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56章 失败就是成功

得知有可能找到张苍和欧冶子渊来大学任职,公孙尼子震惊不已,直欲立刻让贤。

“只是有可能,大概在一两年之内,我能设法把两位先生送到这面来,如果运气好,寺工的一干大匠也可能来很多……不过大学管理仍然是很繁杂的事儿,公孙先生有经验,还是希望您能够承担下来。”

这种可能性到底从哪里来,公孙尼子也不去细问。毕竟,扶苏和蒙恬都已经来到学校了,同样的事儿,能做两次就能做很多次。

学校相关的事儿,也就是打打招呼,让相关人心里有个数。实际情况如何,还要看未来发展。

张诚想搞另外两件事。

在博物架上,张诚找到那块雪白的高岭土瓷石,根据上面的标签,找到发现这块石头的人,让他带着一小队人去找到发现这块石头的现场,开凿下一车石头。带回张村。

请石匠将两块花岗岩打制成磨盘和碾子,在磨盘上雕琢出放射性的沟槽,雕出孔洞,制作了一个连接碾子和磨盘的木轴,用一匹老马拉动这个磨盘,碌碡就磨盘上转动起来。

把瓷石在磨盘上碾碎,一遍一遍碾压,最后碾成极细的粉末,用笤帚扫下来过筛,筛成极细的粉末。调水成为泥巴。又把长石、石灰石之类的白石头一样碾碎,调和成泥浆。张诚带着几个学生在自己家里制作了一个用脚踩踏的陶轮,用这块瓷石泥胚就开始拉坯。赵杏儿看得有趣,不知道丈夫又在搞什么。

“你还真是喜欢玩泥巴。”赵杏儿说。张诚从小就喜欢玩泥巴,这才有了泥叫儿这东西,张家也因此发达。没想到这么大了,居然还在玩泥巴、

“嗯,我在东北玩泥巴,虽然东北不大……”张诚哼着前世听的一首歌。

赵杏儿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歌,但是看他玩的开心,也就由他去了。

拉坯这事儿,看起来简单,真正上手操作却并不容易,张诚忙活一整天,并没有如愿做成自己熟悉的盘子碗杯子,只剩下一些歪歪扭扭的泥胚。只好揉成泥团再重复。

“就还得再练啊!”张诚叹息。三天时间,才有第一批像点样的泥碗泥盘之类的出来。张诚等这些泥胚晾干后,又调和了作为釉料的泥浆,把这些泥碗一件一件拿去浸釉。赵杏儿全程记录张诚的操作。

再之后,张诚去村里的陶窑定制了一批圆筒形的盒子,烧制好后回来,把自己的泥胚一个个放到这些匣钵里。在陶窑专门重搭了一口馒头窑,用焦炭开始烧。烧多久,张诚心里完全没有数,就说:炉火不停,先烧个三天吧!把这里交给窑工,就回去继续睡觉了。

三天后,这孔窑停火,又隔了两天,确定温度完全降下来,张诚去开窑。打开匣钵之后,看到的几乎是一堆残品。

温度过高,烧制时间过长,所以这一窑算是烧废了。好多件都已经出现表面的龟裂,釉面不匀、釉面大量流淌沉在碗底,碗口只有非常稀薄的一点。颜色也非常不均匀,摔破一个,碗茬倒还是白森森的。

“烧废了?”赵杏儿有点遗憾的说。张诚却很开心,拿一个瓷盘过来和陶碗对撞,陶碗粉碎而瓷碗却连茬口都没有。

“成了!”

“成了?”

“把方法总结一下,材料多实验,烧制的时间缩短几次试试,火的温度也降一些,不行可以用木柴代替一些焦炭,反复尝试,对比每次成品的效果,找到最优的方案就行。”张诚对跟自己尝试烧窑的几个弟子交代。

高温瓷。

高温瓷说穿了就是两个关键——材料和温度。基本上自己算是找到了瓷石,也能够实现高温瓷烧制的最高温度,这接下来只要测试恰当的温度,和材料配方就可以了。

“我家出钱,负责这个新窑厂的建设和实验阶段的所有费用。”张诚对赵杏儿说。听到这话,赵杏儿就知道,家里又要多一个财源了。

“让许负参与到这个试验里,研究怎么来观察温度!”张诚再交代一番。观察窑火和烧炼温度这事儿,方士有一些经验。

陶瓷这事儿就这么草草开个头。至于玻璃,更简单。张诚在咸阳带回来一根长长的铜管。在磁窑里搭了一个反应炉,把之前炼钢淘汰下来的玻璃碎块放到里面烧制,玻璃融化成发光的溶液后,就拿着铜管,蘸一块玻璃浆,递给在旁边看着傻笑的蒙恬——“用力吹!”

蒙恬呆愣的看着张诚。

“让你吹!”张诚喝道。

蒙恬吹了一下。没反应。

“用力吹,像吹尿泡一样!”张诚说。

蒙恬用力吹下去,满脸憋得通红,玻璃开始出了一个小泡,慢慢真的鼓了起来。

“转这个管子,别让它歪掉!”张诚指了指旁边砖台上的一个铁板:“在那上面滚动,边吹边滚”。

蒙恬不明就里的继续吹,一边吹一边儿转动铜管。

看着玻璃慢慢膨大,张诚拿出一个铁剪刀,过去把玻璃剪断,又让人用镊子,几个人一起拉着这个玻璃瓶的口,拉拽出一个宽一点的瓶口,把玻璃瓶立在铁板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光焰慢慢的暗淡。张诚满意的看着这个七扁八不圆的玻璃瓶。

“什么情况?”蒙恬边揉腮帮子边要去摸这个玻璃瓶,被张诚快手拿手里的大镊子一敲,赶紧缩了手。

“烫死你!”张诚说。

过了能有一个时辰,张诚捅了捅蒙恬——“去摸摸看,凉了没?”蒙恬这次可没上当,“你咋不摸?”

张诚大胆的用手指尖碰了一下,还有一点温热,却不再烫手。于是拎过这个玻璃瓶,给蒙恬看:“好东西吧?”

“你管这叫好东西?”蒙恬看着这个明显是次品的瓶子。

“没做好是你手艺不行,但是东西算是做成了。如果有熟练工匠,一边吹一边拉,能做出各种造型。你看看,透明的!”

蒙恬接过瓶子在手里端详,却也觉得张诚说的好像有那么几分道理。

“你吹过了,知道是啥感觉,那就招募一些工匠来跟你学吹玻璃。找男的、身体强壮的,给最好的工钱,比照铁作坊大匠的身价给钱!最少签10年契约,好吃好喝供着,可以在张村安家,弄清楚玻璃是用啥东西烧出来的,然后研究怎么吹成各种形状!需要钱只管找赵杏儿支用,给你算这个玻璃工坊两成股子,说起来你都是赵杏儿的大哥了,也算我大舅子,一天就只知道喝酒拎个棍子在村子里闲逛,也没个正经营生!这个玻璃你能安身立命了,不比他老人家给你的俸禄少!”张诚低声絮絮叨叨。

“赶上大将军俸禄?”蒙恬有点狐疑,却觉得这个透明的瓶子很可能并非是俗物。

这件吹坏的次品,次日放在公孙尼子桌上,被公孙尼子收藏了,几年之后,这件玻璃器成为上郡博物馆的藏品,名为“第一件吹制玻璃”,永久收藏。

公孙尼子可比蒙恬脑子灵活,一眼就看出这件玻璃器的未来。

玻璃的未来还没看到,那个石磨却先流行了起来。张诚驱使着一头小毛驴在那个石磨磨面,麦子被碾压成粗面粉,虽然不管怎么吹都含有很多秕糠,但是比起麦粒儿还是更容易消化,张家领全村之先,吃上了黑面饼子。不久之后,张村就迎来了不少石匠,而张村附近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牲口集市,这个集市上当然也卖牛羊鸡鸭,但最出名的,却还是小毛驴。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