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影悄然西移,精舍内的光线变得柔和,为这满室檀香镀上一层浅金。李治深知,銮驾不可久留方外之地,纵有万般心绪,起驾回宫的时辰也已临近。他缓缓起身,住持与众僧尼亦随之恭敬肃立。
就在这告别的当口,一直静默立于门边阴影处的武媚(明空),却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卷略显陈旧的经册,恭谨地举过头顶,声音依旧是那般清越平和,不带丝毫谄媚:
“陛下心系苍生,亲临祈福,感天动地。贫尼无以为献,唯有近日于青灯下,沐手虔心抄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字拙意诚,愿以此微末功德,回向天下,祈愿风调雨顺,陛下圣体安康。”
她的举动自然而合乎情理,一名虔诚的比丘尼向祈福的帝王敬献手抄经卷,再正常不过。然而,李治的心却因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猛地一跳。他的目光落在那一卷素白封皮的经册上,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他示意内侍接过。内侍小心地将经卷转呈至他手中。入手微沉,是纸张与墨迹应有的分量。他并未立刻翻开,指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纹理,一种不同于宫廷御用宣纸的、略带粗砺的质感,想来是寺中日常所用。这朴素的触感,莫名地让他心头一软。
他终究是忍不住,当众轻轻展开了经卷的一角。霎时间,一行行清隽秀逸、却又隐含着不容忽视风骨的小楷,映入眼帘。那字迹,他认得!虽比记忆中在芷兰轩偶尔瞥见的、她随手记下的娟秀笔记,更多了几分沉静与力道,撇捺之间,锋芒内敛,却筋骨暗藏,一如她此刻的人。
这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柔媚无骨的字体,亦非一味模仿男子的粗犷,而是一种独特的、融合了秀雅与坚韧的笔锋。每一个字,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抄写者内心的宁静与力量。李治仿佛能透过这笔墨,看到她在寂静禅房里,于油灯下,一笔一划,将所有的孤寂、所有的坚韧、所有的智慧,都沉淀于这字里行间的模样。
这字迹,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冲击力,瞬间击溃了李治努力维持的帝王威仪。记忆的闸门轰然洞开,那个在深宫角落里,于书卷中寻求慰藉与力量的沉静才人,与眼前青灰僧袍、眸光平静的比丘尼,身影彻底重合。
他凝视着经卷,久久未能言语。禅房内寂静无声,唯有窗外悠长的蝉鸣,一声接着一声。住持与众尼皆垂首屏息,不敢打扰。
半晌,李治方缓缓合拢经卷,动作轻柔,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他将经卷郑重交给身旁的内侍,声音较之先前,略显低沉沙哑:
“有心了。此经卷,朕会带回宫中,置于案头。”
他没有再多看武媚一眼,仿佛那一眼已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他转身,在住持的恭送下,迈步向禅房外走去。步伐依旧沉稳,只有他自己知道,袖中紧握的拳头,指甲已深深陷进掌心。
那卷轻飘飘的经卷,此刻在他心中,却重逾千钧。它不仅是一卷佛经,更是一份无声的宣告,一个来自感业寺深处的、清晰无比的信号。
回程的龙辇,不再有来时的燥热与期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混杂着惊艳、痛惜与决心的复杂心绪。李治靠在辇壁上,闭上双眼,指尖无意识地虚握着,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经卷的质感,眼前尽是那清隽的字迹,和那双深潭般平静无波、却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
经卷已收,余韵未绝。
相思已种,破土萌发。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千年一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