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 第57章 暗流涌动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第57章 暗流涌动

作者:流浪者绵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21:05: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孙宇慢慢地将那张铺展在案几上的大秦全图展开,羊皮纸的质地略显粗糙,上面的纹理清晰可见。这张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天下的政区,府、州、县三级行政区划脉络分明,就像人体的血脉一样,延伸到了疆域的每一个角落。

地图上一共标注了136个府、11个军民府,还有200个州分别隶属于直隶和属县,而作为根基的则是1158个县。每一个地名旁边都详细地标注着人口、赋税、物产等信息,甚至连那些偏远村落的位置都没有遗漏。

孙宇的指尖轻轻地划过地图上的城池标记,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如何在这片广袤的疆域内合理地布防驻军,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呢?

在此之前,他已经决定让黑龙铁骑出任各地的高官,因为他们具有绝对的忠诚和高效的执行力,可以很好地掌控全局。然而,基层驻军的问题却让他感到十分棘手——黑龙铁骑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连普通的士兵都由他们来充任,那么恐怕分散到各个县城后,连维持县城的治安都会变得非常困难。

“罢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决绝,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只见他的指尖在地图上用力地一点,仿佛要将那一点深深地印在地图上一般。

“高官由铁骑担任,掌决断之权;地方驻军则从原有秦军及归顺的降卒中整编,归各地高官直接调配征调。”他的话语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谋略。这样的安排既能保证核心权力不失,又能有效地填补兵力空缺,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日后,北平城门外,万余黑龙铁骑如钢铁洪流般整齐排列。他们身着玄甲,闪耀着寒光,手中捧着明黄圣旨,仿佛是这片土地上最威严的存在。这些铁骑被分成数百队,每一队都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天下各府、州、县疾驰而去。

他们的马蹄声如雷贯耳,踏过青石板路时溅起的尘土尚未落定,身影却已如闪电般消失在远方的官道尽头。这壮观的场景让人不禁想起古代战争中的壮丽画面,而这些铁骑所肩负的使命,更是关系到整个帝国的未来。

彼时,各地早已驻扎有秦军,他们严阵以待,等待着这些新官的到来。一旦新官到任,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将军政大权交接出去,让孙宇的意志如蛛网般迅速蔓延至帝国的每一寸土地。

政令推行之速,远超世人预料。这些出身黑龙铁骑的官员,自带军旅中的雷厉风行,处理政务从不拖泥带水。赋税核查、水利兴修、匪患清剿,桩桩件件都办得干脆利落。更难得的是,他们皆有临机决断之权,无需事事请示上级,孙宇的信任如无形的底气,让他们在任上毫无掣肘。短短一月,大秦疆域内便秩序井然,先前战乱留下的疮痍迅速愈合,农桑渐兴,商旅复苏,帝国的运转驶入正轨。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渐生。

在各地,文人学子们心中的不满情绪如同被压抑的火山一般,正逐渐积累并蔓延开来。这些学子们历经十数年的寒窗苦读,原本满心期待着新朝能够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从而让他们有机会一展才华和抱负。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大失所望——朝堂上的重要职位几乎都被武将所占据,留给他们这些文人的空间竟然连一丝缝隙都难以寻觅。

正当这股怨气刚刚开始显露端倪时,各地的大儒们迅速采取行动,将其压制了下去。在江南贡院里,一位白发苍苍、胡须飘飘的老者正轻抚着自己的胡须,对着围坐在周围的学子们缓缓说道:“诸位稍安勿躁。”

他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让人不敢忽视。老者继续说道:“大秦虽然已经掌控了天下,但至今尚未正式立国登基。孙公也尚未称帝,我们此时若贸然去依附,那么我们又该以何种身份自居呢?而且,大明虽然已经迁都,但国号并未消亡。在这样的时刻,如果我们急切地凑上前去,岂不是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吗?”

一语点醒梦中人,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让人瞬间豁然开朗。是啊,孙宇一日不正式登基,大秦便不能算是真正的国家,而他们这些文人的身份也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到底是继续作为大明的遗民,还是归顺新朝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让他们左右为难。

然而,如今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只有等到那盛大的登基大典举行,国号正式确立,他们的身份才能尘埃落定。到那时,他们再去谋求仕途晋升,才算是走上了正途。于是,天下的文人们都暂时放下了内心的躁动,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北平,静静等待着那个注定会改写历史的重要时刻的到来。

然而,这漫长的等待并没有给曲阜带来丝毫的影响。孔府内依然是一片宁静祥和,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它毫无关系。

在衍圣公孔胤植的书房里,檀香的烟雾袅袅升腾,与墨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孔胤植正端坐于书案前,悬腕挥毫,笔走龙蛇。他的笔法娴熟而流畅,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韵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只见宣纸上,“大秦衍圣公”五个大字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刚劲有力,透露出几分迫不及待的意味。写完最后一笔,孔胤植将狼毫轻轻一搁,然后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字迹,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微笑。他仿佛已经能够预见,自家宗族在新朝将会迎来怎样的荣光和辉煌。

“老爷,”一个家奴急匆匆地走进来,面色有些慌张,他快步走到孔胤植面前,垂首禀报:“新上任的曲阜县令,带着衙役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不知老爷见是不见?”

孔胤植正坐在书房的书桌前,手持毛笔,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听到家奴的禀报,他的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是专注于笔下的字迹,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过了一会儿,孔胤植终于完成了最后一笔,他轻轻拂去宣纸上的墨屑,然后仔细端详着自己的作品,直到确认字迹干透,才慢悠悠地抬起眼,看向站在一旁的家奴,语气平淡地问道:“说吧,什么事。”

家奴见老爷终于有了反应,连忙重复道:“是新县令来拜访老爷,他说有要事相商。”

“县令?”孔胤植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轻蔑笑容,似乎对这个新上任的县令颇为不屑。他慢慢地放下手中的毛笔,然后斜倚在铺着软垫的老爷椅上,右手随意地搭在扶手上,左手则轻轻敲击着椅子的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沉默片刻后,孔胤植挥了挥手,语气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让他去客厅等着。我乏了,先睡个午觉,醒了自会去见他。”

说完,他便合上双眼,靠在椅背上,竟是真的闭目养神起来,完全不再理会站在一旁的家奴。

家奴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老爷,只见老爷正斜靠在太师椅上,半闭着眼睛,一副慵懒的姿态。家奴见状,便不敢再多说一句话,只是躬身施礼后,便缓缓地退出了房间。

家奴走到孔府的大门外,一眼就看到了那位新来的县令。只见那县令正站在石阶下,身后紧跟着几名衙役。他身着一袭青色的官袍,虽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但却给人一种挺拔的气度。

“县令大人,”家奴走上前去,对着县令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敷衍,“我家老爷正在歇息,他吩咐您先去客厅稍候片刻。”

曲阜县令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这细微的动作几乎难以察觉。他出身于赫赫有名的黑龙铁骑,向来都是雷厉风行,何曾遭受过如此怠慢?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孔府那朱漆大门上的匾额时,心中的不满稍稍平息了一些。

毕竟,这里可是孔府,是孔圣人的府邸,自己若在这里闹事,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强压下心头的不快,略一思索后,朗声说道:“既是如此,那本官便不打扰孔老爷安歇了。”说罢,他对身后的衙役摆了摆手,“我们先回衙门去,改日再来拜访孔老爷。”

说罢,转身便走,玄色的腰带在官袍下若隐若现,步伐沉稳,没有半分滞留。阳光落在他挺直的背影上,竟让那看似普通的青色官袍,透出几分不容轻慢的威严。

家奴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撇了撇嘴,转身回府复命去了。书房里,孔胤植依旧闭着眼,仿佛对门外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只是那搭在扶手上的手指,却微微动了一下。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