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疆档案,初探脉络
陈奇回到联盟办公室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加密文件柜,取出尘封已久的 “苗疆民俗文化档案”。档案封面泛着旧纸的黄晕,边角处还留着林通当年用红笔标注的痕迹 ——“苗疆蛊术,气脉异途,需慎察”。他轻轻翻开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林通与苗疆蛊师的两次交流记录,附带着手绘的苗疆气脉分布图,图中用朱砂标出的 “雷公山龙脉节点”,正是甄灵所在的蛊术文化研究中心所在地。
“原来爷爷早与苗疆有过交集。” 陈奇摩挲着泛黄的图纸,心中泛起一阵暖意。档案中提到,苗疆蛊术虽与闽南风水体系不同,却同样遵循 “气脉流转” 的核心逻辑,只是闽南风水重 “聚阳护脉”,苗疆蛊术则善 “借阴养气”,二者如同硬币的两面,既相互制衡又能互补。林通在批注中写道:“蛊非邪物,用之正则护脉,用之邪则破局,需以敬畏之心待之。”
这时,林小雅端着两杯热茶走进来,看到摊开的档案,惊讶地说:“没想到联盟还保存着这么古老的苗疆资料!我刚才查了甄灵的背景,她是苗疆‘蛊术非遗传承人’,十年前在北京大学攻读民俗学博士,论文主题就是《苗疆蛊术与气脉保护的关联性研究》,还引用过林老的着作呢!”
陈奇接过热茶,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这么说,她与我们的护脉理念有共通之处?那这次苗疆之行,或许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台银色的 “便携式气脉分析仪”—— 这是去年联合高校研发的最新设备,不仅能监测气脉数值,还能通过光谱分析识别不同气脉类型,“把这个带上,再准备些青阳石粉末和艾草香囊,这些都是净化阴煞的常用物品,或许在苗疆能派上用场。”
林小雅点头应下,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陈建国主任刚才发来消息,说宝岛的周明远大师听说我们要去苗疆,特意准备了一盒‘台湾桧木精油’,说桧木属阳,能中和苗疆的阴寒气脉,让我转交给你。”
陈奇接过精油,心中满是感动。从闽南到宝岛,再到即将前往的苗疆,护脉事业早已跨越地域界限,成为两岸乃至更多文化传承者的共同使命。
二、设备调试,科技护航
接下来的三天,陈奇带领技术组全力投入苗疆之行的准备工作。联盟的实验室里,各种设备整齐排列:升级后的 “智能气脉检测仪” 增加了 “蛊气识别” 模块,能通过传感器捕捉空气中异常的微生物波动 —— 这是根据甄灵邮件中提到的 “蛊术气脉特征” 专门研发的;四架 “抗干扰无人机” 搭载了热成像仪和高清摄像头,可在苗疆复杂的山林地形中低空飞行,排查气脉异常区域;还有二十套 “应急护脉包”,内含青阳石、艾草、朱砂等传统材料,以及便携式除颤仪、急救药品等现代医疗设备。
“陈哥,你看这个‘蛊气识别’模块的灵敏度怎么样?我们用阴寒石粉末模拟了蛊气环境,检测仪的响应时间能控制在 0.5 秒以内。” 技术组组长小张调试着设备,脸上满是自豪。屏幕上,模拟的 “蛊气浓度” 曲线随着粉末的撒入迅速上升,触发了红色预警,同时自动生成 “净化方案”——“建议使用青阳石粉末喷洒,配合艾草燃烧,净化时间约 30 分钟”。
陈奇点点头,拿起一台无人机:“苗疆多阴雨天气,无人机的防水性能一定要再检查一遍,还有电池续航,要确保能支持 4 小时以上的飞行。”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把‘护脉 APP’的‘离线地图’功能升级,导入苗疆雷公山区域的详细地形数据,包括溪流、山洞、古树等可能的气脉节点,万一在山林中失去信号,也能通过离线地图定位。”
调试完设备,陈奇又召集风水师团队进行模拟演练。实验室的空地被布置成 “苗疆山林场景”,用绿植搭建出密集的树林,用黑色布料模拟 “蛊气笼罩区域”。风水师们手持检测仪,小心翼翼地进入 “模拟区域”,很快发现了 “气脉异常点”—— 一块藏在绿植后的阴寒石。“报告陈哥,发现阴煞源头,气脉数值 2.3,符合蛊气干扰特征!” 一名风水师喊道,迅速按照流程撒下青阳石粉末,点燃艾草,检测仪上的数值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
“很好,大家的反应速度和操作规范都没问题。” 陈奇满意地说,“苗疆的情况可能比模拟场景更复杂,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先撤离再汇报,安全第一。”
演练结束后,陈奇接到了甄灵的视频电话。屏幕中,甄灵穿着一身苗族服饰,身后是古朴的吊脚楼,背景里传来悠扬的芦笙声。“陈奇老师,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雷公山最近雨水较多,山路比较湿滑,我已经安排了当地的向导,到时候会在山脚下接应你们。” 她的语气温和,眼神中带着期待,“另外,我发现研究中心附近的‘百年古榕’最近有些异常,树叶发黄,根系周围的土壤出现了黑色斑点,可能与气脉波动有关,等你们来了我们一起勘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奇看着屏幕中的古榕照片,心中泛起一丝疑虑:“这棵古榕是不是气脉节点?从照片上看,它的生长形态符合‘龙脉锚点’的特征,树叶发黄可能是阴寒气脉侵蚀导致的。”
甄灵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陈奇老师果然专业!这棵古榕确实是雷公山龙脉的‘次级节点’,我们怀疑有人在暗中布设‘引蛊阵’,试图通过古榕的气脉扩散蛊气,影响整个雷公山的龙脉流通。”
挂了电话,陈奇的神色变得凝重。看来苗疆的情况比预想的更严峻,一场新的护脉之战,即将在雷公山的密林深处打响。
三、两岸协作,信息互通
出发前一天,陈奇特意与宝岛的周明远大师进行了视频会议。屏幕中,周明远坐在台南开元寺的书房里,身边放着一叠苗疆文化资料 —— 这是他特意从宝岛民俗博物馆借来的,包括苗疆蛊师的手稿、老照片等。“陈奇贤侄,我仔细研究了苗疆的气脉分布,雷公山的龙脉与闽南的龙脉虽不直接相连,却同属‘南方气脉带’,若雷公山的蛊气扩散,可能会间接影响闽南的气脉稳定,你们此行责任重大啊!”
周明远拿起一张手绘的苗疆气脉图,指着上面的红点说:“这些红点是我标注的‘高危节点’,大多是山洞、深潭等阴寒气脉聚集的地方,你们在勘察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另外,苗疆的‘蛊术阵法’多借助自然之物,比如古树、溪流、岩石,你们要留意那些形态异常的自然景观,可能就是阵法的组成部分。”
陈奇认真地记录着,时不时提出疑问:“周大师,您之前提到台湾桧木精油能中和阴寒气脉,具体该如何使用?是直接涂抹在气脉节点,还是配合其他材料燃烧?”
周明远笑着说:“两种方法都可以。直接涂抹在古树、岩石等节点上,精油的香气能持续三天左右,起到驱邪护脉的作用;若遇到较强的蛊气,可将精油与艾草混合燃烧,香气会随烟雾扩散,净化范围更广。我已经让弟子把精油分装成小瓶,方便你们携带。”
会议结束后,周明远还传来了一份 “宝岛苗疆文化交流记录”,里面记载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宝岛民俗学者与苗疆蛊师的交流经历,提到了一种 “反蛊阵”—— 用桧木、艾草、朱砂布置成三角形阵局,可有效抵御蛊气侵蚀。“这份记录或许能帮到你们。” 周明远在邮件中写道,“若遇到棘手的蛊术阵法,不妨试试这个‘反蛊阵’,记得要让阵局的阳气与龙脉气脉相通,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与此同时,泉州海警部门也与苗疆当地的公安、环保部门建立了联动机制。海警队长李强在电话中对陈奇说:“我们已经与贵州黔东南州的公安部门对接,他们会安排警力在雷公山周边巡逻,协助你们维持秩序;环保部门也准备了专业的水质检测设备,若蛊气扩散到溪流中,能及时进行采样分析,制定净化方案。”
陈奇挂断电话,看着桌上的 “协作名单”—— 从闽南的技术团队、风水师,到宝岛的周明远大师、海巡部门,再到苗疆的甄灵、当地向导、公安环保部门,一张跨越地域的护脉协作网络已然形成。他心中充满了信心,无论苗疆等待他的是什么挑战,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
四、临行嘱托,初心不忘
出发当天清晨,泉州开元寺的千年古柏下,陈建国、林小雅以及联盟的员工们为陈奇送行。陈建国走到陈奇面前,递给他一个棕色的皮盒:“这里面是你爷爷当年用的‘风水罗盘’,虽然比不上现在的智能设备,但在苗疆那种特殊环境下,或许能派上用场。” 他打开盒子,一只铜制罗盘静静躺在里面,盘面的刻度清晰可见,天池中的指针微微转动,仿佛在呼应着周围的气脉。
“爸,我一定会带好爷爷的罗盘,不辜负他的期望。” 陈奇接过皮盒,紧紧抱在怀中。这只罗盘不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一份传承,承载着林通毕生的护脉理念,也提醒着他肩上的责任。
林小雅递过来一个背包,里面装满了零食、药品和保暖衣物:“苗疆早晚温差大,记得多穿点衣服;还有这个‘应急联络器’,已经预设了我的号码、甄灵的号码,以及当地公安部门的紧急电话,长按三秒就能自动拨号。” 她眼圈有些发红,“到了那边要经常报平安,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联系我们,联盟永远是你的后盾。”
陈奇点点头,逐一拥抱送行的同事:“大家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按时传回勘察进展。联盟的日常护脉工作就拜托你们了,尤其是泉州港、湄洲岛这些重点节点,一定要加强监测,不能有任何疏漏。”
这时,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 —— 前往机场的专车到了。陈奇最后看了一眼开元寺的古柏,阳光透过枝叶洒在他身上,温暖而坚定。他转身登上汽车,车窗缓缓升起,挥手向众人告别。车窗外,古柏的身影逐渐远去,但林通的嘱托、众人的期望,却深深印在他的心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