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11章 战后赏赐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211章 战后赏赐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随着回到盛京,一众女真部族便就炸了锅。

只见,原先出征的三万多大军,回来的仅有一万人不到了,除了大军损失惨重外,就连他们的主子皇太极,也被炮火所击中丢失掉了左臂。

除了他皇太极本人受伤以外,其余将领及汉臣均也不同程度的受了伤,尤其是范文程这个耳贼,他被袁崇焕用大炮直接给炸没了左腿,怕是终生只得坐轮椅了。

坏消息是一件接一件,不过,这有一件事倒也让皇太极松了口气,而那件好事便就是,他后金的主要战将大多都还在,只是受了些伤而已。

大军入城,战败的消息飞速扩散。

而就在盛京内是一片人心惶惶,马上就要生乱之时,皇太极便就以雷霆之势调回了驻守在山海关前的精锐,并还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位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和硕贝勒给拘束在了府邸,派人严加看管。

对于皇太极的狠厉,阿敏等人是生不起一点反抗的心思,只得是期待他能尽快维稳局面,好放自己自由。

说实在的,就阿敏、代善等人而言,说是他们没野心那是假的,可他们却知道,这再有野心,也得是能先活下去再说。

倘若,皇太极战死于关内,那他们大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柄,谋夺大汗位。可眼下皇太极并没有死,而且,他手中握着的力量较他们来说很是庞大,鬼知道他有没有在背后藏着什么阴招,等待他们主动跳出来。

其实,不论是后金也好,还是大明也罢,其内部都是充斥着利益党派纷争,只不过这两方,一个是有底线,另一个则是无底线……

尽管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被第一时间拘束,但还是有不知不死活的人上门走动,妄图劝这三位夺权,而这一下子,吓的三人是赶忙杀了那些人并亲自上书请罪。

对于几位兄弟的请罪书,皇太极是看都没功夫看,因为他眼下有比这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便是安抚辽东地区的百姓。

……

后金是忙的平稳政局和百姓,而大明却是在忙着清算。

一些出身于浙党和温体仁一系的大臣,是纷纷递书谏言,请朱由检即刻捉拿袁崇焕下狱受审,并判其以“市米通敌”“纵敌逼京”的罪名杀头。

期初,朱由检还不想理会此事,但奈何,百官谏言让他不得不理,于是他只得派人,将还在京师中驻守袁崇焕给羁押入狱审查。

面对袁崇焕入狱,一众关宁军将领是愤愤不平,并当朝谏言为袁崇焕鸣不平。

于是,这两方人马旋即就展开了论战。

说实在的,对于大明而言,这场大战便就代表着,大明的军事防线被撕裂、朝堂动荡出现信任危机,以及民众恐慌士气不稳。

而且发生了此役,那也就代表着,以所谓“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无法持续了,因为这招太耗费钱粮了,且还被敌军所突破!

对面双方的论战,朱由检是极其的无奈,很想让小哥出面保上一保袁崇焕。

但很无奈,由于张书缘与钱龙锡二人伤的太重了,以至这战后都过去一个月了,他们还只能是卧床休养……

最终,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论战,众人便得出了个结论。

而这结论便就是,袁崇焕死罪可免,活命难逃,被朱由检下旨给撸了总督师一职,发配到了陕西就任地方卫所总兵,配合洪承畴所部去剿高迎祥等匪徒了。

撸了袁崇焕,大明朝廷便开始研究起了,该由谁继任总督关宁大军一职了。

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宁锦防线余有漏洞且不可持续,但为了拱卫京师安全,他们还是得继续往这个无底洞中投入。

而面对这个职位,东林与浙党、还有被培植起来的温体仁一系是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夺。

有举荐祖大寿继任的,亦有举荐左都督满桂的,甚至还有人举荐孙承宗这个老帅上马的,总之众人是说什么的都有。

见众朝臣围着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朱由检想了想便就宣布了退朝,打算去找小哥商议一二了。

安定王府。

随着归回到家中以后,张书缘是日日锻炼,期望早日恢复臂膀伤势,但奈何他双臂伤的太重了,以至他到现在都握不住毛笔。

不过好在,有干娘朱灿绮的细心照料,外加有宫中御医的贴身医治,这倒也没让他生出太多的自闭心思。

就在他刚刚服下一剂药准备休息的时候,一声“陛下驾到”的喊声就从院子外传了进来。

听到声音,院内众人是急忙叩拜,而张书缘则是奋力的挣扎起身想要拜见。

可还未等他坐起,朱由检便带着一家老小走进了院子,干娘朱灿绮便赶忙带着仆人出去迎接了。

“臣妾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拜见太子殿下……”

虽然几人的关系特殊,但在这明面上,朱灿绮还是得按照大礼仪进行参拜。

“皇姑快快请起。”

见这老妇是如此见礼,朱由检便赶忙亲自扶起了她,而这一幕若是让其他人看去,非得被嫉妒的直嘬牙花子不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因为,她朱灿绮只不过是一落魄偏系宗室而已,哪能让皇帝如此礼遇?

“谢陛下。”

“诶,皇姑客气了,你我乃一家人。凤儿,你先与皇姑说说话,朕有事要跟小哥言语。”

抱歉的看了眼朱灿绮,朱由检便让自己的妻子去陪她老人家说话了。

进了卧房,见张书缘还在挣扎着起身,朱由检便赶忙奔过去按住了他。

“小哥勿动。”

“陛下……”

“诶,你我之间还需说些什么?你安心躺着便是。”

看了张书缘一眼,朱由检就知道他想说什么,而在他看来,这场大战小哥已是打的不易了,若不是有他提前规划,恐怕,那皇太极只会是安然无恙的退出关外,而且还会掠走大量的物资。

“恩。陛下可是有什么要事?”

见这位亲自来了,张书缘稍微想了一息便就知道是有什么事情了。

当然,在这个月之中,他也没少来看过自己,只不过是没有像今天一样带着儿子和妻子。

“唉,还是瞒不过你啊。小哥,朕想问问你关于关宁军的事。”

说实话,看过了那本历史杂书之后,朱由检已是对祖大寿、吴三桂等人生出了嫌隙,因为这几个人不是多次叛降,就是彻底倒向了建奴,尤其是吴三桂这个货,居然最后被建奴封为了平西王!

虽然那书上也曾记载了满桂等名将,但这些人他却是有些不敢不敢重用,一是这些人常年在外收不约束,二是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跟袁崇焕有关系,一旦成为关宁军主帅,难保他们不会为了改善压力,去学袁崇焕。

“陛下可是问袁崇焕的去留?”

在这一个月内,由于他身负重伤,朱由检便没有在让人给他送奏折递消息了,为的就能让他安心养伤。

“不是,袁崇焕已有处理结果,朕没有杀他,反而是让他去陕西绞叛了。而朕问你,是想看看你对这关宁军的继任主帅有何看法。”

说完这句话,朱由检便静静的等着小哥言语。

“陛下,关宁军眼下依然成为我三大营之外的唯一野战主力,想要掌控住辽东非重用袁崇焕旧部不可。而要臣举荐,有三人可选,一是满桂,二是我四朝元老袁可立,三是孙承宗。”

“而这三人皆有威望镇压关宁诸将,且自身学识无尽,若是能用这三位定可保我辽东三年无虑。”

张书缘是思索着开口。

在他的记忆里,满桂这人虽是出身蒙古族,但他却骁勇善战对大明可谓是忠心无二,若不是历史中他因袁崇焕的因素被拒之城外,导致战死,那他的成就绝对可肩比袁可立等人。

“恩,小哥所言朕心中有数,可除此三人外,小哥可还有举荐之人?”

听到这话,朱由检倒也没感觉到意外,因为这三人皆是受那满朝文武承认的牛人。

当然了,承认归承认,可党争浙东二党还是要搞的,毕竟不搞就没了有利益不是?

“陛下不想用此三人?”

见朱由检是直话直说,张书缘下意识就认为,这是他对于关宁军心生嫌隙了。

“恩,这三位虽是功勋卓着且久负盛名,但…但他们处事经历还有年岁却让朕放心不下。”

“陛下你看这样可好?让袁军门出任蓟辽总督镇压关宁诸将,满桂出任辽州总兵总管前线军务。倘若陛下还有顾虑,那便着大名知府卢象升从旁辅佐,官位给个总副将如何?”

心想着袁可立的年岁,张书缘便感觉让他一老夫子,出任蓟辽做个吉祥娃娃也不错,反正又不需要他亲赴前线作战。

“恩,如此安排倒也放心。”

听到这话,朱由检想了想便也觉得有理,只得是打算再启用这四朝老臣了。

没办法,这不怪张书缘心狠折腾老人。

主要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那关宁军不能一杆子打死,需要节制避免藩镇化。

二来对于卢象升这个人,朱由检对他很是放心,因为这大牛无论从历史中还是眼下来看,都是一位无比忠诚的儒将!

而且,在这次大战之中,卢象升带兵作战是十分勇猛,不但与士兵们同吃同住,甚至还在玉田境内与敌军正面作战,打出了个大胜仗,斩杀了三千余建奴联军,并活捉了其小头领诺穆岱!

这除了上述的两点外,还有一条理由是,朝廷内部需要留着孙承宗整改军队,毕竟你边关再强总有一天是会被慢慢耗死的,而且,那宁锦防线的窟窿大明也没法长时间的去填坑。

“对了小哥,除了此事朕拿不定主意外,朕还有一事要麻烦你。”

聊完了辽东的人事安排,朱由检便话锋一转谈起了其他方向。

“陛下是何事?”

“两件事,一是对于这次战后的诸将赏赐,二是朕也要考虑给太子寻一良师了。你认为该怎么处置?”

“陛下,太师之事好说,武学方面可由满桂教授,文学方面可由李邦华或顾继绅来担任,当然亦可交由几位国公也做。至于礼仪方面陛下可交由东林党的那些个夫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书缘是缓缓的说着。

而他的意思很简单,对于教授太子这件事,这几家势力都要参与进来,决不可任一家独大!

因为,一家独大的结果是,小太子朱慈烺会被蛊惑,轻则变成优柔寡断之人,重则会被人给教成傀儡。

“小哥为何这么说?难道你就没想过自己出任太师?”

见小哥这么说,朱由检顿时就懵了。而在他心里,眼下的太师人选他张书缘是排第一位的,因为他张书缘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解。

“我?我可算了吧。这战事差点因我操作崩坏,而且,我也有这个自知之明,跟太子说些道理还行,可真要坐而论道,教书育人这也不是我的强项。”

张书缘说的没错,要让他去跟朱慈烺说些之乎者也,打死他也教不好,而且,自己又不会武功,去当这太师干嘛?去遭他人记恨吗?

“诶,朕又没有说让你教太子读典籍。书缘,你来了这么久,朕一直好奇,你后世之人是怎的教授孩童的?你怎能年纪轻轻知晓这么多道理?”

朱由检没好意思说,你这小子心眼算计多,而是用了“道理”一词代替。

的确,眼下的大明百姓,大多懵懂,对于事务的看待能力很差,只有极个别或出身富贵的家庭子女才有能力看清时局。

“还能怎么教?无非读书二字。陛下,说实在的,咱们太子的教育决不能止于书本,还需民间奔走实践,若是陛下同意,可等太子长大些送出京师几年。”

“恩,说的好啊,民间实践……。”

“呵呵,这还得是小哥啊,一语动耳,倘若朕这嫡子能到民间百姓之中走一遭,他必可比朕这个皇帝会做的好啊!”

“诶,陛下,您这不妄自菲薄了?您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两个人聊了一会,便就将各大事情商议了一二。

在张书缘的府上吃了顿饭后,朱由检便带着大批宫女太监告辞了。

时间一晃,七日光阴便就过去了。

就在这时间来到五月二十的这一天时,对于大军的犒赏结果也出来了。

李邦华被封了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正式接管了三大营,成为了京营总督。

随着李邦华被封赏。顾继绅、耿如杞、孙元化等勤王大军也被着予了重赏,不但给予了广袤士兵一百四十万两的金银,其四人被连升一级赐予了正四品的明威将军和中顺大夫的荣誉官阶。

而成国公等一应勋贵则是按战功,不同程度的被授予了昭毅将军、昭武将军等荣誉官职。

当然,除了中下层的勋贵被加封外,成国公等几位公爵,也获得了参与兵部事务的权利,只不过,他们三人是处于封无可封的境地,所以朱由检便赐予了三人黄金万两,丝绸千匹和千亩良田,以及兵部参事的职务。

至于关宁军中的主要将领,则是被授予了昭勇将军、定远将军、游击将军等虚实官职,并赐了两百万两犒赏三军。

而满桂这个在军中仅次于袁崇焕的大将,则是被封了太子少师,世袭荫封锦衣卫佥事。

再说张书缘、孙承宗、李邦华三人。

除去李邦华入驻中军都督府外,孙承宗被封了太子太傅之职,张书缘则是被加封其为正奉大夫,同时兼太子少师。

当然,朱由检也没忘记先前的谈论,按此役文官功绩,将温体仁授予了太子少傅,韩爌则任太子太师,钱龙锡则位少保,浙党的姚宗文被授予了太子少傅,周道登则被赐予了东宫詹事府詹事。

没错,这上述几人,除去温体仁及韩矿是真的有大作为外,其余之人就全是为了政局而考虑的了。

正如张书缘与朱由检所谈那样,这群人看似是都官升一级,但实际上却还是原封不动,谁也没办法用自己手中的权柄灭掉对方。

而只有这样,大明的政局才会稳定,不会出现一方独大的局面!

没办法,为了不影响政局,朱由检就只好是苦一苦尚处于奶娃的朱慈烺了……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