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62章 群贤毕至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第62章 群贤毕至

作者:墨轩先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1:4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将整个军器局视察了一圈后,朱由检便就惆怅了起来。

因为,据王应熊介绍,整个军器局的装备产量是极不稳定,一年之中少说有三个月是在空转。

尤其在前年,由于朝堂无钱以至于整个火器制作都停止了运作。

“唉,回宫吧,书缘、稚绳、孟暗随朕到暖阁一叙。”

看着军器局的现状,朱由检只感觉是心累到不行,就感觉是老天爷跟他开了天大的玩笑。

别人登临帝位,不说是极尽奢华享受,但那也是一身轻松,最不济也能躺平摆烂。

可他呢,别说摆烂了,但凡休息一天都不可能。

“是。”

见朱由检想要回去了,张书缘三人便跟在了他的身后,一同走出了军器局……

进到暖阁,朱由检挥了挥手就把下人给屏退了。

“三位爱卿,这军器制造你们可有良策改善吗?”

听到皇帝问起,孙承宗与李邦华就相视了一眼,旋即就决定先安慰安慰朱由检再说了。

“陛下,我军器局的问题应当是属于战时多产,情况应当没有那么严重。”

“是吗?书缘你的看法呢?”

“陛下,李阁与孙部所言不错,但臣以为这现状是必须要改变的,您不是已下旨大兴冶炼了吗?不如趁此在扩建军器局以补充我朝军事损耗。”

当着孙承宗二人的面,张书缘也不好放开,只得是掂量着说道。

“好吧…孟暗,京营整改如何了。”

见他们三人都在安慰自己,朱由检便暂时抛下了这个问题,转而问起了京营整改。

“启奏陛下,臣已革除弊员三万四千余人,新招士卒有一万七千三百一十四人。军械短缺已补三千余件火器,老旧的重炮短时间内还无法更换……”

李邦华想了想便将近期的成果说了一番。

“嗯,办的不错,不过三大营的军备还需尽快整备,缺少的小旗、总旗也要趁秋考尽快补足。”

“臣明白。对了陛下,臣打算在原六两银子的基础上再填十两以做招募军士之用,另外臣还想在本月月末,于校场举行一次大比挑选军中的贤才就任中军之职。”

李邦华应了一声,转而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书缘,稚绳你二人怎么看?”

听到这话,朱由检便就看向了张书缘与孙承宗。

“陛下,老臣以为李阁部此言乃某军之言,想要让京营重现当年必然要给予重金!”

“不错,孙部堂所言即是,臣以为除了这些之外,李阁也可在营中长期举行比武活动,不但要训练兵士的武力,更要多多训练火器的使用,这样也可使那军器局中的火器坊忙碌起来。”

张书缘对李邦华的想法很是赞同,只不过他觉的这必须得要让李邦华敢于大量的使用火器训练士兵,只有这样才能让军器局形成循环,不至于让它一年中有三个月的空转期。

“嗯,准了,孟暗就照你说的办吧!”

“对了,今日书缘与稚绳二人,谈起了军校一事你也帮着参谋参谋,看看还有哪里不足。”

朱由检深吸了口气,便就同意了李邦华的建议。

“臣遵旨。”

李邦华躬了躬身,转而便就向张书缘二人问起了何为军校了。

将下午跟孙承宗说过的话,又跟李邦华说了一遍后。

李邦华旋即就是一喜,当即就对着朱由检说道。

“陛下,张阁所言实乃成军之策,臣以为此校当立即设立!不过,除了张阁所言的在军中设立以外,臣建议此校应当多设立于民间形成规矩,一可教授孩童习武识文,二可发现天赋之人!”

李邦华是兴奋异常,口中是滔滔不绝的说着。

不得不说,年轻人就是脑子转的快,而他所说的也是张书缘想表达的,只不过他是想在军中做成之后再慢慢的铺到民间。

“是啊,此校朕也看好,这样吧你三人先在我直隶各卫探探情况,然后拟个奏疏咱们在朝上议一议。”

“是,臣遵旨。”

张书缘三人是共同躬身。

“行了,孟暗、稚绳你们先去忙吧,朕还有事想问问书缘。”

决定了大事,朱由检便就下了逐客令。

“臣等告退。”

在退出暖阁的同时,李邦华是拉着孙承宗探讨着军校一事,弄的老将孙承宗是一阵的苦笑,当然他也很高兴见到此事……

“书缘,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这没了外人,朱由检也放下了皇帝架子。而在这一下午中,张书缘是多次给他递了眼色想单独谈谈,但可惜一下午都没有合适的机会。

“陛下,今天的军器局一行,说实在的我看不下去啊,不说质量如何,就那产量就是个大问题。”

“嗯,朕也是这么认为。对了书缘,朕记得之前看你的那本书时,上面可有不少飞鸟和大铁壳子,你们是怎么装备那么多的?”

朱由检点了点头,旋即就想起了他带来的那本杂书。

“陛下,这也就是我要说的了。我们后世用的火器跟眼下的火器是有着实质的差别的,我们用的乃是定装弹药,击发的方式是由撞针撞击子弹底火从而发射的子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书缘说着就用左手食指撞了一下右拳。

“而我们之所以能装备那么多,一是工业科技的发展,二是我们的生产方式是用流水线来搭建的。陛下可以认为,一件火器是由多个人安装,比如您负责打磨枪身,我负责打磨枪管,李邦华负责制造药匣,孙部负责最后的拼装,每个人只做这一把枪中的一个环节,所以装配的速度就会很快,精度也会更好。”

张书缘说的很慢,好让朱由检明白自己的意思。

“是吗?那…那什么科学,我大明可能发展?”

“呵呵,陛下科学我们早就是在发展了,只不过它常被你们误认为是奇技淫巧发展的很慢。所以接下来我想让您去找几个人,一个是徐光启,另一个是在江南长洲的薄珏,还有我朝的山东巡盐御史毕懋康,直隶广平府推官王徵,以及大才子方以智。”

“哦?我大明竟然有如此多的人懂科学?”

听到这,朱由检就一懵了,心说他大明有这么多厉害的人物?!

“对,他们懂,只不过眼下没有科学这个词儿,他们懂的应该说是西学才对。”

张书缘苦笑着说道,没办法谁让祖上不注重科学呢,到头来却还要仰仗洋人传过来的知识。

“好,既然如此,那朕就去寻他们!”

朱由检是坚定不移的说道,眼神里带着极为浓郁的精光。

跟朱由检聊完以后,见天色不早了,张书缘便就跟他告辞了……

时间一晃,眨眼间十五天就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八月十九。

在这十多天里朝中也没什么大事,至多是浙党等人在互相攻讦,只不过他们也没找张书缘的麻烦,因为他们实在是没找到张书缘的黑料。

而张书缘在这十多天里是跑遍了北直隶的所有卫所,跟许多总兵千户见了一面。

这一圈跑下来,他也收获颇丰,不但发现了几个勇武之士,他还发现了那广袤的底层官兵并不反对这军校一事。

当然了。在这几天里他也跟孙承宗会了几次面,将军校的制度给商定了出来。

结束了八月二十的朝会,正当张书缘准备去文渊阁办公的时候,一道消息就传入了他的耳中。

没错,那就是薄珏等人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书缘是兴奋的抱着王承恩转圈,差点没给他转晕。

好在,他这疯狂的举动也没人看到……

喜欢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请大家收藏:()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