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且隋 > 第240章 忽悠长孙辅机

且隋 第240章 忽悠长孙辅机

作者:玄武季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26 16:51: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次去高士廉家中去拜望和送年礼,从老高和正在高府苦学的长孙无忌的嘴中,阿布才知道,年幼的观音婢已经快要嫁人了。

嫁给谁?

还能有谁,就是那个看阿布不太顺眼的李二郎呗。

李二郎为什么看阿布不顺眼?

活人都能猜得出来。

杨吉儿、观音婢对阿布契郎的迷,那可是肉眼就能看得见。

李二郎对杨吉儿、观音婢的意思,那也是同样是肉眼都能看得见。

偏偏,阿布比李二郎帅、厉害,还会花言巧语,很会讨女孩子欢心。

尽管,阿布同志不是故意的。

他就是那样一个人,一个身上充满着两个大时代元气的超能人士。

其实,李二郎不喜欢阿布,还有一个深层原因。

他和观音婢,是自小的娃娃亲!

这,得从长孙家和窦家的渊源说起。

观音婢是已故右骁卫将军、外交家长孙晟的幼女,也是第三个女儿。

对于这个大家闺秀的婚事,长孙家族非常上心。

观音婢的伯父长孙炽,是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妻子窦氏的睿智大气的。

这窦氏,可不一般。

窦氏,是北周时期,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外甥。

她小小年纪,就干过一件很轰动天下的大事情。

原来在当时,周武帝迫于时局,纳突厥贵女做为了皇后。

但是其实在他骨子里,是很厌恶这个突厥皇后的,所以言语行为之间,颇多龌龊。

幼小的窦氏看在眼中,便私下里地劝告舅舅周武帝说:

“现在我大周四周皆敌,而突厥的力量非常强大,舅舅应该以苍生、社稷为念,控制情绪、好好抚慰您的突厥皇后。”

“只要您能借此得到突厥的信任和力助,江南和关东,岂能为患?”

周武帝一听,大惊,深受震动。

很快,他就采纳了这个小外甥的意见,后来果然大获成功。

这事传开之后,一时之间成为北周朝野的一段佳话。

长孙炽认为,窦氏如此优秀的女子,其教育出来的子女,也一定不同凡响。

因此穿针引线,让弟弟长孙晟与唐国公家结下了姻亲,当事人也就是五六岁的观音婢与十一二岁的李二郎。

然而,这婚约定下后不久,长孙晟于大业五年因病去世,享年才五十八岁。

遗憾的是,长孙晟前妻的三个儿子,不仅常常欺负继母高氏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随后还将他们赶出了家门。

长孙无忌的舅父高士廉,展开怀抱,将自己的妹妹高氏、外甥无忌、观音婢收留了下来,并悉心教育抚养。

现在,李二郎已经年满十六岁,到了婚配的年纪。

他得紧跟他老爹去外地做官,常年不在京中,心里就一直很担心自己的漂亮娃娃亲媳妇观音婢,会不会让人给拐跑了!

这不,今年二月份,他老爹应招入京,先是担任了殿内少监,刚刚不久又调任卫尉少卿。

李二郎终于又回到京中,可以继续死死地守候在高士廉府中。

他像一只斗战公鸡一样,看着自己未过门的媳妇。

同时,开始使劲攒动他老娘窦氏和老爹李渊,赶紧为他们做成好事!

一段时间,唐国公家冰人和大雁,在高府和李府之间,来往得很勤快。

李二郎在担心谁呢?

还能有谁?

不就是如今在京中衙内圈中,混得风生水起的正四品上青年将军杨子灿?!

当红炸子鸡!

这家伙,太能惹了!

真正是大惹猴一个!

知道杨子灿来到京中,而且要长居东都,李二郎的心啊,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还好,一番运作之下,高士廉作为舅舅,长孙炽作为长孙家的家主,共同加快了这桩亲事的进程。

按照长孙无忌的说法,小妹的婚期,就在明年六月初六。

噢!

怪不得,怪不得!

十二岁的观音婢很不喜欢出来了!

即使出来见面了,也是心思怅惘,眼睛红得像个桃子!

阿布和即将做人妇的观音婢相见,全都是护妻狂魔李二郎不在的时候。

还好,大多时候有杨吉儿作伴,还不会让千古妒夫李二郎抓狂。

在腊月初十的一天,阿布休沐。

他专门将长孙无忌约出来,到悦来楼吃饭聊天。

“辅机,来,咱们边吃边聊!”

阿布悉心地为长孙无忌布菜。

长孙无忌不擅吃辣,所以阿布为他点的全是没有辣椒的炒菜。

长孙无忌,来悦来楼的次数并不多。

第一次来,还是阿布上次在京的时候,悦来楼新开业请的客。

悦来楼的环境和档次,在现在的洛阳城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

作为文士出身的长孙无忌,其实很喜欢悦来楼这种亭台楼阁、一步一景的园林式酒楼设计。

说是酒楼,倒不如说是一个酒庄。

“多谢啦,每次跟着你,都可以饱口腹之欲!”

长孙无忌面对美酒佳肴,甚是感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嘿嘿,我现在大概会在京中呆很久,以后我们可以常常聚聚,只要你不嫌弃哥哥我粗糙无礼就行!”

“这悦来楼你也知道,就是我自己的产业,也是随手而为的生意,现在你就是白吃我一辈子,也休想将我吃穷!”

阿布笑着说道。

“知道你厉害!这做生意的本事,大家都已经全知道了。可现在连这做官的本事,也是让大家望尘莫及啊!”

长孙无忌虽然笑着说话,可眼中却是满满的落寞。

阿布理解这个不打不相识的朋友。

本来,如果无忌他老爹在,估计按照他现在的年纪,即使不会承袭多少父荫,但至少能在朝中、军中谋个一官半职干的。

可现在?

舅舅高士廉是个高官,但毕竟是个清贵无权的官;而亲叔叔长孙炽,其在老家几个兄弟之争中的所有作为,已经让长孙无忌寒了心。

他已经不愿意去求他了!

但凡做为家主的长孙炽,能在当时秉公而断,他们母子三人就不会落魄到要离家投奔舅舅的地步。

人情冷暖,估计现在十八岁的长孙晟已经体验的相当深刻了。

“别想那么多了!一切都会好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阿布随口吟出李太白《将敬酒.君不见》的诗句,安慰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听,不由眼前一亮。

这家伙,动不动就唱出不一般的语句。

“哦,这是子灿新做的诗?是不是还有完整的?”

长孙无忌热切的目光,投向杨子灿。

“咳咳,偶得几句,偶的几句,全诗还没凑完呢,凑完了一定先给辅机评鉴。”

阿布强忍着心中照搬全抄的冲动,嘴中连说只是凑趣的零章单句,不成体统。

见此,无忌也不再追问。

毕竟做文章和诗词的人,往往都是先是从一句、两句的慢慢完成作品的。

那种出口成章、即兴即为经典的大才,全世界也没几个!

“你这偶得,还真是厉害,好了,等诗句完成了,记得让我先来欣赏!”

“来,喝一杯你的红粮烧!”

长孙无忌不喜欢辣口,但是对辣酒却是情有独钟。

“辅机,你有何打算?”

“总不会在高伯伯的府中,一直埋手经义、不出场入仕吧?”

阿布和他碰了一杯,又给他满上,然后问道。

“我也想啊!”

“实不相瞒,自从流落到京城,我也想干番事业,但你看看,自从我爹爹过世,这京中可有什么职位让我一展抱负?”

长孙无忌幽幽说道,满是无奈。

“你不想考一考?”

阿布问道。

“你是说科举?”

“嗯!”

“呵呵,科举!”

长孙无忌淡淡地笑了一下,似乎很是鄙夷。

“怎么了?你说吧,这个地方私密的很,不妨怕人听了去!正好,你也为我解惑。”

阿布用公筷给他夹了一块糖醋鲤鱼,放在长孙无忌面前的盘子中。

“科举制是善政,然,你看看,到目前为止,选上来的那些所谓的进士,有一个算一个,可曾得到朝廷的重用?”

“都有谁?我一个都不认识,我只知道咱们大隋朝现在,还是当初创业的一帮人在执掌天下。”

“这就是了啊!”

长孙无忌喝口酒,润润嗓子继续说。

“咱们大隋立朝立国,严格地说,主要靠了两大势力。”

“一个是西部之地出身的贵人势力,以当年西魏八柱国为源头发展起来的。”

“所谓八柱国,有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在下不才,也算是这些势力之后。”

阿布听了,不动声色,心里却暗暗佩服。

虽然长孙无忌现在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关陇势力的概念,但他对时局的分析和眼光是对的。

“另外一股势力,却是以齐鲁之地的势力为主。”

“齐鲁之地,自古乃大汉之族的文化重地,有诸多大家族流传千年,底蕴深厚,是历史至今存在的一股特殊士族势力。”

“就在当年,西部贵族势力,加上齐鲁士族势力,共同辅佐先帝创立了大隋。”

“可你现今放眼望去,凡是朝廷关键之位,哪个不是出自这两股势力?”

“科举是好的,但目前为止,选拔出来的进士,据我所知,也就十三位。”

“十三个?这么少?”

阿布诧异地问。

他在后世的教育中知道,文帝创立的科举制是开天辟地的制度,几乎影响到了后世所有的朝代。

也因为这个缘故,文皇帝被历代史学家推上了制度创新的圣坛高地,让后人顶礼膜拜。

可这大隋,都已到了广皇帝执政快十年了,可才只在全国筛选出十三人。

这也太搞了吧!

其实阿布也想差了。

这时候的科举制,还很不完善。

即对进士的晋升和使用制度不明确,而且这考试的时间节期也不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目前为止,大隋也就只进行过四次所谓的科举考试,总共也就选拔出了十几名进士。

“是啊!十三名。”

“他们的名字,都是在读书人圈子中人尽皆知的,其下场用处,也是让人看得一清二楚。”

“都有谁啊?”

阿布真不知道。

这些人如果在出生在后世,中了进士就等于中了头奖的存在。

但这时候到底是啥情况?

“刘焯、侯白、王贞、杜正玄、杜正藏、杜正伦、房玄龄、许敬宗、孔颖达、孙伏伽、韦云起、杨纂、张损之。”

长孙无忌一一道出这些进士们的大名,其中有些人的名字,阿布知道,但有些就很陌生。

像刘焯、房玄龄、许敬宗、孔颖达这几个人,阿布是知道的。

咦,房玄龄,这个人厉害啊!

不仅大才,还是个搞政治经济战略的高手!

房谋杜断呀!

“这些人都怎样了?”

“这些人,到目前为止,都是被任命为一些不入流的小官,或者全是一些清贵的职位。至于那些能施展才学、守牧一方的位置,他们根本无法去染指!”

长孙无忌惋惜地说道。

“难道,是因为当朝的两大势力作祟阻挠?”

“嗯,的确如此!但根本原因,还是主上的态度,似乎并不太重视这些人才。”

“难道还是贵族与庶族之分?豪族与寒族之辩?”

阿布问道。

“子灿,您真是大才,一针见血啊!”

“现在朝廷貌似重视天下人才,也用制度选拔人才,但他们当权者却始终认为,这天下,是贵族们的天下,可不是庶族、寒族的天!”

长孙无忌说完,猛地一口,将酒全灌进嘴中。

“即使是贵族子弟又如何?”

“你不是嫡出、你不是长子、你没有当权显贵靠山,你照样混不出个所以然!”

“你考了进士又如何?哪里有你一展身手的地方和位子?”

长孙无忌喝得有点猛,酒意慢慢上来了。

阿布忙给他倒了一杯酸梅汤解酒。

他重要的话还没说,怎么可能就这样放过长孙无忌,让他借酒遁去?

“辅机,你现在清醒不?”

阿布忽然严肃地问对面这个有点小激动的青年。

“我?”

长孙无忌竖起手指,指着自己的脑门。

“我,比什么时候都清醒。”

“呆在舅舅府中,看着日渐苍老的母亲,看着渐渐长大的妹妹,我感觉自己正在发霉、在腐烂,我,都不知道我的未来,在何方?”

清醒而迷茫的长孙无忌!

“你可以去求高伯伯、你家大伯啊,我想,只要你愿意去求,他们至少会给你找一个工作干干,这一定不成什么问题的!”

阿布循循善诱。

“他们?算了吧!”

“难道让我进国子监?或者是去研究故纸堆?或者是去研究天上的星宿?”

长孙无忌的眼眶,渐渐地有点湿润。

“辅机,那你能跟我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

“天下之治,当以礼法;安人宁国,百业共举,万世太平。”

长孙无忌似乎早就深思熟虑过一般,脱口而出。

“好,我也说说我的理想!”

阿布深吸一口气,稳稳说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阔之天下,皆我华夏!”

长孙无忌,一下子就被阿布的话给镇住了。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且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