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赔率之外 > 第112章 调整方案

赔率之外 第112章 调整方案

作者:喜欢红苋菜的老袁头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25 13:40: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林砚站在办公室的窗边,指尖轻轻摩挲着桌上那份为李涛定制的训练方案,目光落在方案末尾 “效果评估细则” 那几行字迹上,眉头微微蹙起,又仔细思索起来。他深知,对于腰部康复训练而言,科学的训练计划只是基础,精准的效果评估才是确保方案持续有效的关键 —— 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训练的耐受度和反应也存在差异,若不能及时根据反馈调整方案,不仅可能影响康复进度,甚至可能引发新的不适。

他重新坐回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认真地写下 “李涛腰部康复训练日志” 几个字,随后又在下方分列出 “训练日期”“训练内容”“腰部放松程度(1-10 分)”“身体疲劳感(1-10 分)”“睡眠质量(优 / 良 / 中 / 差)”“其他感受” 等条目。每一项条目后,他都特意留出了足够的空白,方便李涛详细记录。做完这些,他又拿起笔,在笔记本的扉页写下一段备注:“每日训练结束后 30 分钟内记录,尽量描述具体感受,如腰部酸痛位置、疲劳感集中部位、入睡时间及夜间是否易醒等,切勿笼统概括。”

林砚之所以如此细致,是因为他曾遇到过类似的案例 —— 一位患者因未及时记录训练感受,仅靠口头描述反馈,导致他未能准确判断训练动作对患者的实际影响,延误了最佳调整时机。从那以后,他便养成了让患者记录训练日志的习惯,而这份细致,也成了他在康复领域口碑极佳的原因之一。

第二天一早,林砚将笔记本交给李涛时,特意详细讲解了记录的要点。“李涛,这个笔记本你一定要每天坚持写,不要觉得麻烦。” 林砚指着日志条目,耐心地说道,“比如腰部放松程度,你训练前可能感觉腰部发紧,评分只有 3 分,训练后如果感觉紧绷感缓解了,就可以评 7 分,同时要写清楚是腰部两侧还是中间放松更明显;身体疲劳感也一样,要是训练后只是轻微的肌肉酸胀,没有乏力感,就评 2-3 分,要是感觉下肢也跟着发沉,就要评 5 分以上,并且说明具体部位。”

李涛接过笔记本,看着上面工整的条目和细致的备注,心里满是感激。“您放心,我肯定每天都认真记,不会敷衍的。” 他用力点了点头,将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涛果然按照林砚的要求,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认真记录感受。这天晚上,李涛做完夜间筋膜放松训练,坐在书桌前翻开笔记本,拿起笔开始记录:“训练日期:X 月 X 日,训练内容:腰部静态拉伸 15 分钟、泡沫轴放松腰侧肌 10 分钟、盆底肌激活训练 5 分钟。腰部放松程度:训练前腰部中间发紧,评分 3 分,训练后紧绷感明显缓解,中间部位放松明显,评分 7 分;身体疲劳感:腰侧肌有轻微酸胀感,无其他部位不适,评分 2 分;睡眠质量:昨晚入睡时间约 23 点,夜间未醒,睡眠质量优;其他感受:训练时泡沫轴滚动到腰侧肌下方时,有轻微刺痛感,训练后刺痛感消失。”

李涛写完后,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将笔记本合上。他发现,通过记录,自己也能更清晰地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 比如刚开始训练时,腰部放松程度评分始终在 4-5 分,经过几天的训练,已经能达到 7 分左右,睡眠质量也从之前的 “中” 提升到了 “优”,这些细微的变化,若不是通过记录,很容易被忽略。

一周后,李涛拿着笔记本来到林砚的办公室。林砚接过笔记本,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逐页仔细翻看,时而眉头微蹙,时而轻轻点头,还在重点内容旁用铅笔做上标记。他注意到,李涛在 X 月 X 日的记录中提到 “泡沫轴放松腰侧肌时,有轻微刺痛感”,而在 X 月 X 日的记录里,这种刺痛感变成了 “轻微酸胀感”,到了 X 月 X 日,记录中则没有再提到不适;同时,李涛的腰部放松程度评分从最初的 3 分,逐渐提升到了 7 分,睡眠质量也一直保持在 “优” 的水平,但身体疲劳感在 X 月 X 日那天评了 4 分,备注中提到 “下肢有轻微发沉感”。

等看完所有记录,林砚才抬起头,看向李涛。“李涛,这一周训练下来,整体感觉怎么样?” 林砚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看着李涛,“我看你记录里提到,刚开始用泡沫轴放松腰侧肌时有刺痛感,后来变成了酸胀感,现在没有不适了,是吗?”

李涛点了点头,连忙说道:“对,林医生,刚开始用泡沫轴的时候,腰侧肌那块儿有点疼,我还担心是不是动作做错了,后来慢慢就变成酸胀感了,现在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不过 X 月 X 日那天训练完,我感觉腿有点沉,不知道是不是训练强度太大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赔率之外请大家收藏:()赔率之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砚听到这话,若有所思地皱了皱眉,又翻到 X 月 X 日的记录页,仔细看了看当天的训练内容:“腰部静态拉伸 20 分钟、泡沫轴放松腰侧肌 15 分钟、盆底肌激活训练 5 分钟、臀桥训练 10 分钟。”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分析道:“那天你增加了臀桥训练,而且腰部静态拉伸时间比平时多了 5 分钟。臀桥训练虽然主要锻炼臀部肌肉,但核心肌群需要协同发力,可能会间接增加腰部的负担,再加上拉伸时间延长,导致下肢出现了轻微的疲劳感。”

说完,林砚又问道:“除了下肢发沉,那天还有没有其他不适?比如腰部有没有酸痛加剧的情况?”

李涛仔细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没有,腰部还是和之前一样,训练后挺放松的,就是腿有点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好了。”

林砚听到这里,松了口气,随即拿出笔和纸,开始调整训练方案。“那这样,我们把臀桥训练的时间缩短到 5 分钟,腰部静态拉伸恢复到 15 分钟,再增加 5 分钟的下肢拉伸,帮助缓解下肢的疲劳感。” 他一边写,一边跟李涛解释,“另外,我看你记录里提到,腰部中间放松效果比较明显,但两侧还是有些紧绷,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泡沫轴放松环节,增加针对腰侧肌的滚动次数,每次滚动时停留时间稍微延长一点,看看效果怎么样。”

李涛看着林砚认真调整方案的样子,心里满是感动。“林医生,太谢谢您了,您这么细致,我心里特别踏实。”

林砚放下笔,将调整后的方案递给李涛,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这是我应该做的。康复训练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的过程,只有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及时优化方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了,接下来的训练中,如果遇到任何不适,哪怕是很小的问题,也要及时跟我说,不要硬撑。”

李涛接过方案,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林医生,我肯定及时跟您反馈。”

送走李涛后,林砚坐在椅子上,拿起那份调整后的方案,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他回想起为李涛制定方案的过程 —— 从最初的身体评估,到结合筋膜放松原理设计训练内容,再到制定详细的效果评估体系,每一步都经过了反复推敲。“这个夜间训练方案应该能够很好地配合筋膜放松训练,帮助李涛更快地恢复腰部功能。” 林砚在心里默默地想着,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思绪却回到了李涛身上。他知道,腰部康复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比如训练效果停滞不前,或者偶尔出现不适症状,但只要自己制定的方案科学合理,能够根据李涛的反馈及时调整,只要李涛能够坚持训练、积极配合,就一定能够看到效果。

林砚将手机揣回口袋时,指尖还残留着屏幕的微凉触感。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夜色里,窗外的路灯如同流动的光带,每隔几秒便在他脸上投下一道短暂的亮影,又迅速隐入黑暗。他靠在副驾驶座上,目光落在前方被车灯照亮的路面,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了第一次见到李涛的场景。

那时李涛拄着拐杖,脸色苍白,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说起自己的腰部伤情时,声音里满是沮丧。“林医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跑步了?” 李涛当时的眼神,林砚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 那里面藏着对运动的热爱,对未来的迷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也就是从那时起,林砚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帮李涛重新站起来,重新回到他热爱的赛场。

想到这里,林砚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开始在脑海中构思那两种替代拉伸动作。他知道,李涛的腰侧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普通的拉伸动作可能无法精准作用到深层肌肉,所以需要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动作。第一个动作他想到了 “侧卧腰部拉伸”:让李涛侧卧,下方手臂伸直,上方手臂绕过头顶,缓慢向下方转动身体,感受腰侧肌的拉伸。这个动作不需要借助任何器械,在家就能完成,而且可以根据李涛的耐受度调整转动幅度,避免造成不适。

喜欢赔率之外请大家收藏:()赔率之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