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 > 出口过几个此举

老糖坊的甜香

滇南的澜沧江畔,有个叫甘蔗坪的村寨。村子被成片的甘蔗林包围,翠绿的蔗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空气里总飘着股清甜的气息。寨口的大榕树下,有间用土坯砌成的老糖坊,屋顶盖着茅草,墙角堆着榨干的蔗渣,石碾子上还沾着晶莹的糖霜,那是村里最诱人的味道来源。糖坊的主人姓岩,是位皮肤黝黑的傣族老汉,村里人都叫他岩老爹。岩老爹熬了一辈子红糖,手掌被蒸汽熏得发红,却能凭口感判断糖汁的浓度,一锅普通的蔗汁,经他手熬煮,能变成带着蜜香的块糖,咬一口,甜到心里头。

这年霜降,甘蔗刚砍下来,码在糖坊周围,像堆起的绿色小山。岩老爹正蹲在石碾旁,赶着水牛碾甘蔗。水牛戴着眼罩,围着石碾慢悠悠地转,蔗茎被碾成碎末,挤出的蔗汁顺着石碾的凹槽流进陶缸,浑浊的汁液带着股生猛的甜香。“这蔗得碾三遍,”岩老爹用木勺撇去蔗汁表面的泡沫,“一遍出汁少,三遍才能把甜味都榨出来,不能偷懒。”

“岩老爹,今儿能熬出‘碗碗糖’不?”一个梳着小辫的傣族姑娘跑过来,手里捧着个粗瓷碗,是寨里的玉罕,她要给生病的奶奶讨块新熬的红糖,说老红糖能补气血。“奶奶就爱吃您做的糖,说比城里买的白糖有味道。”

岩老爹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能,刚碾的蔗汁,新鲜得很。”他往玉罕的碗里舀了勺刚挤出的蔗汁,“你先尝尝,这才是甘蔗最本真的甜。”

玉罕抿了一口,蔗汁又甜又涩,带着股青草味。“没有糖块甜呢。”

“还没熬呢,”岩老爹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就像生米煮成熟饭,得慢慢熬,甜味才能出来。这熬糖啊,就像过日子,急不得,得有耐心等。”

他把陶缸里的蔗汁倒进大铁锅,架在柴火上烧。土灶的火苗很旺,舔着锅底,蔗汁很快沸腾起来,蒸汽带着更浓郁的甜香弥漫开来,引得寨里的孩子都围在糖坊门口张望。岩老爹用长柄木勺不停地搅动,防止蔗汁粘锅糊掉,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进锅里,和蔗汁融在一起。

“这叫‘撇沫’,”岩老爹指着木勺上的泡沫,“这些是蔗叶蔗皮的杂质,得撇干净,不然熬出的糖会发苦。做人也一样,得把心里的‘杂质’清干净,活得才敞亮。”

玉罕蹲在旁边看,只见蔗汁在沸腾中慢慢变稠,颜色从浑浊的绿变成琥珀色,最后成了深褐色,像融化的玛瑙。蒸汽里的甜香也变了,生涩的味道渐渐散去,透出股醇厚的蜜香,馋得人直咽口水。

“快好了,”岩老爹拿起竹筷,蘸了点糖汁,放进冷水里一浸,糖汁立刻凝成硬块。他放进嘴里嚼了嚼,点了点头,“浓度够了,起锅!”

他把铁锅从火上挪开,将浓稠的糖汁倒进铺着芭蕉叶的木模里。木模有圆的、方的,还有刻着吉祥花纹的,糖汁倒进模子,很快就凝固成块,表面泛着油亮的光泽。岩老爹拿起一块刚成型的红糖,递给玉罕:“给你奶奶拿去,用这糖煮鸡蛋,补得很。”

玉罕捧着温热的红糖,咬了一小口,绵密的糖块在嘴里化开,甜中带点焦香,还有股淡淡的蔗叶清香,果然比城里的白糖有层次。“太好吃了!”

从那以后,玉罕常来糖坊帮忙。她帮着给水牛喂草料,帮着把碾好的蔗渣堆起来当燃料,看着岩老爹熬糖。岩老爹不忙的时候,会教她辨甘蔗——要选节长、汁多的“果蔗”,熬出的糖才甜;还教她看糖汁的浓度,说“用筷子挑起糖汁,能拉出细丝,就说明熬到位了,太稀成不了块,太稠会糊”。

“你看这糖块上的白霜,”岩老爹拿起一块放凉的红糖,上面覆着层薄薄的糖霜,“这是‘糖蜜’,最有营养,别以为是坏了。好红糖就得带点糖蜜,甜而不腻。”

玉罕把这些都记在心里,还学着用竹篓过滤蔗汁——粗布缝的竹篓能滤掉蔗渣碎屑,让糖汁更纯净。有次她过滤时不小心把竹篓弄破了,蔗汁里混进了碎渣,急得快哭了。岩老爹却没怪她,只是说:“破了就补,下次小心点。做糖和做人一样,难免出错,改了就好。”

有天,城里来了个做农产品电商的年轻人,尝到岩老爹的红糖,眼睛一亮:“大叔,您这糖太正宗了!我想帮您卖到城里去,保证能卖好价钱。”

岩老爹有点犹豫:“城里人的口味,能喜欢这带着点焦味的糖?”

“喜欢!”年轻人拿出手机,翻出网上的订单,“现在城里人就认这种古法熬的红糖,说没有添加剂,健康。”

玉罕也劝他:“老爹,这样更多人就能吃到咱寨里的糖了。”

岩老爹点了点头:“行,但得说清楚,咱这糖是柴火熬的,样子可能不规整,味道却假不了。”

年轻人帮着糖坊设计了新包装,用竹篮装着红糖块,外面裹着印有甘蔗图案的油纸,既古朴又环保。玉罕跟着岩老爹学用手机看订单,还学会了在朋友圈发熬糖的视频——石碾碾蔗、柴火熬糖、糖汁入模,一幕幕画面配上傣家的葫芦丝音乐,引得很多人下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请大家收藏:()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没想到这老手艺,还能跟上新潮流。”岩老爹看着打包好的红糖,笑得合不拢嘴。

他的儿子从外地打工回来,看到糖坊的生意这么好,也留了下来帮忙。“爹,以前总觉得熬糖又累又赚不到钱,现在才知道,这口甜是咱寨里的宝贝。”

岩老爹看着儿子学着烧火、搅糖汁,想起自己年轻时跟着父亲学熬糖的光景,眼里的笑意更浓了:“这宝贝不是钱,是手艺,是咱傣族祖辈传下来的法子。”

春节前,糖坊格外忙,要赶制“年糖”,供寨里人过年用。岩老爹教玉罕做“红糖粑粑”——把红糖块融成浆,包进糯米粉里蒸熟,咬一口,糖浆流出来,烫得人直哈气,却舍不得松口。玉罕学得认真,包的粑粑个个饱满,甜得恰到好处。

“这糖粑粑啊,甜在嘴里,暖在心里,”岩老爹看着寨里人来领年糖,“一家人围着吃,日子就过得有滋有味。”

有游客来寨里旅游,特地来糖坊体验熬糖。岩老爹教他们碾甘蔗、撇糖沫,玉罕则给他们讲红糖的好处——女人喝了补气血,老人喝了暖身子,孩子吃了长力气。游客们亲手熬出红糖,捧着还温热的糖块,说这是“最有温度的甜味”。

澜沧江的水静静流淌,带着甘蔗的清甜和糖坊的烟火气,流向远方。老糖坊的石碾还在转,柴火还在烧,岩老爹和玉罕搅动糖汁的身影,在蒸汽里若隐若现,像一幅温暖的画。而那些带着糖霜的红糖块,装在竹篮里,走进了千家万户,把一份来自滇南村寨的甜蜜,留在了每一个品尝它的人心里,久久不散。

您对这个关于老糖坊和传统红糖手艺的故事是否满意?若有需要调整的情节、细节或氛围,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进行修改。

喜欢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请大家收藏:()末世降临我分手了小仙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