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566章 知否.皇帝影卫19

随后,朝廷派来的官员正式接手倭国治理工作,将倭国全域划分为两个行省,分别命名为九州省与东瀛省——九州省以原倭国九州岛及周边区域为核心,东瀛省则管辖本州岛及北海道等北部区域。

官员们迅速搭建行政体系,推行大宋的律法与赋税制度,陈阳则按部就班地将军中管控的城池、矿产、俘虏等事务,逐一交接给地方官员。对他而言,领兵作战远比对这些行政琐事得心应手,交接工作推进得越快,他越能早些从繁杂的治理事务中脱身。

一个月后,高丽国王王徽如约送来2600名秀女,陈阳派人接收后,亲自查验了一番,见秀女们容貌、仪态均属上佳,显然王徽是用了心的,对此颇为满意。

随后,陈阳召集军中尚未成家的将领,让他们自行挑选秀女为妻,一番挑选下来,共选走600名。剩下的2000名秀女,陈阳决定派人送回大宋,分给朝中尚未婚配的将士们。

临行前,他特意叮嘱押送的将领:“这些姑娘都是兄弟们未来的媳妇,路上务必悉心照料,吃穿用度都要跟上。若是出了半点差错,我唯你们是问!”将领们连忙笑嘻嘻地应下:“大帅放心!我们保证把人平平安安送回去,绝不出一丝纰漏!”

陈阳在倭国又待了半个多月,实在按捺不住回大宋的心思,便将军中所有将领(包括顾廷烨)召集到主营帐,开门见山说道:“本帅要返回大宋了,你们谁愿意留下驻守,谁想跟着回去,都说说吧。”

帐内将领立刻议论起来,顾廷烨率先站出来,主动请命:“大帅,我能不能留下?”

陈阳打趣道:“你留下,是想让你父亲顾侯去我府里闹吗?”

顾廷烨有些不好意思,却仍坚持:“大帅,我是真觉得该留下——这里立功机会多,回大宋后反而没什么建功立业的地方了。南方的少数民族,经您和官家的政策调和,都在慢慢融合,不会再有战事,哪还有立功的机会啊?”

陈阳无奈笑骂:“你小子!行吧,你写封书信给顾侯,我带回大宋帮你和他商量。”顾廷烨一听,顿时喜上眉梢。

随后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想留下,陈阳见状说道:“既然都想留,那就抽签,公平起见——只留5人,剩下十几人必须跟我走,而且要分批走,每次回去都得押送一批男女俘虏。”

众人无异议,陈阳便将返程将领分成五批,依次定好批次。最后他决定亲自带领第一批,押送3万名男女俘虏,先行返回大宋。

经过十天的海上航行,陈阳率领的船队安全抵达大宋码头。他将俘虏交接、物资清点等事宜全部交给下属官员处理,自己只带了几十个护卫,骑上快马直奔京城。

回到京城后,陈阳先回府洗漱更衣,稍作休整,便立刻前往皇宫垂拱殿,向官家汇报此次出征倭国、敲打高丽的全过程。

官家听完汇报,颇为欣慰地说:“爱卿此次辛苦,不仅平定倭国、稳固朝贡,还为大宋拓土安民,功不可没。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朝廷的赏赐与封赏,后续会专人安排。”

陈阳谢过官家后,便告辞离宫,返回自己的镇国公府,终于能卸下重任,暂享片刻清闲。

陈阳回到府中清闲了三天,刚歇下疲惫,府里便传来喜讯——小妾小蝶顺利生产,给他诞下了一个儿子。

看着襁褓中啼哭的婴儿,陈阳心情大好,当场为孩子取名为陈景耀,盼着他未来能光耀门楣,不负家族荣光。

陈阳府中添子的喜讯传开后,京中文武官员、勋贵世家纷纷上门拜访。表面是为贺喜,实则是借着喜事感谢陈阳——毕竟他们在倭国的矿产利益、男女俘虏分配等事上,都靠着陈阳的安排赚得盆满钵满,这次正好借贺喜表谢意。陈阳一一客气接待,应对得从容得体。

期间,他特意找机会见到了顾侯爷顾开宴,提起顾廷烨想留驻倭国的事,由衷赞叹:“你家这小子是个人物,在战场上敢打敢拼,眼光也长远,未来不可限量。”说着便将顾廷烨写的书信递了过去。

顾开宴本还因儿子擅自留外有些不满,可听镇国公这般看重,又看完信中顾廷烨的志向,顿时消了气,反倒满脸高兴,连说:“有国公提携,是他的福气,留那历练也好!”彻底不再追究此事。

两天后,陈阳再次被官家召进宫中,在垂拱殿内,官家率先说起了俘虏与新政的进展:“如今男俘已分派至各地,水利、官道等工程都动了起来,进度比往日快了不少;那些女俘的处置,也让国库多了一笔进账,倒是解了不少燃眉之急。”

他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愁绪:“只是倭国那两省新地,朝中的文臣、武将还有勋贵们,都盯着想分好处,吵得不可开交,朕实在头疼。”

陈阳听后,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旁敲侧击地提点:“官家若想让这两省安稳长久,或许得借些外力。那些世家勋贵本就有资源、有门路,若让他们在新地得些实惠,自然会用心去经营;若是单靠朝廷移民,不仅要耗大量财力物力,见效还慢,反倒容易出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官家愣了愣,随即恍然大悟,点头道:“你说得在理,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随后两人又聊起此前的民族融合政策,官家语气轻快了不少:“多亏了之前许的那些条件,南方的少数民族都安分下来,和咱们的人也渐渐融到了一起。你当初送过去的粮种、技术,今年收成格外好,百姓们都念着好;还有工坊,如今也开得遍地都是。”

他笑着补充:“尤其是印刷术和纸张推广后,纸价降了不少,连乡下的农家子,都能买得起纸、读得起书了,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陈阳听着,也跟着放下心来,两人就着这些民生琐事,又聊了许久。

官家又说起两件心事,第一件便是国内粮食紧缺的问题。陈阳当即提点:“东南亚的真腊、占城、三佛齐这几个小国,气候湿热,水稻一年能收两季甚至三季,向来不缺粮食。他们本就尊大宋为天朝上国,是咱们的附属之国,不如下道旨意,控制他们的粮食外流——让他们把多余的粮食尽数运往大宋,这样咱们的粮荒便能解了。”官家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连说这法子可行。

接着,官家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顾虑:“铁木真那支队伍,当初只有5万大军,如今已发展到十几万了。他常年在外,朕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陈阳却十分笃定,给官家分析起来:“官家放心,咱们握着两个关键。第一,他队伍的所有后勤物资都由大宋供给,只要咱们断了粮草军械,他即便有反心,也掀不起风浪;第二,就算他真在西域控制了些小国,建了势力,官家也无需多虑——如今的大宋早已不是从前,军中将士个个都盼着立功,但凡有仗打、有功劳拿,他们比谁都积极。真要是有变故,正好给兄弟们一个建功的机会。”

官家听完,瞬间没了顾虑,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连说:“你这么一说,朕倒盼着他们能有点动静,也好让朕的将士们露露本事!”

随后官家又与陈阳聊起食品工坊的事:“如今朕已将食品配方公布,大宋境内的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可最缺的就是原材料,这事还得你给出出主意。”

陈阳当即回应:“这事儿好解决。眼下军中将士也闲了下来,不如成立几支海军,一方面维护黄海、东海、南海的海域安定,另一方面他们边训练边出海捕鱼——捕来的鱼大量卖给食品工坊,所得银钱既能当将士们的奖励,又能补贴后勤,一举两得。”

谈及工坊急需的油脂与肉食,他接着说:“一是派人选赴周边小国,寻找可榨油的作物良种;二是大力发展养猪业。”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是‘善猪之法’,按此法养猪,猪肉没有腥臊味,还能快速育肥。”官家接过纸一看,顿时大喜,当即决定推行。

陈阳又补充:“东北以北的北荒之地,原始森林里有大量野物,让闲置的将士去打猎,既能换银钱、给奖励,也能帮将士们增加收入,填补肉食缺口。”

解决完原材料难题,两人又聊到全国水土流失、林木稀缺的问题——毕竟“柴米油盐”中,“柴”是民生根本。陈阳提议:“可将每年二月初十到三月初十定为‘植树节’,号召大宋境内男女老幼每人种一棵树。如此坚持几十年,大宋定能处处绿水青山。”官家听后连连称好,只觉此前的难题都迎刃而解,心情越发畅快。

随后两人又聊起东北开荒的难题,官家叹道:“东北那片地,虽说是黑土肥沃,可开荒太难了——到处是没膝的沼泽,一脚踩下去能陷到半截腿;还有那种圆墩墩的‘塔头墩子’,是常年泡在水里的草甸根须盘结而成,最小的也有几十斤重,大点的能有上百斤,一锄头下去根本刨不动,将士们开荒时都犯难。”

他话锋一转,满是期待:“可要是能把这片地开出来,至少能解中原三四个省的粮食之忧,实在是块宝地。”

陈阳听后,当即起身请命:“开荒东北是重中之重,此事关乎民生根本。明年开春后,微臣愿前往东北,在那边驻留一两年,全力主持开荒事宜,争取把那片黑土地变成北地粮仓。”

官家一听,顿时露出不舍之色:“你刚从倭国回来,还没歇多久,又要去那么偏远苦寒的地方,朕实在不忍心。”

陈阳笑着宽慰:“官家放心,等后续东北的官道修起来,南北来往会又快又方便,臣若想回京城,也用不了多少时日。”

官家见他态度坚决,又念及开荒的重要性,终究点了头,感慨道:“那就辛苦爱卿了,大宋的百姓,都会记着你的功劳。”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