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3章 布局山西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13章 布局山西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两天后。

当收到了张书缘二人的八百里加急后,朱由检整个人如同是魔怔了一般,嘴里是一个劲儿的嘟囔,可把王承恩给吓坏了。

“皇爷您怎么了?您可别吓奴婢啊,您……”

“朕无事,大伴,你可知小哥他们抄出了多少银子?”

“皇爷,此乃机密大事,奴婢不知……”

“诶,朕让你猜,又不是问你看过没,大伴放心的猜。”

看着面前笑呵呵的朱由检,王承恩是思索了片刻道。

“皇爷小哥他们弄出了一百万两?”

“不对,再猜。”

“…那…那就是两百万两?”

“呵呵,大伴再往高的猜。”

“皇爷,不至于是五百万两吧,这可是我大明整一年半的岁入啊。”

王承恩傻了,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说出的数字。

“五百万?你可是小看了这走狗了,小哥他们弄出了整整两千多万两的现银!”

没错,这八位山西首富一共被抄出两千多万两银子,财富足可比肩大明中枢五六年的岁入了。

“啊!”

王承恩瞬间就听傻了。

“呵呵,这下有钱了,朕也不用再那么发愁了。”

“奴婢恭贺皇爷破灭叛逆收获巨财!”

“呵呵,你也别说好听的,去代朕拟旨将此案昭告天下传令四方,另外给小哥他们传旨让张世泽跟李国桢速速回京,另外让骆养性立即押解范永斗等钦犯与赃款回京。”

“是!”

“对了,另外通知一下兵部与户部,让他们拟个条子上来,朕要补足拖欠的军饷。”

“是奴婢这就去办……”

“真是好啊,啧,有钱真好,哈哈哈。”

朱由检很是高兴,这自他出生以来就没这么高兴过,笑了一阵后,他就决定赶紧将这消息去告诉自己的皇后与皇嫂了……

没错,自从朱由检登基亲政以来,皇嫂张嫣虽然是深居后宫不问世事,但她却依旧是担心着大明,担心的朱由检。

而朱由检的皇后周玉凤,自母仪天下之后无不是每日担心拮虑,身为一国之母,她不但穿着简单节衣缩食,而还亲自日日带着宫女织布罗衣……

我们再说山西那边。

七天后。

张书缘的伤也好了,朱由检的旨意也早就送到了。

在收到旨意之后,张世泽与李国桢以及骆养性三人旋即就要押解罪员回京。

可张书缘并没有放他们离开,而是用城防的问题硬是拖了他们七天。

见拖了这么久了,张世泽就觉的这再不回京恐怕就要出问题了,于是他就找到了张书缘并与他道出了尊旨回京的想法。

听他都这么说了,张书缘也只好是放他们回去了。

“那好吧,世泽兄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没错,张书缘与张世泽是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六岁,共同语言也算有,所以在这段日子里,他与张书缘处的是十分不错,简直就快处成了至交好友了。

至于李国桢嘛,由于他忙着抓人,一直也没顾得上深谈。

“张兄弟,我知道你留我是有要紧的事情要做,可在下…嗨,等你回京了,一定要到我府上寻我,到时候咱们好好喝他个一场!”

“呵呵,好,在下回京之后自会去拜访世泽兄弟,对了,这是我昨日弄出的清凉油,你可拿去擦拭。”

张书缘微微一笑,从怀中就掏出一包明黄色的油脂递给他。

“哦?这清凉油是何物?又作何之用。”

“哦,这是我最近在发现的一种植物,不但气味清新还有防虫的功能。”

接过他递来的纸包,张世泽瞬间就闻到了一股清凉的味道,就好像是冬天里吸了口冷气一般。

“呵呵,好东西,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啊。”

在这几天里,张世泽早已是被他给折服了,因为张书缘经常给他说一些从未听过的事情。

什么日行千里的车,又有什么可致人快速康复的良药,当然还有自己的抱负念想。总之所谈的东西是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直接就把他这位未来的英国公给弄成了小迷弟了……

目送着二人率军走后,张书缘便就看向了身旁骆养性。

“骆千户,你也上路吧。另外我劝你一句,告诉手底下的人把东西给吐出来,别让人给抓到小辫子了。”

“是,在下知道了。”

点了点头,骆养性知道他说的是对的。

虽说现在阉党的事情是过去了,可过去不代表结束,倘若被人发现自己手下贪污了,那后果自然就又是一场祸事。

因为东厂一日不关,文人百官就一日不会放下针对。

“嗯,还有,你回京之后帮我留意一下许显纯,看看他是不是还是那副鬼样子。”

这说实话,许显纯早已是报了必死之心了,任凭他张书缘如何威逼利诱,他就是一声不吭,宛如是铁了心一般要给魏忠贤陪葬。

“是,在下明白。”

“嗯,路上小心,我就不送你了。”

“大人,要不要给您留下些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用了,这七天里城内的人已经是被我换过一茬了,而且这边会有人来帮我的。”

神秘的一笑,张书缘就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错,在平定了范永斗一行后,他就开始了整顿山西,不但将太原城的军士领班换个了遍,更是连文官都抓了不少下狱,总得来说,此时的太原城是他张书缘的天下了……

时间一晃又四天过去了,就在城中之人都以为无事了之后,一队身着飞鱼服的太监就出现在了城中。

“参见张大人!”

“明志来了,快起来。”

“是,谢大人。”

“嗯,陛下让你带了多少人?”

“回大人的话,皇爷命我带了七百位东厂同僚,他们各个身手了得,必可以助您整顿山西各府。”

“好!明志,你现在让大伙儿换下袍服,穿上老百姓的衣服,潜入这山西各府的官吏与名望大家之中,去搜集他们有无贪赃枉法的证据,重点也要留意一下有才之人。”

“是!”

“等等,记住我要的是真实情况,不要捏造!”

“是,明志这就去办。”

“好。”

点了点头,张书缘就放他离去了……

又是七天悄然而逝。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山西境内的各府官吏就被调查了个一清二楚,甚至连他们儿时穿什么颜色的内裤都被东厂摸了个通透。

看着明志送上来的记述,张书缘便就点了点头。

“看来这范永斗一伙人真是一团毒瘤啊。”

没错,果然与他想的一样,这范永斗一伙还真把整个山西的官员都拉下水。

“是啊大人,这范永斗一伙忒是胆大,居然敢如此明目张胆。”

“唉,先不说这个了,明志,你去将这名单上的王夫之、傅山、黄宗羲、顾继绅这四人喊来,我要见见他们。”

“是!”

而他点到的这几位,无不是明末时期在山西地区活动的雄杰人物。

虽然这几位目前年岁不大,出身各不相同,但也许是他穿越所致又或是其本该如此,所以除了傅山这个本地人外,其他三位外地人竟然也都出现在了山西。

先说黄宗羲,他此时年纪虽轻仅有二十一岁,但他却已经是这山西省内的一大俊才了,不但精通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更是对兵法有所研究,年纪轻轻的便已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子了。

我们再说顾继绅这个人,他就很适合作为山西巡抚,因为在历史上,这位可是有名的抗清名人。

在清军南下之后,他独自改名为顾炎武南征北战了数年,为了抗清,他更是喊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名言。(这句话就是咱们熟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原型之一)

而在抗清失败后,他顾继绅不气不馁,毅然选择了独自游走四方,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访学交友筹备力量,但无奈那时的大清已经是占据了大势,所以他只得是被迫潜藏隐居了起来。

在他晚年之时留下了《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着作……

所以,这几位放着不用,他张书缘除非是疯了才有可能。

所以在他看来,顾继绅就很适合作为新一任的山西巡抚,因为他熟兵法,晓大义,很适合用来看守山西重地。

没错,他张书缘开始提前布局了。

很快,王夫之、傅山、黄宗羲、顾继绅四人就到了府衙。

刚一进来,这四人旋即躬身见礼。

“学生见过大人!”

“诶,无需见礼,明志给几位搬把凳子。”

坐在府衙后堂,张书缘是熟练的指挥着明志,仿佛他不是什么现代人,而是一位真正的古人。

这不是说他变了,而是他知道现在不是散漫的时候,他必须得做的让人挑不出理来才行,因为想要拿捏住古人,就得按照古人的路数来走。

轻轻坐定,张书缘与王夫之四人是互相打量着彼此。

在张书缘的眼中,这四位皆是属于那种相貌平庸之辈并没有多帅,而他们的身高大约有一米六到一米七左右,一举一动间皆有儒道大才风范。

“呃,不知大人,喊我等前来是有何事?”

“呵呵,诸位稍安,本官莅临晋府有几日了,时常听闻诸位的大名,这不张某想见见诸位。”

“不敢不敢,我等不过是一乡野村民,这些许名声都是那旁人传言。大人当不得真。”

王夫之等人是恭敬的开口,这话里话外的全是戒备。

“诶,这如何当不得真?不论乡野也好,还是市井权贵也罢,既有人言诸位安能无才?本官身为吏部侍郎自然是有这爱才之心呐。”

张书缘是笑呵呵的,好似完全没听出他们的意思。

听到这句话,王夫之四人就不知该如何言语了。

倘若没出范永斗等人的事儿,他们还真想好好的跟这位吏部大员聊聊,尤其是顾继绅他很想谈一谈自己对于山西的看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很可惜此时的山西是风声鹤唳,所有人都生怕沾上范永斗的事情。

“呵呵,诸位不用客气,来饮茶。”

见他们有些防备自己,张书缘便就用茶来缓解他们的焦虑防备。

“诸位也知道,我晋府出了这么当子事儿,说实话,在本官看来是十分痛心。倘若那王国梁与牟志夔有四位的三分才华,也不至于将我晋府搞成这般样子。”

“大人言重了,范永斗等人也只不过是挑梁小丑尔,如今我朝陛下圣明,更是以雷霆万钧之势剿灭了此伙逆贼。至于大人所言,学生等是万万担不起如此称赞。”

“诶,本官是说的实话,诸位贤明渊博,可愿随我一同为我朝效力呐?”

“这…”

见张书缘说的是如此动容,王夫之等人便就有些纠结了起来。。

“唉,虽说眼下是剿灭了此伙逆贼,但这天下,这晋府依然如旧。本官时常在想,若我大明多谢人才就好了,可本官寻遍的京城所遇之人大多是些尸位素餐之辈,本以为此次出京依旧,可当本官听闻到四位的事迹之后,就很想见见几位所以才命下人请四位来。”

此时的王夫之四人是十分动容,但碍于此时的场景,他们却一时间难以回答。

“大人……”

“诸位,本官突然将你们召来,实在是迫于无奈,所以请诸位勿要担忧。”

对于古人而言,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所以,张书缘坚信只要他们是个文人就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大人,我等真的可以?”

“呵呵,当然可以!不瞒四位,这段时日,本官看了不下千余封我晋府的人员资历,但唯独只有你们四位流入了眼中。所以,张某今日特想询问四位,心中可有抱负?可愿为我大明施展才华?”

“学生自然愿意!”

“好!”

见他们点燃了抱负之火,张书缘便就在心底一笑“嘿嘿,这前世看电视剧还真没白看……”

“既然四位有所抱负,那张某便就回京述职向阁部引荐,还望四位一展抱负,将我晋府焕然一新呐!”

“是,学生遵命!”

王夫之四人说着,赶忙就双膝跪地叩首,俨然就是一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其实,在古代尤其是明朝来讲,想要入仕,无非是走科举或引荐,而通过之人往往自然而然的就与考官或引荐人形成了“师生”的派系关系。(详情可见大明1566中的严嵩与胡宗宪)

“诶这是作甚,都快起来。”

见人答应了,堂内的气氛瞬时就热烈了起来。

在与他们又闲谈熟络了一会儿后,这四人便开始谈起了想法……

而这四人中,最让张书缘眼前一亮的是傅山。

他主张开启民智,让百姓尽可能的学习知识,然后在用老庄的“无为而治”来发展民力。

傅山的主张虽然不错,也很契合张书缘的想法,但可惜,无为而治在此时的大明是行不通的,因为此时的大明是正处风雨飘摇,若不多加干预只会是崩溃的更快。

听完了他们四人的想法后,张书缘便就决定,安排这四人分别担任山西布政司、卫都指挥使、提刑按察使以及山西民科医学的负责人了。

当然,这具体的落实还得需要他回京之后才能落实了,因为没有圣旨这几位是没人会承认的。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