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湾仔的夜晚,潮湿闷热,霓虹灯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晕开一片片光怪陆离的色彩。陈晓——或者说陈明——在新换的廉价旅馆房间里,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豹子,无声地踱步。
OSS的盯梢虽然被他暂时甩掉,但那白人特工最后打出的手势,像一根冰冷的针,始终扎在他的神经末梢。那不是结束,而是更严密搜捕的开始。
“刚摆脱东洋狼,又撞上西洋虎。”他内心冷笑,端起桌上廉价的威士忌灌了一口,液体灼烧着喉咙,却浇不熄心底的寒意。“我这履历,以后要是能写回忆录,书名是不是得叫《全球特工围剿指南》?”
他复盘着白天的每一个细节。OSS的动作太快,太精准。他们显然掌握了相当具体的情报,绝非漫无目的地撒网。问题出在哪里?当铺?证件办理渠道?还是……李爷那条线被人顺藤摸出了瓜?
任何已知的渠道,此刻都可能布满陷阱。
他走到窗边,撩开厚重窗帘的一角,向下望去。街对面,一个卖云吞面的小摊冒着热气,几个夜归的工人坐在那里埋头吃着。一切看似正常。但他知道,那双蓝色的、属于某个美国特工的眼睛,或许就在某个阴影里,冷静地注视着这片街区。
……
与此同时,位于中环一栋不起眼办公楼内的OSS临时指挥部,气氛则是另一种紧绷。
约翰·卡特看着手下刚刚冲洗出来的、当铺门口用长焦镜头偷拍到的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穿着普通的灰色长衫,戴着黑框眼镜,侧脸轮廓在像素不高的黑白照片里有些模糊,但那份沉静中带着警惕的气质,与档案里那个“高桥晓”隐隐重合。
“目标确认存活,目前大概率在港。化名未知,住址未知,但活动范围大致锁定在湾仔至铜锣湾一带。”卡特的声音没有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个天气预报。“通知上海站,我们需要‘高桥晓’在上海的一切社交网络情报信息,重点是亲属、固定联系人。同时,联络我们在上海保密局(由军统改组)的‘朋友’,他们应该很乐意分享一些……关于这位‘已故英雄’的补充信息。”
效率是OSS的信条。加密电波跨越海洋,将指令送达。
几天后,一份来自上海的综合情报摘要摆在了卡特面前。效率高得惊人,这背后自然是国民党方面为了换取美援而展现的“诚意”。
情报内容详实得令人发指:
——通过笔迹对比确认,高桥晓,就是陈晓,真实身份为军统深度潜伏人员“夜莺”。
——其姐陈美娟,原广慈医院护士,于1944年下半年在由日军安排转移至郊区疗养院途中,遭遇“不明武装分子”袭击,车辆爆炸,陈美娟不幸“罹难”,尸体焚毁难以辨认。
——备注:根据我方后续调查,该次袭击存在诸多疑点,疑似精心策划的“金蝉脱壳”。陈美娟存活可能性较高。
——经查,陈晓在沪期间,与本地青帮头目李振海(绰号李爷)往来密切,诸多灰色资金与物资流转均通过李爷渠道进行。陈美娟转移事件,亦有青帮人员活动痕迹。
卡特的目光在“陈美娟存活可能性较高”和“青帮李振海”这两行字上停留了很久。他拿起红色铅笔,在“李振海”的名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家人……永远是最大的软肋,也是最好的突破口。”卡特放下铅笔,对副手汤姆说道,“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存活可能,对‘高桥晓’这样的人来说,也足以构成致命的牵挂。他既然能把自己‘弄死’,帮他姐姐‘弄死’一次,更不是难事。”
汤姆有些不解:“头儿,就算他姐姐没死,我们怎么找?中国这么大……”
卡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我们不需要找到他姐姐。我们只需要让‘高桥晓’相信,我们有能力找到,并且会对他姐姐不利,就够了。”
……
上海,李爷那间总是弥漫着茶香和烟雾的茶馆后院,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
约翰·卡特亲自带队,带着两名身材高大的OSS行动队员,以及一名穿着中山装、面色倨傲的国民党保密局官员。
“李先生,久仰。”卡特的中文带着口音,但用词准确,他直接亮明了身份(当然是经过伪装的商务身份,但那股气息瞒不过李爷这种老江湖),并将几张美钞推过桌面。“我们想找一个人,陈晓,或者叫他高桥晓。我们知道,他离开上海前,最后见过你。”
李爷浑浊的眼睛眯了一下,手里盘着的核桃停了下来。他瞥了一眼那叠绿票子,又看了看卡特身后那两个明显是练家子的洋人和那个一脸“天朝上国”表情的保密局官员,心里门儿清。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这位先生说的什么人,老汉我没听说过。”李爷慢悠悠地开口,打算装糊涂到底。
旁边的保密局官员冷哼一声,用带着浓重江浙口音的官话训斥道:“李振海!放明白点!这位是美国来的重要朋友!陈晓是党国重犯,你包庇他,就是跟党国作对,跟友邦作对!识相的就赶紧交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请大家收藏:()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