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闽南风水传奇 > 第37章 铜铃护院,八卦安宅

闽南风水传奇 第37章 铜铃护院,八卦安宅

作者:展翼九千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11:03: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摧毁孙正国别墅下的聚煞穴后的第五天,锦江的天空虽已澄澈如洗,但城郊的几个村落里,却仍有零星的诡异事件发生 —— 溪头村有村民说半夜看到窗纸上有黑影晃动,清塘村的老井里偶尔还会冒出腥气,就连市区的老旧小区,也有人反映家里的钟表无缘无故停摆。林通知道,这是聚煞穴残留的煞气散入民间,虽不足以致命,却足以扰乱民心,若不及时化解,很可能滋生新的邪祟。

“林师傅,您可得想想办法!我家阿婆这几天总说看到‘白影子’,吓得饭都吃不下!” 溪头村的林阿福一大早就在开元寺门口等候,见到林通,急忙上前拉住他的手。身后跟着十几个村民,个个面带焦虑,七嘴八舌地诉说着村里的怪事。

林通安抚道:“大家别慌,这些都是残留的煞气作祟,用闽南老祖宗传下来的民俗法子就能化解。” 他转身对小陈说:“去准备些材料 —— 铜钱、红绳、桃木枝、八卦镜、粗盐、大米,越多越好,我们去村里教大家布置辟邪阵。”

上午十点,溪头村的土地庙前挤满了村民。林通将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大家,拿起一串用红绳串起的铜钱剑,开始讲解:“这铜钱剑要用乾隆、康熙年间的古钱,用红绳按‘七星北斗’的顺序串起,剑柄用桃木雕刻,挂在大门内侧,能挡‘穿心煞’‘路冲煞’,邪祟不敢进门。” 他演示着铜钱剑的挂法,“记住,剑尖要朝下,对着门槛,不能歪斜,否则就失去效果了。”

村民们认真地学着,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让家里的年轻人记笔记。李娟抱着女儿萌萌,手里拿着一串铜钱剑,疑惑地问:“林师傅,我们租的是老厝的二楼,没有大门,挂在房门上有用吗?” 林通点点头:“有用。房门、窗户都可以挂,要是觉得不够,还可以在床头放一把小的铜钱剑,能防‘噩梦煞’。”

接着,林通又拿起一面八卦镜:“这八卦镜分‘凸镜’和‘凹镜’,用法不同。凸镜用来‘化煞’,比如家门口对着电线杆、尖角、厕所,就挂凸镜,把煞气挡回去;凹镜用来‘聚气’,要是家门口开阔,没有煞气,挂凹镜能聚财纳福。” 他指着不远处一栋老厝:“像阿婆那家,门口对着巷口路冲,就该挂凸镜,高度要和门楣齐平,镜面朝外,不能对着邻居家,不然会把煞气引到别人家,邻里不和。”

“那盐米袋呢?我阿嬷说以前家里闹鬼,就挂盐米袋。” 年轻的林小宇举着一个布袋子问道。林通笑了笑:“盐米袋是闽南最古老的辟邪法子之一。粗盐能净化气场,大米是‘五谷之精’,能聚阳气。把盐和米按一比一的比例混合,装在红布袋子里,挂在门楣、窗台或者屋檐下,能防‘阴气侵宅’。要是家里有病人,还可以在盐米袋里放一小撮艾草,效果更好。”

讲解完用法,林通带领村民们分组行动,挨家挨户指导布置。在王阿婆家里,林通看到她家门口正对着巷口,巷口的路灯又恰好在大门正前方,形成 “灯煞”,难怪阿婆总看到黑影。“阿婆,您这门口要挂一面凸镜,再在门楣挂两串盐米袋,窗户上挂铜钱剑。” 林通一边指导小陈帮忙挂镜子,一边说道,“另外,晚上十点后把路灯的总开关关掉,避免煞气过重。”

王阿婆连连点头:“听林师傅的!我这就去关开关。” 看着挂上的八卦镜和铜钱剑,阿婆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有这些东西在,我晚上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在李娟租住的老厝二楼,林通发现她的窗户正对着隔壁的屋顶,屋顶上有几根裸露的钢筋,像尖刀一样指向窗户,形成 “尖角煞”。“这是‘天斩煞’的一种,容易让人失眠、头疼。” 林通说道,“除了在窗户上挂铜钱剑,还要在窗台摆两盆仙人掌,仙人掌的尖刺能挡住煞气,再在窗台上撒一圈粗盐,净化气场。” 李娟按照林通的话一一照做,刚摆好仙人掌,就感觉房间里的阴冷气息淡了不少。

整整一天,林通和小陈走遍了溪头村的每一户人家,从老厝到出租房,从商铺到祠堂,一一指导村民布置辟邪物。夕阳西下时,村里的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八卦镜、铜钱剑和盐米袋,红布的颜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整个村子的气场都变得祥和起来。

“林师傅,您看!我家的钟表开始走了!” 村民林阿狗突然大喊道。大家围过去一看,原本停摆了三天的老式挂钟,果然开始 “滴答滴答” 地走起来,指针正好指向六点整。“真神了!” 村民们纷纷感叹,对林通更加敬佩。

林通却没有放松:“这些法子只能暂时化解残留煞气,要想彻底安宁,还要靠大家维护村里的风水。比如,不要在祠堂周围堆放垃圾,不要在龙脉上乱搭乱建,不要往老井里扔东西。” 他顿了顿,“另外,明天我会请开元寺的僧人来村里举行‘洒净仪式’,净化整个村子的气场,到时候大家都来参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村民们纷纷答应,林阿福更是拍着胸脯说:“林师傅放心,我们一定守好村里的风水!以后谁要是敢破坏,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第二天上午,慧能师傅带领十位僧人来到溪头村,在土地庙前举行 “洒净仪式”。僧人们手持洒净瓶,将大悲水洒向全村的各个角落,嘴里诵念着《大悲咒》。村民们手持香烛,跟在僧人后面,虔诚地跪拜祈福。大悲水洒过的地方,原本残留的阴冷气息彻底消散,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

仪式结束后,慧能师傅对林通说:“林师傅,这些民俗辟邪之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盐米聚阳,八卦化煞,铜钱镇宅,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啊。” 林通点点头:“是啊,风水本就源于生活,这些民俗法子,就是老百姓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护家之道。比那些复杂的阵法更贴近生活,也更容易传承。”

就在这时,小陈接到一个电话,挂了电话后兴奋地说:“师傅,清塘村、东溪村的村主任都打电话来,说要请您去教他们布置辟邪物!” 林通笑了笑:“好啊,我们明天就去。要让锦江的每个村子都用上这些法子,让残留的煞气无处可藏。”

接下来的一周,林通和小陈走遍了锦江的十几个村落和老旧小区,手把手地教村民和居民布置八卦镜、铜钱剑和盐米袋。市电视台的记者听说后,还专门做了一期 “闽南民俗辟邪智慧” 的专题报道,介绍这些简单实用的辟邪方法,引起了全市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自发地购买材料,布置自家的辟邪物,锦江的大街小巷都挂上了红布盐米袋和八卦镜,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市区的老旧小区 “锦江新村”,居民们不仅布置了辟邪物,还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小区里的垃圾和杂物,修复破损的绿化带,甚至在小区的中心花园种上了桃树、榕树等风水树。“以前小区里到处是垃圾,阴森森的,现在干净了,又挂上了辟邪物,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小区居民张阿姨笑着说,“晚上散步的人也多了,邻里关系也和睦了。”

林通站在锦江新村的中心花园里,看着孩子们在树下玩耍,老人们在长椅上聊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陈走到他身边:“师傅,现在锦江的残留煞气基本都化解了,市民们也都学会了辟邪方法,我们是不是可以休息一下了?” 林通摇摇头:“还有最后一件事 —— 祠堂和宫庙的辟邪布置。这些地方是村里的风水核心,必须重点保护。”

当天下午,林通来到溪头村的林氏宗祠。宗祠的大门有些陈旧,门楣上的木雕已经破损,屋檐下的风铃也不见了踪影。“宗祠是家族的根,风水最重要。” 林通对宗祠的管事说,“大门要重新油漆,门楣上要挂一面大号的八卦镜,屋檐下挂八串铜铃,铜铃能‘化煞纳福’,风吹过的时候,铃声能净化气场。另外,宗祠里要多点燃香烛,增加阳气,每月初一十五还要举行祭祖仪式,凝聚家族的气场。”

管事连连点头,立刻安排工匠修缮宗祠。几天后,林氏宗祠焕然一新,朱红色的大门格外醒目,门楣上的八卦镜闪闪发光,屋檐下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响声,整个宗祠的气场变得庄严而祥和。

夕阳西下,林通站在林氏宗祠前,看着村民们陆续来上香祈福,心中感慨万千。他摸了摸腰间的 “风调雨顺” 玉佩,又看了看远处挂着辟邪物的家家户户,突然明白 —— 真正的风水,不是复杂的阵法,也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老百姓对家园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对自然的敬畏。那些挂在门楣上的八卦镜、铜钱剑和盐米袋,不仅是辟邪的工具,更是人们守护家园的信念。

小陈走到他身边:“师傅,市领导又打电话来,说要在全市推广这些民俗辟邪方法,还要把您的讲解做成手册,发给每个家庭。” 林通笑了笑:“好啊。只要能帮到大家,我做什么都愿意。” 他抬头望向天空,晚霞满天,开元寺的钟声传来,与宗祠的铜铃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锦江的上空,温暖而安宁。

他知道,守护风水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这些民俗智慧能代代传承,只要人们心中的信念不灭,锦江就永远会是一片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土地。而他,也会继续行走在闽南的大街小巷,将这些古老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闽南的风水传奇,永远延续下去。

喜欢闽南风水传奇请大家收藏:()闽南风水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