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 > 第83章 谋划人才战略

从静海市返回省城的路上,赵达功靠在轿车后座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却不断回放着在静海看到的一幕幕——规划整齐的土地、四通八达的路网、静海干部眼中闪烁的迫切与干劲。他知道,静海的条件确实优越,但最终的决策,还需通盘考量,尤其要考虑到京州那位所谓的“经济闯将”绝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机会。

车队直接驶入省政府大院。赵达功没有回自己办公室,而是提着公文包,径直先去了省长刘长生的办公室汇报。这是必要的程序,更是对刘长生权威的尊重。

“刘省长,我回来了。”赵达功走进办公室,语气带着一丝调研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清晰的工作思路。

刘长生从文件堆里抬起头,露出笑容:“达功同志辛苦了,静海之行,感受如何?”他示意赵达功在对面沙发坐下。

“感受很深。”赵达功坐定,接过秘书递来的茶水,道了声谢,然后面向刘长生,“静海市的干部职工,积极性非常高,干劲十足。他们为了这次争取园区选址,可以说是铆足了劲,前期的土地平整、规划修编、基础设施摸底,都做了相当扎实的准备。看得出来,静海的班子,战斗力很强,是真心实意想干事,也能干成事的。”

刘长生认真听着,缓缓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神色,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这次机会对静海来说,确实是改变经济发展命运的关键一战。不瞒你说,达功,静海现在的市委书记张立平,是我多年前的第一任秘书。”

赵达功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并未插话,静静聆听。

“省委常委会刚刚通过那个战略构想报告没多久,立平就专门来找过我一次。”刘长生继续道,语气平和,“他很直白,就是希望我能着重考虑,把这个产业园放在静海。说他代表静海全市干部群众表个态,只要项目落地,绝对倾尽全力,不给省里丢脸,也不给我这个老领导丢脸。”

他顿了顿,目光看向赵达功,带着坦诚:“当时,我没有答应他。我跟他说,这件事关系全省发展大局,不是我个人能拍板的,最终要看综合条件,尤其要得到达功省长的认可和专业评估才行。这次你去调研,对他们的硬件和条件都表示满意,这说明……”刘长生微微前倾身体,“我们两个在心底里,对于这个园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选址的倾向,大体上是一致的。”

这番话,既是对赵达功交底,也是肯定。刘长生明确表达了对静海的倾向,但更强调了这是基于赵达功专业判断基础上的共识,维护了省政府班子的团结和决策的严肃性。

赵达功心领神会,立刻回应道:“省长,我明白。静海的条件确实摆在那里,优势明显。不过我在那边也没有做任何明确表态,只是要求他们继续深化前期工作,把硬件基础打得更牢靠,把各项预案做得更充分。毕竟,这么大的项目,最终还是要上会集体决策。”

刘长生对赵达功这种既坚持原则又懂得协调的工作作风非常满意,点头道:“嗯,你这样处理很稳妥。既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又保持了省里的主动权和决策空间。很好。”

在刘长生办公室坐了约莫二十分钟,将静海之行的主要情况和初步印象汇报清楚后,赵达功便起身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桌上,已经堆叠了不少待批阅的文件。但他没有立刻处理,而是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巨幅汉东省地图前,思绪越过静海,投向了更南方的鹏城。产业园区是载体,但最终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引入什么样的核心企业和核心技术。他拿起笔,在备忘录上写下:“接洽鹏城华星集团,郑非总裁。芯片研发、智能汽车驾驶通信技术…” 这是他下一步要亲自推动的重点,必须尽快安排行程,主动出击。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

秘书诸葛青云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神色恭敬:“领导。刚收到一些信息,京州市那边,最近动作也很频繁。李达康书记召集了发改委、规划局、高新区等多个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项目争夺领导小组,由他亲自挂帅。看样子,是要集中全市资源,全力争取产业园落户京州。”

赵达功闻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在地图上逡巡:“知道了。京州有京州的优势,李达康同志抓经济的劲头,我们也是知道的。公平竞争嘛,最终看谁的条件更过硬,方案更优化。”

诸葛青云见赵达功如此沉稳,便不再多言,将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一角,悄声退了出去。

办公室内重新恢复了安静。赵达功沉思片刻,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国华同志吗?我赵达功。如果你现在方便,请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聊聊人才方面的工作。”

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李国华很快便赶了过来。他年纪比赵达功稍长几分,戴着眼镜,气质儒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请大家收藏:()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达功省长,你找我。”李国华在赵达功对面的椅子坐下,接过诸葛青云递来的茶水,道了声谢。

“国华同志,不绕弯子,直接说正题。”赵达功开门见山,用笔点了点桌上那份关于高新产业园的构想图,“我们下一步,无论是静海,还是京州,这个产业园一旦落地,瞄准的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甚至是芯片、智能驾驶这些前沿领域。这些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是人才!”

李国华推了推眼镜,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赵省长你说到根本上了。没有一流的人才,引进再好的项目,也是无根之木,难以持续。我们汉东省的高校资源虽然不算弱,但在顶尖人才,尤其是在这些前沿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储备上,与帝都、沪市、鹏城相比,差距不小。”

“问题就在这里!”赵达功身体前倾,语气加重,“我们和一线城市抢人才,单纯的薪资待遇,我们可能拼不过。那靠什么?靠综合环境,靠政策诚意,靠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赵达功手指敲着桌面,思路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我的初步考虑是,我们省政府要尽快研究制定一个力度空前的、精准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引进政策。重点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住房保障。不能光是给点安家费就算了,要建设、筹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汉东人才公寓’,或者提供足够力度的购房补贴,让他们来了就能安居,至少解决最基本的居住问题。

第二,子女教育。这是很多高层次人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要确保他们的孩子能享受到省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无缝衔接,不能让人家为了孩子上学发愁。

第三,科研支持和团队建设。对于领军人才,要给予充分的科研自主权,配套足够的启动资金,支持他们组建团队,不能让人家孤军奋战。

第四,配偶工作。尽可能协助解决配偶的工作安置问题,哪怕暂时无法进入体制内,也要积极协调省属国有企业等渠道。

我们要营造一种‘求贤若渴’的氛围,让人才感觉到,来汉东,不仅仅是多挣一份工资,更是能实现事业抱负,能安稳生活。”

李国华一边听,一边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赵达功的这番思考,与他分管领域面临的瓶颈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达功省长,你这些想法非常及时,也非常关键!”李国华抬起头,语气激动,“我们之前的人才政策,确实存在不够精准、力度不足的问题。你指出的这几个方向,直击要害!特别是住房和子女教育,这是最能体现诚意,也是最实用的举措。”

李国华略微思索,补充道:“除了引进,我们自身人才的培养和留住也很重要。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省级的专项人才基金,不仅面向外部引进,也用于支持和奖励本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内部涌现出的优秀青年人才?避免‘招来女婿,气走儿子’。”

“这个想法很好!”赵达功肯定道,“内外并举,既要引得进,也要留得住,还要能成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人才生态。”

两人的交谈简短而高效,没有多余的客套,全是围绕核心问题的思维碰撞。短短十几分钟,已经勾勒出了汉东省下一步“人才争夺战”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点。

“国华同志,这件事就请你牵头,尽快组织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拿出一个具体、可操作、有足够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汉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引进与培育行动计划’草案。”赵达功最后部署道,“争取在下次政府常务会议上,能够拿出来进行讨论。”

李国华立刻站起身,神色郑重地表态:“请达功省长放心!我回去后立刻部署,一定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标准,把这项工作落实好。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科教文卫战线,坚决为省政府、为刘省长和你谋划的这幅经济宏伟蓝图,提供最坚实、最优质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我们这一届省政府,一定要同心协力,共同完成这次史无前例的经济谋划,向汉东省八千万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好!要的就是这个决心!”赵达功也站起身,与李国华用力地握了握手,“我们一起努力。”

送走李国华,赵达功重新站回地图前。汉东人才争夺的号角也已吹响,对接华星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事宜亟待提上日程。千头万绪,却脉络清晰。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沉重,但内心深处,一股干事创业的激情也在澎湃涌动。

汉东经济建设这盘大棋,正在他和刘长生的主导下,一步步落子布局。

喜欢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请大家收藏:()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