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的时光,在马蹄声、驼铃声与舟楫摇曳中悄然流逝。他们并非总是在密室中听取汇报、下达指令,更多的时候,是行走在真实的山水之间,体味着这片他们正试图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的万里河山。
这一夜,他们宿在剑南道一处僻静的山间野店。窗外春雨淅沥,敲打着竹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店内灯火昏黄,除了他们,只有店主一家早已歇下。山间寒气随着夜雨弥漫进来,店家生起的一盆炭火,便成了屋内唯一的光与热的来源。
东方墨与青鸾围炉而坐,火上温着一壶粗茶,散发着淡淡的苦涩香气。
“此番行走,与你昔日深居宫中,或后来独闯江湖,感受可有不同?”东方墨拨弄了一下炭火,随意问道,火光在他平静的眸中跳跃。
青鸾捧着微烫的陶碗,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暖意,沉吟片刻,方道:“以往在宫中,所见是四方宫墙,所感是规矩森严,虽知天下广大,却如隔纱观物。后来行走江湖,快意恩仇,见识了市井百态,人间冷暖,却难免局限于一时一地之得失。”她抬起眼,看向东方墨,眼神清亮,“而此番随先生行走,自漠北寒原至东海之滨,自西域戈壁至中原繁华地,所见不再是孤立的风景与人情,而是一条条无形的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粮草如何从江南漕运至边关,消息如何从域外传递至长安,民心如何因政令而浮动,外患如何因内政而消长……仿佛看到了一张巨大无比的网,而先生与‘墨羽’,便是在这网的关键节点上,默默梳理、引导,乃至在必要时,悄然修补。”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明悟:“先生所说的‘察补天道,护佑黎庶’,青鸾如今,似乎能体会到更深一层了。非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融入这天地运转的洪流之中,顺势而为,于无声处,抚平那些可能造成巨大灾难的褶皱。”
东方墨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提起陶壶,为青鸾续上热水,雾气氤氲中,他的声音平和而深远:“你能看到这一层,很好。天道无常,却有迹可循。王朝兴替,民生哀乐,看似纷繁复杂,实则皆有内在的脉络。‘墨羽’所求,便是把握这脉络,在其行将偏移、或将崩断时,予以微调或加固。我们不是执棋者,妄图操控一切;我们更像是这棋盘本身的维护者,确保棋局能在相对公平、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不至因棋盘本身的裂痕而倾覆,殃及池鱼。”
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雨声渐密:“然而,维护者亦需有力量。这力量,并非为了称霸,而是为了拥有维护的资格。漠北的刀兵,西域的渗透,中原的舆情,辽东的海波……皆是这棋盘上不断落下的棋子。我们需得看清每一子的落点,预判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并准备好应对之策。这便是我带你行走的原因,不仅要让你看到‘星网’的节点,更要让你感受到这天下棋局的呼吸。”
青鸾默默点头。她想起在敦煌听闻的吐蕃异动,在汴州观察到的漕运利益链条,在营州感受到的海上威胁……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在先生的话语中,渐渐串联成一个整体。她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胜负,而是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宏阔、更为幽深的层面。她开始学着像先生一样思考,不仅仅是应对,更是预见;不仅仅是破坏,更是构建。
数日后,他们登上了太行山的一处绝顶。脚下群山如涛,云雾在半山腰缭绕,远处黄河如带,蜿蜒东去。天地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青鸾迎风而立,墨发飞扬,只觉得胸中块垒尽去,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辽阔充斥心间。她回首看向东方墨,只见他青衫磊落,负手遥望,目光似乎已囊括了整个九州。
“先生,我们下一步去往何处?”青鸾问道。
东方墨并未直接回答,他的目光掠过脚下的山河,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重量:“棋局已布,落子无声。接下来,便是等待,观察,以及……继续编织。让这张网,更密,更韧,直至覆盖这目之所及的每一寸土地,乃至目之所不能及的……未来。”
他的话语,随着山风飘散,融入苍茫云海。青鸾站在他身侧,不再言语。她知道,他们的游历远未结束,或者说,这种行走本身,就是“墨羽”存在的方式之一。于江湖夜雨中砥砺心智,于山河壮阔间谋划未来。相逢何必曾相识,尽在这盘以天下为局的棋局之中。
山巅之上,两道身影仿佛与这壮丽山河融为一体,他们的目光,已穿越了眼前的风景,投向了更遥远、更莫测的未来时空。星网无声,却已随着他们的脚步与意志,悄然覆盖向更深的层次,更远的边界。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千年一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