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 第72章 拿下东瀛

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 第72章 拿下东瀛

作者:流浪者绵羊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4 21:05: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孙宇缓缓地伸出手,轻轻地推开了那扇沉重的石门。就在石门被推开的一瞬间,耀眼的阳光如碎金般倾泻而入,仿佛是被禁锢已久的精灵,终于得到了解放,欢快地跳跃着、流淌着,洒落在他那件玄色的常服上。

这三年的闭关,让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也让他眉宇间原本的锐利渐渐沉淀为一种温润。然而,在他那深邃的眼底深处,却依然隐藏着一种俯瞰山河的沉静,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当他踏出石门,踏上那宽阔的宫道时,那些原本在宫道上忙碌的内侍们突然瞥见了他的身影,顿时惊得跪倒一片。他们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狂喜,口中连呼“陛下圣安”,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些许颤抖。

孙宇微微颔首,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说道:“免礼。”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不禁心生敬畏。然后,他步履轻缓地朝着太和殿走去,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和坚定。

沿途的花木似乎比三年前更加繁茂,盛开的花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而那檐角的风铃,依旧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叮咚声,仿佛是在诉说着这三年来宫廷里的点点滴滴。

只是,在这熟悉的景色和声音中,孙宇却嗅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那是一种更厚重、更浓郁的味道,它弥漫在空气里,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威压。他知道,这是疆域拓展后,国运蒸腾的味道。

太和殿的钟鸣尚未停歇,阁老们正围着案上的舆图议事,忽见内侍掀帘禀报“陛下驾到”,皆惊得起身相迎,眼眶竟有些发红。“陛下!您出关了!”为首的阁老声音哽咽,捧着安南并入大秦的奏报递上前,“南方已定,乌思藏平,大秦如今的版图,已是开国时的两倍有余!”

孙宇接过奏报后,并没有立刻去看,而是先将目光投向了地图。他的指尖轻轻地拂过那些新添的郡县名称,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些地方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

最后,他的视线停留在了传国玉玺上。玉玺静静地躺在案几上,散发着淡淡的碧光,温润的触感让孙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拿起玉玺,仔细端详着。玉玺的表面光滑如镜,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栩栩如生。孙宇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条气运之线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江河归海一般涌入玺内。

这些气运之线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最终化作一股暖流,反哺到孙宇的身上。他闭上双眼,静静地感受着这股暖流在体内流动,滋养着他的身体和灵魂。

过了一会儿,孙宇缓缓睁开眼睛,将玉玺放回案几上。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辛苦诸位了。”

阁老们闻言,纷纷躬身行礼,表示不敢当。孙宇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乌思藏与安南只是一个开始。传旨,令巴图尔回朝,令孙战镇守南方,赵云镇守西域,再从禁军抽调二十万,筹备东征。”

阁老们听到“东征”二字,都是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孙宇会有这样的决定。

“海疆之外,尚有东瀛诸岛,百年前曾扰我沿海,”孙宇走到窗前,望向东方,“如今大秦国力鼎盛,该让他们知道,天朝上国的威严,不容挑衅。”他顿了顿,补充道,“此次东征,不仅要荡平倭寇,更要开辟海上商路,将大秦的丝绸、瓷器,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众臣闻言,皆面露振奋。一位阁老拱手道:“陛下圣明!只是……东征需造大船,练水师,耗费恐不在少数。”

“国库尚有结余,”孙宇道,“再从新并入的郡县征调粮草,足够支撑。另,传国玉玺的气运共享之力,可用于水师操练——让士兵们在运功时,兼习水性,不出半年,定能练成一支精锐水师。”

众人这才想起玉玺的神异,纷纷称是。

三日后,东征的旨意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传遍了大秦的每一个角落。这道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在人们的心头炸开,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大秦的沿海地区,原本宁静的船坞突然间变得热闹非凡。工匠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他们将一根根巨大的木材精心雕琢成坚固的龙骨,这些龙骨将成为东征舰队的骨架,承载着大秦的希望与荣耀。

与此同时,那些以捕鱼为生的青壮年们也纷纷响应征召,踊跃报名入伍。他们对海洋有着天生的亲近感,熟悉水性的他们在经过气运之力的修炼后,实力突飞猛进。不出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便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如履平地,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水上力量。

而此时的东瀛,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与原先的历史相比,这里的局势更加错综复杂。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正是多尔衮在东瀛岛上的一场血腥杀戮。他像一头失控的野兽,在东瀛岛上横冲直撞,将许多知名的大名斩杀殆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多尔衮并没有在东瀛停留太久。他带领着他的军队,如一阵狂风般席卷而过,然后乘船驶向了更远的地方,留下了一片狼藉和无数的倭人。

这些倭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残酷厮杀后,终于从混乱中崛起。大量的大名应运而生,他们各自占据一方,相互争斗,使得东瀛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当有大名听闻大秦要东征的消息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谣言罢了。毕竟,大秦与东瀛之间隔着辽阔的重洋,他们不相信大秦能够跨越这片汪洋大海来攻打他们。

更有甚者,一些心怀不轨的大名还在暗中盘算着,趁着大秦西征南讨、国内空虚之际,再次派遣船队前往大秦的沿海地区进行劫掠,以获取更多的财富和资源。

他们不知道,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渤海湾集结。数百艘楼船首尾相接,帆如白云蔽日,船上的士兵玄甲耀眼,腰间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孙宇亲自登船校阅,立于旗舰的甲板上,望着波涛壮阔的大海,传国玉玺在掌心微微发烫。

“起锚!”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号角声如雷般在海面上炸响,响彻云霄。楼船在这激昂的号角声中,缓缓地驶离了港湾,宛如一头巨兽,向着东方的茫茫大海进发。

玄色的龙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这片无垠的海洋宣告着大秦的威严。那龙旗上的金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似与浪涛争辉,又似在引领着舰队勇往直前。

舰队在海上平稳地航行着,士兵们各司其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然而,行至中途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沉起来,乌云如墨,翻滚着压向海面。紧接着,狂风呼啸而至,掀起了如山般的巨浪,狠狠地砸向舰队。

不少新入伍的士兵们从未经历过如此猛烈的风暴,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惊恐地望着那扑面而来的巨浪。但孙宇却稳稳地立于船头,毫无惧色。他双手紧握着玉玺,将自身的气运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

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金光从玺内喷涌而出,如同一把巨大的伞盖,将整个舰队笼罩其中。那狂风巨浪在金光的阻挡下,竟然如同被驯服的野兽一般,乖乖地在金光之外退避三舍。

士兵们目睹这神奇的一幕,惊愕得合不拢嘴,随后纷纷跪伏于甲板之上,高呼“吾皇万岁”。这一场景,不仅让他们对孙宇的敬畏之心更甚,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在孙宇的带领下,舰队继续破浪前行。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航行,终于抵达了东瀛列岛。

当大秦的楼船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山岳般出现在海岸线上时,岛上的武士们还在海滩上用简陋的火枪进行操练。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巨大的战舰,一时间都惊得目瞪口呆,手中的火枪也差点掉落。

“降者免死,顽抗者,屠岛!”巴图尔的声音透过传声筒,如同惊雷一般在海滩上炸响。他虽然此次并未随军出征,但却将自己的指挥之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东征的将领们。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楼船上的火炮轰鸣作响,将沿岸的堡垒砸得粉碎。秦军士兵踏着木板登陆,玄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长刀挥落时,那些穿着皮甲的武士不堪一击。

不过一月,东瀛最强大的几个部落便已覆灭。东征将领依照孙宇的旨意,在岛上设立郡县,推行秦法,又将当地的硫磺、铜矿尽数运回大秦。

消息传回京师时,孙宇正与阁老们商议西域商路的规划。传国玉玺的碧色又深了几分,玺内的空间里,东瀛的版图已清晰浮现,无数金色小人在岛上耕作、渔猎,为大秦的气运再添新力。

“陛下,”一名阁老轻抚玺面,笑道,“如今东到东瀛,西至西域,南抵安南,北达草原,大秦的疆域,已是亘古未有。”

孙宇望着窗外的万里晴空,眼中没有自满,只有更深的思索:“疆域越大,责任越重。兴农桑、办学堂、修水利、整吏治……这些事,一件都不能懈怠。”他拿起案上的朱笔,在舆图上圈出几处待修的驿道,“传旨,令各地官府,务必让新并入的百姓,也能吃饱穿暖,知礼仪,明法度。”

夕阳西下时,孙宇登上皇城的角楼。北平城的万家灯火已次第亮起,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传国玉玺在他掌心静静躺着,碧光与灯火交融,仿佛藏着整个大秦的脉动。

他知道,开疆拓土只是第一步,真正让这片土地长治久安的,是民心。就像那方玉玺,看似承载天命,实则承载的,是千万生民对安宁的期盼。

晚风拂过,龙旗猎猎作响。属于大秦的时代,才刚刚步入繁华。

喜欢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请大家收藏:()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