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 > 第118章 王老四与胡三娘

民国初年,关外辽河平原上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东头住着个老光棍,名叫王老四。这人五十出头,瘦高个,背微驼,平日里靠编筐篓、扎扫帚换几个铜板过活。

王老四家中有间祖传的老宅,据说还是他太爷爷那辈盖的,年久失修,瓦碎椽朽。尤其西厢房塌了半边,剩下的半边也是蛛网密布,王老四从不敢进去,只住在还算完整的三间东屋里。

这年腊月里,天寒地冻,王老四得了风寒,咳嗽不止。村里郎中来瞧过,开了几副药,嘱咐要好生休养。王老四吃了药,却不见好转,反是夜里咳得更厉害。

这晚,王老四咳得睡不着,忽听西厢房传来一阵窸窣声。他起初以为是老鼠作祟,便没在意。谁知那声音越来越大,竟似有人在那搬动东西。王老四心里发毛,壮着胆子喊了一声:“谁在那儿?”

声响戛然而止。片刻后,一个温婉的女声答道:“老伯莫惊,我是借住在此的胡三娘,见老伯病得辛苦,特来相助。”

王老四惊疑不定,颤声问:“你是人是鬼?”

那声音轻笑:“非人非鬼,乃是修炼之辈。老伯若信得过,我这儿有丸药一枚,可治你的咳嗽。”

说罢,从门缝里滚进一颗赤色药丸,散发着奇异香气。王老四病急乱投医,拾起药丸,犹豫片刻便和水吞下。说来也怪,不过一炷香功夫,他顿觉胸中舒畅,咳嗽立止。

第二天一早,王老四病果然好了。他想起昨夜奇遇,忙去西厢房查看,却见满地灰尘,并无有人居住的痕迹,只在墙角发现几缕赤红色的动物毛发。

当晚,王老四备了些饭菜,朝着西厢房方向拜了拜:“多谢仙姑赠药之恩,若不嫌弃,请出来共用些粗茶淡饭。”

话音刚落,一阵香风飘过,竟见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现身眼前。她身着红衫,容貌秀丽,对着王老四施了一礼:“老伯客气了。实不相瞒,我乃修炼五百年的狐仙,因躲避雷劫暂借贵宅安身。昨日见老伯病重,故而出手相助。”

王老四又惊又喜,连忙请她入座。自此,胡三娘便时常现身,与王老四说话解闷。她不仅懂医术,还知晓许多古今轶事,常常讲给王老四听。王老四的生活因而添了许多乐趣,不再如往日般孤寂。

胡三娘神通不小,能预知天气变化,会治病疗伤,甚至还懂些禳灾避祸的法术。村中张老汉家的牛走丢了,胡三娘指引方向,果然在山沟里寻回;李家的孩子突发急症,胡三娘教他们采某种草药煎服,很快痊愈。

久而久之,村民们都知道王老四家中有仙家,纷纷前来求助。胡三娘有求必应,但立下规矩:一不收钱财礼物,二不害人欺生,三不干涉姻缘仕途。

靠山屯村南有条河,每逢夏季山洪暴发,冲毁桥梁,村民只得绕远路。这年春天,胡三娘托梦给村里几位长者,指点他们在某处河段修建石桥,还详细说明了桥墩该如何安置才能抵御洪水。村民们依言而行,果然那年夏天洪水虽大,石桥却岿然不动。

村西有片荒地,胡三娘指点村民种植一种耐旱的谷物,说是从深山带来的种子。秋收时节,这片地产量惊人,帮助村民度过了荒年。

胡三娘的善举越传越远,连外村人都知晓靠山屯有位狐仙庇佑。不少人远道而来,求医问卜,王老四家门前竟渐渐成了个小集市。王老四也因此受益,编的筐篓扫帚总是最先卖光。

却说村里有个泼皮无赖,名叫赵五,终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见王老四因狐仙而受到尊重,心中妒忌,便暗中散播谣言,说那狐仙实则是妖孽,现在施恩于人,将来必索高价回报。

有些村民听信谗言,开始对王老四疏远。王老四心中郁闷,向胡三娘诉苦。胡三娘却笑道:“信则来,不信则去,何必强求?我修行正道,不与他们计较。”

某日,赵五赌输了钱,深夜翻墙入王老四家,想偷些值钱物件。刚跳进院墙,忽见一只赤色巨狐蹲在院中,两眼如灯,吓得他魂飞魄散,连滚带爬逃了出去,从此病倒在床,胡言乱语。

家人求到胡三娘跟前,胡三娘不计前嫌,给了道符水让赵五服下。赵五病愈后,羞愧难当,亲自登门道歉,从此改邪归正,在村里做起小买卖来。

这年秋天,靠山屯一带突发瘟疫,许多人病倒,发热呕吐,郎中们也束手无策。胡三娘日夜不休,为王老四调配药物,让他分发给村民。又指点村民采集山中药草,熬成大锅药汤,每人每日饮一碗。

然而疫情凶猛,药物见效缓慢,眼看病死的人日渐增多。胡三娘面露忧色,对王老四道:“此疫非同寻常,乃山中瘴气与瘟神相结合所致。若要根治,需我亲自上山采集一种灵药,但那灵药有山神守护,取之不易。”

王老四劝道:“既然如此危险,仙姑何必冒险?”

胡三娘摇头:“我既在此地修行,受百姓香火供奉,岂能见死不救?今夜我便上山,老伯切记,无论听到什么声响,切勿出门查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夜,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村民都闭门不出。王老四在家中听得西山方向传来阵阵异响,似兽吼又似雷鸣,心中为胡三娘担忧不已。

天将破晓时,胡三娘才疲惫归来,衣衫破损,手中却紧紧攥着一株闪着微光的仙草。她来不及休息,立即将仙草捣碎入药,分发给病重之人。说也神奇,服下这药的人,不过半日便好转过来。

瘟疫终于被控制住,村民们对胡三娘感恩戴德,商议着要为她立庙供奉。胡三娘却婉言谢绝:“我本山林修炼之辈,不图香火供奉。只望大家多行善事,自有福报。”

然而好景不长,靠山屯的奇事传到了县城。新来的县长姓钱,是个留洋回来的年轻人,不信鬼神之说。听说靠山屯有狐仙作祟,蛊惑人心,便带着几个警察前来查办。

钱县长一到村里,就下令捉拿“妖狐”,还要拆毁王老四家的西厢房。村民们纷纷求情,讲述胡三娘的种种善举,钱县长却一概不听,斥为迷信愚昧。

王老四跪地苦求:“县长大人明鉴,胡三娘真是善仙,救过我村无数性命啊!”

钱县长冷笑:“妖就是妖,哪分什么善恶?今日我非要除了这祸害不可!”

正当警察要动手拆房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得人睁不开眼。风停后,只见胡三娘现身在院中,对钱县长施礼道:“县长为民除害,本是尽职。然我在此地,从未害人,反而多行善事,天地可鉴。若县长不信,可随意考较。”

钱县长见她谈吐文雅,气度不凡,心下诧异,便道:“你说你是善仙,可能证明?”

胡三娘微微一笑:“三日之内,县城将有大雨,河水暴涨,若不及早防范,东岸低洼处恐遭水淹。”

钱县长将信将疑,返回县城后还是下令做好防洪准备。果然,三日后暴雨倾盆,河水猛涨,因提前准备,无人伤亡。钱县长这才信了胡三娘确有神通。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村里有个姓孙的财主,贪得无厌,想借胡三娘的神通发财。他暗中请来一个游方道士,要作法收服胡三娘,逼她为自己服务。

这道士有些邪术,在王老四家周围布下符阵,念咒催诀,要困住胡三娘。胡三娘被困在阵中,现出原形,是一只赤色狐狸,痛苦不堪。

王老四见状大怒,抄起扁担要打那道士,却被孙财主的人拦住。正当危急时刻,曾经被胡三娘救过的赵五带着一群村民赶来,打破了符阵,赶走了道士和孙财主。

胡三娘得救后,对王老四说:“老伯,我在此地的缘分将尽。实不相瞒,我修行已满,即将受封为仙,不日将有天官下界册封。只是...”

王老四忙问:“只是什么?”

胡三娘叹道:“只是我受封之后,便不能再留在此地了。这些年来,多谢老伯收留之恩,村民敬爱之情。”

王老四虽不舍,也知这是胡三娘的大造化,便道:“仙姑修行圆满,这是大喜事。我们应当为您庆贺才是。”

胡三娘受封那日,靠山屯村民都聚在王老四家院中。只见天上祥云缭绕,仙乐阵阵,一位金甲神人自云中现身,宣读敕令:“胡三娘听封!尔在下界修行五百载,多积善功,惠及百姓,今特封尔为‘文信娘娘’,掌此地风雨调和,灾疫禳解之事,即刻赴任,不得有误!”

胡三娘——如今的文信娘娘——向天官拜谢,又回头对村民道:“我虽受封离去,但会永远庇佑此地。大家多行善事,自有福报。”说罢,化作一道红光,随天官而去。

自此之后,靠山屯风调雨顺,百姓安康。村民们在王老四家原址建了一座小庙,供奉文信娘娘。庙虽不大,但香火不断,灵验非常。

王老四成了庙祝,安度晚年。每逢初一十五,他总会打扫干净庙宇,对着文信娘娘的神像喃喃自语,仿佛还在与那位红衣女子聊天说笑。

而文信娘娘的神迹仍在继续:迷路的人会在雾中见到一盏红灯引路;生病的人会梦见一个红衣女子指点药方;干旱时,庙宇周围总会莫名降下甘霖...

靠山屯的老人常说:精怪修行,不在乎出身,只在乎一心。善心修行者,终得正果;恶意害人者,必遭天谴。这文信娘娘的故事,不就是明证吗?

至今,靠山屯还流传着那首歌谣:“靠山屯,有仙缘,红衣娘娘保平安。行善的,得福报,作恶的,遭天谴...”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