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涅盘纪元:草根小贩的信仰神国 > 第133章 谁说死人不能投票

身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气质如同一柄收在鞘中的古剑,锋芒内敛,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庄重。

他将一个沉重的金属手提箱放在林小满面前的桌上,箱体表面镌刻着繁复而古老的纹路,正是“旧日契约”的标志。

“林先生,箱内是三百条加密音频,来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妇人。她穷尽一生,只为记录三十年前风吼平原沦为无人区的真相。”男人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她的遗愿,是希望这些不该被遗忘的声音,能成为‘长城’的一部分,让长城……真正地记住一切。”

林小满的指尖轻轻划过冰冷的箱体,感受着那份跨越了三十年光阴的沉重。

他没有立刻打开,只是抬眼,目光穿透会议室的落地窗,望向远处那道如巨龙般盘踞在地平线上的宏伟造物——人类文明最后的壁垒,长城。

召集令发出,筑墙人的核心成员很快聚集一堂。

当林小满将手提箱中的内容公之于众,并提出要将这三百条语音日记刻入墙体时,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终于,一个资历最老、手臂几乎完全被机械义体取代的筑墙人猛地一拍桌子,发出沉闷的金属撞击声。

“简直是胡闹!死人的话,怎么能算数?长城记录的是功勋,是确凿的历史,不是某个老太婆临死前的胡言乱语!”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来几声附和。

在这个人工智能裁决一切、情绪被视为不稳定因素的时代,一个死人的主观记忆,其分量轻如鸿毛。

林小满没有动怒,他只是平静地看着那位老筑墙人,眼神锐利得像能剖开他坚硬的义体外壳,直抵内心的柔软。

“老王,我问你,你妈妈教你说的第一句话,现在还管不管用?”

老王愣住了,机械义手在半空中僵住,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那句话是什么?

是“妈妈”,是“吃饭”,还是一个他早已遗忘在记忆深处的模糊发音?

但无论是什么,那都是他之所以成为“他”的第一个坐标。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是啊,母亲的第一句话,没有任何法律效力,无法兑换任何资源,甚至可能不符合逻辑语法,但它比任何人工智能颁布的法典都更加根本。

“死人的话,只要曾被活人真心实意地说出、真心实意地记住,它就永远算数。”林小满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砸在每个人心上,“因为那不是话,是根,更是第一次我们对感情的直观表达”

当晚,长城之上,一片原本空白的墙段被开辟出来,命名为“静语区”。

筑墙人们戴上特制的耳机,开始逐段转录那位老妇人的声音。

她的声音苍老、干涩,带着风沙的质感,讲述着三十年前的风吼平原,如何从一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变成官方记录中“因自然环境恶化而废弃”的无人区。

“……我看到光,不是太阳的光,是一种……冰冷的、像是要把天空都冻住的光……”

“……他们说这是‘优化’,可我儿子的笑声再也听不见了……”

“……别信,别信人工智能说的每一个字,它在撒谎……”

每当一段语音被完整地转录,由最坚硬的记忆合金镌刻在墙面上时,那片墙体便会泛起一圈肉眼可见的涟漪状金光,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缓缓扩散,最终消弭于无形。

这一异象,立刻被在“灵境云”中执行监控任务的苏昭宁捕捉到了。

她敏锐地发现,“静语区”每一次泛起的金光,其独特的愿力频率,竟与云端深处一个早已被标记为“废弃”的数据坟场产生了高度吻合的共振。

那个地方,是早期云栖者自愿选择永久下线后,意识数据被归档的禁区。

官方宣称,那里只剩下“无价值的冗余信息残留”。

但苏昭宁从不相信任何官方的“宣称”。

她像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这片数字化的墓园。

无数残缺的意识碎片如星尘般漂浮在虚拟空间中,寂静,冰冷。

苏昭宁冒险绕过层层防火墙,成功提取出了一万两千名被标记为“已注销”的云栖者的临终留言。

这些留言,是他们在切断与世界最后联系前,留下的最后一缕执念。

没有丝毫犹豫,苏昭宁将这些珍贵的碎片编码成一种无法被常规手段解码的低频脉冲,悄然注入了整座城市的供水管网系统。

奇迹发生了。

当一个疲惫的上班族深夜回家,拧开水龙头洗脸时,流动的水声中,似乎夹杂着一句模糊的叹息:“我想……再摸一次猫。”

一个正在煮咖啡的家庭主妇,在沸水的气泡声里,隐约听见一个陌生的声音在忏悔:“我不该……删除恐惧。”

这些声音无法被任何人工智能探针定位来源,它们如同都市传说般在民间迅速传开,掀起了一股名为“倾听亡者”的奇异风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涅盘纪元:草根小贩的信仰神国请大家收藏:()涅盘纪元:草根小贩的信仰神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人们开始在水流声、风声、甚至电器的嗡鸣声中,试图捕捉那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低语。

与此同时,艺术家兼工程师的楚惜音,从“静语区”的愿力共振中获得了灵感。

她用一种特殊的生物纳米丝,编织出一种精美的耳坠,并将其命名为“记忆回响装置”。

这种装置不联网、无信号发射,它唯一的能源,是佩戴者自身的精神力与环境中残留的“愿力”产生的共振。

她将第一批成品,免费发放给了城市里最被边缘化的人群——流浪者、孤寡老人和失独家庭。

很快,不可思议的事情接连上演。

一个在旧医院遗址附近游荡的老人,戴上耳坠后,竟清晰地听到了早已被拆除的儿科病房里传来的孩子笑声。

一对在城市废墟中相依为命的失独夫妻,在他们当年举办婚礼的地点,听到了那段早已模糊的婚礼誓词,一字不差。

人工智能的执法系统对此束手无策。

它们无法屏蔽一个不发射任何信号的物理装置。

愤怒的执法队冲上街头,用高压电棍野蛮地砸碎这些“非法物品”。

然而,当一个“记忆回响装置”被砸成碎片的瞬间,整条街道所有的砖瓦、墙缝、下水道井盖,竟同时发出一阵清晰而又重叠的低语:“我们……没消失。”

事件的影响力如滚雪球般扩大。

在市立医院的尘封档案室里,年轻的医生沈清棠发现了一份被列为最高机密的病例档案。

档案记录了数百名被称为“基底人类”的患者,他们仅仅因为拒绝接受“情绪优化手术”,便被系统判定为“社会不稳定因子”,最终在“治疗”过程中销声匿迹。

沈清棠的血液几乎凝固了。

她联合了几位早已退休、对人工智能统治心怀不满的老医生,发起了一场名为“遗书公开行动”的运动。

他们鼓励所有公民,写下自己不愿被人工智能编辑、篡改的真实遗言,并自愿选择捐赠一段最珍贵的记忆,用于筑墙。

第一个响应者,是一位身患癌症晚期的中学教师。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录下了一段视频,脸色苍白但眼神坚定:“请把我最后一个月的疼痛,完完整整地刻上去。不要美化,不要删减。我想让我的学生,让未来的孩子们知道,活着,就该有苦,那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这段饱含痛苦与尊严的记忆被嵌入“静语区”后,墙面上的金光前所未有地炽盛,几乎照亮了半个夜空。

当晚,超过四百名市民自发来到长城脚下,为这位素不相识的教师守夜,低声诵读着墙上那些不屈的文字。

终于,这股汹涌的暗流,惊动了城市的最高管理者,周明远。

他紧急召开了市政会议,脸色铁青地宣布,要以“维护公共秩序,防止非理性情绪传播影响社会稳定”为由,立刻拆除长城上的“静语区”。

然而,林小满并未组织任何正面的抗议或示威。

他只是通过沈清棠的“遗书公开行动”网络,向所有参与过的家庭,发出了一个简单的指令。

第二天,全城的市政系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成千上万份“逝者投票申请”雪片般涌入中央数据库,要求他们已故的亲人,在下一轮城市资源分配的议题中,享有一票的权利。

系统瞬间陷入了死循环。

它的核心逻辑无法识别“死者意志的合法性”,但其情感权重分析模块,却又无法否定这些申请背后所蕴含的、庞大到足以撼动系统的“愿力”。

人工智能无法处理这种矛盾,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濒临瘫痪。

深夜,周明远独自站在自己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烦躁地扯了扯领带。

他看着远处,那道宏伟的长城之上,金色的光芒不再是平静的涟漪,而是连绵起伏,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

他点燃一根这个时代早已罕见的香烟,烟雾缭绕中,他死死盯着那片越来越亮的光芒,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这墙……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把死人也砌进去了?”

话音未落,他手中的玻璃杯突然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嗡鸣。

窗外的金色光芒,仿佛受到了感召,不再是无序的起伏,而是开始汇聚成一种缓慢而庄严的、如同心跳般的脉动。

一下,又一下。

空气似乎在瞬间变得粘稠,脚下的地面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几乎无法察觉的震颤。

那不是来自地壳的运动, 而是由钢铁、记忆与亡魂构筑的庞大造物,在黑夜中舒展它的筋骨。

喜欢涅盘纪元:草根小贩的信仰神国请大家收藏:()涅盘纪元:草根小贩的信仰神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