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 第322章 朝堂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第322章 朝堂

作者:一凡石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1 09:24:4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除了张凤翼那里的大军外,京师附近还有司礼太监高起潜监军这股野战军,其掌握八千京营和数千勤王而来的关宁军。

其驻守在通州作为预备队,打包也是龟缩城内不动,只敢与清军中路主力游斗,不敢大战。

高起潜与张凤翼、宣大总督梁廷柱等存在权力冲突,导致军队将帅不和,兵不协力,难以形成合力。也让京畿附近的明军部署呈现出多镇勤王、中枢失控的混乱场面。

崇祯疲惫地闭上眼睛。此刻就算杀了在外督师的张凤翼,又能如何?不能令时光倒流,不能使卢象升等勤王兵马瞬至京城!当务之急,是应对眼前危局!

“现在说这些还有何用?!”崇祯的声音中尽是无力,“纵使卢象升此刻接令星夜赶来,又能如何?远水难救近火!虏骑……已在西直门外……”

他挥手如驱蝇,极度的失望让他懒得追究:“张凤翼督军在外正与建奴主力纠缠,朕现下无暇治罪!眼下,还是出主意说如何能让城外虏骑退兵!”

高起潜和张凤翼的所部皆被清军中路主力所隔,导致京西郊外被清军西路兵马在京师眼皮子底下放肆蹂掠。

话音落,整个朝堂再次陷入死寂。无人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死寂。

煌煌奉天门,只余皇帝粗重的喘息与群臣死寂的沉默。

城外,不知是否是错觉,清军的炮声隐隐约约,如同丧钟敲响。

给事中戴澳受了东林派眼色,向前一步道:“为今之计,当下严旨让各部兵马围攻建奴!且………”

他稍作停顿,声音忽然高昂:“臣弹劾蓟辽总督吴阿衡治军不严,致使曹丕昌此等人投降建奴!”

他这一开头,当即又有御史杨仁愿站出来朗声道:“臣弹劾张凤翼调度无方!当以死谢罪!”

被温体仁整合的阉党余部见状,立刻交换眼神,决定将水搅浑。御史李模也站出来:“臣亦弹劾监军太监邓希诏谎报战功!其内臣监军,名为监督,实为掣肘!前有高起潜误国,今有邓希诏欺君,陛下若不罢内臣,边事终不可为!”

谈及内臣,崇祯还未及表态,东林党人周镳又站出来弹劾温体仁“与张凤翼结党误国”,列举其“阻挠援军、克扣军饷”等罪状。

温体仁见对方转而进攻自己,立刻反咬周镳“勾结复社,干预朝政”。

如此吵闹持续了一个时辰,山东籍官员以“保卫乡梓”为由,要求调回山东总兵刘泽清部;而山西籍官员则主张应让刘泽清部优先增援宣府、大同。

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互相推诿、攻讦之声不绝于耳,全然忘了城外的烽火狼烟。

“够了!!”崇祯猛地大吼一声,声嘶力竭。群臣吓得瞬间噤声,匍匐在地。

崇祯颤巍巍地站起来,环视群臣,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身体晃了晃。内侍惊慌上前搀扶,却被他一把推开。

他的面色骇人如金纸,不再怒吼,也不再质问,只用一双布满血丝、几乎要滴出血来的眼睛,缓缓扫视着殿下那些惊慌失措、面如土色的文武大臣。目光所及,无人敢抬头对视。

这一刻,一种比愤怒更深沉、比绝望更冰冷的悲凉,如严冬寒潮,彻底吞噬了整个朝堂。

崇祯不再看任何人,踉跄转身,背影佝偻得如同垂暮老人。

他再度推开试图搀扶的内侍,身体因极致的愤怒与羞辱而剧烈颤抖。走了几步,他忽然停住,声音不再嘶吼,而是变成一种从齿缝间挤出的低喃,充满了屈辱与被玩弄于股掌的滔天恨意:

“京地肆掠,建奴嚣张至此……”

他蓦地转身,目光如刀,扫过群臣,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崩溃般的尖锐:

“春种,夏长……他们算准了时辰!就像……把我大明北疆,当作他们予取予求的粮仓钱库?!”

他一把抓起龙案上几份来自畿辅州县、哭诉粮仓被劫田亩被毁的奏报,狠狠摔在地上!

“每一次!每一次皆是如此!抢掠一空,掠我子民,焚烧民舍,然后扬长而去!留下满地疮痍,而尔等却束手无策!朕数万军队,个个畏敌如虎,遇敌皆败!”

崇祯胸膛剧烈起伏,眼前阵阵发黑,一种被当作废物戏耍、被肆意收割的强烈羞辱感将他吞噬包裹。

他指着西面和南面,手指颤抖不止:“建奴可恶至极!他们就如此笃定……笃定朕拿他们毫无办法!笃定朕的军队不能战?!笃定朕的百官……只会在这里争吵、推诿、眼睁睁看着他们劫掠朕的江山,践踏朕的祖陵吗?!”

“回答朕!!!”

他近乎癫狂地嘶吼,额角青筋暴起,“是不是在你们眼里!在天下人眼里!朕就是那最好欺负之人?!活该被他们年复一年地抢掠、羞辱?!连祖坟都保不住?!”

最后一句,他几乎吼碎了嗓子,随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殷红的血丝再次从嘴角渗出。

满朝文武将头埋得更低,几乎要缩进地缝里去。皇帝这番血泪控诉,言辞激烈几近失态,却无人敢在此时纠正对方失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朝堂内,只余皇帝粗重的喘息声在梁柱间回荡,伴随着殿外那若有若无炮火声,好似帝国的末路悲凉。

-------------

注释①:

关宁军勤王主力由总兵祖大寿、吴三桂父子率领,但实际指挥权受监军太监高起潜控制。《国榷》记载,高起潜“拥关宁铁骑一万驻通州,日置酒高会,不发一矢”。

关宁军将领为保存实力消极避战。此次入援,祖大寿以“山海关防务空虚”为由,仅派五千骑兵敷衍了事。

卢象升勤王至北地后曾致书祖大寿:“公世受国恩,今陵寝被毁,岂可坐视?”但祖大寿以“朝廷猜忌边将”为由推诿。

给事中王家彦在早朝弹劾关宁军“观望不前”,称:“关宁军素称精锐,今却‘避敌如避虎,保民如扰民’,此非将士之罪,乃监军之过也!”崇祯帝虽未公开问责,但私下斥责高起潜“误国”

注释②:

昌平失陷后,言官群起弹劾张凤翼“调度无方”,给事中戴澳在奏疏中称:“凤翼素称知兵,乃使敌兵七日之内连破十二关,此非庸懦,乃通敌也!”崇祯帝虽未立即治罪,但张凤翼深知崇祯帝对失职大臣惩处严酷。

为避免身首异处,他选择每日吞服大黄(一种泻药),导致慢性脱水衰竭。《国榷》记载:“凤翼知不免,日服大黄,痢血不止,犹强坐中军帐批答军报。”这种“自杀式拖延”旨在等待清军退走后再“自然死亡”,以保全家族。

《明史·张凤翼传》明确记载:“凤翼自请督师,畏敌不敢战,日服大黄求死。及清兵退,廷议论罪,凤翼已死三日矣。”

《明季北略》补充细节:“凤翼临终前,手指沾血书‘臣罪当死’四字于案,其状甚惨。”张凤翼之死实为明末党争的缩影。他与首辅温体仁结党,排挤异己,最终成为替罪羊。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