科举落榜却学识渊博的年轻学士,希望能有个施展才华的地方;甚至有从江南来燕云游学的读书人,听说燕云重视教育,特意留下来报名。短短一个月,王府就收到了三百余份申请,堆满了半个议事厅。

筛选工作由萧玦与苏清鸢亲自负责,分“笔试”“面试”两步进行。笔试当天,蓟州王府的考场里坐满了考生,考题既有《论语》《孟子》的经典解读,也有“如何教孩童理解‘仁’字”“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读书”等教学实务题,就是为了选出既懂经史、又懂教学的先生。苏清鸢在考场外巡查时,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秀才正认真答题,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不禁感叹:“有这样用心的先生,燕云的孩子有福气了。”

笔试过后,三十名考生进入面试环节。萧玦与苏清鸢坐在主位上,逐一提问:“如果学生上课调皮捣蛋,你会怎么处理?”“农桑实践课上,如何让城里的孩子理解种地的辛苦?”面对这些问题,有的考生侃侃而谈,提出“因材施教、以理服人”的方法;有的考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用故事引导孩子”的经验。最终,五十名先生脱颖而出,既有经验丰富的老秀才,也有充满活力的年轻学士,还有几位擅长算术、农桑的特殊人才。

录用名单公布那天,新当选的先生们齐聚王府,脸上满是激动与期待。来自凉州的李秀才握着苏清鸢的手说:“王妃,我以前在乡下教私塾,只能教孩子们识字,现在能来燕云的蒙学,不仅能教经史,还能教农桑、算术,真是太好了!”苏清鸢笑着回应:“以后还要靠各位先生,把燕云的孩子教好,让他们既懂知识,又会生活。”

随后,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正式启动。王府把培训地点设在蓟州的老蒙学里,每天辰时开始,申时结束,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学习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下午进行模拟授课、经验交流,还特意邀请了京城太医院的老夫子、燕云农桑司的专家来授课。

培训第一天,苏清鸢亲自来讲课,主题是“如何教好孩子”。她拿着自己编写的《蒙学农理》《蒙学算术》教材,对先生们说:“教孩子不能照本宣科,要多用他们熟悉的实物举例。比如教算术,讲‘一加一等于二’时,可以拿两个馒头、两根筷子,让孩子亲手数一数;讲‘除法’时,可以把一袋粮食分给几个学生,让他们自己算一算每人能分多少。这样抽象的数字就变成了具体的东西,孩子才听得懂、记得住。”

说着,苏清鸢还现场演示起来。她拿出几个陶罐和一些豆子,模拟“农桑课上的算术教学”:“假设每个陶罐能装十颗豆子,现在有三十颗豆子,需要几个陶罐?大家可以让孩子亲手装一装,既能学会算术,又能了解陶罐的用途,一举两得。”先生们看得认真,纷纷拿出小本子记录,有的还当场模仿起来,用手边的纸笔演示教学场景。

除了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也是培训的重点。有位年轻的王学士提出疑问:“如果遇到特别调皮的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苏清鸢笑着回答:“每个孩子调皮的原因都不一样,有的是想引起关注,有的是坐不住。我们可以先了解孩子的性格,再用他喜欢的方式引导。比如喜欢画画的孩子,要是上课走神,就可以让他画一幅‘认真上课的小朋友’;喜欢讲故事的孩子,要是调皮,就可以让他讲一个‘听话的小书生’的故事。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教育,比批评打骂管用多了。”

培训期间,先生们还进行了多次模拟授课。李秀才选择教《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他没有直接讲解意思,而是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小明每天复习功课,终于考了好成绩”的故事,再引导孩子们理解“复习旧知识能学到新东西”的道理;擅长农桑的张学士则模拟了一节农桑实践课,他带来了各种种子,让“学生们”辨认种子的种类,还教他们如何分辨土壤的好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每次模拟授课后,先生们都会互相点评,分享优点、指出不足。苏清鸢也会全程参与,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李秀才的故事讲得很好,但可以多让孩子互动,比如问问他们‘自己有没有复习功课的经历’;张学士的实践课很生动,但要注意安全,比如教孩子用锄头时,一定要先讲清楚使用方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培训接近尾声时,王府还组织先生们去蓟州的工坊、农田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燕云的农桑与手工业。在织布坊,先生们看到工匠们如何织布、如何计算产量;在农田里,他们了解了庄稼的种植过程、收成情况。来自江南的陈学士感慨道:“以前我只懂经史,现在知道了种地、织布的辛苦,以后教农桑课,就能给孩子们讲得更清楚了。”

一个月的培训结束那天,先生们都拿到了结业证书。苏清鸢看着他们,语重心长地说:“各位都是燕云蒙学的希望,以后站在讲台上,不仅要教孩子知识,更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成为有学识、有担当、爱燕云的人。”先生们齐声回应:“请王妃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期望,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

七月初,五十名先生陆续前往各州县的新蒙学。在蓟州的新蒙学里,李秀才已经开始准备开学第一课,他在黑板上写下“爱学、懂礼、勤劳”六个大字,还准备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在凉州的新蒙学里,张学士整理好了农桑课要用的种子和工具,期待着和孩子们一起种下第一颗种子。

讲台上的“引路人”已经就位,他们带着满满的热情与专业的知识,等待着秋季开学那天,迎接一张张充满好奇的笑脸。而这些孩子,也将在先生们的教导下,开启读书生涯,为燕云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