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60章 移民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60章 移民

作者:九指神盖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9 12:52: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几日后,扶苏正式称帝,年号复兴,民间有尊称其为“复兴帝”、“复兴皇帝”的。倒也寓意不错。

未央宫旁,建立了宗庙,始皇帝为高祖皇帝,二世胡亥为为灵帝、子婴为愍帝。

“乱而不损曰灵”,“逢乱世而无力回天曰愍”。

就巧妙的错过了和次序相关的问题。虽然始皇帝曾经说过,不要给皇帝上谥号,因为这是臣下评论君主、儿子评论父亲,是大逆。但是再逆的还能比得上胡亥了?用谥号给皇帝盖棺定论,是对皇帝的评价,也是天下对皇权的一个无力的制约。扶苏受到儒家影响更大一些。还是喜欢这一套的。

但是宗庙中的次序还是有一点混乱,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扶苏是始皇帝唯一的血脉,继承始皇帝的资格是没有问题的,在扶苏前面塞进去胡亥和子婴两个人,是历史事实,难以抹杀。但是扶苏既然是皇帝,也便无人敢于议论,直至很多年后,秦朝皇帝陆续登场,已经远远超过七世的局限,胡亥、子婴终于被请出宗庙,以始皇帝为高祖、扶苏为太祖的秦朝皇帝世系才终于看上去不那么古怪。

在韩信空军、曹参步兵、灌婴骑兵的威压之下,在荆楚内部被赵杏儿埋下去的钉子掌控之下,刘交、刘贾最终相继投降,被废去荆王、楚王,迁入长安城的里坊,在皇帝的看管之下,过起了软禁的生活。刘贾更因为战争罪行,被送入战犯管理所,和抗拒改造的刘邦旧臣们一起接受锻炼和改造。

战犯管理所对战争罪犯的管理还是很有章法的,饮食清洁、劳逸结合、学习内容丰富、劳动强度合理,本着让所有战争罪犯出狱后能够自食其力的教育目的,改造内容安排的极为绵密。当然怎么说都算不上虐待,但是对心灵的煎熬却犹有过之。

而战犯管理所的战犯最终被释放的以后,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他们的平均寿命竟然超过那些早早进入社会的同行。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已经被整个社会所遗忘,只留下只言片语的段子,成为这个大时代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北方诸王中,张敖投降被废为庶人。和鲁元公主迁居长安,鲁元公主作为刘邦的后裔,成为多年中唯一每年拜谒刘邦和吕皇后的人。

刘邦的那些未成年子女,都被改姓,在适合的年龄送入学校。廷尉掌控下的社会管理系统有效的把这些孩子和刘邦故旧分隔开来,很多人就此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姓刘,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曾经成为帝国的皇帝。

汉,只是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一段碎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刘邦的发小卢绾,不舍燕王称号,又无力应对韩信灌婴的军事威逼,带着财宝和随从远遁北方,投降了冒顿单于,成为匈奴的一部分。

长江以北的五大诸侯烟消云散,中原地带的郡县更是早早归附,扶苏收复了秦始皇时代大半疆土、清洗掉了汉的痕迹。这个皇帝才开始有一点名正言顺。

赵杏儿入朝为计相。张苍升迁为右丞相,之前的萧何被朝廷启用成为左丞相,虽然职位次序降了两位,但是好歹算是在新朝廷中占据了一个高位,算是新朝和汉势力的一个妥协。

参加白马之盟的大部分人被送去国史馆,领一份数百石的俸禄。在城北区有一个专门给这些前朝勋臣的里坊住宅区,这个住宅区左右都是军营,百十号勋贵在大秦虎狼之师的看护下,过起了安全安定的生活。当然,因为在国史馆要不断回忆历史,当年起兵的烂事不断被翻腾起来,这些被朝廷养起来的前朝余孽,自己也内部纠纷不断,再也成不了气候。

不过陈平在国史馆没有呆多久,就被计相一纸调令,调入新建立的财政部,成为了一名“舍人”。职级不高、俸禄不多,但是有了一份在朝廷中工作的正式身份,也算融入了新朝廷之中。不过此时的陈平,和扶苏有好大一段距离,再难以“谋士”的身份参与军国大事。

新皇扶苏的第一任计相赵杏儿是个女流之辈。这种事儿换寻常时代,难免引起争议。但是这是新皇上台,朝廷初定,朝中势力的瓜分全在皇帝一念之间。赵杏儿又得到了帝国右丞相张苍、太尉蒙恬、中尉韩信三大巨头的鼎力支持,内有皇帝、外有三公的力挺,谁还敢对女人当官提出半分质疑?

赵杏儿力主建立的财政部,更是大量使用了原长城大学商学院的高材生,几乎脱离了秦汉制度,搞起一套全新的财务审计、税收处理、资源调拨制度,没多久,这个新生的财政部就以其专业性和高效率,为帝国带来勃勃生机。也让长安、关中、黄河流域、乃至齐楚等地的仓廪丰足,让皇帝有余力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赵杏儿以九卿之位,却赢得了朝廷上相当大的发言权。

夫妻两侯,也成为大秦朝堂上的一个异数。

韩信以中尉之职,兼任镇军大将军,领十万军马、中军营设在陈县,震慑淮泗一带。压制了全天下最不稳定的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一年七月,上郡高奴县张村,爵号巩侯的张诚召集全村二十万工匠平民,开大会,宣布张村的将实现第一次在国内的产业迁移。分出第一批五万人前往河南地的雒阳,建设全新的工业中心。所有报名迁往洛阳的工匠平民。在当前的职级上,最少加一级。诚记、许记为所有迁居工匠平民提供安家补贴和多项奖励。奖励优厚,让一些人动心。但是习惯了张村气氛的一些人抗拒迁居。

张诚倒是不强求,只是通报了所有人。迁往天下各工业中心,是张村未来大势所趋。张村最后保留下来的人口不会超过6万人。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工业中心始终欢迎来自张村的工匠和平民前来就职。但是随着工业中心的发展,越晚抵达的人,得到的补贴也会越少,机会总是留给最先响应的人。

第一批五万人,以家庭为单位,推着新款的独轮车,四车一行,从上郡高奴县张村出发,沿着始皇帝时期修筑的直道,千里行进,前往洛阳。

小车上装载着一个个家庭的财产、食物、沿途的用品,车顶覆盖了橡胶布、油布,一个个家庭就这样开始了又一次远行。

独轮车队的后面,是牛马辎重、成群的猪羊。公羊的身侧还挂着养鸡的笼子……张村的产业庞大、张村的需求丰富,竟是连牲畜也要举家迁徙。

这个车队的最前方,是载重的卡车、蒸汽车,装载着各种重型设备,蒸汽喷气,如怪兽一样,大地震颤。

每天固定行进60里,1600里的路程,这支队伍足足走了一个月。

而产业工人的严格纪律和组织能力、步履的整齐、携带物资的丰富、这一支“流民”大军的风貌,让天下皆惊!

甚至蒙恬这样的大将军,看到直道上这一支沉默、自信、坚定的居民队伍,都心生肃然。

新秦中分出了2000名女工为主的移民队伍,跟在张村移民队伍的身后,赵芃亲自带队,远远望着前方的队伍和队伍中骑乘骏马的张诚。

在新的洛阳工业中心,也有一个巨大的纺织联合体的规划,以这两千人为核心骨干,收拢中原地区的女工,赵芃也要开始自己温暖大秦的事业。

第五卷《覆汉》终,第六卷《复秦》明日连载。

喜欢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请大家收藏:()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