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风再起 > 第233章 收复黄崖关

明风再起 第233章 收复黄崖关

作者:浮世蒹葭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13:55: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崇祯十六年正月初三·德州运河畔

李长风命驻守济南的熊阔海部紧急前移到德州,封堵清军南下之路。

熊阔海吐掉衔在嘴里的草茎,冰碴子在牙缝里咯吱作响。他蹲下身抓了把运河边的冻土,指尖在夯土层的裂缝里摸到半截铁蒺藜——这是三日前镶白旗先锋留下的绊马钉。

"侯爷要的是铁锁横江。"他展开舆图,青筋暴起的手指点在德州城南的十二连桥,"阿济格的马队过不了冰面。"亲兵赵黑塔顺着望去,冰层下隐约可见吊着石锁的麻绳网——那是密密麻麻们的水雷在冰下面。

北风掠过结冰的运河水,熊阔海将手搭在滚烫的炮管上,铜铸的炮身还残留着两刻钟前那轮齐射的余温。远处河滩上散落着清军第三批渡河用的楯车,被水雷震碎的牛皮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在几轮反复冲锋中,冰面早已被炸开,清军不得不再去找筏子过河。

"装填药包!"亲兵队长王铁锁的吼声震得人耳膜发颤。炮位后方的辅兵们立刻扛着桐油浸过的麻布药包冲上来,汗津津的脖颈在寒风里腾起白气。熊阔海眯眼看着对岸飘动的织金龙纛,那面大旗已经向河岸推进了半里——阿济格终究是按捺不住了。

十二门红夷大炮沿着德州城墙排开,炮口高低错落形成交叉火网。这是孙元化当年留下的炮台规制,青砖垒就的半月形掩体上还刻着"崇祯六年钦造"的字样。熊阔海抓起火把亲自点燃引线,炮身猛地向后一挫,三十斤重的铁弹呼啸着撕裂空气,将对岸正在架设浮桥的包衣奴才拦腰截断。

"报!西二炮位卡榫断裂!"满脸烟灰的传令兵跌撞着跪倒。熊阔海抓起腰间酒囊灌了一口,烧刀子混着火药渣滓在喉咙里滚过:"拆东墙炮台的备用机括!半刻钟修不好,就让炮长提头来见!"

河面上突然炸起数道水柱,阿济格的弗朗机炮开始还击了。这些从宁远城头缴获的子母铳打得又急又密,铅子雨点般泼在城垛上,碎石迸溅中传来守军惨叫。熊阔海抹了把脸上的血沫子,突然发现对岸的龙纛大旗正在向东移动。

"狗鞑子要跑!"王铁锁突然指着河面怪叫。只见二十余艘蒙着牛皮的筏子从上游顺流而下,每艘筏子上都挤着七八个赤膊的巴图鲁,弯刀在冬日下泛着青光。

"换葡萄弹!"熊阔海一脚踹醒正在装填实心弹的炮手。炮膛里塞进的铁钉碎瓷瞬间将最前面的筏子打成筛子,落水的建奴还没扑腾两下就被冰碴子割开了喉咙。但后续的筏子借着尸体掩护已然逼近河心,最近的那个镶白旗甲兵甚至能看清他狰狞的金钱鼠尾。

城头突然响起三声号炮,埋伏在河堤后的两百火铳手齐刷刷探出身来。海南军器局造的燧发枪喷射出灼热火舌,铅弹在三十步内将牛皮筏子撕得粉碎。有个镶红旗的牛录额真举着铁盾想要硬闯,转眼就被五支三火铳轰成了血葫芦。

当最后一艘筏子打着旋沉入河底时,夕阳正把运河水染成暗红。熊阔海数着对岸收尸的包衣人数,突然发现龙纛大旗已经消失在暮色里。三日后塘报传来,阿济格残部绕过德州直扑沧州,却在城下中了李长风的埋伏。

同一时间,白破虏自天津卫提兵北上攻打黄崖关。

黄崖关的烽火台在暮色中宛如獠牙,白破虏放下单筒望远镜,铸铁镜身残留着津门码头的咸腥气。传令兵捧来的电报,这是今晨从大沽口战舰上直接发来的密令,电报员特有的瘦金体在洋纸上洇出李长风的命令:"北望山河缺,当以铁补之"。

亲兵统领赵黑炭嚼着炒黄豆凑过来:"将军,鞑子把千斤闸换成燕山硬木了。"顺着他的刀尖望去,关城箭楼下方果然横着三道铁箍木闸,这是荷兰人造福船用的水密舱技术。白破虏解下腰间酒葫芦灌了口烧刀子,忽然笑起来:"给老相识备礼吧。"

子时三刻,蓟镇长城响起第一声惊雷。二十门臼炮在羊鼻梁上喷出火舌,特制的燃烧弹划过雪幕,精准地钉在木闸接榫处。关城上的镶蓝旗守军还没摸到佛郎机炮的摇柄,就看见青烟从木缝里钻出来——李长风在棉药里掺了吕宋胡椒末。

"抬枪队!压垛口!"白破虏的吼声混在爆炸声里。三百名李家军汉子扛着丈二长的抬枪冲进硝烟,这种改良自缅甸火门枪的利器需要两人操作,后座力能把肩膀震脱臼。但见三十支抬枪齐射,箭楼上的狼牙拍顿时化作漫天木刺。

天亮的时候,激战仍然难解难分,白破虏终于让燃烧弹上场了。

黄崖关的岩壁在烈焰中扭曲成鬼影,白破虏的臼炮队已经换了三轮炮管。改良的回回炮投掷的燃烧弹划破夜空时拖拽着琥珀色尾焰,那是掺了爪哇火油的致命信笺,砸在城头瞬间炸开三丈宽的靛蓝火圈——吕宋胡椒末在棉药里嘶吼。

"西北角楼!装药七分!"白破虏的令旗劈开浓烟。炮手们赤着膀子转动绞盘,铸铁炮身在霜夜里蒸起白雾。第七发燃烧弹撞上清军囤积火药的耳房,爆燃的火龙顺着包铁木廊直窜敌楼,二十几个镶蓝旗弓手瞬间化作人形火炬,惨叫着栽下十八丈高的关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燃烧的镶蓝旗甲兵在火海里乱窜,他们滚烫的锁子甲粘住皮肉,像剥壳虾子般蜷缩。有人跳进储水的陶缸,却无济于事,焰苗轰地窜起丈余高。参将吉达挥刀砍翻两个溃兵,正要组织火铳队反击,忽见夜空飘起诡异绿雨——白破虏的臼炮换装了磷粉弹,黏在牛皮帐篷上烧出骷髅状的窟窿。

"将军!东闸裂了!"赵黑炭的链锤还滴着血。白破虏抬眼望去,被烧成焦炭的硬木闸门正在龟裂,二十名抬枪手立刻抵肩攒射,铁砂暴雨将门后举盾的清军连人带甲轰成筛子。矿工营趁机推来塞满火棉的独轮车,点燃引信后顺着斜坡撞向最后一道闸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里,浑身着火的战马惊蹿而出,鬃毛燃烧着掠过溃散的清军队列。

寅时三刻,关城粮仓的梁柱轰然倒塌,三千石霉米在火海中爆成漫天金红粟雨。白破虏踩过焦黑的敌楼废墟时,靴底黏着半融的箭簇。幸存的镶蓝旗残兵缩在烽火台角落,他们铁盔上的红缨早烧成灰烬,裸露的肩头爬满水泡,却仍死死攥着祖传的虎牙刀。

"补刀。"白破虏的声音比关外的冰河更冷。火铳队平举的鲁密铳喷射出最后一批铅弹,硝烟散尽时,唯有燃烧的望楼仍在噼啪作响,檐角铜铃熔成赤金泪滴,一滴一滴砸在冒着青烟的焦土上。

自此,李家军收复黄崖关,已堵住清军北撤的道路,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阿济格在直隶四周到处碰壁,他这才发现,自己成了米缸里的老鼠,四周都被李长风给封堵了,哪也打不了。

而且因为连年战乱,李长风早已经将直隶的百姓大部分运往了南洋,留给他可以抢的也不多了。

这时候,阿济格站在地图前,竟然惊奇的发现,李长风对他围而不打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去打北京城的崇祯皇帝。

阿济格不禁叹道:“李长风,好一个驱狼吞虎,好一个借刀杀人,好一个乱臣贼子啊!”

沧州大营飘着腐臭味,阿济格掀开帐帘时,正看见三个戈什哈在分食死马的内脏。镶蓝旗都统额尔克把沾血的马骨扔进火堆,火星腾起时照亮了他脸上的溃疮——直隶的冬天正在吞噬这支孤军。

"王爷,真定府粮仓是空的。"甲喇章京捧来的账簿上留着焦黑指印,"我们找到的存粮,还不够镶白旗吃三天。"阿济格用刀尖挑开账簿,泛黄的宣纸上赫然画着南洋帆船,旁边朱砂写着"崇祯十四年夏,安南米十万石"。

帐外突然传来骚动。奉命劫掠束鹿的斥候马队回来了,三十匹战马上只驮着发霉的秸杆。领队的牛录额真脸上带着箭伤:"方圆百里都是空村,井里填满了青石板,连看家狗都被药死了。"

阿济格抓起马鞭抽裂了牛皮地图。羊皮卷上标注的直隶重镇此刻就像带刺的罗网,保定城外新挖的壕沟里埋着淬毒竹签,河间府废弃的城墙上插满贴着"闯"字旗的草人。最可恨的是那些散布各处的石碑,每块都刻着"顺民皆迁南洋,留地以待真主"。

"报!南线发现明军车辙!"探马呈上的泥块里嵌着新鲜粟米。阿济格的瞳孔猛地收缩——这是半个月来首次发现粮草踪迹。镶白旗骑兵沿着车辙追出二十里,却在赵州桥头撞见诡异景象:三百架粮车在官道上燃起冲天大火,焦米香混着火油味飘出十里。

就在清军扑救时,桥洞下突然转出个戴斗笠的纤夫。"我们侯爷说,王爷若想吃饭..."纤夫摘下的斗笠边缘露出金线飞鱼纹,"得往北边紫禁城去。"话音未落,这个锦衣卫暗桩已咬破毒囊,嘴角黑血滴在结冰的滹沱河上。

三日后,李长风站在大沽口炮台上远眺渤海。亲兵呈上沧州细作传来的血书,上面画着清军先锋的辫子旗已过廊坊。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明风再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