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19章 春田开荒忙,仙种入土盼丰收

残冬的寒意被愈发暖煦的春风彻底驱散,杜家村周遭的山峦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新绿。年节的余韵尚未完全消散,但一种更加蓬勃、更加紧迫的气氛已然笼罩了整个村落。土地解冻,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对于怀揣着前所未有希望的杜家村村民来说,这个春天意义非凡。

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村头那棵老槐树下的铜钟便被杜老汉敲得震天响。那钟声不再是往日召集议事的沉闷声响,而是变得激昂有力,仿佛吹响了向贫穷和饥饿进军的号角。

“老少爷们儿们!开荒喽!种地下籽喽!都把精神头给我铆足了!”杜老汉站在一块高地上,声音洪亮,脸上的皱纹都似乎因激动而舒展开来。他挥舞着手臂,指向村庄四周那些尚未被开发的坡地、河滩和灌木丛,“把这些地都给它收拾出来!今年,咱们杜家村要打个大大的翻身仗!”

回应他的是震天的欢呼和迫不及待的行动。男女老少,只要能动弹的,几乎倾巢而出。男人们赤着膊,露出古铜色的、结实的臂膀,肩上扛着磨得锃亮的锄头、镢头、铁锹;妇女们则提着篮子,里面装着水罐、杂粮饼子和咸菜疙瘩,准备送饭到地头;就连半大的孩子们也人手一个小筐,跟在后面,准备捡拾翻出来的石块和草根。

整个田野瞬间变成了一个沸腾的工地。叮叮当当的锄头撞击石块声,汉子们发力时低沉的“哼哧”声,妇女们互相招呼说笑的声音,孩子们奔跑嬉闹的欢叫声,还有被驱赶着拉犁的耕牛偶尔发出的“哞”声,共同交织成一曲充满原始力量和生命希望的劳动交响乐。

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到往年春耕时那种被沉重赋役压垮的麻木,而是洋溢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热情和期盼。他们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热切地瞥向村中杜远家那两间新茅屋。所有人心里都明镜似的:今年的希望,一大半都系在那位“仙童”和他带来的“仙种”上。

休息的间隙,人们聚在一起喝水啃干粮,话题永远离不开杜远和他的仙粮。

“栓子他爹,你说远哥儿那红薯,真能一亩地收几十石?”一个中年汉子抹着汗,眼中闪着光问道。

“那还有假?远哥儿是啥人?文曲星下凡!英雄楼都赢了状元的人!他说能,那就一定能!俺就盼着秋天能顿顿吃上那香喷喷、甜丝丝的烤红薯,娃他娘也不用为了一口粮食愁得睡不着觉了!”被问到的汉子语气笃定,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

另一个婆娘插话道:“俺更稀罕那玉米!听说磨成面,蒸出来的馍馍金黄金黄的,又暄又甜!俺家那小馋鬼,听了子鄂那小子吹嘘,天天缠着俺问啥时候能吃到!”

“快了快了!等地都收拾好,仙种下地,好日子就不远了!”人们互相打气,欢声笑语在田野上回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最有效的兴奋剂,驱散了所有的疲劳。

而今年春耕战场上最耀眼的“明星”,无疑是那三架崭新的曲辕犁!

在杜远的指导下,村里的木匠和铁匠呕心沥血,又严格按照改进后的图纸打造了两架。这三架曲辕犁被擦得油光锃亮,犁铧闪着寒光,由村里最富经验的三个老把式驾驭。

“驾!”把式一声吆喝,健壮的黄牛发力向前。只见那弯曲的犁辕巧妙地化解了前进的阻力,使得犁铧能够更深入、更省力地切入以往凭借人力难以啃动的生荒硬土。伴随着泥土被撕裂的“沙沙”声,黝黑肥沃的土块被轻快地翻起、打碎,留下笔直而深峻的犁沟。效率比起需要多人协作、且极其耗费力气的直辕犁,简直有了天壤之别!

“神物!真是神物啊!”老农们围着曲辕犁,啧啧称奇,粗糙的手掌爱惜地抚摸着光滑的犁辕,“瞧瞧这劲道!瞧瞧这翻地的深度!往年累死累活干三天的活儿,如今一天就干得利利索索!仙童弄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在这三架“神器”和全村人玩命般的劳动下,杜家村的开荒速度堪称奇迹。以往无人问津的边角地、难以耕种的缓坡地,被一块块地开辟出来,用耙子细细耙平,垒好田埂,修通水渠。不到两个月的光景,杜家村新增的田地面积,竟然达到了往年全村耕地总面积的两倍还多!放眼望去,村庄四周满是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闪烁着黑金色的光泽,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特有的芬芳,广阔的土地仿佛在喘息,准备迎接种子的降临。

地,已经准备好了。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杜远的“仙粮”育苗。

这一天,几乎像是另一个小小的节日。杜远选择在自家新屋后墙根下,一小块日照最足、又避风的肥沃地上做苗床。他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将土筛得又细又松,还掺入了精心沤制的底肥。

消息不胫而走。当杜远捧着那些珍贵的种薯和玉米种子出来时,苗床四周已经被闻讯赶来的村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屏息凝神,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敬畏,还有一种生怕惊扰了“仙种”的小心翼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老李,你想屁吃了!请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杜远深吸一口气,开始像进行一项神圣仪式般操作起来。他先将红薯种薯放入温水中浸泡,又加入一点点灰烬(他称之为消毒)。另一边,他将金灿灿的玉米种子一颗颗数出来,用温水进行催芽。每一个步骤都极其仔细,看得周围的乡亲们连大气都不敢出。

“远哥儿,这……这疙瘩真能长出那么大个的红薯?”村里最老的石爷爷拄着拐杖,忍不住颤巍巍地问道,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杜远叔,这种子真好看,像小金豆子!”一个小女娃挤在前面,眼睛瞪得圆圆的。

杜老汉和杜柳氏站在最近的地方,紧张得手心冒汗,眼神紧紧跟着杜远的每一个动作,仿佛在守护着全村的命根子。

就在这时,杜远的“左右护法”——杜子腾和杜子鄂,觉得彰显他们“仙界农业首席专家”身份的的时刻到了。

两人清了清嗓子,背着手,踱着方步走到人群前方,一副权威人士的派头。

杜子腾指着杜远正在摆放的种薯,对着乡亲们朗声道:“咳咳!诸位乡亲眼拙,此乃仙界‘聚灵催芽法’!尔等且看这薯块摆放之方位、间距,需暗合九宫八卦之数,方能引动地脉灵气,汇聚于此,助仙根生长!”(其实杜远只是根据合理密度均匀摆放)。

杜子鄂更是不甘落后,他拿起一颗玉米种子,先是放在眼前仔细端详,又装模作样地放在鼻尖嗅了嗅,甚至想用牙咬一下试试硬度(被杜远一个眼神制止),然后他郑重其事地宣布:“唔!此粒灵气充沛,胚芽活性已达七成八!确系上等仙种无疑!培育之时,需以无根之水(他指了指天,意指雨水)细心浇灌,再辅以……辅以五行轮回之精华(他憋了半天,想起牛粪,但觉得不够仙气,临时改口)滋养,方能破土成苗,霞光万道!”

乡亲们哪里听过这等“高深”的术语,顿时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纷纷露出恍然大悟和钦佩的表情:

“原来如此!还得是子腾和子鄂啊,跟着仙童长了真本事!”

“九宫八卦?无根之水?五行精华?俺得好好记下来!”

“怪不得仙粮这么厉害,这种法子里都有大学问呐!”

杜远看着这两个活宝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差点笑出声来,只好无奈地打断他们:“行了行了,你俩别在这儿添乱!二婶,麻烦您帮我提点晒过的温水来。三叔公,您经验老道,帮我看看这土松得够不够透气,深度合不合适?”

他一边亲手操作,一边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向乡亲们解释:“这红薯芽子喜暖,没出芽前得用干草盖严实了,像给娃盖被子一样,不能受了凉。”“玉米苗娇气,怕水泡,这畦垄还得再起高些,沟挖深点,下雨了水能赶紧流走,不然烂根。”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纷纷点头,听得比私塾里的蒙童还要认真。很快,在杜远的指挥和全村人的搭手下,一小片整齐划一、呵护周到的苗床做好了。杜远仔细地给苗床浇了水,然后覆盖上厚厚的干草和草帘用以保温保湿。

人们围在这片小小的、看似普通的苗床周围,久久不愿散去。阳光下,覆盖的草帘仿佛也闪烁着金光。他们知道,这底下埋藏着的,是杜家村从未有过的未来,是仓廪殷实的希望,是孩子们健康红润的笑脸,是仙童带给他们的、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和煦的春风温柔地拂过苗床,带来远山野花的淡淡香气。杜远直起有些酸痛的腰背,望着周围乡亲们那一张张布满汗水与尘土、却又写满了信任与期盼的脸庞,心中那股沉甸甸的责任感愈发明晰。他知道,播种下的不仅仅是种子,更是承诺。真正的考验,关于生长,关于收获,关于如何让这希望成真,现在,才刚刚开始。

喜欢老李,你想屁吃了!请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