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 第63章 纳朝鲜为省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第63章 纳朝鲜为省

作者:流浪者绵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21:05: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如墨,晕染开皇城的轮廓。太和殿的烛火依旧通明,孙宇卸下冕冠,将那串沉甸甸的十二旒置于案上,玉珠相撞的轻响在空寂的殿内荡开涟漪。他换上常服,玄色衣料上未缀任何纹饰,倒比穿衮服时多了几分清冽。

案几上摊着新拟的诏书,墨迹未干,“开科取士”四个大字力透纸背。自登基大典那日起,天下文人的目光便聚焦于此,江南贡院的白须老者、曲阜新晋的寒门生员、乃至隐居山林的前朝遗儒,都在等着这道旨意——那是他们通往朝堂的阶梯,也是新朝对文治的表态。

“陛下,户部奏报,各地春耕已毕,新丈量的田亩册子已汇总至中枢。”内侍轻步进来,将一本厚厚的账册放在案边,“孔府充公的田产分授完毕,曲阜百姓已开始播种,据报,今年的秧苗比往年密了三成。”

孙宇翻开账册,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每一串数字背后,都是一户人家的生计,一片土地的希望。他忽然想起登基那日,御道旁老农捧出的半块麦饼,粗粮的温热仿佛还留在掌心。

“传旨下去,”他合上账册,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凡新开垦荒田,三年免征赋税;各地水利沟渠,由县令亲自主持修缮,所需钱粮从国库调拨,不得摊派于民。”

内侍躬身应下,刚要退去,又被孙宇叫住:“明日早朝,议一议海疆防务。倭岛那边,该有消息了。”

提及倭岛就想起了多尔衮,孙宇眸色微沉。那枚“神之血”赋予的力量,既是利刃,也是隐患。他派去监视的暗卫传回消息,多尔衮已在海上倭岛站稳脚跟,所率部众凭借《金刚不坏神功》与吞噬之力,竟已经把倭岛全境已占领过半了,只是行事愈发狠戾,所过之处白骨露于野,倒真应了“干净的岛屿”那句话。

“多尔衮,朕很期待,你接下来的行为如何啊”孙宇望着窗外的月色,低声自语。这天下棋局,每一颗棋子都有自己的野心,关键在于执棋者能否将其掌控。

次日清晨,太和殿的朝会钟声如洪钟大吕般撞碎了晨雾,余音袅袅,回荡在宫殿上空,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新的一天已经到来。

太和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在殿前列班肃立。他们的身影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肃穆,宛如一座座雕塑。其中,黑龙铁骑出身的武将们身披重甲,铠甲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响亮,仿佛是在诉说着他们的威武与雄壮。

与武将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新晋的文臣们。他们身着整洁的朝服,衣袂飘飘,儒雅的气质在晨光中愈发凸显。这些文臣们或手持笏板,或正冠而立,一个个都显得气宇轩昂,风度翩翩。

两班之间虽然仍有明显的界限,但相较于往日的剑拔弩张,今日的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昨日开科取士的诏书如同春风一般,吹散了朝堂上的紧张氛围,也让文人们的脸上多了几分安定。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出列,他双手捧着一份奏报,步履稳健地走到殿前,朗声道:“启奏陛下,海疆急报!”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响亮,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

兵部尚书面色凝重,他深吸一口气后,缓缓说道:“陛下,前方探子传来的消息实在令人担忧。据他们报告,前段时间建奴余孽多尔衮所部已经撤离朝鲜,转而前往倭岛。如今的朝鲜,全境都遭受了建奴余孽的肆虐,几乎已经到了灭国的边缘。”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引起了一片沉默。文臣们的眉头微微皱起,他们对这种血腥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这些自诩为正人君子的文人领袖们,对于这种不顾道义的行径,实在难以接受。

然而,与文臣们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将们的态度。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对兵部尚书的提议表示赞许。毕竟,在他们看来,有便宜不占简直就是王八蛋。而且,朝鲜如今已经几乎没有人烟,若不及时占领,难道就这样让这片土地荒废不堪吗?

孙宇接过奏报,随意地扫了一眼,便将其扔到一旁,漫不经心地说道:“传朕旨意,派遣十万大军,将朝鲜全境全部占领。同时,从大秦迁移百姓过去,彻底掌控这片土地。此外,从今日起,朝鲜将更名为朝鲜省。”

旨意一经颁布,朝堂上文武百官的神色都稍稍缓和了一些。文臣们暗自松了一口气,毕竟这道旨意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而武将们则毫无异议,他们对于开疆拓土本就充满热情。

孙宇稍稍沉思片刻,接着又开口道:“朕决定,在每个县和城都开办学校,涵盖各个科目。”

这一决定让文臣们都露出了理解的神色。自从孔家被灭门之后,他们便深知儒家独尊的时代已然过去。大秦所追求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而非一家独大。

就在此时,皇帝突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同时开设一所专门教授武道的武道军事学院,并且大秦的军队以及军官都将从这所武道学院中挑选。不仅如此,这所武道学院的院长竟然也将由皇帝亲自担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在场的文人都惊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然而,武官们却表现得相对淡定,毕竟他们大多都来自于皇帝亲自统领的黑龙铁骑,对于这样的安排自然不会有太多异议。

然而,文官们却对此深感忧虑。他们意识到,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大秦恐怕将会逐渐形成以武人为尊的局面,而这是他们所无法接受的。毕竟,在他们的观念中,文治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可是,如今的局势已经大不相同。所有的实权职位都被武人所占据,而且这些武人又都是从皇帝的黑龙铁骑中选拔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文官们心有不满,恐怕皇帝也不会理会他们的意见,甚至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厌恶之情。

无奈之下,都齐齐道“陛下圣明。”

孙宇看着阶下众人,忽然想起祭天时那轮撞破云层的红日——新朝的光,既要有金戈铁马的锋芒,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温煦。

散朝后,孙宇未回后宫,而是带着几名亲卫,微服走出皇城。北平城的街巷已恢复了往日的喧嚣,货郎的吆喝、孩童的嬉闹、店铺的算盘声交织在一起,透着勃勃生机。他走到一家布店前,见掌柜正对着账本笑,便驻足问道:“生意这般好?”

掌柜抬头,见是个气度不凡的玄衣男子,也不设防,乐呵呵道:“托陛下的福!新朝免了杂税,布料进价低了两成,买的人自然多了。您瞧,这都是往南方运的货,说是那边的农户也有余钱做新衣裳了。”

孙宇笑了笑,又往前走。街角处,几个书生正围着一张告示讨论,正是开科取士的章程。一个青衫书生激动道:“我叔父考了一辈子,总说怀才不遇,这下好了,陛下不问出身,只看文章,咱们寒门学子也有盼头了!”

阳光如金色的细纱,透过嫩绿的柳梢,轻柔地洒落在孙宇的肩头,带来丝丝暖意。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被这温暖的阳光所融化,心中的某个角落也渐渐明亮起来。

在这一刻,孙宇突然领悟到了帝王的真正含义。所谓帝王,并非仅仅是站在万民之上,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和尊崇。而是要肩负起为百姓遮风挡雨的重任,为这片广袤的土地谋求一个长治久安的未来。

登基大典的荣光早已如过眼云烟般消散,留下的是日复一日的琐碎事务和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要让“大秦”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名号,而是真正地铭刻在每一寸疆土上,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回宫的路上,孙宇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当他经过天坛时,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座三层汉白玉祭台所吸引。昨夜的祭火已经燃尽,余烬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只余下青铜鼎里的残香,在微风中缓缓飘散。

孙宇停下脚步,凝视着那座祭台。晨光从台顶倾泻而下,仿佛给整个祭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他的影子在晨光的映照下,被拉得长长的,宛如与这片万里江山紧密相连。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抚,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崎岖不平,但他已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这片土地,让大秦的繁荣昌盛延续下去。

一个王朝的新生,从来不是始于山呼海啸的庆典,而是终于柴米油盐的寻常,终于每一个黎明里,百姓脸上踏实的笑意。孙宇转身,步伐沉稳地走向宫城深处,那里的烛火,还要为这天下,亮上许多许多个夜晚。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