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5章 故地新人

第二日清晨,营中已是一片拔营前的忙碌与喧嚣,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不安的气息。人人都知郭汜追兵将至,士卒脸上多有惶然。

然而刘协却显得异常平静,甚至有些百无聊赖。他信步走出御帐,身后只跟着两名惶恐的小黄门。徐晃远远望见,眉头一紧,立刻点了四名最为精悍沉稳的亲兵,命他们不着痕迹地远远跟随护卫,既不敢打扰天子雅兴,更不敢有丝毫疏忽。

刘协对此恍若未觉,或者说毫不在意。他踱步在新丰县临时营地的边缘,目光扫过周遭。

昨日他那番“弃车保帅”的严令,虽遭公卿激烈反对,但终究是被执行了下去。只见一些原本装载着沉重典籍、礼器的马车已然清空,几个老迈的博士正指挥着县衙小吏,唉声叹气地将那些竹简帛书吃力地搬往新丰县衙那并不宽敞的库房中去。

更远处,一些年轻的宫女和低阶宦官,怀里紧紧揣着一个小布囊——那里面是刚发放的、微不足道的一点“盘缠”,其实不过是一小袋活命的粟米——正三三两两,面带茫然与恐惧,却又带着一丝求生的渴望,向着县城的坊市散去,试图寻找一条活路。

刘协看着这一幕,眼神冷硬,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妇人之仁,只会让更多人命丧这逃脱路上。

这些人留下,行军迟缓,届时李傕郭汜的铁骑追至,不过是多添几缕冤魂。如今散入这新丰县城,是死是活,各凭造化,反倒有一线生机。

他信步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了新丰县的一处校场旧址。场边立着几排简陋的屋舍,看上去曾是县学讲授经义、演武习射的所在,如今早已荒废,断壁残垣间生着杂草。

刘协驻足,目光掠过这片荒凉的景象,眉头微微蹙起,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地方……竟让他觉得有几分莫名的熟悉与亲切,却又因时光流转而显得无比陌生。

他凝神细想,一段深埋于记忆深处的往事浮现心头。

是了……新丰,新丰!

这地方本就是朕当年为了取悦思念故乡、整日郁郁不乐的老父亲刘太公,特意下旨,完全仿照出生长大的故里沛县丰邑的格局、街巷、屋舍,在关中之地原样重建的!

甚至还将丰县的旧民也迁来了不少,就是为了让老太公觉得如同还在老家一般,以解乡愁。

“新丰”之名,由此而来。

四百载光阴荏苒,故城风貌虽大致犹存,却也难免倾颓破败,物是人非。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悄然攫住了他的心。那是沧海桑田的慨叹,是英雄迟暮的悲凉,是故乡永隔的怅惘,更是亲眼目睹自己一手缔造的帝国岌岌可危、子孙沦落至此的刺痛。

他仿佛能看到四百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在此下令建城时的模样;也能看到老父亲在此安居,与旧邻闲话桑麻的欣慰笑容。

然而这一切,如今都化作了眼前这片断壁残垣,和耳边传来的、准备仓皇逃命的喧嚣。

“呵……”刘协轻轻吐出一口气,将那片刻的感怀驱散。

旧地依然,故人不再。

刘协正沉思间,忽见一位大臣缓步上前,躬身行礼。他抬眼望去,认出此人正是尚书郎钟繇。此人面容清雅,目光沉静,在先前说服李傕、郭汜放他离开长安的斡旋中,曾出过大力,是个有胆有谋的人物。

“臣繇,参见陛下。”

“钟卿不必多礼。”刘协微微颔首,心中一动,正好听听这位智谋之士的看法,“值此危局,朕心难安。钟卿对眼下情势,有何见解?”

钟繇直起身,目光扫过远处忙碌的军营和略显慌乱的队伍,沉吟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清晰:“陛下,臣以为,郭汜此次追来,绝非李傕授意,乃是其独断专行之举。”

“哦?”刘协眉头一挑,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卿何以见得?”

“李傕西归前,军中粮草已近匮乏,其部众离心,士卒思归,无力亦无心再行远追。郭汜此人,性素贪婪而短视,见陛下东行,恐失其挟持之利,故而不顾大局,擅自动兵,欲再行劫驾之事,以逞其私欲。”钟繇分析得条理分明,一针见血。

刘协闻言,心中暗赞,此人所见,竟与他不谋而合!他继续追问:“然则,依卿之见,该当如何?”

钟繇目光微凝,声音压低了几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陛下,此非危机,实乃天赐良机!郭汜孤军来犯,正可迎头痛击!若能借此一战挫其锐气,甚至将其击溃,则陛下东出之路,阻力大减,声威亦可大振!届时,方可真正脱离关中,另图大业。”

刘协眼中精光一闪,这钟繇,果然看得透彻!他再进一步,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东出之路,漫漫其修远。钟卿以为,沿途诸侯,谁人可引为助力,谁人又需严加提防?”

钟繇抚须沉吟片刻,似在斟酌,随即抬眼,目光笃定地看向刘协:“陛下,臣首推一人——驻军华阴的镇东将军,段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段煨?”刘协故作不知,“卿为何独荐此人?”

“陛下,段煨此人,与李傕、郭汜乃至杨奉等流,大不相同。”钟繇语气肯定,“其族兄段颎(jiǒng),乃先帝时名将,官至太尉,破羌平叛,功勋卓着,堪称国之柱石。段氏一门,世代簪缨,深受国恩,绝非寻常趁乱而起的军伍豪强可比。”

他顿了顿,继续剖析道:“段煨本人,亦非一味逞勇斗狠之辈。其驻军华阴,不扰百姓,劝课农桑,积蓄粮草,保境安民,颇有法度。观其行止,非无忠义之心,然身处乱世,不得不谨慎自保,首鼠两端,以求存续。”

“其心中所虑所慕,仍是朝廷正朔,天子威仪。若陛下能示以恩信,许以前程,晓以大义,此人……或可引为强援,其所能提供之粮草、驻地,远非杨定、杨奉等辈所能及。”

刘协静静听着,心中豁然开朗。钟繇这番分析,深入肌理,将段煨的出身、处境、心态与价值剖析得明明白白。这正是一条极重要的线索!

“卿之言,深得朕心。”刘协颔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待破郭汜之后,东出之路,便从这华阴段煨开始!”

刘协听完钟繇对段煨的分析,心中已有定计,却忽然话锋一转,带着一丝自嘲的笑意,看似随意地问道:“钟卿,朕此番弃典籍、散宫人、轻车简从,以求速行。在公卿眼中,乃至天下人看来,是否……太过狼狈,有失天子威仪,折损了汉家最后的颜面?”

钟繇闻言,神色一凛,立刻躬身道:“陛下圣心独断,必有深谋远虑,臣不敢妄加揣测。”

刘协摆了摆手,目光扫过空旷寂寥的营地,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此处并无外人,钟卿,朕要听实话。直言无妨。”

钟繇抬起头,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少年天子。他敏锐地察觉到,陛下今日的眼神、气度,与往日那个深宫中惶恐不安的少年判若两人,那眼神深处竟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锐利与通透。他略一沉吟,心下一横,决定坦诚以对。

“陛下既如此说,臣便斗胆直言。”钟繇的声音低沉而清晰,“陛下,恕臣直言,如今天下崩乱之势,早已非桓灵先帝时可比。董卓、李傕、郭汜之辈,其凶悖残暴,远超昔年梁冀、霍光。外州牧守,拥兵自重,名为汉臣,实怀异志者,十有**。陛下欲存社稷,延汉祚,确已不能再依常理、循旧例。当此非常之时,唯自强方可图存。陛下弃虚名而求实利,乃是……明智之举。”

刘协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

待钟繇说完,他缓缓接口,语气冷冽如秋霜:“钟卿的意思是,如今这天下,看似尊奉天子,实则早已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与那春秋乱世一般无二了。朕这个天子,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块可借之以号令天下的‘招牌’,有用则迎之,无用则……弃之,甚至毁之,是么?”

钟繇心中一凛,天子此言,可谓一针见血。他深深一揖:“陛下……明察秋毫。情势……确是如此。”

片刻后,钟繇似乎想缓和一下这过于沉重的气氛,亦或是真的心存一丝希望,他再次开口,声音缓和了些许:“然则,陛下也不必过于悲观。天下州牧,也未必全然心怀叵测。或有一二心向汉室,可为外援者。”

“哦?”刘协目光微动,“卿所指何人?”

钟繇略加思索,谨慎地提出了一个名字:“臣以为,荆州牧刘表,刘景升,或可引为奥援。”

“刘表?”刘协沉吟道,刘邦的记忆与刘协的知识迅速交融,浮现出关于此人的信息:汉室宗亲,单骑入荆州,平定宗贼,抚定一方,号称“八俊”之一,治下荆州相对安定富庶。

“正是。”钟繇分析道,“刘景升乃鲁恭王之后,正宗宗室,名望素着。其据有荆襄之地,带甲十余万,粮草丰足,境内晏然,士民归附。其人虽无逐鹿中原之锐气,然保境安民,尊奉朝廷之心,或尚未泯。若陛下能东出关中,遣使宣慰,示以恩信,或可得其资助,得一安身立命之所,徐图后举。”

刘协听完,未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刘景升……朕记下了。”

他心中却如明镜一般,钟繇未提近在河内、对朝廷素有善意的张杨,反而远指荆州刘表,这其中既有对张杨实力有限的考量,恐怕也暗藏着士人对于刘表这等“清流名士”的天然亲近与信任。看来这“大汉忠臣”一系,也并非铁板一块,同样是山头林立。

对于刘表,刘协心里则不以为然,乱世之中,血脉与名声,远不如刀兵与粮草可靠。刘表或许可作一步闲棋,但绝非可倚仗之栋梁。更何况他已知悉后世脉络,刘表此人本身在荆州就算不上什么一言九鼎,迎奉天子也不会多么用心,他更想要的,恐怕也是借助天子名声来加强他在荆州的权势。

不过既然提到刘表,刘协又想到一人,同样被封为地方州牧的宗亲——刘焉。

喜欢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请大家收藏:()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