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谈妥出版,蓄势待发!《拉贝日记启动!
鬼野武将具体事务吩咐下去,自然有人代为处理。
很快,就有好消息反馈回来。
在鬼野武用自己的名义联络之下,阿美莉卡的大部分出版社都没有拒绝他的出版要求。
如今的鬼野武声势正隆,本人更是掌握着一个庞大的娱乐传媒帝国,这些出版社又怎么可能得罪他?
更重要的是,他们从这件事里嗅到了新闻热点的气息。
大部分人的确没听说过金陵大屠杀,但随着华国的国力渐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提升,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如果能够出版这本书,揭露当年日寇在华国的暴行,势必会引起大范围的关注。
这意味着庞大的利益!
这些唯利是图的出版社又怎么会将其拒之门外呢?
一时间诸多大型出版社都投来了橄榄枝。
鬼野武在询问了张先生的意见后,从其中选择了一家规模、口碑、渠道都算相当不错的出版社进行洽谈。
因为双方都有意向,所以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双方很快就取得了共识。
对方承诺出版《金陵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英文书名与前世一样,依旧为《the rape o nanking。
书名中,张先生将金陵大屠杀称为“the orgotten holocaust”。
holocaust一词是指大规模的毁灭和虐杀,但对于西方人来说,“the holocaust”等同于二战时纳粹德国对犹大人实施的种族灭绝大屠杀。
张先生用这个词让西方人知道,在华国也发生过一场同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在仔细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后,出版社那边愈加的感到兴奋。
这本书是对金陵大屠杀首次用英语进行的全面研究,让许多普通西方读者了解到了人类历史上这黑暗一页。
对日军的所作所为,此书比以往的任何记录都更为详细。
除了讲述金陵大屠杀事件本身,张先生还进一步探讨了战后霓虹政府掩盖、否认金陵大屠杀的行为。
这书一旦出版,霓虹那边指定要跳脚!
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对于出版社来说,不仅不担心,反倒是唯恐不乱,巴不得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这是什么?这就是流量啊!
如果说原本他们更多的是看在鬼野武的面子上才同意出版,那么现在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恨不得立刻出版才好。
因此双方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
有了鬼野武的插手,一切的困难都不复存在,很快双方便签订了出版合约。
在鬼野武的要求下,首期刊印的数量就达到了十万册!
后续还会继续追加!
这让张先生和出版社双方都大感惊讶。
起初出版社方面并不同意,这本书前景未明,一次刊印这么多数量风险太大。
但鬼野武却信心满满,执意如此,并提出可以个人承担发行费用,相应的,分成比例需要重新调整。
出版社考虑了一下后便欣然同意了。
既然有冤大头愿意承担发行费用,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
说到底,出版社方面虽然看重这本书所引起的热点话题,但却并不认为它能引发太大的反响。
毕竟在西方世界,对金陵大屠杀这件事了解的人实在太少了。
相比起来,退让一点利益并没什么太大关系。
鬼野武斜睨了对面的出版社代表一眼,对方脸上占了便宜的样子让他心中冷笑。
前世的时候,《金陵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一经上市便轰动全美,短短一个月内就印行了7次。
更是连续10周成为《纽约时报畅销冠军,使西方各界开始关注金陵大屠杀并引发热烈讨论。
堪称盛况空前!
<div id=“p158121“ dataormat=“audio“ datalazy=“alse“>这样的事实摆在眼前,鬼野武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谁占便宜还说不准呢!
如果对面那家伙知道这本书的成绩,绝对会给现在得意的自己一个**兜!
张先生同样惊讶于鬼野武的决定。
连她自己都没有信心这本书先期就能够大卖,结果鬼野武一个霓虹人竟然比自己的信心更充足。
看到鬼野武如此义无反顾的支持自己,不仅奔波忙碌的帮自己牵线搭桥,如今甚至自掏腰包,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鼎力支持了。
张先生大受感动,望向鬼野武的目光中充满了浓浓的感激。
这哪里是霓虹人,分明就是一颗红心向太阳的自己人啊!
有了鬼野武这个“冤大头”,出版社那边没有再反对,双方顺利取得了共识。
鬼野武也不在意这点蝇头小利,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出版!
后者立刻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本书铺满整个阿美莉卡的书店!
鬼野武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场风暴已然蓄势待发!
出版的事情搞定,接下来就该轮到电影了。
……
因为某些原因,这一次鬼野武是以派拉蒙的名义来拍摄《拉贝日记。
雪莉·兰辛虽然惊讶于他一个霓虹人,竟然会选择拍这种电影,简直是吃力不讨好,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但被敲打了一番的她不敢有任何废话,主动积极的帮助鬼野武筹建起了剧组。
原版的《拉贝日记投资了2000万美金,其中有多场空袭、轰炸、战争的大场面。
不过那毕竟是在2009年,换成现在用不了这么多,但鬼野武还是投资了2000万。
既然要拍,那就要尽可能拍到最好!
原版的《拉贝日记在剧情方面算不上尽善尽美,鬼野武不仅要完善修改剧情,还要再增加一些大场面,彻底将这部电影打造成一部大片!
内涵要有,视觉刺激方面也不能少。
鬼野武要做的,是让这部电影超越原版!
资金方面虽然投入不少,但对于鬼野武来说已然算不上什么,可是在演员方面却让他犯了难。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的主角是约翰·拉贝。
但鬼野武并不希望将全部的视角都集中在拉贝的身上。
拉贝的确彰显了人性之光,也成为了金陵的希望之光。
但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超级英雄,他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存在。
拉贝同样是在时代的滚滚巨轮下挣扎求存的人!
所以不应该过分的渲染和刻画拉贝的“无所不能”。
原版的立足点是西方人心中的普世情怀。
而将这种情怀与金陵大屠杀这样让国人60年来每每提及就痛彻心扉的民族浩劫相结合时,《拉贝日记的叙述就显得略微有些肤浅而片面。
国人在屠杀面前所做出的反应不应该只有慌乱、盲从、自私、愚昧,好像是专门为了给拉贝等人添麻烦而存在,纯粹是一群等待西方拯救的待宰羔羊形象。
国人也在与侵略者、与命运不屈地抗争。
所以鬼野武觉得应该适当再增添一点正面角色的闪光时刻,不只是拉贝和国人,还有其它在危难时刻站出来的国际友人。
甚至还有日寇方面,善与恶应该是并存的。
原版在这方面有描述,但还可以更加深入挖掘和刻画。
鬼野武准备将这部电影打造成一部群像戏。
如此一来,选角就十分关键了。
选谁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