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闽南风水传奇 > 第104章 银饰解厄,渐释前嫌

闽南风水传奇 第104章 银饰解厄,渐释前嫌

作者:展翼九千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11:03: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节:银铃惊梦,山雾漫进吊脚楼

陈奇是在一阵银铃声里醒的。

苗寨的吊脚楼依着山势而建,他的房间在二楼,木窗半开着,晨雾裹着山胡椒的香气钻进来。床头挂着阿茶连夜编的竹铃铛——说是“苗家醒晨铃”,用的是祖传的“响铜”,能驱山鬼。可此刻,铃铛没响,反倒是楼下传来一阵急过一阵的银器碰撞声。

他掀开蓝印花布被子,赤脚踩在青竹席上。楼下的堂屋挤满了人,火塘里的柴火烧得噼啪响,映得墙上的银饰挂饰忽明忽暗。几个穿靛蓝苗裙的妇女正捧着银手镯、银项圈,急得直掉眼泪:“阿茶妹,这银镯子昨儿还好好的,今早一摸,咋就没光了呢?”

“我家的银锁也没了热乎气!”另一个老妇颤巍巍举起个雕花银锁,“孙娃子戴着它睡了十年,从来没生过病,今早摸上去冰得扎手……”

陈奇挤到人群里,看见阿茶正蹲在地上,用苗帕子擦拭一尊半人高的银菩萨像。菩萨像原本是鎏金的,此刻金漆剥落处泛着青灰,连底座的“吉祥云纹”都失去了光泽。

“阿茶,这是咋了?”陈奇开口,声音里还带着晨起的哑。

阿茶抬头,眼尾还沾着泪:“陈大哥,寨子里的银饰全‘哑’了。”她指了指供桌上的香炉,“昨儿夜里我守夜,看见香灰凝成了蛇形,今早起来,银器就成这样了。老人们说……”她压低声音,“是要出邪事。”

第二节:风水寻脉,罗盘指向银匠铺

陈奇摸出灵犀罗盘。指针刚离手,便疯狂转动,最后稳稳指向寨子东头的银匠铺。

“银匠铺?”阿茶皱眉,“那是寨子里最老的铺子,刘师傅做了三十年银饰,从没出过岔子。”

两人穿过青石板路,往寨东走。晨雾里的梯田像被揉皱的绿绸,田埂上的野菊沾着露珠,空气里飘着新烤的米香——这是寨子里在准备“敬银节”的供品,每年秋分,苗家人都会用新收的糯米打糍粑,敬献银饰里的“银魂”。

银匠铺的门帘是靛蓝土布做的,门楣上挂着串银铃铛,此刻却静悄悄的。陈奇掀开门帘,霉味混着银器特有的冷香扑面而来。

铺子里乱成一团。刘师傅蹲在地上,面前摊着七八件未完工的银饰:半打的银耳环、一对雕着蝴蝶的银手镯,还有个没刻完花纹的银锁。他的左手缠着绷带,指缝里渗着血,见陈奇进来,颤抖着举起右手——掌心里躺着块黑黢黢的石头,表面刻着歪歪扭扭的蝙蝠纹。

“昨儿半夜……”刘师傅声音发抖,“我在打银锁,突然听见窗外有蝙蝠叫。抬头一看,窗台上落了块石头,砸在我的银料上……”他掀起绷带,手背上有个青紫色的爪印,“我追出去,没见着人,只看见……”他指向铺子后墙——墙上有个半人高的洞,洞口沾着新鲜的泥土。

第三节:银饰秘语,苗女解咒试真心

陈奇蹲在洞前,用罗盘测了测方位。洞的位置正对着寨子后山的“阴煞潭”——那是片终年不干的沼泽,苗家人说里头镇着“阴龙”,轻易不能靠近。

“这是‘引魂局’。”陈奇摸着下巴,“用阴煞潭的怨气引动银饰里的‘银魂’,银器失了灵性,自然护不住寨子。”

“引魂局?”阿茶凑近,发间的银簪晃了晃,“我们苗家的银饰,是用山泉水淬过的,能养‘银魂’。银魂要是散了,邪祟就能顺着银器的纹路钻进来……”她突然抓起刘师傅手里的黑石头,“这石头上的蝙蝠纹,和我在雷公山见过的一样——是蝠衣教的‘引魂印’!”

陈奇想起昨夜在山洞里,阿茶说的“引魂印”能引动地脉凶煞。他摸出在凤首岩找到的青铜印章,两相对比,纹路竟有三四分相似。

“阿茶,你会解这种咒吗?”陈奇问。

阿茶没说话,转身回了里屋。再出来时,她怀里抱着个红漆木盒,盒盖上雕着“百鸟朝凤”图。她打开盒子,取出一套银饰:银冠、银项圈、银手镯,每件都刻着细密的苗文。

“这是我奶奶传给我的‘护寨银’,”阿茶指尖拂过银冠上的凤凰,“能镇宅驱邪。你把那块引魂石放在银冠上,我念段‘解咒歌’。”

陈奇依言将黑石头放在银冠中央。阿茶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她的声音像山涧里的泉水,清亮婉转,歌词里夹杂着苗语和古汉语:“银为骨,石为祟,凤凰展翅破阴霭;心为灯,咒为绳,引魂归位守寨门……”

唱到第三句时,银冠突然泛起柔和的白光。黑石头“咔”地裂开道细缝,从里面渗出一缕黑烟,被白光吸得干干净净。

“成了!”围观的人群爆发出欢呼。刘师傅抹了把眼泪,捡起地上的银锁,“热乎了!热乎了!”他捧着银锁往家跑,边跑边喊:“孙娃子有救了!寨子有救了!”

第四节:火塘夜话,糯米糍粑藏心意

当晚,寨子在晒谷场办了“压惊宴”。火塘里的柴火烧得旺盛,竹架上挂着香喷喷的酸汤鱼,木盆里的糯米糍粑刚蒸好,裹着红糖,甜香混着松枝的烟火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奇坐在阿茶身边,桌上摆着阿茶特意给他留的“凤凰糍粑”——用糯米粉捏成凤凰形状,点缀着红辣椒做尾羽,模样憨态可掬。

“你咋会苗家的解咒歌?”陈奇咬了口糍粑,甜而不腻。

阿茶低头拨弄着银项圈:“我阿奶是寨里的‘银师’,从小教我认银饰、唱解咒歌。她说,银饰不只是首饰,是苗家人的‘第二副骨头’。”她抬头看他,眼睛里映着火光,“你呢?闽南的风水师,咋懂苗家的银魂?”

陈奇摸出灵犀罗盘,指针轻轻晃了晃:“我师父说过,风水和银饰一样,讲究‘养’。闽南的‘镇宅镜’要年年用茶油擦,我们护脉用的‘聚阳钱’要放在米缸里养着——和你们养银魂,道理是通的。”

“原来如此。”阿茶笑了,发间的银簪闪了闪,“那你可知,苗家的银饰还有个说法?”

“啥说法?”

“银饰能试人心。”她突然把银项圈摘下来,递给他,“你要是戴着它,能过今晚的‘试心关’,就是真朋友。”

陈奇一愣,接过项圈。银项圈入手微凉,内侧刻着一行极小的苗文。他正想问啥意思,火塘边的老人突然敲响了铜锣:“孩子们,该跳‘银铃舞’了!”

第五节:铃舞惊变,蝙蝠突袭护银人

“银铃舞”是苗家的传统舞蹈,姑娘们戴着银铃铛,围着火塘跳舞,寓意“驱邪纳福”。阿茶换上缀满银铃的苗裙,发间的银簪换成了“凤穿牡丹”款,一出场就引来阵阵喝彩。

她旋转着,银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像山雀在唱歌。陈奇看得入神,没注意到人群里多了几个黑影——是昨夜的蝠衣教余孽,他们混在村民里,正悄悄摸向晒谷场的角落。

“小心!”阿茶突然停下,大喊一声。她的银铃不知何时全掉了,发间的凤簪闪着寒光——竟是把藏在簪子里的银匕首。

几个黑衣人从暗处窜出,手里握着淬毒的短刀。为首的正是昨夜在古道上伪装成阿婆的“蝙蝠男”,他盯着阿茶,狞笑道:“小丫头,交出引魂印的解法,爷饶你不死!”

陈奇挡在阿茶身前,摸出开光镜。镜面泛起白光,照得蝙蝠男睁不开眼。可对方人多势众,眼看就要冲过来。

“用银饰!”阿茶大喊。围观的苗家姑娘们立刻摘下银镯、银耳环,往地上一扔。银器落地的同时,地面突然渗出红雾——那是苗家“血祭阵”的痕迹,用牲畜血混着朱砂画的,专门克制邪祟。

蝙蝠男的手下踩中红雾,惨叫着摔倒。他见势不妙,掏出个黑哨一吹,带着剩下的人往寨外跑。陈奇想追,却被阿茶拽住:“别追!他们的目标是你怀里的引魂石!”

陈奇低头,才发现不知何时,怀里的黑石头不见了。

第六节:月光洗银,心意相通共护寨

当晚,陈奇在阿茶的银匠铺里翻找引魂石。月光透过木窗洒进来,照在银匠铺的工具台上——那里摆着半块雕刻了一半的银锁,锁芯里卡着块黑石头。

“在这儿!”阿茶举着蜡烛走过来,“我今早收拾工具时发现的,怕是那伙人慌乱中掉的。”

陈奇接过石头,发现背面的蝙蝠纹里多了道划痕——是他昨夜用开光镜划的。他摸出灵犀罗盘,指针突然指向阿茶的银匠铺后墙。

“墙后面有东西。”陈奇说。

两人搬开堆着的银料,墙里露出个暗格。暗格里放着本泛黄的苗文书,封皮写着“银魂志”,还夹着张画像——是个穿靛蓝苗裙的姑娘,旁边站着个穿闽南服饰的年轻男子,手里举着块刻着“引魂印”的石头。

“这是我太奶奶和陈济川爷爷。”阿茶的声音发颤,“书里说,三百年前,陈爷爷帮我们刻了引魂印,说要和苗家的银饰一起守着凤眼。后来……”她翻到最后一页,“后来有伙穿黑衫子的人来抢引魂印,陈爷爷为了保护银匠铺,被他们害了……”

陈奇想起在凤首岩发现的青铜印章,底部刻着“闽人陈济川,与苗女阿月同铸,护脉永昌”——原来阿月的后人,就是阿茶。

“所以你才会对我有敌意?”陈奇轻声问。

阿茶摇头,耳尖泛红:“我一开始以为是来抢银饰的,后来……”她低头绞着苗帕子,“后来看你蹲在地上给小朋友擦银镯,看你教刘师傅用风水术找引魂石,才觉得……你和陈爷爷很像。”

月光爬上银匠铺的房梁,照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陈奇摸出怀里的茶饼,是阿公硬塞的凤凰单丛,他掰了块递给阿茶:“尝尝,我阿公说,茶能解千愁。”

阿茶接过茶饼,咬了口,眼睛弯成月牙:“甜的。”

远处传来夜鸟的啼鸣,银匠铺的银铃在风里轻轻摇晃。陈奇望着阿茶发间闪着光的银簪,突然觉得,这趟苗疆之行,或许比他想象的,要多些什么。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