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青金志 > 第24章 金陵在望

青金志 第24章 金陵在望

作者:寅忠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19:45: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轻舟转入支流,水面顿时狭窄了许多,两岸民居渐密,阡陌纵横,已是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致。虽已是深秋,但南国草木凋谢得晚,依旧可见不少绿意,与北方的肃杀截然不同。然而船上的众人,却无暇欣赏这烟雨朦胧的景致。

黄真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强援,更带来了新的方向和更为缜密的安排。他行事果决,心思缜密,远非初出茅庐的袁承志可比。在他的指挥下,轻舟并未直接驶向南京城,而是在距离南京尚有数十里水程的一处偏僻渔村停了下来。

“南京乃留都,各方势力眼线众多,我们这般模样进城,太过惹眼。”黄真解释道,他目光扫过众人,“需得改头换面,分头潜入,方为稳妥。”

他早有准备,从船舱中取出几套寻常布衣,让众人换上。袁承志和程青竹扮作走方的郎中,温青则扮作郎中的家眷,阿福伤势未愈,便扮作随行的仆役。那柄惹眼的金蛇剑,被袁承志用粗布重重包裹,藏于药箱底部,与那株珍贵的“赤焰茯苓”放在一处。

黄真自己则依旧是书生打扮,但气质拿捏得恰到好处,像个屡试不第、游学在外的酸儒,与之前船头那英气逼人的形象判若两人。

“我在城中有一处隐秘的落脚点,是我早年置下的一处药材铺子,掌柜的是信得过的自己人。”黄真对众人道,“我们分作两路,程老与师弟、温姑娘一路,我独自一路,约定暗号,在铺子后院汇合。”

众人皆无异议。程青竹久历江湖,对这等安排司空见惯;袁承志对大师兄自是信服;温青更是全无主意,一切听从安排。

准备停当,众人弃舟登岸。黄真独自雇了一辆骡车,晃晃悠悠先行一步。袁承志等人则背着药箱、行李,沿着乡间土路,看似不紧不慢地向南京方向行去。

一路之上,果然盘查严密了许多。不时有官兵设卡,查验路引,盘问行人。好在黄真准备周全,早已备好了几份伪造的身份文牒,加之程青竹老于世故,应对得体,袁承志气质沉静,温青低眉顺目,倒也有惊无险,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越是靠近南京,袁承志心中越是难以平静。这座古老的城池,曾是明朝的开国都城,如今虽为留都,但宫阙衙署一应俱全,依旧保留着帝都的气象。城墙巍峨,绵延不绝,秦淮河穿城而过,画舫如织,笙歌隐隐,虽值乱世,却依旧透着一种畸形的繁华与颓靡。

他想起父亲袁崇焕。当年父亲蒙冤之时,是否也曾在这座城池中留下过足迹?那封师父交给水鉴先生的信,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南京城中,龙蛇混杂,既是危机四伏的险地,或许也是揭开父亲冤案一角的关键所在。

程青竹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波澜,低声道:“小子,稳住心神。南京这地方,水深得很,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凡事多看,多听,少说。”

袁承志凛然点头:“晚辈明白。”

经过大半日的跋涉,在日落时分,三人终于抵达南京城外。巨大的聚宝门(今中华门)巍然耸立,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守城兵丁仔细盘查着入城之人。

程青竹示意袁承志和温青稍安勿躁,他自己则不慌不忙地走上前,与守门的队正攀谈起来,言语间不经意地露出些许江湖切口,又悄悄塞过去一小块碎银。那队正掂了掂银子,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挥挥手,便放他们过去了,并未过多盘问。

踏入南京城内,一股喧嚣热浪扑面而来。宽阔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旗幡招展,贩夫走卒吆喝叫卖,达官贵人乘轿骑马,各色人等摩肩接踵,其繁华程度,远非南阳、乃至华山脚下任何一座城镇可比。

温青虽是商贾之家出身,但久居石梁,何曾见过如此帝都气象,不由得看得眼花缭乱,又是好奇又是紧张,下意识地靠近了袁承志一些。

袁承志亦是心中震撼,但他牢记师父和程青竹的告诫,不敢四下张望,只是低着头,跟着程青竹在人群中穿梭。程青竹似乎对南京城颇为熟悉,带着二人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七拐八绕,避开主干道,专走那些相对僻静的小巷。

如此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来到城南一片相对安静的街区,最终在一家名为“济世堂”的药材铺子前停了下来。铺面不大,看起来也有些年头,门楣上的匾额漆色斑驳,透着几分古意。

程青竹四下看了看,见无人注意,便上前按照特定的节奏叩响了门环。

片刻后,店门开了一条缝,一个伙计模样的年轻人探出头来,警惕地打量着三人。

程青竹低声道:“掌柜的在吗?我们是黄先生介绍来的,抓几味‘安神’的药。”

那伙计闻言,眼神微变,仔细看了看程青竹,又看了看他身后的袁承志和温青,这才将门完全打开,侧身让进,低声道:“几位请进,掌柜的在后面等候多时了。”

三人闪身进入铺内,伙计立刻将门闩好。铺子里弥漫着浓郁的药香,货架上摆放着各种药材,倒也像模像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金志请大家收藏:()青金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穿过前堂,来到后院。后院颇为宽敞,有几间厢房,收拾得干净整洁。只见黄真早已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正与一位身穿藏青色长衫、面容清瘦、目光炯炯有神的老者低声交谈。

见到程青竹等人进来,黄真站起身,笑道:“程老,师弟,温姑娘,一路辛苦。这位便是‘济世堂’的掌柜,姓沈,是自己人。”

那沈掌柜也站起身,拱手为礼,态度不卑不亢:“程老爷子,袁公子,温小姐,一路受惊了。鄙处简陋,还望诸位不要嫌弃,尽管安心住下。”

袁承志和温青连忙还礼。众人落座,沈掌柜吩咐伙计奉上茶水点心。

“沈掌柜,城中近日可有什么风声?”黄真切入正题问道。

沈掌柜神色凝重,压低了声音道:“不瞒黄先生,近日南京城内外,确实不太平。兵马司和锦衣卫的暗探活动频繁,似乎在搜查什么人。而且,市面上也多了些生面孔,看举止做派,不像是本地人,倒像是……江湖上的朋友,而且不少是带着家伙的。”

他顿了顿,补充道:“尤其是一些客栈、码头,盘查得格外严厉。据说,是在找一伙北边来的‘逃犯’,其中似乎还有一个年轻女子。”

众人心中都是一凛。这描述,与他们的情况何其相似!看来,对方的触手果然已经伸到了南京,布下了天罗地网。

温青脸色发白,紧张地抓住了自己的衣角。

袁承志沉声问道:“沈掌柜,可知是哪些人在搜查?是官府的人,还是……别的势力?”

沈掌柜摇了摇头:“明面上是官府的人,但背后有没有其他势力推动,就不好说了。南京这地方,关系盘根错节,水浑得很。”他看了一眼黄真,“黄先生让打听的事情,有些眉目了。那位水鉴先生,如今确实在南京,住在城西的‘退思园’,深居简出,很少见客。不过……”

“不过什么?”黄真追问。

“不过,据说近来也有几拨不明身份的人,在‘退思园’附近出没,似乎在监视水先生的动向。”沈掌柜道。

众人闻言,心情更加沉重。连水鉴先生也被监视了?这幕后之人的能力,果然通天!

黄真手指轻轻敲着石桌,沉吟道:“看来,对方是铁了心要阻止我们与水先生接触,也要将温姑娘和那株药材截下。我们此刻若贸然前往‘退思园’,恐怕正中对方下怀。”

程青竹冷哼一声:“怕他个鸟!大不了老夫晚上摸进去,把信交给那水老头!”

黄真摇了摇头:“程老,不可鲁莽。对方既然有所防备,必然设下陷阱。我们需从长计议。”

他看向袁承志:“师弟,师父交给你的信,可还稳妥?”

袁承志拍了拍怀中的药箱:“信与剑、药都在一处,晚辈贴身保管,万无一失。”

“好。”黄真点头,“为今之计,我们需先在此处隐匿下来,摸清对方虚实,再寻稳妥之机,与水先生取得联系。沈掌柜在此地盘踞多年,人面熟,消息灵通,可助我们打探。”

沈掌柜拱手道:“黄先生放心,沈某定当尽力。”

计划已定,众人便在“济世堂”的后院悄然住下。这处院落颇为隐蔽,有前后门可通,一旦有事,也便于撤离。

深夜,袁承志躺在陌生的床榻上,久久无法入眠。窗外是南京城不夜的隐隐喧嚣,而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未知前路的警惕与思索。

金陵古城,龙盘虎踞。他仿佛能感觉到,无数双眼睛正在暗处窥视,一张无形的大网,正缓缓向他们笼罩而来。

然而,他摸了摸枕边那冰冷的药箱,感受着其中金蛇剑隐隐传来的悸动,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走下去。为了师父的嘱托,为了温青的安危,也为了……那沉冤待雪的父亲。

喜欢青金志请大家收藏:()青金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