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82章 羡慕朱由检的皇太极

画面再转向皇太极方面。

既然决定下要拿下遵化了,皇太极便点齐了四万五千建奴大军,外加一万五千人投靠过来的叛军和叛民,就兵分两路开始行事了。

一路由他亲率三万两千人进攻遵化,另一路则是由爱新觉罗塔拜率领两万八千余人进攻迁安,阻挡山海关援兵。

为了确保后方无忧,皇太极是特命宁完我驻守蓟镇负责一切军政要务,并留给了他八百余口亲兵。

做好计划之后,他这一行便携带着的大量的辎重出发了。

由于遵化距离蓟镇很近,皇太极一行仅用了两个时辰便奔赴到了遵化城下。

抵达遵化与范文程等人会合之后,皇太极便梳理起了眼下的情况。

其实,不用范文程说,皇太极便能看出此城的情况。

在他的眼里,这遵化城高如天堑,要想攻下此城必须得软硬兼施才有可能。

“宪斗,这遵化城知县为何人?”

“启禀主子,此城是由明臣徐泽担任县令,巡抚是敌前河南按察使王元雅在担任。”

“除了这事情外,奴才还查到,此城于半月前被敌兵部尚书孙承宗加固了一番,目前他好似就在这城中。”

范文程不愧为他皇太极的铁杆,在见攻击不下遵化城后,旋即就开展了情报工作,可以说这遵化城几乎是被他摸了个门清。

“哦?孙承宗那个老匹夫也在?除此之外,你近日可有探查前日伏击我们的敌将?”

在皇太极看来,这有胆子埋伏他后金大军的人,定是位战略卓着的武将,倘若是能够以强大武力和丰厚的条件将其拉拢过来,势必会为自家的增加胜算筹码。

至于孙承宗是否驻守在此城,这在他看来是个无伤大雅的事情。

因为,那孙承宗是以防守而着称的!

而倘若此城是被他又搞成了类似“关宁”那样的坚城,那大不了自己改道便是了,没必要在这个死磕!

“主子,那伏击奴才的敌将,奴才详细探寻了一番,领头之人疑似是敌兵部尚书孙承宗之子,其麾下的数位武将。奴才并未查清根系,仅查明了一位。而那人是前些年扬名的孙传庭。”

没错,孙传庭的事迹可是声名远播,不但蒙古人知晓,建奴人也知晓!

“是哪位做出: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的知县?”

“正是此人!”

见主子念出了孙传庭的诗词,范文程也没生气,反而很是欣赏皇太极这副爱才惜才的样子。

在他看来,若是皇太极能永葆此风,那后金想不壮大,想不入关都难。甚至有可能自己会辅佐他皇太极而成为一代名臣!

的确,历史中的他的确是做到了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高位!

“既然如此,那宪斗就随本汗一同观战吧。”

听完了范文程的叙述,皇太极便就想试试这遵化城的水平了。

“传本汗军令,命额驸纳穆泰率正黄本旗攻击城北西方。”

“再命,额驸达尔哈率镶黄旗本旗攻击城北的东方。”

“额驸和硕图,率正红旗本旗攻击城西的北方。”

“雍舜率镶红旗本旗攻击城西的南方……”

一如历史中的那样,皇太极便吩咐大军开始攻城了。

皇太极的这次试探,可谓是使出了全力,不单是八旗精锐全出,就连蒙古与投靠过来的仆从军也一同参与了进去。

而这试探的总兵力竟来到四万六千人之巨!

没错,皇太极来到这里后,便就跟阿拜的部队汇合到了一起。

……

就在皇太极命令大军准备攻城的同时,遵化城内皆是满堂的肃静。

作为眼下京师东区防务官的孙承宗,是早已离开去往了蓟县,眼下这遵化城那只留下了定国公徐允祯、及孙铨、孙传庭等一众伯爵将领于此。

而眼下,负责防御遵化城的最高军事主官,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定国公徐允祯了。

说句实话,就眼下而言,这几位国公也就朱纯臣、张世泽、沐天波一系还有点带兵的实力了。

像定国公徐允祯和魏国公徐文爵二位,家传本领早已是落了个七七八八,尤其是徐文爵这个魏国公,一身本领早已是在繁华的金陵给忘干净了。

也是,像他们这种人,早已是过惯了富贵日子,且自身又是这大明的顶层勋爵,哪里还曾能想,有朝一日朝廷会要求自己带兵鏖战于野?

我们再说回来。

遵化县衙里,徐允祯静静的看着厅中的众人,眼神间是极度的无语且无奈。

“说说吧,城外情况如何?我军能否守住此城?”

说实在的,在他徐允祯原本的打算里,自己应该是守卫京师的才对。可这也不知道皇帝是抽了哪门子风,竟然让自己这个国公跑来守遵化了。

其实按理说,他是应该守护京师的,但朱由检却也是想好好看看这些个国公的实力,所以才将他给调到了遵化,命他守护好进入京师的要道。

“大人,现今城下有敌三万余人,依敌之兵力与我城内防备来看。守下此城应该无虑。可据守也不是长久之道。为今之际我等只能是出城迎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孙传庭等人还未开口,这身为阳武侯的薛濂便就站了出来。

而这位阳武侯薛濂,是他定国公一系的人,为人言谈善举,行兵打仗也有两把刷子,极得他徐允祯的器重。

当然了,能被他徐允祯所器重,自然也少不了这薛濂的搞钱能力。

“武侯大人差异,半日前下官曾与孙将军到城上巡视。见那建奴兵源广袤,良马充足,且又在城外布出了战阵,若眼下与敌野战,实非我军所能为的。依下官来看,我军应驻守遵化,等待我朝的进一步指示。”

在蒙古历练了大半年,孙传庭也蜕变成了一位皮肤黝黑,肌肉健硕的壮汉了。

这在蒙古历练时,虽然他没亲自指挥大战,但也带人上了几番战场,实践了不少兵书上的兵法,给自己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也就是说,眼下的他早已不是那,只留意兵事的文官了。

听着二人的争辩,徐允祯也纠结了起来。

说实在的,他此时是很想出城迎敌作战的,但奈何他知道自己有几把刷子。

而想要与城下的建奴打野战,除非是有一万到两万的骑兵不可,若没有这个,只怕就只能是据城而守了。

“够了。此战就依孙知县等人的布置来吧。当然,我军也不可让建奴逞嚣,待我军消磨一二后,就请阳武侯薛濂与丰城侯李开先,带兵出战搅碎建奴的锐气!”

“末将遵命!”

自孙传庭等人回来,朝里的事情的是一件接一件的,而他们身上的功绩还需要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的核验,所以到目前位置,孙传庭、孙铨二人还并无高阶官身。

而徐允祯之所以做出如此安排,自然是想建立一番功业,毕竟总不能眼看着别人吃肉喝酒(朱纯臣),自己却是被皇帝给小觑。

没错,相较于朱纯臣而言,他徐允祯就少了些功绩和倚重。

而这种区别对待,一是朱纯臣一系很重要,二是朱纯臣本人曾做了不少实事,深得帝心。

看了眼厅内的自己人与两个别系的人,徐允祯便就继续说道。

“既然敌军已至,传本公军令,命孙传庭、孙铨守我东。薛濂、李开先守西城。吴惟英、陈光裕守北城,朱自洪、梁天秩守南城!诸将切记,若谁敢与此懈怠,本公定军法从事!”

“是!末将遵命!”

虽然他徐允祯家传的本领落下了很多,但说到底,人也是一武勋国公,对于这战场上的常识还是知道很多的。

“去办吧。”

深吸了口气,徐允祯便就让这群躬身领命的将军们出去了。

“这如何才能让陛下入眼呢……”

见人出去了,徐允祯便就坐在主位上沉思了起来。

的确,五军都督府虽然是抱团取暖了,但其内部也是有着利益争端的,而这种利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看谁能讨得了皇帝的倚重。

想了半天,徐允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想要让朱由检倚重,首先得能让他看到自己的军队实力。可想要让朱由检看到,那势必是要自己亲自带人于城下跟建奴大战。

一想到跟建奴作战,徐允祯就很是麻爪,因为他手上没有骑兵,再加之遵化城外的地形又是偏向山间盆地,一旦出城必会被建奴给包了饺子!

……

眨眼间,一个时辰便悄然逝去了。

经过这一个时辰的排兵布阵,皇太极所部终于是列好阵型。

二十四座佛郎机炮及四座红衣大炮列阵各旗后方,前部则布置了大量的弓弩射手,而在每旗的射手的侧边则是有六座投石车,投石车的前方正是早已枕戈待旦的步军!

虽然他建奴是以骑兵部队为主,但到了眼下的攻城战,皇太极也不得不选择让一些部队化整为步军行动,毕竟仅靠骑兵是压根没办法打攻城战的。

见大军已备完全,皇太极就带着一众将领走出了军营,骑着马就到了遵化城下的六百米处。

“城上明军将士,听我一言!我乃大金天汗皇太极。此次出兵,本为求和,不想与大明刀兵相见。但大明屡屡失信,逼得我等不得不兴兵问罪。如今我军已将遵化团团围住,城内粮草渐少,援军难至。若再执迷不悟,只会徒增伤亡。若尔等肯降,我必保全其性命,封官加爵,共享富贵。望尔等三思,莫要执迷不悟!”

虽说是要试探一番遵化的实力,但皇太极还是想减少些伤亡,最好是能引起其城内混乱,故此就打算先来个“先礼后兵”了。

而听到这番言论,一瞬间城上的守军就有些踌躇了起来,纷纷互相对视,就好似是在揣度皇太极所说的真实性一样。

“哼!尔等金贼,残暴不仁,入我关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等虽处孤城,但宁死不屈!我大明男儿皆是热血男子,岂会向尔等贼寇屈膝!今日之战,唯有战死,绝无降理!”

见皇太极跑到这东城门下叫阵了,负责守护此门的孙传庭与孙铨就对视了一眼,立即就走至正门前,瞪着眼睛便就大吼稳定军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将士们,那厮言语尽是欺瞒,若他所言为真,那为何蓟镇还会传来劫掠之事?倘若为真,那为何我百姓会死伤一片?我蓟镇官兵为何战死殉国半数?况且我城高松坚固,若真如酋首所言,那他何不攻城?为何还要与我等言语?!”

瞧见士兵们相互探视了起来,孙传廷赶忙向着士兵们大喊,希望能唤起他们的理智,勿要被敌军的军力给欺骗!

“将军,尔等皆是大明忠良,我亦敬重。但朝廷**,尔等为昏君奸臣卖命,又有何益处?我大金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如今兵强马壮,势不可挡。若能归顺我大金,定能一展抱负,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望将军能明辨是非,弃暗投明。”

见城上的人在负隅顽抗,皇太极便微微一笑,也没选择和孙传庭逞口舌之力,反而是道出了强大的军力。

“皇太极,尔为明贼,口蜜腹剑,岂可信之?我等虽战至最后一人,但也要让尔等付出代价!我大明自古以来,多有忠烈之士,宁死不屈,方显男儿本色!尔等休要再费口舌!要战便战,我大明接着便是!”

孙传庭是身着铠甲,头戴军盔,言辞间尽显我华夏不惧之本色。

“是吗?既然阁下执意如此,那不妨留下姓名,本汗定会于破城后为尔葬身!”

“哼,本将虽小,但我之名讳尔也不配知晓!放箭!”

孙传庭懒着的跟他啰嗦,大手一挥便命令城上的守军放箭了。

“好一个不配!既然如此,那便休怪我后金无情了,勇士们攻城!!”

见城上的人不给面子,皇太极瞬间就怒了,抽出贴身佩剑旋即便指向了遵化东城门。

呜~~~~~

顷刻间,建奴军中便传出了冲锋嚎叫,无数将官挥舞着手中的旗子指挥部队就开始进攻了。

退回到原位,皇太极是气的呸了一口,眼神是极度的愤恨。

就在他刚回到营前,范文程便就赶了上来。

“主子勿怒,城上那厮不配让您生气。”

“哼。宪斗说的是,是本汗计较了。对了,那城上守将你可知是何人?”

听到范文程的话,方才气恼的皇太极便就冷静了下来。

而他之所以那么生气,主要是那人在戳他肺管子,说他是明贼。

可在他看来,他后金哪儿什么明贼,分明是敌对势力才对。

其实,孙传庭骂的也没错,他女真一部起家与奴儿干都司一代,而那里在数十年前正是大明的一部分,虽然施行的是羁縻统治,但在法理上来说也的确是大明的领地。

“方才那厮好似是孙传廷,奴才之前通过千里镜看到过那人。”

“孙传庭…,这崇祯小儿真是有好福气……”

捏了捏手,皇太极便就坐镇大营亲自督战了起来。

城下。

建奴军中的箭矢、投石、火炮纷纷开火,顷刻间便就如同流星般砸落在了遵化东城。

在炮火的掩护下,正黄旗与镶黄旗的步军,扛起高松的云梯就呼喊着急驰狂奔向了城下。

随着东城开战,西城、北城、南城几乎是在同时遭受到了建奴攻打!

见敌人开始攻城了,孙传庭旋即就奔赴到了东南角的红衣炮位,指挥着火炮优先打击其攀城部队。

而孙铨则是坐镇东门正面,指挥着弓弩手放箭。

顷刻间,城上城下哀嚎四起, 多达两百余人的明、金士兵倒在了这战场之中。

见敌军炮火凶猛,皇太极旋即下令,命令爱新觉罗德格类与游击李思忠率领骑兵出动。

一声令下,一千重甲骑兵便翻身上马,呼喊着独属后金的号子就冲向了东城。

“给我云梯!”

冲至自家步军左翼,德格类瞬间下令,命三百重甲骑兵协同作战拉起云梯,赶赴到城下铺路,其余骑兵则前去破坏拒马桩。

没办法,由于这城下的诸多壕沟,没有这些梯子的话,他们的步军是无论如何的也靠近不了城门一步!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