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肖玉卿正身处一个比旧书市密室更为隐蔽的安全屋中。这里深藏地下,空气带着泥土和石灰的阴冷气味,唯一的光源是桌上那盏用厚布蒙住大半灯罩的煤油灯,光线昏黄,勉强照亮铺在桌上的几张电文纸和地图。
“船夫”带回来的,是一份罗云净用数学公式和符号加密的情报。破译的过程耗费了肖玉卿巨大的心力,那些看似冰冷的符号背后,是罗云净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推断能力。
当最后一个符号的意义被确认,肖玉卿捏着纸张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被印证的沉重,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激赏。
罗云净推断出的敌人战略重心南移、意图从闽北、粤西方向进行夹击压缩的判断,与他最近一段时间和军政部协调军械事宜中的发现,以及“磐石”近期冒着极大风险送出的一条情报综合研判出的结论,高度吻合!甚至,罗云净的分析更为细致——他不仅指出了战略方向,还通过后勤物资流向、审批优先级等细节,推断出敌人正在做“南北夹击、围困压缩”的准备,并隐约捕捉到了敌方后续补给部队可能的调动节奏和集结区域!
这份来自敌人心脏地带、基于系统工程视角的分析,价值无可估量。它不仅仅证实了威胁的存在,更勾勒出了敌人下一步行动的大致轮廓和后勤支撑模式,这为制定反制策略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时间窗口和针对性依据。
“天才……真是个天才!”肖玉卿低声自语,声音在狭小的地下室里显得格外清晰。罗云净就像一个高明的工程师,仅仅通过观察机器外部运转的细微声响和振动,就精准推断出了内部核心齿轮的啮合方式和传动逻辑。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伏案疾书,将罗云净的情报与自己掌握的其他信息进行整合、提炼,转化成一份措辞极其简练、指向无比明确的紧急军情分析报告。报告中,他隐去了“工程师”这一情报来源的具体信息,只以“可靠内线”代称,但重点强调了该情报基于敌方后勤及规划系统内部动态,具有高度可信性。
“……综合判断,敌确已调整策略,妄图以赣南正面压力为饵,暗藏主力于闽北、粤西,待我主力机动或突围之际,实施致命夹击,并依托其优势后勤,企图彻底困死我军于狭小区域。其补给线已开始向相关方向前置,迹象明显……”
电键的敲击声在寂静的地下室中有节奏地响起,如同心跳,将这份沉甸甸的预警和判断,再次发送向那风雨飘摇的红色心脏地带。
做完这一切,肖玉卿靠在冰冷的土墙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冷汗已经浸湿了他的内衫。每一次发送这样的关键情报,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不仅关乎远方同志的生死,也关乎罗云净的绝对安全。
他想到罗云净。这个年轻人成长的速度远超他的预期。从最初那个带着理想主义光芒、因技术被滥用而痛苦的技术专家,到现在这个能够冷静潜伏、从细微处洞察战略动向的隐秘战士,罗云净完成了一次惊人的蜕变。他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提供单一情报的范畴,他是一颗深深嵌入敌人军工和规划系统的、能够感知战略脉动的“活棋”。
但这也意味着罗云净面临的危险呈指数级上升。他推断出的东西太关键了,一旦敌人察觉内部信息泄露并开始反向排查,罗云净的处境将万分危急。
“必须加强对他的保护,同时……要让他暂时沉寂下来。”肖玉卿暗下决心。在敌人可能因战略意图被窥破而加强内部肃整的敏感时期,罗云净的任何主动探查行为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下一次联系时,必须向他传达“静默待机,安全第一”的指令。
然而,肖玉卿也深知,让罗云净这样一个刚刚找到用武之地、且心系远方战局的人完全静默,是何其艰难。他仿佛能看到罗云净在委员会那间狭小办公室里,表面平静,内心却时刻关注着任何风吹草动的样子。
“稳住,云净,一定要稳住。”肖玉卿在心中默念,目光再次投向那张标注着无数箭头和符号的地图。东线的危机已然显现,而西面、北面……敌人的包围圈仍在不断收紧。整个苏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罗云净送来的情报,如同黑暗中的一缕微光,指明了最危险的刀锋所向,但突围之路,依然布满荆棘,需要前方的同志们用血肉去开辟。
他知道,自己和罗云净在这条隐蔽战线上的战斗,还远未结束,甚至可能刚刚进入最残酷的阶段。他吹熄了煤油灯,让自己彻底融入黑暗,只有脑海中飞速运转的思绪。
他需要为罗云净,也为整个联络线,筹划好下一步的应对之策。风雨欲来,唯有更加谨慎,方能在这惊涛骇浪中,保存火种,以待天明。
而在金陵国防设计委员会大楼里的罗云净,对肖玉卿这边的惊心动魄和高度评价一无所知。内心同样在焦急地等待着回应,并继续用他工程师的眼睛,捕捉着这座深潭之下,任何可能预示着下一波暗流的细微涟漪。两人的命运,通过无形的电波和信念紧紧相连,共同在这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艰难跋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