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逆流60年代 > 第144章 抵达第七农场

逆流60年代 第144章 抵达第七农场

作者:典苍天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07 08:15: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老牛车在仿佛没有尽头的荒原上,以它固有的、慢得令人心焦的速度,晃晃悠悠地前行。天色愈发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荒原,似乎随时都会撒下今冬的第一场雪。寒风更加刺骨,谢薇即便戴着厚厚的棉手套,手指依旧冻得有些发麻,不得不紧紧依偎着廖奎,从他身上汲取些许暖意。

不知过了多久,在视野的尽头,一片低矮的、如同匍匐在大地上的土黄色轮廓,终于缓缓浮现。

随着牛车的靠近,那片轮廓逐渐清晰。

那是一片毫无章法、杂乱散布着的土坯房,屋顶大多覆盖着厚厚的、已经发黑的茅草,少数是黯淡的石棉瓦。房屋低矮,窗户狭小,许多窗户上糊着厚厚的报纸或钉着塑料布,以抵御严寒。一根高高的木杆子上,绑着几个大喇叭,此刻正安静地悬在那里。

最醒目的,是矗立在入口处附近的一面用土坯垒砌的矮墙,上面用白灰刷着巨大的、遒劲有力的标语:“战天斗地,建设边疆!”另一面墙上则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鲜红的字体在这片土黄与灰黑的基调中,显得格外刺目,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牛车驶入这片建筑群中间一条被车轮压得板结的土路。路旁是一个巨大的、空荡荡的场院,想来是夏秋时节晾晒粮食用的,此刻只有几个柴火垛孤零零地立着。远处,隐约可见一些人影在田间或房舍间移动,动作似乎都因寒冷而显得有些迟缓、僵硬。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味道:牲口棚传来的粪便味、烧炕的烟火味、冻土的腥味,以及一种……许多人聚集生活所产生的、难以言喻的体味与沉闷感。空气清冷,每一次呼吸都像有细小的冰碴子刮过气管,直抵肺叶。

这就是第五兵团第三师第七农场。没有想象中的整齐划一,没有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至少在这个寒冷的傍晚没有),只有一种与严酷自然抗争后留下的、粗粝而真实的疲惫与坚韧。

赶车的老农依旧沉默,仿佛对这一切早已麻木。他驾着牛车,在一排看起来更为破旧、位于农场边缘的土坯房前缓缓停下。

“到了,场部后勤就在那头,自己去找人报到。”他用烟袋锅指了指不远处一栋稍微像样点的、挂着块木牌子的土坯房,声音依旧干涩,说完,便不再理会他们,自顾自地开始解牛套。

廖奎和谢薇提着行李跳下牛车,脚踩在冻得坚硬如铁的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他们站在这一排低矮的土坯房前,看着那斑驳的墙壁、歪斜的门框,感受着四面八方涌来的、实实在在的荒凉与艰苦。

就在廖奎的脚踏上这片属于第七农场的土地,目光扫过这片即将成为他们新“家”的土坯房的瞬间——

【叮——检测到宿主已抵达指定新环境“北大荒第七农场”,生存模式变更。现发布长期适应性任务:】

【长期任务一:【荒野求生与基建(初级)】】

·任务要求:在北大荒环境中稳定生存超过三个月。独立或主导完成至少一项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基建项目(如:有效加固房屋、搭建合格火炕、挖掘菜窖等)。

·任务奖励:技能——【环境适应(寒冷)】(被动,小幅提升机体耐寒能力与冻伤恢复速度);系统空间解锁【基础建材合成】功能(限量)。

【长期任务二:【技术扎根与声望】】

·任务要求:利用自身兽医技术,在本农场成功处理牲畜疑难病例或有效控制一次疫病流行。获得农场畜牧科及至少半数以上相关职工的基本认可。

·任务奖励:技能点*1(可用于升级现有技能);系统空间【沃土田园】土地肥力永久提升10%。

【特殊提示:北大荒环境恶劣,物资匮乏,请宿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谨言慎行,优先保障自身与伴侣生存。】

一连串的系统提示音在廖奎脑海中响起,任务目标清晰而务实,直接指向了生存与发展这两个最核心的需求。奖励也极具针对性,无论是提升耐寒能力,还是解锁建材合成,抑或是提升技能和土地肥力,都是他们在此地立足所急需的。

廖奎深吸了一口冰冷刺肺的空气,将系统的提示牢牢记在心里。他看了一眼身旁因为寒冷和眼前景象而脸色愈发苍白的谢薇,伸出手,用力握了握她冰凉的手。

“走吧,”他的声音沉稳,打破了这片天地间的沉寂,“先去报到。”

廖奎和谢薇提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老农所指的那栋挂着木牌的房子。脚下的土地冻得梆硬,裂缝里塞着枯黄的草梗和些许白霜,踩上去发出“嘎吱”的脆响。

木牌上用红漆写着有些褪色的字:“第七农场场部”。

推开那扇厚重的、裹着铁皮的木门,一股混合着煤烟、旧纸张和人体汗味的热浪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屋里生着一个用旧汽油桶改造成的炉子,炉火正旺,发出“呼呼”的声响,烟囱通向墙壁,将大部分烟雾引走,但屋内依旧有些烟气缭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制服的干部,正伏在一张斑驳的木头办公桌上写着什么。他戴着眼镜,脸颊瘦削,眉头习惯性地皱着,听到门响,头也不抬,只从眼镜上方瞥了一眼进来的人,语气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耐:“什么事?”

“同志,您好。我们是新分配来报到的。”廖奎上前一步,将自己的介绍信和调令从挎包里取出,双手递了过去。

那干部这才放下笔,接过信件,慢条斯理地展开。当看到省农科院的落款和“兽医技术员”的职务时,他紧皱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抬起眼,上下打量了廖奎一番,眼神里带着审视:“廖奎?结业第一名?”

“是的。”廖奎平静地回答。

“嗯,咱们农场就缺有真本事的兽医。”干部的口气缓和了些,甚至带上了一丝几乎不可察的满意。他拿起笔,在一个厚厚的、封面印着“人员登记册”的本子上开始记录。“住的地方,后勤那边会给你们安排,就在刚过来的那排家属房,条件艰苦点,克服一下。”

他一边写着,一边例行公事地问:“家属呢?随迁还是……”

“我爱人,谢薇,随迁。”廖奎侧身,让出身后的谢薇。

干部这才将目光正式投向谢薇。当看清谢薇的容貌气质时,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很快,这惊讶就被另一种情绪取代。他接过廖奎递上的谢薇的档案袋,抽出里面薄薄几张纸。

只看了一眼,他脸上的那丝缓和瞬间消失了,重新恢复了之前的刻板,甚至更添了几分淡漠。他的目光在档案的某个位置(显然是家庭出身或社会关系一栏)停留了数秒,然后抬起眼皮,没什么温度地扫了谢薇一眼,语气也变得公事公办,不带丝毫感情:

“谢薇同志,嗯,看到了。随迁家属,工作……场部会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目前后勤和食堂那边都缺人手,先等着通知吧。”

他没有再多问谢薇任何情况,也没有像对待廖奎那样提及任何技术或能力,仿佛她只是一个需要被安置的、附带的存在,甚至是一个需要被警惕的“包袱”。他将谢薇的档案随手放在桌角,与廖奎那份被仔细记录、妥善放置的介绍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廖奎眼神微沉,心中了然。他们“问题家属”的身份,在这里并非秘密,恐怕在他们人还没到时,相关的档案材料就已经先一步抵达,并被贴上了无形的标签。这干事的反应,就是最直接的印证。

“好了,廖奎同志,你的手续办完了。这是你们的粮食关系转移证明和这个月的粮票、油票,拿好。”干部将几张盖了章的票据推给廖奎,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惯常的训诫口吻,“到了农场,就是兵团的一份子,要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努力向广大贫下中农和兵团战士学习,改造思想,好好工作。”

“我们明白,谢谢同志。”廖奎接过票据,面色如常,看不出任何情绪。

“出去右拐,走到头,找后勤的王保管员,他会带你们去住的地方。”干部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随即又低下头,拿起之前的文件,仿佛他们已经不存在。

廖奎和谢薇默默退出办公室,重新回到那片清冷刺骨的空气中。

门在身后关上,仿佛也将一丝若有若无的排斥与冷淡关在了里面。

谢薇轻轻咬了下嘴唇,没有说话,但微微低垂的眼睫泄露了她内心的失落和一丝屈辱。在这里,她似乎连名字都不需要,只是一个“随迁家属”,一个需要被“另行安排”和“改造思想”的符号。

廖奎伸出手,用力握了握她冰凉的手指,低声道:“别在意。我们靠自己。”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他抬头,目光扫过这片荒凉而广阔的农场,眼神锐利而坚定。

行政流程走完了,他们在第七农场的身份,已然明确——他是一个被需要但也需观察的技术员;而她,则是一个带着“原罪”、需要被边缘化安置的家属。

但这仅仅是开始。廖奎相信,在这片崇尚实力和结果的土地上,真正的地位,终究要靠自己的双手和能力去挣得。系统发布的任务,就是他们破局的第一个方向。

后勤的王保管员是个五十岁上下的大姐,脸颊被北方的风和酒精染成了深红色,话不多,只是默默接过廖奎递上的条子,瞥了一眼,便从墙上取下一串锈迹斑斑的钥匙,“跟我来。”

他带着廖奎和谢薇,沿着来时那条板结的土路往回走,一直走到那排最边缘、看起来也最破败的土坯房前。他在最把头的一间房门前停下,钥匙在锁孔里费力地转动了好几下,才“咔哒”一声打开。

“就这间,以前放杂物的,刚腾出来。”王保管员推开那扇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的木门,一股混合着尘土、霉味和浓重寒气的空气涌了出来,让谢薇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廖奎当先迈了进去。

屋子极其低矮,他近一米八五的个头,感觉屋顶几乎要碰到头发。面积很小,一眼就能望到头,大约只有十来个平方。墙壁是厚厚的土坯,但表面斑驳不堪,大片大片的泥土已经剥落,露出里面参差不齐的草秸,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到透光的缝隙。唯一的光源来自南墙上的一扇小窗,窗户极小,木制的窗棂歪斜着,上面密密麻麻糊满了发黄、甚至发黑的旧报纸,将本就微弱的天光过滤得更加昏暗。

屋内空空荡荡,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泥土地,墙角结着白霜。靠窗的位置盘着一个占据了屋子近四分之一面积的土炕,炕面上铺着破旧的炕席,边缘已经破损,露出底下冰冷的土坯。炕洞里是空的,没有一丝热气。炕边放着一张三条腿、用砖头垫着一角的破旧木桌,摇摇欲坠。墙角还有一个用土坯和石板垒砌的简易灶台,旁边堆着几块黑乎乎的煤块和一些引火的碎柴。

寒气,无处不在的寒气,仿佛是从墙壁、地面、土炕的每一个毛孔里渗透出来,紧紧包裹着人,直往骨头缝里钻。仅仅是站了这一小会儿,谢薇就感觉手脚已经冻得发僵,呼出的气息瞬间变成浓浓的白雾。

王保管员似乎对这种环境早已司空见惯,指了指土炕和灶台:“炕要自己烧,煤和柴火按月去后勤领,定量。水井在房子后面不远,自己挑。”他又从口袋里摸出半截蜡烛,放在那张破桌子上,“晚上用这个,灯油也得自己想办法。”

说完这些,他像是完成了任务,不再多留一句,转身就出了门,把那扇破门虚掩上,将满屋的冰冷和寂静留给了这对新婚夫妇。

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两人沉重的呼吸声和窗外呼啸而过的风声。

谢薇环视着这间比红星公社仓库还要破败、冰冷的“新家”,再想到省城那虽然短暂拥有、却温馨整洁的桂花胡同小院,以及系统空间里那温暖如春、设施齐全的【幸福小屋】,巨大的落差让她鼻尖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她用力咬着下唇,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这就是他们未来要生活的地方吗?在这冰窖一般的土坯房里,度过北大荒漫长而严酷的冬天?

廖奎没有立刻说话。他走到墙边,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土坯,又检查了一下窗户和门缝的透风情况。他的脸色同样凝重,但眼神里没有绝望,只有一种面对现实、冷静评估的锐利。

“风很大,缝隙太多,不堵上,烧再多的煤也留不住热。”他沉声说,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又像是在规划第一步行动。“炕是凉的,得先试试能不能点着,烟道通不通。”

他走到谢薇身边,看着她强忍泪水的样子,伸出手,轻轻拂去她睫毛上沾染的一点灰尘,语气沉稳而坚定:“别怕,薇妹。房子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分给了我们,就能把它收拾出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像一根定海神针,稳住了谢薇那颗在冰冷和落差中飘摇的心。

她抬起头,看着廖奎在昏暗中依旧明亮的眼睛,深吸了一口冰冷的、带着霉味的空气,用力点了点头。

是的,怕没有用,哭也没有用。从决定来北大荒的那一刻起,他们就预想到了艰苦。眼前的一切,不过是预想变成了现实。

这间破败的土坯房,是他们在这片陌生土地上第一个真正的立足点。尽管它如此不堪,但至少,头顶有片瓦,身边有彼此。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逆流60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