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乱世边军一小卒 > 第376章 攘外必先安内

乱世边军一小卒 第376章 攘外必先安内

作者:上岸不吃鱼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02 22:24:41 来源:抖音小说网

京城,太极殿。

新登基的太子胤昭,此刻却丝毫感受不到君临天下的快意。

龙椅冰冷,殿宇空旷,奏折堆积如山,几乎每一封都是坏消息。

晋王胤曦的“靖难”大军已膨胀至八万余人,如同滚雪球般壮大。

虽未直接进攻京城,却已控制了京畿北边的大片区域。

特别是占据了孟津渡口,直接切断了通往京城的主要粮道,使得京城粮价飞涨,人心浮动。

李成化和杨定国的进军依旧迟缓,与晋王军主力若即若离。

几次接触战都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反而折损了些兵马。

御史的奏折中隐晦地透出两位将领的犹豫和部下士气的不振。

更让他揪心的是北方!

北狄左贤王攻势如潮,燕云之地连连告急,幽州已是孤城一座,岌岌可危!

无数请求援兵和请求粮草的急报被顾鼎铭和陆秉钧等人压下。

胤昭却心知肚明,幽州若被攻下,北狄鞑子铁骑便能长驱直入中原。

他即便赢了晋王,但还要得面对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不得已,他只能采用顾鼎铭的建议:攘外必先安内。

鞑子那边,希望借助和谈,先以财帛满足鞑子的虎狼贪欲,甚至不惜割让土地来换取鞑子的停战。

等收拾完对他皇位威胁最大的晋王之后,再组织大军对付鞑子。

同样是面对十万鞑子铁骑,朔州那边却比燕云那边好很多。

虽然赵暮云死了,但他手下的兵马目前还能将边关守住!

可惜,大胤边关要是多几个像赵暮云这样的良将,还怎么会让他如此头疼?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胤昭将又一封来自前线的求援奏折狠狠摔在地上。

他脸色铁青,眼中布满了血丝和狂躁:

“李成化、杨定国拥有精锐数万,为何还不能击破晋王叛军?”

“北狄蛮夷又如何能如此猖獗?”

曹淳风、顾鼎铭、陆秉均、崔开济侍立在下,交换了一个眼神。

曹淳风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息怒。李、杨二人或恐是畏敌不前,亦或是…心存观望。”

他刻意顿了顿,留下想象空间,“当务之急,是需派一得力心腹之人,前往监军,督促进战,并…以防不测。”

崔开济也附和道:

“曹公公所言极是。幽州虽鞑子围城,却只是贪图财物,迫在眉睫的心腹之患乃晋王。”

“苏尚书和鸿胪寺卿向来与北狄多有交涉,定能促成和谈。”

“当务之急是尽快剿灭晋王,届时整合大军北上,必能驱逐狄虏,收复失地。”

“当前还需隐忍,严令幽州等城死守。”

胤昭眼神阴狠看着御阶下的几位重臣,喘着粗气。

他也知二人所言是当前唯一的选择,但那种无力感和被逼迫的愤怒几乎让他发狂。

他猛地看向曹淳风:“监军之人…你看谁合适?”

曹淳风眼中精光一闪,躬身道:“老奴愿为陛下分忧,亲往军中一行!必督促李、杨二人尽快与晋王决战,并替陛下…看好他们。”

他特意加重了“看好”二字。

胤昭见曹淳风主动请缨,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立刻准奏:

“好!就由曹卿前往!赐你天子剑,有临机专断之权,若有人胆敢阳奉阴违,畏战不前,可先斩后奏!”

“老奴,领旨!”

曹淳风深深一拜,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掌控军队,这才是真正的权力所在。

“陛下,臣以为,还需令河东节度使裴伦和关内节度使田遵,率军封住晋王后路,隔断晋王与晋阳的联系。”

“另外,擢升西京留守张忠芳为中郎将,必须守住西京和潼关,绝不能让李金刚的叛军占了西京。”

陆秉均心忧西京局势。

可是,没了京师五营,没了关内道、陇右道、剑南道、河东道四处兵马,张忠芳兵力不到一万,不知守不守得住。

“准奏!”

胤昭挥了挥手,匆匆离开,直奔后宫。

压力需要宣泄。

而萧贵妃那令人流连忘返的身子是最好的发泄对象。

……

孟津渡口

晋王胤曦大营。

晋王的心情同样复杂。

靖难大军势头良好,投奔者众。

投奔者多为在太子那里不得志的官员,自然也不乏一些投机者。

但李成化、杨定国率领的京师五营毕竟是大胤的精锐,在经历了西京战场之后,这些骄兵的血性似乎被唤醒了。

京师五营就像一块硬骨头横亘在前,迟迟无法吞下,也延缓了他进军京城的步伐。

更让他烦忧的是北狄入侵。

他打的是“靖难”旗号,若坐视鞑子荼毒江山,于大义有亏,且朔州那边胤瑶还在那里!

“王爷,最新战报,朔州镇狄堡守军血战五日,暂退鞑子先锋,但伤亡过半,形势危急。”

“蔚州和银州也遭受鞑子攻击,不过暂时安然无恙。”

“只是燕云那边,就不容乐观了,鞑子的左路军十万人已经突破燕山的各个关卡,围住了幽州。”

左右呈上密报。

晋王眉头紧锁:“没想到赵暮云的兵马,还真能打。”

“只可惜朔州需要防守,不然有这只军队在,我们早就进了京城。”

“王爷,赵暮云的兵马在朔州挡住鞑子大军,保住晋阳,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谋士忙补充道,“因此我们得加快进京的步伐,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据细作密报,太子已经派出使团北上,准备和北狄鞑子的左贤王和谈,割地求荣。”

“为了皇位,居然对鞑子卑躬屈膝,丢尽大胤的脸!”胤曦一听,顿时怒了。

谋士急忙劝道:

“王爷勿要动怒,太子越是这么做,就对我们越有利,更多的有识之士将站在我们这边。”

“朔州的边军,也会在郡主的影响下,站在我们这一边。”

晋王闻言神色稍缓,沉吟片刻:“这个是自然,我们有父皇血诏,而且与鞑子是势不两立,天下有识之士会拥护我们。”

“不过,也不能让鞑子如此猖獗,也不能让太子轻易调动北方边军…”

“或许,该让天下人更清楚地看看,是谁在真正守护这个国家,而谁又在为一己私利,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他立刻下令:“起草檄文!公告天下!”

“痛斥太子胤昭为一己权位,勾结北狄,引狼入室,致使边关糜烂,百姓流离!”

“言其囚禁父皇,倒行逆施,已不配为君!”

“本王奉诏靖难,不仅要清君侧,更要驱除鞑虏,恢复河山!”

一篇文辞犀利、极富煽动性的檄文迅速从晋王大营发出,飞传天下。

文中虽多有夸大甚至栽赃之处,但太子不顾鞑子入侵,执意内乱却是事实。

一时间,天下舆论对太子更加不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