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 第69章 战后余波,天下震动——风起云涌,乾坤易位

第六十九章 战后余波,天下震动——风起云涌,乾坤易位

落马坡的硝烟虽已散尽,但那一战的冲击波,却如惊雷滚过九州大地,震得山河变色,人心浮动。 一战定北境,一战胜天下。 韩虎身死,边军覆灭,帝国最锋利的剑折断在北境的雪原上。消息如飓风,席卷南北,撼动朝野,搅动四夷。 天下,从此不同。 大捷传回北境,全境沸腾。 百姓自发张灯结彩,孩童在街头高唱新编的战歌:“飞雷响,铁骑荡,韩帅倒,北境昌!” 曾经观望的部族、摇摆的豪强、隐居的士人,纷纷主动投书归附。 雪狼部首领巴尔率全族跪于林烨府前:“从今往后,雪狼部愿为北境前驱,赴汤蹈火,永不背叛!” 连最偏远的漠北十三寨也遣使送来战马千匹、皮甲万领,附书曰:“闻北境有光,故来投奔,愿为附庸。”

林烨的威望,已非“统帅”可形容,百姓呼之为“北境之主”,孩童以“林帅”为名,市井传唱其仁政故事。 人心所向,如百川归海。

更令人动容者,是战后百姓的自发行动——

战场附近村落,百姓自发组织“收尸队”,将阵亡将士遗体一一收殓,按籍贯分类,立碑纪念;

妇女们日夜缝制棉衣、熬煮药汤,送往伤兵营;

商人捐出积蓄,设立“抚恤基金”,抚慰阵亡将士家属;

有老儒生在城门口设坛讲学,宣讲“北境新政”,称“此乃周公之治,复见于今日”。

北境,已不只是一个军事集团,而是一个正在成型的“新邦”。 军工司与格物院的地位,一跃成为北境核心支柱。 “飞雷”炮被尊为“破军之神”,其图纸被刻于青铜碑,立于格物院门前。 院长沈括被林烨亲授“开物勋章”,并下令:“凡格物院所需,优先供给;凡技术人才,破格录用。” 年轻学子争相报考格物院,民间兴起“学格物、造利器、卫家国”之风。 有童谣传唱:“不读经,不考举,学格物,做国器。”

格物院趁势推出“技术普及计划”:

在各城设“格物讲堂”,教授基础物理、火药配比、机械原理;

招募民间巧匠,组建“技术巡讲团”,深入乡村;

甚至与西域使节合作,开设“跨国技术交流班”,传授铸铁、制硝之术。

北境,正从“武力反抗”走向“技术立国”。 此战缴获惊人:

陇右铁骑精甲三千副,战马四千余匹;

弩机、云梯、攻城槌等器械数百具;

军粮三万石,银钱八十万两;

韩虎亲兵所用“虎符”两枚,可调边军残部。

北境护**借此整编扩军,新增“飞雷营”“铁盾营”“游骑营”三支主力,兵力突破六万。 赵铁柱笑言:“以前咱们是土包子打野战,现在——咱们能守城、能攻坚、能打大仗了!”

更关键的是—— 缴获的帝**制式装备,让北境首次拥有了“正规军”的模样。 铠甲统一、旗帜鲜明、军令严明,再非昔日“草寇”之态。

林烨下令:

将缴获的帝**旗焚烧,于黑山坳筑“焚旗台”,立碑曰:“旧制已焚,新军当立。”

将韩虎的帅旗保留,悬挂于议事堂,以示“敬其忠,鉴其败”。 消息传入京都,早朝之上,群臣跪地,无人敢言。 老皇帝闻讯,手中玉笏坠地,当场吐血,昏厥于龙座。 太医急报:“圣上心脉受损,恐难久持。” 自此,皇帝卧床不起,朝政由太子监国。

韩虎战败自杀,主战派领袖三皇子成为众矢之的。 御史连上十道奏章,弹劾其“擅启边衅,误国害民”。 朝中元老叹息:“韩虎一死,帝国再无能将镇北。”

更可怕的是—— 军心动摇。 驻守南境的边军将领私下议论:“连韩帅都败了,我们这些‘地方军’,还有何指望?” 有将领甚至暗中烧毁军令,准备“自保为上”。 三皇子府门庭冷落,昔日门客纷纷倒戈。 太子党羽在朝堂上公开质问:“三弟,你口口声声说北境可平,如今两万精锐尽丧,韩帅自刎,你当如何谢罪?” 三皇子跪于宫门外,请求戴罪立功,却被太子一句“你连自己都保不住,还谈何立功?”羞辱至极。

太子趁机清洗三皇子党羽:

兵部尚书被罢官;

户部侍郎下狱;

京营统制调任闲职。 朝堂之上,太子一党独大,权力空前集中。 原定加征的“平北捐”再也推不动。 江南百姓群起抗捐,烧税衙、逐官吏,口号响彻:“宁赠北境,不与朝廷!” 有地方豪强暗中资助抗捐军,甚至与北境商队秘密结盟。 帝国财政濒临崩溃,国库空虚,连边军军饷都难以支付。

更甚者—— 民间开始流传“北境币”比“龙纹钱”更值。 因北境开放互市,银钱稳定,物价平稳,而帝国货币因滥发而贬值。 有商人直言:“我宁可用北境的铁券,也不信朝廷的铜钱。” 各地节度使、边将得知北疆铁壁军覆灭,心中震动。 陇西节度使在府中对幕僚叹道:“连韩虎都败了,我们这些‘地方之军’,还能撑多久?” 有人私议:“与其等朝廷来削藩,不如先寻退路。” 西北、西南诸镇,纷纷加强边防,闭关自守,对朝廷诏令阳奉阴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有甚者—— 有藩镇开始与北境秘密接触,试探“归附条件”。 林烨派密使回信:“只要不助纣为虐,北境愿以兄弟相待。” 一向与帝国若即若离的龟兹、于阗、疏勒等国,迅速派遣使节,携驼队而来。 使节献上明珠、良马、香料,言辞谦卑:“愿与北境通商互市,永结盟好。” 林烨设宴款待,许以“互市免税,商路畅通”,并派使回访,建立“北境—西域商盟”。

更关键的是—— 北境开放“技术输出”:

教授西域工匠制造水车、改良农具;

提供火药配方(限量);

甚至协助修建防御工事,抵御草原部落侵扰。 西域诸国感念其恩,称“北境如兄,非主非奴”。 女真各部首领派密使潜入北境,与赵铁柱接触:“闻北境善待俘虏,重用人才,我部愿以皮货、战马换粮盐、铁器。” 林烨授意:“开放边市,但铁器限量,须以实货交易。” 女真密使离去时,低声感叹:“此非蛮夷之政,乃王者之风。”

更有女真青年慕名而来,愿入格物院学习,甚至有人请求“愿为北境效力,换一口饭吃”。 林烨设“女真营”,收编其精锐,教以火器战法,成为北境新锐力量。 曾被帝国压迫的羌、氐、苗等部族,纷纷遣使:“愿纳贡称臣,求北境庇护。” 甚至有江南义军首领密信:“若北境南下,我等愿为内应。”

北境,已成“反帝联盟”的精神领袖。

北境治所,议事堂内,灯火通明。

林烨立于巨幅地图前,目光如炬。 堂下,萧月瑶、赵铁柱、巴图、沈括等核心人物肃立。

“诸位,”林烨开口,声音低沉却如雷贯耳,“落马坡大捷,是我们赢了。但——胜利,不是结束,而是更大挑战的开始。”

他指向地图:“帝国不会甘心。他们失去了韩虎,但还有太子、三皇子、宦官、权臣。他们会内斗,会妥协,会重组力量。他们会在我们最松懈的时候,用另一种方式反扑——也许是离间,也许是暗杀,也许是联合外敌。”

萧月瑶点头:“我们已成众矢之的。天下皆知北境强盛,必有人想扼杀于萌芽。”

赵铁柱握拳:“来一个,灭一个!我惊雷营不怕!”

林烨摇头:“不,我们不能只靠武力。” 他转身,目光扫过众人: “我们要用这宝贵的时间—— 一、整军经武,扩编三营,练精兵五万; 二、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确保三年不饥; 三、广设学堂,普及格物,培养新政人才; 四、打通商路,结好四夷,孤立帝国; 五、派细作入京,掌握动向,分化敌党。”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 “我们要让天下人看到—— 北境不只是能打仗,更能治国。 我们不只是反抗者,更是新秩序的建立者。”

巴图肃然抱拳:“我率雪狼部,愿为先锋,守北境北门。” 沈括躬身:“格物院将研发‘飞雷’改良版,半年内可量产。” 萧月瑶轻声道:“民心已聚,只需善导。我已拟好《北境新政十策》,可即日推行。”

林烨点头,望向堂外夜空。 星辰如海,晨光将至。

“记住,”他低语,却字字如铁,“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我们赢了一役,但要赢下整个时代。”

京都:太子监国,囚禁三皇子,清洗主战派,朝堂血雨腥风。

江南:抗捐运动演变为“自治会”,地方士绅自组民团,拒纳皇税。

西域:商队络绎于道,北境银钱流入,民间称“北境币比龙纹钱更值”。

北境:春耕开始,孩童在新修的“英烈园”中朗读碑文,老农在田头说:“这地,是用命换来的,得种好。”

落马坡的胜利,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千层浪。 旧秩序在崩塌,新秩序在萌芽。 而北境,已站在了历史的风口。 林烨知道—— 下一步,不是攻城掠地,而是—— 重建天下。

(第六十九章完)

喜欢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请大家收藏:()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