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落土的星星 > 第四十七章 田埂上的商量

落土的星星 第四十七章 田埂上的商量

作者:骏青追日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27 07:26:1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周末的晨光刚漫过玉米地,楚运欢就揣着志愿表往家赶。帆布书包里的纸张被他按得平平整整,“博川师范学院”几个字隔着布都能摸到轮廓——这是他要和父亲商量的大事,容不得半点褶皱。

院门口的磨盘还沾着上次碾玉米的残渣,楚运欢蹲下来,用袖子仔细擦了擦,才把志愿表铺在上面。阳光落在纸页上,把“物理教育专业”和“乡村教育定向培养计划”照得清清楚楚。父亲拄着拐杖从屋里出来,军绿色的旧棉袄被风吹得鼓起来,看见磨盘上的表格,脚步都放轻了。

“这就是你说的志愿表?”父亲蹲在磨盘旁,粗糙的手指轻轻划过“师范学院”四个字,像在摸刚成熟的玉米穗。他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土,却没敢碰表格里的字迹,怕把纸弄脏,“我不懂啥专业,但听李老师说,当老师能教人知识,就像当年你爷爷教人种地。”

楚运欢点点头,指着“定向培养”那栏:“毕业之后能回县里的乡镇中学教书,离家里近,我还能帮您干农活、照顾您的腿。”他想起吴文娇说的免学费政策,赶紧补充,“而且这个专业免学费,每个月还有补贴,不用您再借钱供我。”

父亲的眼睛突然亮了,拐杖头在磨盘边轻轻敲着:“免学费?那可太好了!你爷爷当年想让我去读私塾,就是因为没钱才没去成。”他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你要是能回县里教书,我去学校给你送菜都方便——咱家种的白菜、萝卜,比食堂的新鲜。”

磨盘旁的老黄牛“哞”地叫了一声,像是在附和。楚运欢看着父亲的笑容,突然觉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之前还担心父亲会觉得师范“没出息”,现在看来,能教书育人、能常回家,对父亲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还想把咱们家的省力犁改进一下,”楚运欢摸着磨盘上的纹路,“用物理里的受力分析,让犁头更省力,到时候教给村里人种地,大家都能轻松些。”父亲的眼睛更亮了,拄着拐杖站起来,往屋里走:“我去给你拿去年的玉米种,你要是考上了,咱就用新犁种这茬种子!”

两人正说着,院外传来“笃笃”的拐杖声——张大山背着个蛇皮袋路过,里面装着刚从地里摘的黄瓜。他看见磨盘上的志愿表,脚步顿了顿,旱烟杆在鞋底磕了磕,把烟灰抖在地上:“博川师范?巧了,我家二小子就在那读农学。”

楚运欢和父亲都有些惊讶,张大山居然会主动搭话,还提起了自己的儿子。他走到磨盘旁蹲下来,手指点着“定向培养”的字样:“这个好,毕业包分配,比在外面瞎闯强。我家二小子说,他们学校的实践基地就在农村,能学真本事。”

他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信封,递到楚运欢面前:“这是村里给优秀学生的补助,五百块,拿着买资料。”信封上还印着村委会的红章,边角被磨得发毛,显然是早就准备好的。

楚运欢愣住了,手里的信封沉甸甸的。他想起以前张大山总说“农村娃读师范没出息”,现在却主动给补助,还帮着分析专业,心里突然暖暖的。“张叔,这钱我不能要,”他把信封推回去,“学校有补贴,我够用了。”

张大山却把信封又塞了回来,语气带着点强硬:“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这是村里的心意,不是我个人的。你要是能考上,将来回村里教孩子、帮大家改进农具,比啥都强。”他的耳朵有点红,目光落在志愿表上,“我家二小子说,博川师范的老师都很实在,你去了要好好学,别给咱村丢脸。”

楚运欢攥着信封,指尖传来纸张的粗糙感。他看着张大山背着蛇皮袋远去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曾经总嘲讽他的村长,其实比谁都希望村里能出个有文化的人——就像地里的玉米,虽然平时看着不起眼,却在默默为收成努力。

中午吃饭时,父亲把信封里的钱拿出来,仔细数了两遍,又放回信封里,塞进楚运欢的书包:“这钱你拿着,买些复习资料,或者给你自己买件新衣服。”他往楚运欢碗里夹了块炖土豆,“你张叔虽然嘴硬,却是个实在人,以后你要记得感谢他。”

下午,楚运欢跟着父亲去玉米地除草。父亲拄着拐杖在田埂上走,楚运欢蹲在地里,手里的锄头轻轻划开泥土,把杂草连根拔起。“你看这玉米,”父亲指着长势喜人的庄稼,“只要根扎得深,再遇到风雨也不怕。你去读师范,也要把根扎在农村,别忘了自己是从哪来的。”

楚运欢点点头,手里的锄头顿了顿——父亲的话像颗种子,突然落在他心里。他想起吴文娇说的“出息不是用学校名字衡量的”,想起张大山说的“回村教孩子”,突然明白,自己选择师范,不只是为了稳定、为了照顾父亲,更是为了把从农村学到的知识,再带回农村。

夜里躺在炕上,楚运欢望着房梁上悬挂的玉米串。金黄的穗子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一串串挂在天上的星星。他想起刚复读时的迷茫,想起摔单词本时的绝望,想起互助小组一起编口诀的笑声,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走出去不是为了逃离土地,而是要带着知识回来——就像父亲种玉米,春天把种子撒出去,秋天再把果实收回来,土地才能越种越肥,希望才能越传越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落土的星星请大家收藏:()落土的星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从书包里掏出志愿表,借着月光又看了一遍。“博川师范学院”几个字在夜里仿佛有了温度,“物理教育”和“定向培养”不再只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他未来要走的路、要担的责任。楚运欢把张大山给的信封放在志愿表上,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有父亲的支持,有张大山的转变,有互助小组的约定,这条回农村教书的路,他走得坚定又踏实。

第二天早上,楚运欢把志愿表和信封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父亲送他到村口,手里还攥着个布包:“这里面是煮好的玉米,你路上吃。”他看着楚运欢的背影,突然喊了一声,“要是在学校遇到困难,就给家里打电话,别自己扛着!”

楚运欢回头挥了挥手,眼眶有些发热。路过张大山家时,他看见村长正在院子里编竹筐,便停下来:“张叔,谢谢您的补助,我会好好复习的。”张大山抬起头,嘴角往上翘了翘,却没说话,只是往他手里塞了个刚摘的黄瓜:“路上解渴。”

走到镇上的车站,楚运欢掏出父亲给的玉米,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在舌尖散开。他摸了摸书包里的志愿表和信封,突然觉得,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物件,都是他前行的力量——磨盘上的商量、田埂上的对话、父亲的期盼、村长的转变,都像一颗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终将长成能为农村遮风挡雨的大树。

回到学校,楚运欢把张大山给的补助和吴文娇、王磊他们分享。“张叔居然给你钱了?”王磊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之前他还说你读师范没出息呢!”吴文娇却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他会改变的,农村人都实在,嘴上不说,心里都盼着孩子好。”

楚运欢把钱交给李老师,想让她帮忙存着买资料。李老师却把钱还给他:“你自己拿着,买点你需要的东西。张村长的心意,你要记在心里,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村里。”她指着楚运欢的志愿表,“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带着知识回来,让更多农村孩子有机会走出去,再带着知识回来。”

楚运欢点点头,把钱放进书包最里层。他翻开志愿表,在“博川师范学院”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磨盘,旁边写着:“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窗外的阳光正好,老槐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像在为他的决定鼓掌。

他知道,田埂上的商量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会带着父亲的期望、张大山的支持、互助小组的约定,在博川师范的校园里好好学习,将来回农村教书,把“农具物理”教给更多孩子,把省力犁的技术传给更多农户,让知识的种子在田埂上发芽、生长,直到长成一片充满希望的庄稼地。

晚自习时,楚运欢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日记本上:“以前觉得农村是我的枷锁,后来觉得是我的根,现在才明白,农村是我要守护的土地。我要当一名农村物理老师,用知识让土地更肥沃,让梦想更明亮。”他在旁边画了颗玉米,玉米顶端顶着颗星星,星星下面写着“博川师范,我来了!”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日记本上,把字迹照得清清楚楚。楚运欢合上本子,心里充满了期待——他仿佛已经看到,几年后自己站在乡镇中学的讲台上,用拖拉机模型讲压强,用犁头讲力学,台下的孩子们眼里闪着光,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对知识充满渴望。而父亲和张大山,正坐在教室后排,笑着看着他,像看着田埂上茁壮成长的玉米。

喜欢落土的星星请大家收藏:()落土的星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