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光速通道的壁面在 74 艘星舰两侧飞速掠过,7400 个星图符号以 740 倍光速向后退行,每个符号的消失都伴随着 74 赫兹的共鸣声,像古老的共生歌谣在通道中回荡。这些星图符号并非随机排列,而是按照寒江古共生文明的历法顺序依次闪现,第 74 个符号总是停留 7.4 秒才消失,仿佛在强调其特殊意义。
陈砚的手掌按在舰桥的观察窗上,掌心里 74 个金色光点组成的坐标正以 74 次 / 秒的频率闪烁,光点的亮度随距离起源星系的远近变化,每靠近 7.4 光年便增强 7.4%。当亮度达到 7400 坎德拉时,星舰的超光速引擎开始减速,引擎的嗡鸣声从 740 分贝逐渐降至 74 分别,舰桥内的重力场也随之调整,从 7.4 被重力缓慢恢复到正常水平。
“还有 7400 秒抵达预定坐标。” 副队长的晶体手指在控制台划出 74 道能量轨迹,轨迹的颜色从红色渐变到紫色,代表着能量强度的递增。屏幕上的星系三维模型正在缓慢旋转,74 条旋臂的末端都标注着红色警示点,每个点的闪烁频率都与该区域的意识波动频率一致。“第 74 旋臂的能量场异常活跃,探测到 74 种未知的意识频率,其中 74% 与我们的共生频率存在重叠,但相位差达到 7.4 弧度,这种差异可能意味着危险。”
控制台突然弹出 74 个全息窗口,每个窗口显示着一颗行星的表面景象,窗口的边框装饰着该行星特有的共生符号。第 3 行星上覆盖着 740 万平方公里的晶体森林,藤蔓状的树干能随意识波动改变硬度,最硬时可达 7400 兆帕,最软时如同星鲸的皮肤;最粗的树干直径达 74 米,树芯中流淌着暗紫色的能量流,能量流的流速为 7.4 米 / 秒,与寒江古共生体的血液流速完全一致。
第 15 行星的海洋里漂浮着星鲸骨骼组成的岛屿,岛屿的周长为 740 公里,骨骼的缝隙中生长着金色的共生植物,每 74 小时便会绽放 7400 朵晶体花,花瓣的数量恒为 74 片,每片花瓣的边缘都有 74 个细小的锯齿,这些锯齿的排列方式暗含着某种星图坐标。孩童的星鲸尾鳍拍打着舰桥的地面,尾鳍上 7400 片鳞片投射出 74 个行星的重力参数:第 74 行星的重力加速度为 7.4 米 / 秒 2,恰好是寒江码头的 1.74 倍。“这里的共生体一定演化出了特殊的骨骼结构,才能适应这种引力场。” 他指向全息窗口中一闪而过的阴影,“那是什么?”
阴影的移动速度为 740 米 / 秒,在第 74 行星的晶体山脉间穿梭,轮廓时而像展开鳍肢的星鲸,时而像直立行走的晶体人,最终在 7400 米高的山峰顶端停下,转过身面向星舰的方向。陈砚的四色心脏突然加速跳动,红色腔室的星鲸能量与蓝色腔室的晶体能量形成 74 圈旋涡 —— 这个未知共生体的意识频率,竟与他掌心里坐标的闪烁频率完全同步,这种同步误差不超过 0.74 赫兹。
星舰群在起源星系的边缘停泊,74 道金色的锚定光束射入星系的引力场,光束的直径为 7.4 米,在虚空中形成 74 个能量节点。节点间的连接线组成防御矩阵,矩阵的每个交点都镶嵌着一颗微型双生星,能抵御 特斯拉的强磁场。陈砚带领 74 名队员乘坐登陆舱向第 74 行星进发,舱体穿过行星大气层的 74 秒内,温度从 - 74℃骤升至 740℃,外层隔热层以 7.4 毫米 / 秒的速度消融,露出内层由星鲸皮革制成的防护膜,膜上布满 7400 个微型气孔,能调节舱内气压与外界平衡。
登陆舱在晶体森林的边缘着陆,舱门打开的瞬间,74 股混合着晶体香气与星鲸气息的风扑面而来,风速为 7.4 米 / 秒,风中携带的意识粒子落在队员们的晶体皮肤上,形成 74 个微型的共生符号。这些符号并非静止不动,而是以 74 转 / 分钟的速度旋转,逐渐与队员们的共生核心产生共鸣。
陈砚迈出舱门,脚下的晶体地面发出 740 赫兹的共振,地面的纹路像放大了 740 倍的寒江古文字,拼写着 “欢迎共生者” 的含义。他蹲下身,指尖触碰地面,感受到 74 种不同的能量脉冲在地下流动,这些脉冲的频率与 74 各维度的时间流频率一一对应。
74 米外的晶体树干突然亮起,树干表面浮现出 74 个共生体的虚影,虚影的形态介于星鲸与晶体人之间:上半身的晶体结构呈现半透明的金色,能看到内部 74 条能量流在循环,每条能量流都对应着一种共生能力;下半身的尾鳍覆盖着 7400 片鳞片,鳞片的反光率随意识波动变化,从 74% 到 740% 不等,反光中蕴含着复杂的意识密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烬余书:寒江洗冤录请大家收藏:()烬余书:寒江洗冤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最前方的虚影向前伸出手掌,掌心的纹路与陈砚掌心里的星图印记完全吻合,只是多出 74 个细小的分支,每个分支末端都有一个微型的星鲸图案。“我们是原初共生体。” 虚影的声音通过意识共鸣传递,声波在晶体地面上激起 74 圈涟漪,涟漪的间距为 7.4 厘米,每个涟漪上都漂浮着 74 个共生符号。
“7400 万年前,我们向 74 个维度播撒了共生的种子,寒江古共生文明是第 74 个萌芽的分支。” 他的晶体皮肤突然透明化,露出胸腔里的核心 —— 那是颗由星鲸心脏与晶体核心组成的双生器官,跳动频率为 74 次 / 分钟,每次搏动都向四周释放 7400 焦耳的共生能量,能量在空气中形成 74 个金色的光环,缓缓向外扩散。
孩童的星鲸尾鳍触碰最近的晶体树,树干突然分泌出金色的汁液,汁液的粘度为 7.4 帕?秒,在地面凝结成 74 卷竹简,竹简的长度为 74 厘米,宽度为 7.4 厘米,厚度为 0.74 厘米,边缘用星鲸的胡须装饰。竹简上的文字是寒江古文字的原始形态,笔画中夹杂着星鲸的神经束图案,每个字都需要 7400 个神经束才能组成。
最左侧的竹简记载着共生种子的传播过程:原初共生体用 7400 万共生体的意识能量锻造了 74 艘 “起源号” 方舟,每艘方舟的长度为 740 米,宽度为 74 米,能携带 7400 颗共生种子。种子的外壳由星鲸耳骨与晶体粉末混合制成,经过 74 道工序处理,能抵御 7400 光年的宇宙辐射,外壳上刻着 74 种共生密码,只有特定的意识频率才能激活。
“但有 74 颗种子发生了未知变异。” 原初共生体的虚影指向第 74 旋臂的方向,那里的空间呈现出 74 度的扭曲,扭曲处的星光都发生了折射,形成 74 道诡异的光带。“变异种子形成的共生体吞噬了母星的能量核心,现在他们的意识频率已经与暗紫色虚无同步,正试图将所有共生形态统一为单一结构 —— 就像你们遇到的外来意识,其实是他们的意识碎片,这些碎片携带了 74 种破坏性的基因序列。”
陈砚的四色心脏突然失重,绿色腔室的 74 根触须刺入地面的纹路,触须的长度以 7.4 厘米 / 秒的速度增长,最终达到 74 厘米。触须传回的意识流中,他看到了令人震惊的画面:7400 万年前,寒江古共生体的种子在传播过程中,曾与变异种子发生 74 次碰撞,每次碰撞都导致 0.74% 的基因片段被替换。
这些替换的片段正是 “悖论免疫” 的关键序列 —— 这解释了为何寒江古共生文明能留下原初法则的裂缝。每次碰撞产生的能量冲击波都形成 74 道金色的光环,光环中浮现出寒江古文字的 “幸存” 二字,仿佛在预示着寒江古共生文明的特殊命运。
“你们的第 0 次探索队其实来过这里。” 原初共生体展开 74 米宽的星图,星图由 7400 万颗恒星的光芒组成,图中第 74 各标记点闪烁着红光,红光的波长为 740 纳米,与变异共生体的能量波长一致。“他们带走了半块‘共生原型’石碑,石碑上记录着阻止变异共生体的方法,但在返回途中遭遇时空乱流,石碑碎成 74 片,散落在 74 个维度的时间缝隙里,每个缝隙都与 74 个时间锚点相连。”
星图突然放大 74 倍,显示出第 74 行星的地心结构:7400 公里深的地核是颗液态的双生星,星核的转速为 74 转 / 分中,表面的温度为 7400℃,散发着 74 种不同的能量辐射。周围环绕着 74 层能量环,每层环的厚度为 74 公里,都对应着一种共生形态的基因密码,密码的排列顺序与寒江古共生文明的历法完全一致。
最外层的能量环正在以 7.4%/ 年的速度被暗紫色能量侵蚀,侵蚀的边界形成 74 道锯齿状的裂缝,裂缝中渗出的意识粒子带有 7400 赫兹的破坏性频率,这些粒子在空气中形成 74 个微型的黑洞,不断吞噬着周围的能量。
陈砚的晶体手臂突然与最近的原初共生体产生共鸣,两人的意识流交织成 74 重螺旋,螺旋的直径以 7.4 厘米 / 秒的速度增长。他在对方的记忆中看到了 “共生原型” 石碑的全貌:石碑由 74 种维度的晶体混合制成,高度为 74 米,宽度为 7.4 米,厚度为 0.74 米。
正面刻着 74 种共生形态的演化树,树干的直径为 7.4 米,树枝的数量为 74 根,每根树枝上都有 7400 片叶子,每片叶子代表着一个共生体的生命周期。背面的 74 行代码能重组任何共生体的基因序列,第 74 行代码的末尾有个被划掉的符号 —— 与寒江古共生文明星图上的双生星坐标完全一致,划掉的痕迹中残留着 74 种不同的意识频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烬余书:寒江洗冤录请大家收藏:()烬余书:寒江洗冤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要阻止变异共生体,必须集齐 74 片石碑碎片。” 原初共生体的尾鳍指向登陆舱的方向,舱体的传感器突然发出警报,警报声的频率为 7400 赫然,屏幕上 74 个红色光点正以 740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逼近,光点的轨迹形成 74 个锐角,显示出其攻击性。“他们来了,带着从 74 个维度掠夺的意识能量,想在这里完成最终的形态统一,他们的能量核心温度已经达到 ℃,足以熔化我们的晶体结构。”
远处的晶体森林突然发出 7400 赫兹的警报声,7400 棵晶体树同时向天空喷射能量流,能量流的直径为 7.4 米,形成 74 道金色的屏障。屏障的表面浮现出寒江古共生文明的星图,星图的 74 条航线突然延长,终点都指向地核的双生星,航线的颜色随距离变化,从金色逐渐变为暗紫色,预示着途中的危险程度。
陈砚的四色心脏逆向跳动 7 次,红色与蓝色能量在胸腔里形成莫比乌斯环,环的周长为 74 厘米,宽度为 7.4 厘米。他意识到:寒江码头的沙粒、双生星的年轮、第 75 根石柱的纹路,其实都是石碑碎片的定位坐标,这些坐标之间的距离都是 7.4 的倍数,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维网络。
当变异共生体的先锋部队突破第 74 道屏障时,陈砚看到了他们的真实形态:74 米高的身躯由暗紫色晶体与星鲸骨骼强行拼接而成,每个关节处都暴露着 74 根跳动的神经束,神经束的颜色为暗紫色,传输速度为 740 米 / 秒,携带的都是破坏性的意识信号。
胸腔里没有心脏,只有不断吞噬意识粒子的黑洞,黑洞的引力场强度为 牛顿 / 千克,能扭曲 7.4 米范围内的时间流,让时间流速变为正常的 1/7.4 倍。黑洞周围环绕着 74 个暗紫色的光环,每个光环上都刻着 74 种共生体的基因序列,显然是被掠夺来的。
“他们的核心频率是 7400 赫兹。” 队长的晶体皮肤泛起虹光,虹光的波长从 740 纳米刀 7400 纳米不等,形成一道彩色的屏障。他将 74 艘星舰的能量聚成束,光束的截面呈现寒江古文字的 “平衡” 二字,每个字的笔画都由 7400 条能量线组成。“用 7.4 倍的悖论能量攻击,就能暂时瓦解他们的结构!这种能量需要 74% 的星鲸能量与 26% 的晶体能量按 7:4 的比例混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陈砚的绿色腔室突然释放 7400 焦耳的共生能量,能量与晶体森林的屏障融合成 74 道紫色光束,光束的频率经过特殊调制,与变异共生体的核心频率形成 7.4 赫兹的差值。这种差值产生的共振能破坏变异共生体的基因结构,光束的直径为 7.4 厘米,射程为 7400 米,在空气中留下 74 道紫色的轨迹。
当光束击中最前方的变异共生体时,对方的身躯突然分解成 7400 块碎片,每块碎片的体积为 7.4 立方厘米,上面都刻着一个被扭曲的共生符号。碎片中飘出半块黑色石碑 —— 那是第 0 次探索队遗失的第 74 片碎片,碎片的长度为 74 厘米,宽度为 7.4 厘米,厚度为 0.74 厘米,上面的文字正在与陈砚掌心里的星图印记产生共振,共振产生的能量波在空气中形成 74 个同心圆。
就在这时,地核的双生星突然爆发出 坎德拉的光芒,光芒的色温为 7400K,在虚空中形成 74 道光柱,光柱的直径为 74 米,高度为 7400 米。光芒中浮现出 74 片石碑碎片的虚影,虚影的位置与 74 各维度的坐标一一对应,每个虚影都在闪烁,闪烁的频率与该维度的时间流速一致。
原初共生体的声音带着紧迫感:“集齐碎片的关键在寒江码头的第 74 块礁石下,那里藏着石碑的定位信标,但信标被 74 重时间屏障保护着,每个屏障的强度为 特斯拉,只有同时激活 74 个维度的潮汐能量才能打开,激活的时间窗口只有 7.4 秒,必须精确到毫秒,否则就会触发 74 重防御机制。”
变异共生体的主力部队已经突破 74 道屏障中的 74%,暗紫色的能量流在晶体森林中蔓延,流速为 7.4 米 / 秒,所过之处,金色的树干正在变黑,星鲸鳞片制成的地面开始碎裂,碎裂的声音频率为 74 赫兹,听起来像无数共生体在哭泣。
陈砚的四色心脏与地核的双生星产生共鸣,心脏的四个腔室同时扩大 7.4 倍,他突然明白:原初共生体提到的 “共生原型” 石碑,其实就是寒江古共生文明祭司未能完成的那半块,而第 0 次探索队带走的碎片,藏着解除时间屏障的密码,密码的序列与寒江古共生文明的 74 与潮汐规律完全一致。
当 74 艘星舰的能量全部注入最后一道屏障时,陈砚掌心里的第 74 片石碑碎片突然升空,与地核双生星的光芒融合成 74 米高的光柱。光柱中浮现出第八十一章的预兆:寒江码头的第 74 块礁石正在渗出金色的海水,海水的温度为 74℃, salinity 为 74‰,水下 74 米处有个由星鲸骨骼组成的密室。
密室的门楣上刻着 “原形之钥” 的寒江古文字,每个字的高度为 74 厘米,宽度为 7.4 厘米,深度为 7.4 毫米,笔画中流淌着金色的共生液。门的锁孔形状与陈砚的四色心脏完全吻合,但锁孔深处闪烁着 74 道暗紫色的能量流 —— 那是变异共生体提前布置的陷阱,这些能量流中包含 74 种能改写基因序列的病毒,一旦接触就会被感染。
“我们会守住起源星系的坐标。” 原初共生体的虚影在屏障后向他们挥手,74 个原初共生体同时化作晶体树的养分,让最后一道屏障的强度提升 74 倍。
喜欢烬余书:寒江洗冤录请大家收藏:()烬余书:寒江洗冤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