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内,油灯的光晕将几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随着窗外偶尔灌入的、带着湿气的微风轻轻晃动。东方墨沉默了许久,那沉默并非空无,而是如同暴风雨前的积云,蕴含着巨大的思考能量。珊瑚与石雷屏息凝神,青鸾则安静地续上一杯热茶,置于东方墨手边。
终于,东方墨抬起眼,眸光深邃,不见半分被困难压倒的阴霾,反而有种勘破迷雾后的清明。他没有看珊瑚,也没有看石雷,目光重新落回那张铺在竹几上的南域舆图,指尖在上面缓缓移动。
“珊瑚所言五难,句句属实,切中要害。此非汝等之过,乃我墨羽初临宝地,未识其真面目也。” 他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瞬间安抚了珊瑚与石雷心中的忐忑与自责。“南域非中原,强以中原之履,适南域之足,自是步步维艰。当务之急,非是加派人手,亦非苛责求全,而是需改弦更张,另辟蹊径。”
他指尖停在舆图上标注的沿海区域,那里有几个重要的港口和贸易集镇。“譬如这沿海之地,汉商云集,贸易频繁,官话通行,信息流通相对便捷。于此,‘墨网’当以商行为依托,首要任务非是传递军国密报,而是搜集海情、货殖动向、各方势力在港口的活动。‘梧桐计划’在此,可招揽通晓海事、熟悉蕃商、精通多种语言的边缘人才,未必需要高深文采。‘墨刃’在此,则需擅长舟楫、水下功夫,以及应对海上突发状况之能,而非林间搏杀。”
他的手指向内陆移动,指向那些散布在河谷、坝子间的农耕区与汉俚杂居地。“此区域,汉化较深,有州县设置,亦有熟俚定居。‘墨网’节点可设于驿站、集市、乃至寺庙道观,利用官方驿道与民间商路传递消息,需注重与当地胥吏、乡绅、头人建立关系。‘薪火计划’书院于此,可调整教学内容,除基础文理外,加入农事改良、水利兴修、医药常识等实用之学,吸引俚汉子弟,既教化,亦培养可用之才。”
最后,他的指尖落向那些舆图上大片标注着部族名称、山形险要的广袤山区和边陲之地。“至于这些真正意义上的‘生俚’区域,” 东方墨的声音沉缓下来,“强求设立固定节点,徒劳无功。当以‘游动’与‘渗透’为主。‘墨网’不再追求固定的情报站,而是培养或吸纳能深入这些区域的‘行者’——他们可以是行脚商人、游方郎中、甚至是懂得俚僚语言的汉人猎户。不急于获取核心情报,首要目标是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习俗,绘制精确的地形图,摸清各部族之间的关系与矛盾。‘梧桐计划’在此,标准完全不同,首要考量是其生存能力、语言天赋以及对异文化的适应力。而‘墨刃’……”
他看向石雷,目光锐利:“石雷,你与你的兄弟,需放下在北疆的骄傲。在此地,‘墨刃’不再是冲锋陷阵的利刃,而是需先做学生。挑选机敏灵活、善于学习的成员,由熟悉当地的向导带领,深入山林,学习辨识毒物瘴气、设置丛林陷阱、利用环境隐匿、乃至基本的俚僚交际手势与禁忌。武力,将作为最后不得已时的自保手段,而非首选。”
东方墨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三人:“此即‘分区而治,因地制宜’之策。沿海为‘商路’,内陆为‘文教’,边陲为‘渗透’。各区域目标不同,方法各异,考核标准亦随之调整。珊瑚,你需据此,重新规划南域人手,明确各分区主事之人及其权责。石雷,你的‘墨刃’需进行重组与针对性训练,淘汰不适应者,补充本地擅长山林行动的新血。”
他最后看向青鸾:“青鸾,你协助珊瑚,梳理各区域所需物资、人才清单,并拟定与中原总网的联络新规,确保指令通达,亦不影响各分区灵活行事。”
这一番部署,条分缕析,将原本混沌一团的困境,分解为数个可以具体执行的目标。不再是硬碰硬的强攻,而是如水银泻地般的渗透与适应。珊瑚眼中重新焕发出神采,石雷紧锁的眉头也稍稍舒展,虽然前路依然艰难,但至少有了清晰的方向。
“先生深谋远虑,属下等,知道该如何做了!”珊瑚与石雷齐声应道。
东方墨微微颔首,指尖在舆图上轻轻一点,仿佛已看到那星星之火,在这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以新的方式悄然蔓延。“既如此,我等便暂留此地。待这南域之墨羽,真正扎下根来。”他的话语,为这艰难的南域之行,定下了新的基调。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千年一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