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 > 第18章 功过之辩与军政困局

北面山海关之战已然落下帷幕,时间的指针重新拨回到李默这边。

当李默随着方正化,一路行至行宫大厅。方正化刚要举步进入大厅向崇祯禀报,却被李默一把拉住,李默低声说道:“别出声,我在这儿先听会儿。”

大厅之中,崇祯神色冷峻,阴鸷的目光扫过众人,端坐在案前开口道:“高杰悖逆犯上,朕已将其诛除。其旧部三万人如今已编练成新军,朕有意让黄得功暂时统领。诸卿以为,朕此举能否安定江北局势?”

兵部尚书史可法听闻,立刻伏地,声音低沉而凝重:“陛下行事雷厉风行,自是令诸镇震慑。然而,高杰旧部大多剽悍勇猛,且不乏亡命之徒,若仅让黄得功兼任统领,恐怕会引发哗变。臣恳请陛下恩准,让臣亲自前往,以兵部印信安抚众人,同时调遣刘肇基、李栖凤等忠诚将领,分权制衡,如此方能确保军心稳定。”

崇祯闻言,冷笑一声:“卿这是想效仿杨嗣昌旧事,以文臣掌控军权?当年朕授予杨嗣昌尚方宝剑,最终却导致襄阳沦陷,张献忠贼势猖獗!今日若再将兵权交予卿,又怎能保证不是养虎为患?”

史可法听后,磕头至额头出血,恳切说道:“臣并非贪恋权势,只是忧心陛下身边无可用之兵!倘若陛下怀疑臣的忠心,臣甘愿将家眷囚禁于南京,只身前往军营。只求陛下速速定下方略——究竟是坚守淮河,还是退守长江?若再拖延不决,清军铁骑旦夕之间便可杀至!”

崇祯猛地一拍桌案,高声道:“守淮!必定要坚守淮河!朕宁愿与社稷共存亡,又怎会效仿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只是这军饷又该从何而来?史卿倒是说得轻松!”

户部尚书高弘图赶忙出列,面带苦笑:“陛下圣明,如今南京库银仅剩下三十七万两,漕粮又被马士英截留送往凤阳。若要固守淮河,恐怕需在江南加征练饷,每亩加收九厘……”

崇祯厉声打断他的话:“加饷?再这么加下去,恐怕又要逼出第二个李自成!你们这些户部官员,就只会盘剥普通百姓,却任由那些豪强隐匿田产逃避赋税!”

高弘图抬起头,毫不退缩:“陛下若想通过追赃来补充军饷,臣恳请先拿苏州徐氏、松江董家开刀!这两家占有百万亩田产,每年收入钜万,却分文不向朝廷纳税。然而——”他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徐弘基,“徐家与魏国公同宗,陛下可舍得下手?”

徐弘基顿时惊惶失措,赶忙跪倒在地:“臣……臣家族绝无此事!高部堂切莫血口喷人!”

崇祯眯起眼睛,紧紧盯着徐弘基:“魏国公,朕记得徐家的田产大多在常州吧?”

这时,吏部尚书张慎言突然高声说道:“陛下!吏治若不清明,那万事皆休!马士英私自授予阮大铖兵部侍郎之职,这个阉党余孽竟然掌管江防!臣恳请陛下即刻罢免阮大铖,逮捕马士英,另选路振飞、袁继咸进入内阁,如此方能不失江南民心!”

崇祯讥讽地说道:“卿等东林党人,向来以‘争国本’自诩,今日朕就在这里,你们又想争些什么?!”

张慎言老泪纵横:“陛下!自万历至今,五十年党争不断,大明的鲜血都已流尽!如今社稷危在旦夕,如同累卵,若还在区分东林、阉党,恐怕大祸不远了!”

魏国公兼南京守备徐弘基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陛下乃天命所归!臣愿捐出三年俸禄,资助军饷以剿除清军!南京龙潭大营尚有精兵八千,皆听陛下调遣!”

崇祯目光如炬,逼视着他:“八千?朕听闻南京兵册上记载有十二万兵力,实际又有多少?”

徐弘基冷汗湿透了重重衣衫,嗫嚅道:“这……江北战事吃紧,所以调兵前去增援……”

崇祯怒不可遏,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掷于地上:“欺君之罪,当斩!”

徐弘基吓得瘫软在地:“陛下饶命啊!臣……臣即刻清点空缺名额,补足兵员!”

崇祯起身,缓缓踱步,忽然仰天狂笑:“史卿想要兵权,高卿索要钱粮,张卿要惩治奸佞,徐卿只求保命——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能为朕排忧解难!当年袁崇焕夸下海口‘五年平辽’,杨嗣昌发誓要剿灭贼寇,结果又如何呢?如今,朕又该相信你们谁?!”

史可法声泪俱下:“陛下!臣等并非袁崇焕、杨嗣昌,陛下也已非昔日的陛下!若陛下能与臣等推心置腹,摒弃党争,那么江南百万百姓皆可为陛下效力,组成雄兵!可若陛下依旧以权术驾驭臣下……”他顿了顿,决然道,“臣唯有以颈上热血溅洒朝堂!”

大厅内一时陷入沉默……

“咳咳……陛下,臣来了。”李默适时地从门外走了进来。

“臣正在训练将士,听闻有南京的贵客光临,想着陛下定会赐宴,所以臣就厚着脸皮来蹭吃蹭喝啦。”李默佯装轻松地说道。

“忠勇侯休得胡言,陛下正与三位朝廷重臣和魏国公商议国事呢。”王承恩赶忙向四人介绍李默的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史可法心中不禁泛起疑虑,若李默当真立下战功,他自然认可其军事才能与价值,可他担心崇祯随意滥封侯爵,会致使武将骄纵跋扈。另一方面,若李默属于马士英 - 阮大铖一派,那他定要直言劝谏,以免内斗愈发激烈。

史可法神色严肃,恭敬出列:“陛下赏功罚过,乃天经地义之事。然而,李默资历尚浅,骤然封为侯爵,恐怕诸位将领心中不服。臣恳请陛下明示其功绩——若他当真在徐州阵前斩杀敌军首领,臣自当率领百官恭贺;可若仅是依附权势而得此爵位……”他顿了顿,语气坚决,“恕臣不能签署敕令!”

身为户部尚书的高弘图则认为,侯爵每年的俸禄极为高昂(约万石),如今国库空虚,他必须反对这种虚封爵位的行为。若李默是为了制衡军阀而封爵,或许还能勉强支持,但必须削减其实际利益。

于是,高弘图面露苦笑:“臣查阅《大明会典》,侯爵每年支取禄米五千石,可如今太仓的存粮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了。陛下若一定要封李默为侯,可赐其爵位但不支付俸禄,或者划出常州的荒田作为庄田,然而江南田土皆有主,强行征收必定引发民变……臣恳请陛下三思啊。”

吏部尚书张慎言,见李默的晋升并未经过吏部核查功绩,自然以“违制”为由坚决反对。再者,若李默是通过贿赂上位,他必定要求彻查,并弹劾推荐之人(如马士英)。

当下,张慎言愤然说道:“太祖定下规制,若非开国、靖难之功,不得封侯!李默有何德何能,竟敢忝列五等爵位?臣掌管铨选之职已有十年,从未听闻他有何特殊功勋!陛下若执意破坏祖宗法度,臣恳请辞官归乡,以免玷污青史!”

而徐弘基的态度则显得有些暧昧。徐家世袭公爵,向来视新贵为威胁,他心中实则不满。但表面上却做出拥护皇权的姿态,实则是在试探崇祯的意图。

徐弘基谄媚地笑着附和道:“陛下圣明!李将军忠勇过人,老臣早就觉得他绝非池中之物!当年成祖封赏靖难功臣,也是量才授爵。如今陛下中兴有望,正应当广施恩赏,激励将士!”他说着,瞥了一眼史可法,“……当然,史部堂所顾虑的也有道理,呵呵。”

崇祯目光如电,扫视着四人,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随后缓缓开口:“闯贼攻入北京城,杀进皇宫,逼得朕差点在煤山自缢身亡,是李默挺身而出,将朕从危难之中解救出来,又协助朕清剿高杰逆贼,还替朕编练新军。”崇祯目光逼视着四人,质问道,“你们当时又在何处!”

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就在李默以为这四人会因羞愧而无言以对时,史可法动了。

只见他神色庄重,叩首行礼:“陛下蒙难之时,李默能以死勤王,诛杀逆贼高杰,实乃社稷之幸!然而,高杰旧部向来凶悍,倘若得知主将死于李默之手,恐怕会引发哗变。臣恳请陛下速速派遣李默携带高杰首级,前往徐州各处安抚众人,并令其交割兵权,另派宿将统辖,唯有如此,方可安定江北大局。”

高弘图沉吟片刻:“李默之功,堪比靖难时期的丘福、平安!只是如今国事艰难,若按照侯爵岁禄五千石来发放,太仓的粮食将会更加匮乏。臣恳请仿照黔国公的先例,赐其爵位但不世袭,另外赏赐南京官田百顷、白银万两,以此彰显陛下的殊恩。”

张慎言冷笑一声,质问崇祯:“陛下!老臣斗胆请问——李默救驾之时,有何人随行见证?诛杀高杰,是奉陛下诏令,还是擅自行动?当年袁崇焕也曾自称‘宁远大捷’,可实际情况……”说着,他跪地叩首,“臣失言了!但祖宗之法,封爵必须经过五军都督府、吏部共同商议。若陛下独断专行,恐怕会开启侥幸求进之门,令广大将士心寒呐!”

徐弘基见三人都已发言,赶忙谄笑着进言:“陛下实乃天命所归!李默本是一介草民,竟能不远千里护驾,还斩将夺旗,若不是陛下神武感召,又怎会有如此虎臣?”他转向史可法,“史部堂莫要太过苛责,当年徐达、常遇春也是从小卒一步步晋升为国公的嘛!呵呵……”

李默听着他们的话,不禁目瞪口呆,他还真是小瞧了这四人厚颜无耻、唾面自干的本事。

喜欢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