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 第431章 涟漪初现

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 第431章 涟漪初现

作者:达芬刚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1:06: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伪宋,汴京。

暮色渐合,李沅独自走在返回寓所的青石板路上。

身为新晋的工部郎中,判吏部南曹,他虽品级不算顶尖,却因职司涉及官员考课与档案,在汴京这权力场中,也算是个引人注目的位置。

但他本性不喜交际,除必要公务应酬外,多数时候都如现在这般,孑然一身。

脑海中,却不自觉地浮现出白日里在清风楼偶遇的那位青衫士子。

“陆明……”

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

年纪虽轻,于茶道一途的见识却颇为老到,言谈间引经据典,却不显卖弄,反倒有种难得的从容气度。

尤其是对“候汤三沸”、“茶性俭,不宜广”等要诀的理解,与自己平日所思所想,竟有不谋而合之处。

“倒是个妙人。”

李沅素来严谨刻板的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

他已吩咐随从,若那位陆先生来访,需及时通传。

这在他近乎封闭的交际圈中,算得上是破例之举。

他并未深思这破例背后的缘由,只将其归因于难得的“茶友”。

脚步不停,转入一条相对僻静的巷子。

巷口,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正呦喝着卖些针头线脑,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街面。

李沅并未留意。

相邻的巷子里,一个推着独轮车的老汉慢悠悠地走过,车上堆着些柴薪。

李沅亦未察觉异常。

他更不知道,在他寓所斜对面新开张不久的那家书画铺子二楼,一扇虚掩的窗后,正有目光透过缝隙,记录着他归家的准确时辰。

铁鸦军的监控,如同无形的蛛网,早已将这位新近崛起、且因性格孤直而被标记为“潜在不稳定因素”的文官,悄然笼罩。

只是这网,尚未到收紧之时。

与此同时,陈朝,别苑静室。

陈稳缓缓收功。

他刚刚结束了一次短促而高效的“努力”。

并非体力劳作,而是对“势运初感”这一新能力的深度探索与运用。

将心神凝聚,如同操控无形的触角,尝试跨越那光幕阻隔,去感知远方伪宋汴京城内,那由李沅与“陆明”初次接触所引发的、极其微弱的“势运”涟漪。

这需要极高的专注与精神控制力。

过程堪称艰辛,对心神的消耗甚至超过寻常的体力劳动。

但他坚持了下来,并成功地捕捉到了那一丝微妙的反馈。

“成长进度,确实提升了。”

他内视着体内那无形的涡旋。

虽然幅度不大,远不如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或一项重大决策带来的增长迅猛,但却扎实、稳定。

这验证了他的一个猜想:这种跨越界限、精准落子的战略级“努力”,同样被系统认可,并能有效推动成长。

“君上。”

张诚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请示的意味。

“进。”

张诚与王茹一同入内,脸上都带着征询之色。

“李沅已归家,未有异常。‘陆明’那边也已接到指令,暂静默,等待李沅主动发出邀约。”

张诚首先汇报了最新情况。

王茹接着道:

“根据靖安司对伪宋汴京监控网络的反馈,铁鸦军对李沅的监视等级并未因这次茶楼偶遇而提升。他们似乎更关注他与朝中哪些派系有过密往来,对这种看似随意的文士交往,警惕性相对较低。”

陈稳微微颔首。

“意料之中。铁鸦军维护的是宏观的历史剧本,对个体间不涉及核心权力的私人交往,敏感度有限。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他顿了顿,看向张诚。

“文官渗透路线,初步验证可行。接下来,对李沅的‘软影响’需持续加深,但务必遵循‘润物细无声’之道。‘陆明’的角色,是‘诤友’,是‘净友’,可探讨经义,可评议时政,但绝不主动献策,更不涉及具体人事。重点在于引导其形成更为务实、更具远见的政见思维方式。”

“臣明白。”

张诚郑重点头。

“会严格把控接触的深度与节奏。”

“那么,下一个节点呢?”

王茹问道。

“李沅这边已打开局面,但我们不能只盯着一处。伪宋疆域广阔,节点应该很多,下一个目标该指向何方?”

陈稳没有立刻回答。

他再次闭上双眼,心神沉入那玄妙的“势运初感”之中。

视野不再局限于小小的静室,也不再是伪宋汴京一隅。

仿佛一幅朦胧的、流动的画卷在意识中展开。

代表陈朝本土的势运,呈现出一种蓬勃、坚韧的亮色,虽偶有细微的暗流(如北疆契丹的威胁、内部承平日久可能滋生的懈怠),但整体稳固向上。

而光幕另一侧,那片广袤的“镜像中原”,势运的色调则复杂得多。

汴京及其周边,作为权力核心,一股代表着“正统”与“文治”的庞大势运盘踞着,色泽却略显沉滞,内部交织着诸多或明或暗的脉络,有的代表皇权,有的代表相权,有的代表不同派系的官员,彼此纠缠、制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请大家收藏:()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这片沉滞的底色中,李沅及其周围刚刚开始凝聚的那一小圈微光,显得格外珍贵,如同灰暗画布上点下的一滴清露。

陈稳的“目光”越过汴京。

他“看”到南方,不久前才被伪宋统一的区域,势运显得混乱而稀薄,残留着不甘与抵触的“幽能”污点,以及铁鸦军清洗后留下的、令人不适的“空洞”。

他“看”向西陲,那里有与党项人接壤的边境,势运稀薄且充满躁动。

他“看”向北疆,契丹的势力范围如同浓重的墨色,带着侵略性与压迫感,与伪宋北境的势运相互摩擦、碰撞,不时迸发出危险的“火星”。

他还“看”到了一些零散的、或明或暗的光点,散布在伪宋的各处。

有的光芒稳定,代表着已然成型的重要历史人物;

有的则闪烁不定,似乎正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

更有一些,极其微弱,仿佛刚刚点燃的星火,却蕴含着某种影响未来的潜力。

“下一个节点……”

陈稳喃喃自语。

他的“目光”在这些光点上逐一掠过。

最终,在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方向略有停顿。

那里是京西路的一部分,地势平缓,以农业为主。

此刻,那里并无特别耀眼的光点,但陈稳却隐隐感觉到,一股关乎“土地”与“民生”的势运,正在那里缓慢地积聚、酝酿。

似乎与伪宋地方官员正在推行,或即将推行的某项农政措施有关。

“农政。”

陈稳睁开眼,目光清明。

“伪宋新立,真宗初登基,首要在于稳定,在于休养生息。农事,乃国之根本,亦是其当前国策重中之重。从此处着手,阻力最小,见效虽慢,却最能根基深厚,且不易触动铁鸦军那根维护‘文治盛世’剧本的敏感神经。”

他看向赵老蔫平日所在的工部方向。

“通知赵老蔫,让他从我们已改良、且适合伪宋当前技术水平的技术库中,筛选几样于农事有益的器具图纸。不必是最尖端的,重在实用、易推广。”

他又对张诚和王茹道:

“通过‘南风记’或其他可靠渠道,设法将这些‘良法’,‘赠予’京西路那些风评尚可、确有为民之心的亲民官。方式要巧妙,务必使其看起来像是他们自己‘发现’或‘改进’的。”

“此举,一则可切实惠及伪宋百姓,减轻其苦楚,此亦为我等之心愿;”

陈稳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二则,可借此观察伪宋地方行政体系的效率与反应;三则,若能因此提升地方农业,亦能为我陈朝未来可能的活动,营造更有利的民间基础。最重要的是,此乃积累‘成长’之有效途径。”

张诚与王茹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同。

“臣等即刻去办。”

两人躬身领命,退出了静室。

静室中,再次只剩下陈稳一人。

他走到窗边,望向夜空。

繁星点点,与光幕另一侧的星辰,似乎并无不同。

他知道,向李沅心中投下的那颗石子,已然泛起了第一圈涟漪。

而向京西路的农政领域投下的另一颗石子,也即将落下。

这些涟漪看似微小,各自独立。

但终有一日,它们会相互激荡,相互叠加,汇成足以改变江河走向的暗流。

他感受着体内那缓慢而坚定增长的成长进度,心中一片平静。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基础,要一砖一瓦地垒。

这“暗流涌动”的阶段,比拼的正是这份耐心与布局。

“来吧。”

他对着无垠的夜空,轻声说道。

“看看是你的剧本牢不可破,还是我的努力,更能创造奇迹。”

喜欢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请大家收藏:()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