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平凡青云路 > 第122章 暗访者与守关人的第一次接触

(庚子年季冬·续)

翌日清晨,风雪稍歇,但天气依旧干冷。郑学寿换上一身普通的青布长衫,打扮成游学先生的模样,只带了两名贴身护卫,徒步向南津关走去。韩菱纱虽然满心不情愿,也被要求留在营地,气得她直跺脚,却也无可奈何。

越是靠近南津关,郑学寿的眉头就越是舒展。与他沿途所见其他流民聚集地的混乱凄惨不同,南津关外的流民安置区虽然简陋,却显得井然有序。粥棚前排着长队,虽有士兵维持秩序,但并无呵斥打骂之声。流民们虽然面有菜色,衣不蔽体,但眼神中少了些麻木绝望,多了些盼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偶尔还能听到孩童不算响亮却清晰的读书声——那是朱福友闲着没事搞的“扫盲班”,教流民孩子认几个简单的字。

“有点意思。”郑学寿心中暗忖,“看来传闻非虚,这南津关确实有些门道。”

来到关隘入口,守关的士兵验看过他们的路引(郑学寿用的是伪造的商人身份),盘问了几句,态度不算热情,但也算尽职尽责,并未刁难。 “几位先生从何处来?入关所为何事?”哨长例行公事地问道。 “我等自江南而来,欲往北地行商,途经宝地,听闻关内有位神医,特来求医问药,顺便采买些特产。”郑学寿拱手答道,言辞恳切。

哨长看了看他们几人的气色,不像有病的样子,但“采买特产”几个字让他神色缓和了些。自从“南津御寒正气饮”打出点名头后,偶尔还真有商队会顺道采购一些。 “求医的话,进城右转,最大的那个帐篷就是医疗队。买药茶去那边的工坊。关内规矩,不得随意走动,不得滋扰生事,违者严惩!”哨长交代了几句,便放行了。

进入关内,郑学寿更是暗暗称奇。关隘之内,虽然依旧能看出战备的紧张,但街道整洁(相对这个时代而言),人员各司其职,巡逻士兵精神饱满,甚至能看到一些流民在士兵的监督下参与修补房屋、清理积雪的工作。一派军民协力、共度时艰的景象。

“这位韩将军,看来并非一味莽夫,颇懂治军理政之道。”郑学寿对韩奔的评价高了几分。他却不知,这大半是朱福友这个“现代项目经理”瞎折腾出来的成果。

他们按照指示来到医疗队帐篷外,只见外面排着不短的队伍,多是关内士兵和百姓前来领取预防汤药或治疗轻伤风感冒。胡医官和几个学徒忙得脚不沾地,但秩序井然。

郑学寿在一旁观察了片刻,心中更是惊讶。他精通医道,一眼就看出那熬制汤药的手法、药材配伍虽看似寻常,但火候掌控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意韵”却颇为不凡,使得药效似乎比寻常方剂强上不少。尤其是一种褐色的药汤,散发着独特的清香,让他这个见多识广的太医也闻不出具体门道。

“请问,哪位是朱福友朱先生?”郑学寿上前,客气地询问一个正在分药的学徒。

学徒抬头看了他一眼,用下巴指了指关墙方向:“朱先生啊,这个点估计在那边‘工地’上盯着呢,就是搞建设那个。您找他有事?”

“工地?”郑学寿一愣,一个郎中不在医馆坐堂,跑去工地?

带着疑惑,他们循着嘈杂声来到关内一片相对空旷的区域。只见这里人头攒动,流民和士兵混在一起,有的在搭建更坚固的窝棚,有的在挖掘疑似排水沟的土方,还有一个区域堆满了芦苇和木材,几十个妇人正在编织、打磨。而场地中央,一个穿着不合身的旧皮袄、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年轻人,正站在一个土堆上,手里挥舞着一张草图,大声指挥着:

“对对对!排水沟坡度再大一点!不然冬天一冻夏天一堵,全完蛋!” “李婶儿,草鞋底再加厚一层!咱们这地儿石头多,不耐穿不行!” “王木匠,榫卯!强调多少遍了,要用榫卯!钉子那玩意儿容易锈,不靠谱!”

那年轻人脸上沾着点泥灰,眼神却亮得惊人,言语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干练和……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跳脱感。

郑学寿愣住了。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医”朱福友?这形象……也太接地气了点吧?怎么看都像个干劲十足的工头,哪有一点世外高人的样子?

朱福友也注意到了这几个生面孔,尤其是郑学寿,虽然衣着普通,但气质温润沉稳,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他拍了拍手上的灰,从土堆上跳下来,笑着迎上前:“几位面生啊,是路过还是?我是朱福友,有事儿您说话?”

他这自来熟的劲儿,让郑学寿身后的护卫都微微皱眉,觉得此人有些轻浮。

郑学寿却心中一动,觉得此人有趣。他拱手道:“在下郑寿,游学之人,听闻朱先生医术通神,特来拜访。见先生忙于庶务,可是在下的不是,打扰了。”

“哎呦,什么通神不通神的,混口饭吃。”朱福友摆摆手,浑不在意,“郑先生是吧?看您气色不错,不像有病的样儿啊?是家里有人不舒服?还是对咱这‘南津御寒正气饮’感兴趣?”他说话语速快,思路跳跃,典型的现代人社交模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平凡青云路请大家收藏:()平凡青云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郑学寿被他这直白的问话逗笑了,也不绕弯子:“实不相瞒,在下对医道略有涉猎,见先生这关内防疫、安置井井有条,心中敬佩,特来请教。尤其是这药汤,似乎别有玄机?”

朱福友眼睛一亮,遇到“同行”了?他正愁没人交流一下(胡医官虽然听话,但理解不了他的很多思路)。他拉着郑学寿走到一边,压低声音,带着点炫耀的语气说:“郑先生好眼力!这汤药啊,关键不在药材多名贵,在于‘配伍’和‘火候’,还有一点……嗯,独家秘方!说白了,就是用最普通的药,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叫性价比!”

“性价比?”郑学寿对这个新词感到好奇。

“就是……划算!花小钱办大事!”朱福友解释道,“咱们这儿穷啊,就得精打细算。你看那些流民,现在能干活,能创造价值,关内就更稳定。这叫良性循环!”

郑学寿听着朱福友用一些稀奇古怪却又莫名贴切的词语,阐述着他的“以工代赈”、“可持续发展”理念,心中震撼不已。这些想法,与他心中某些治国安民的理想不谋而合,甚至更为具体和……超前?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医药谈到民生,从防疫谈到管理。郑学寿发现,这个看似不着调的年轻人,胸中确有沟壑,许多见解一针见血,发人深省。而朱福友也觉得这个“郑寿”先生学识渊博,思想开明,是个难得的可以交流的对象。

然而,就在他们相谈甚欢之时,一名士兵急匆匆跑来: “朱先生!不好了!关外巡逻队发现异常!西边山林里有巨大的爬行痕迹!像是……像是有什么大东西过去了!”

朱福友和郑学寿的脸色同时一变。

朱福友想的是:难道是孙海兵那晚的波动引来的?这么快就找上门了? 郑学寿想的则是:这偏远关隘,难道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凶险?

短暂的交流被迫中断,危机,似乎比预想中来得更快。

喜欢平凡青云路请大家收藏:()平凡青云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