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 > 第187章 诸葛诞子

诸葛亮接到旨意后,尽管心中疑惑重重,但也不敢怠慢。他迅速安排了军中事务,将指挥权临时交给了姜维,并嘱咐他维持边境的稳定,做好持续对抗魏军的准备工作。随后,他便带着少数亲卫,快马加鞭赶回成都。

数日疾行之后,诸葛亮终于返回成都。他未有片刻休息,便直奔皇宫,想要了解究竟是何紧急事态需要自己即刻回朝。然而,当他步入皇宫,见到刘禅时,却发现气氛与往常并无二致,反而透着几分喜气。

“丞相归来,成都安然无恙。”刘禅见诸葛亮急忙回朝,笑着安抚他。

诸葛亮心中的石头虽然落地,但仍然有些不悦,问道:“陛下,既然朝中无事,何以急于召臣回宫?”

刘禅笑而不语,示意身边的侍者抱来一物。只见侍者恭敬地呈上一个精美绝伦的锦缎襁褓,内中躺着一个熟睡的婴儿。

“这是?”诸葛亮隐约猜到了几分,但还不敢确定。

“丞相,恭喜了。这是您的长子诸葛瞻,不久前方才出世。朕知道丞相家事繁忙,特召丞相回宫,原是想亲自为您道喜。正好丞相夫人进宫与母后闲谈,却是抱来与相父看看。”刘禅解释道。

诸葛亮听罢,一时间愣在了原地。他年过半百,确实期盼家中添丁多时,但未想到会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传来喜讯。对于儿子的诞生,他自然喜出望外,但一想到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喜事而耽误了北伐的大计,他的内心不免五味杂陈。

“陛下,臣感激涕零。然而,北伐之事迫在眉睫,臣不得不考虑如何平衡家国。”诸葛亮沉吟了片刻,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只差没有训斥刘禅了。

刘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走到诸葛亮身边,低声道:“丞相,国家大事固然重要,但丞相家中添丁也是大喜。朕未能事先通知丞相,以致影响北伐大计,实属不该。丞相若有何想法,尽管提,朕必全力支持。”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缓缓开口:“陛下,臣认为家国同重。如今臣得此喜事,心绪万千,恐怕难以即刻再赴前线。臣需稍作调整,待安顿好家务,才能无忧北伐。”

刘禅点头表示理解,又道:“丞相,您劳苦功高,为国家鞠躬尽瘁,朕决定赐予丞相一些田地宅邸,作为抚养之用。此外,关于北伐之事,丞相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时机再行出征,不必过于急躁。”

诸葛亮对此表示感谢,但他心中明白,时间的流逝对于蜀汉来说极为不利,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影响战局。他决定在家中短暂停留后,尽快返回军中,继续筹备北伐事宜。

回到家中,诸葛亮抱着诸葛瞻,满心欢喜的同时,却又不禁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几分。他知道,作为一名父亲,他要为这个新生生命负责;作为一名蜀汉的丞相,他更要为整个国家的未来负责。

在这段难得的亲子时光中,诸葛亮细心照料诸葛瞻,同时也没有忽略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通过信使与姜维保持联系,时刻了解前线的情况,并远程指导军中事务。

不久后,安置好家中事务,交代了朝廷中的相关工作,诸葛亮便准备再次启程前往前线。

只是还没启程,便收到孟获来信。

诸葛亮看着眼前“丞相亲启”的信封,有些出神,他前脚刚走,后脚孟获就写信来了,当真是巧了。

诸葛亮拆开信件,只见里面写着,

禀丞相:

连年大战,如今兵虽至潼关,但军中粮草告急,加之冬季将至,未免军士受苦,百姓遭难,还望丞相禀明陛下,暂且休兵,休养生息,如今我蜀汉幅员辽阔,只要善加治理,则时间在我,望丞相三思。

如今前线魏军败退,加之有马超、赵云将军镇守,已是无忧,孤已南行,丞相勿念。

孟获呈上。

诸葛亮看完信一时无语。

他心中明白,孟获所言非虚。连年征战的确让蜀汉的国力消耗巨大,粮草补给也面临极大的困难。而冬季的确是个不适合出兵的季节,若是强行出征,恐怕会影响到士兵的健康和战斗力,更不用提可能会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诸葛亮深深吸了口气,决定暂时接受孟获的建议,上奏刘禅暂时休兵养民,以待来年春天再议北伐之策。

他立刻着手准备,一方面派遣信使快马加鞭赶往成都,向刘禅上报情况;另一方面,他又写了几封书信给马超、赵云等将领,告知他们目前的决策,并嘱咐他们加强边防,严密监视魏军的动向,同时做好冬季的防备工作。

随后,诸葛亮决定利用这段休战的时间,好好规划和整顿国内政务,加强民生建设,储备充足的粮草,为来年的北伐做好充分的准备。他还计划对军队进行整编和训练,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效率。

在处理完紧急军务后,诸葛亮才有时间回到家中,陪伴在妻子黄承儿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诸葛瞻身边。看着怀中的诸葛瞻,他心中充满了对战乱世界的柔软以及对家人的愧疚。他深知自己身负国家重任,常常无法给予家人足够的陪伴,但黄承儿总是理解和支持他,这让他感激不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日复一日,诸葛亮在繁忙的军务与政务中努力寻找平衡,尽管身体逐渐感到不堪重负,但他的精神却异常坚定。每每夜深人静之时,他总会思考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如何在保证民众生计的同时,筹备下一次的北伐,以实现先帝刘备的遗愿,恢复汉室的辉煌。

而远在潼关的孟获,见诸葛亮走后,掐指一算,便知道蜀汉今年没有啥大事,虽然不知道诸葛亮这时闹啥,但想来肯定不是大事。

孟获这一闲下来便开始整幺蛾子,虽然打仗的时候他也挺闲的,但架不住大家忙啊,没人陪他一起整事情。

这不,他在汉朝土地上找不着辣椒,但又想念得紧,于是就开始捣鼓起来,辣椒没有,他便让人找来花椒、姜、大蒜凑数,然后又是邀请众将一起吃火锅。

他倒是吃这些辛辣食物不要紧,可就吓坏了众将。

阿会喃一直是孟获麾下的勇将,性格直率且有些粗犷。这晚,在孟获的热情邀请下,他来到了火锅炉边,对于这种新奇的食物,他显得既好奇又兴奋。

火锅的香气扑鼻而来,锅中的汤汁翻滚着,周遭散发着令人垂涎的辣味。阿会喃的眼睛随着锅中的气泡而放光,他的食指已然开始躁动不安。孟获见状,笑着招呼他:“来,尝尝这绝妙的滋味!”

阿会喃迫不及待地伸出长柄勺,舀起一大碗满载花椒、姜、大蒜的火锅汤底,热情地吹了吹凉便大口大口地品尝起来。那麻辣的味道立即在他的口腔里爆炸开来,辣椒的刺激让他的眼泪和鼻涕同时涌出。

“怎么样?是不是很过瘾?”孟获大笑问道。

但阿会喃的表情却逐渐由兴奋转为惊恐,那强烈的辣感让他觉得不仅仅是味蕾的燃烧,更像是中毒的症状。他心中惊惶,加之平日里听闻孟获喜怒无常,便开始怀疑这是不是被下了毒的征兆。

“主公,这火锅里面…是否有别的添加?”阿会喃试图探出头绪,声音已经开始颤抖。

孟获一时没有理解阿会喃的言外之意,随口应答:“无非是些辣椒与香料,怎么了?”

阿会喃的心更加沉了下去,误以为孟获故意隐瞒,心想自己这次恐怕难逃一死。在极端的恐惧之下,他突然跪地求饶,声音中带着哭腔:“主公,若是我有所冒犯,还请明示!何至于此,用毒来夺我性命啊!”

场面顿时变得尴尬而紧张。周围的将领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震惊地看着这一幕。孟获皱了皱眉,放下筷子,急忙上前扶起阿会喃:“你这是做什么?何来毒药之说?”

经过一番解释,众人终于明白原来只是一场由过度辣味引发的误会。

众人皆是哈哈哈大笑,把阿会喃整得越发尴尬,但他的率直和幽默的性格使得他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并重新加入了享受美食的行列。

尽管经历了这样的波折,但这次聚餐倒也让众人之间的氛围更加轻松。他们一边享受着辛辣的火锅,一边畅谈着战事和生活琐事,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紧密。

“孤明日准备离开潼关,回南中去了。”冷不丁的,孟获冒出来一句话,众将听了皆是一愣,原本火热的气氛一下便冷了下来。

还是阿会喃率先发问:“大王回南中,这魏国不打了?”

“不打了,你看看这个。”孟获放下筷子,随手将一个军报递了过去。

“军中粮草不足两月?”阿会喃看了军报后倒吸一口冷气。

随着阿会喃的声音落下,帐内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他递出的军报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波澜。

众将围绕着军报,看着上面记录的粮草储备情况。报告显示,尽管孟获和蜀汉的军队勇猛无比,但长时间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粮草,眼下军中的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撑两个月。这意味着如果继续攻打魏国,不用等敌人反击,他们自己就会面临饥饿的困境。

阿会喃拿着军报,眼神凝重,他虽然以直率和豪爽着称,但对于战略资源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清楚地知道,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持,再精锐的军队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战力。

“粮草乃行军之本,如今缺乏至此,确实需要重新考量我们的战事策略。” 阿会喃低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孟获环顾四周,他的视线在每一张面孔上稍作停留,然后沉声说道:“诸位跟随我孟获征战沙场,我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生死,我本不愿半途而废,但是战争非同儿戏,若无充分的准备,盲目进攻只会让将士们陷入危险。”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一个年轻的将领忍不住问道。

孟获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暂时退兵,回南中。休养生息,同时加强后勤补给线,确保我们有能力持续作战。”

听到孟获的决定,虽然心中多有不甘,但众将也都明白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选择。阿会喃更是清楚,只有保全实力,来日才能有所作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王明鉴!” 阿会喃率先表态支持,“末将愿随大王回南中,共谋大业!”

其他将领见状,也都纷纷表示支持孟获的决定。一时间,尽管气氛略显沉重,但一种坚定的信念在营帐中形成。

孟获点点头,满意于部下的支持与理解,他继续说道:“此次回南中,不仅是为了解决粮草问题,我亦希望加强与地方部落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增强我军的整体实力。”

“此外,回到南中,我还将重新评估我们的战略布局,希望能在保证粮草供应的同时,找到更为高效的战斗方式。”孟获的话语中透露出长远的考虑。

阿会喃和其他将领听闻此言,都感到一阵安心。他们知道,孟获从未轻易放弃过任何一次扩张的机会,这次的退兵,不过是暂时的休整,为了将来能有更好的出击。

饭吃完后,每个将领都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虽然退兵令人遗憾,但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更愿意看到一个有序撤退并筹备充分后再战的决策。

夜空依旧昏暗,寒风中,潼关的篝火渐渐熄灭,但众人心中的火焰未曾消退,他们在心中默默发誓,待来日粮足枪锐时,必将再次挥师北上,直至心之所向。而这一刻,他们选择尊重现实,选择为未来的胜利保存力量。

孟获离开前与赵云、马超打好招呼,让其二人镇守潼关,防备曹魏,自己则实带着姜维和兀突骨离开了潼关,离去前还叫人修书一封送去成都,交给诸葛亮。

喜欢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请大家收藏:()孟获,身为南蛮为大汉续命五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